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活色生香的民俗/祖先的生活青少年文化寻根之旅
分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作者 陈长春
出版社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有熊国的国君,被称为少典。有蠕国把两个女子嫁给了他,做了妃子。

长妃到华亭游玩时,来了一条神龙,相伴左右。长妃就此有孕,生下一子——榆冈。

榆冈很神奇,生下来3天就能说话,5天就能在地上到处跑,7天就长全了牙齿。他到5岁时,就懂得了很多关于庄稼的知识。

榆冈长得难看,非常丑陋,身体是人,头却是牛,脾气还暴躁。少典不喜欢他,觉得怪异,便将他们母子迁居到姜水旁。

榆冈长大后,就以“姜”为姓。他就是华夏民族的始祖——炎帝。

他的母亲,也就是那位长妃,名叫女登,也叫任姒。

长妃的名字中,都有一个“女”字。这是母系氏族的产物。

原始时代蒙昧无知,人类没有姓氏。最早的姓氏,是在这一时期的中期出现的。那时候,有了一些有名的人物,他们成为古人的崇拜对象,古人便用某种符号称呼他们,代表他们,姓氏也就应运而生了。

“姓”,最开始是族的标志,指女子生下的孩子,也代表血缘关系。

古老的姓,很多都用“女”字为偏旁。这是母系制度的产物。孩子生下后,不知父亲,只知母亲,所以,“女”加“生”,成了姓。

“氏”,是象形字,甲骨文中就有,本意是“木本”——木之根本,也就是植物的根。

春秋时,鲁国有个很有名的人,叫叔孙豹。别人问他,什么是死而不朽?他说:“立德、立功、立言,就叫不朽。”这个名人很风流,他曾在一个叫庚宗的地方,与一个女子同居,之后离开。后来,这个女子来见他,述说往事。他便“问其姓”。这里的“姓”,不是问叫什么名字,而是问她生的孩子。

古代,姓属“奢侈”品,不是每个人都有姓,只有有身份的人才能有姓。

姓里面,还隐藏着婚姻制度:同姓的人,不能结婚。

周朝时,有了名。有人用被杀或被俘的敌军将领之名,当成自己孩子的名,以纪念战功。

这样一来,名很多,很重复,太复杂。一个人经常有很多名。

伴随着名,字也出现了。称呼别人的字,比叫其名更庄重。字,表现了敬重之意。一个年轻人若是有了字,就说明他成年了,被社会接受了。

汉期后,姓名大致确定了今天的格局。

古代,医疗科技落后,常有小孩死亡。古人觉得,死亡是因为灵魂被鬼神带走了。所以,汉朝有了取贱名的风俗。他们想,给小孩取低贱点儿的名字,鬼神就不会注意到小孩,而去注意那些名字响亮的小孩。他们注意到,狗、猪等牲畜比人的生存时间长,便用猪狗给小孩取名。

著名文学家司马相如的小名,就是贱名——“犬子”。

唐朝人喜欢取乳名,常用“小”字开头,是怜爱子女的一种表现。

在给婴儿取名时,唐朝人还爱在后面加个“儿”。上官婉儿的乳名,就是婉儿,听起来显得亲昵。

唐朝的男孩,叫“郎”,女孩叫“娘”。唐玄宗的小女儿泰安公主,就叫虫娘。

隋唐时的名字,灵活、繁盛、五花八门。

P4-5

目录

第一章 活泼的夏商周民俗

 谁在食人

 姓氏里的奥秘

 “豆”,不是指豆子

 婚俗不俗

 粪与虫,真是个问题

 年画的科技含量

 鬼的秘密

 桃花丛中的上巳

 烛光中的周朝

 土地是人的最终归宿

 春秋战国的纳税人

 钱有多少种模样

 抢手的龟壳

 公输般为哪般

 动物中的阉割术

 环保的植物染色

 横空出世的“军市”

 变脸的“恶日”

第二章 秦汉民俗趋繁丽

 寒食在冬季

 送信的布谷鸟

 把鬼绑起来

 望气的厉害

 太后从事手工业

 开放的恋爱

 地也有脉搏

 迷信的庄严前身

 巫从哪里来

 巫蛊的毒

 从结发到结心

 影儿里的人生

 放羊与基因的关系

 灯和豆,是近亲

 行商与坐商,各有各的道

 汉朝的舞台剧

 扇子的背后

 写在脸上的命运

 瘦羊博士在腊日

 洞房里的勾当

 夏至的雨

 节气:时间的长度

第三章 旷放的魏晋南北朝民俗

 结婚的灵魂

 世间再无“曲水流觞”

 柳枝不是随便折的

 成人礼的意义

 一点儿也不纯洁的童谣

 孟兰盆会

 装有琴弦的风筝

 剪出来的历史

 七夕本是别离日

第四章 休闲的隋唐民俗

 五色土埋藏的节日

 牙人:唐朝的经纪人

 茱萸的内涵

 小俚语,大门道

 接班的门神

 “放夜”了

 鸡有多神气

 半个仙子的游戏

 清明:半是泪,半是笑

 月与潮的缠绵

 守岁的豪华与凄凉

 处处皆避讳

第五章 宋辽金元,民俗民族化

 盐是怎样从海里出来的

 “嫁树”、“嫁茄子”

 崇拜柳,崇拜水,崇拜风

 坐着进入泥土

第六章 明清民俗多规矩

 上山采秀木,下海采珍珠

 怎样把鬼撵走

 吆喝声里的明朝

 谁在“夺情”

 当太阳远离北回归线

 水里的“母绳”

 “精怪”有多怪

 给鬼送寒衣

 斗小兽,斗大兽

 针一样的“鱼花”

 赶集赶到“鬼市”

 走失的绝技

 暗语中的帮会

序言

时光倒流到1000年前,一群宋朝人正蹲在地上,聚精会神地摆弄着猪羊的膀胱。他们在这些奇形怪状的尿脬中,放了些肉脂碎末,然后,小心地置于蚁穴旁。一时,成群结队的蚂蚁都跑了过来,钻进了尿脬,密密麻麻,层层叠叠。这群宋朝人很满意,开心地把尿脬拿走了,妥善放好,然后,去大街上卖蚂蚁。为什么要贩卖蚂蚁呢?谁会购买蚂蚁呢?原来,时人栽种了许多柑橘,但柑橘甜蜜,易受虫害,有人偶然间发现,蚂蚁可以消除这种虫害,于是便做起了蚂蚁买卖,催生了一种新职业。而用蚂蚁除虫害的这个方法,在当时的世界上,是最先进的方法之一。

这个小小的故事,这个妙趣横生的社会小景,作为民俗史上的一朵小花苞,亲切,可爱,撩人心弦。

民俗并不是现在才有的。它逶迤了几万年,沧桑了几万年,从人类告别低级动物时,就出现了。

如果民俗可以烧化的话,那么,它将得出3颗合利:人、事、思维。

这三者,构成了民俗之核;进而,又构成了社会生活。

民俗现象繁密、细小,无所不在。它弥漫在社会生活的犄角旮旯,见缝插针,密不透风。它用各种婚俗葬俗、生产生活、岁时节日、信仰娱乐等,把人类历史夯得结结实实,严丝合缝。

民俗,犹如一座殿堂,里面有许多房子,房子里有许多人,许多人忙碌许多事,许多事牵涉许多事务,许多事务衍生许多关系。这些关系,有串联的,有并联的,若链若网,错综复杂,深邃丰富。若想探访,可直接,亦可间接。

然而,有一个现象不得不提,探访民俗的人,大多只走到了门口,便以为已经深入了内庭。实际上,很多人都对民俗知识不太了解,或对民俗现象了解得不大正确,认为民俗是土气的、不入流的,是大红大绿、俗不可耐的。

这是极为肤浅的看法,是不应该出现的看法,说明我们对造就了自己的文化缺乏认识,很陌生,很疏远。这不仅是我们的过失,也是历史的遗憾。

民俗来自社会,若无社会这层土壤,民俗难以生长。所以,从萌芽时,从最初的源头上,民俗就注定了是一种广阔的孕育,一种深厚的积淀。

民俗史与人类史互相交叉,与考古史互相渗透,与宗教史互相感染,与语言史互相弥补……总之,无论从哪一个角度进入民俗史,都是庄严的、严谨的,也是活泼的、活色生香的。

人是理性加感性的动物,人的许多行为都找不到明确的原因,或者都只是感情直接作用的结果。这也决定了一些民俗现象是复杂的、细腻的、不可复制的,因而也是不可多得的、宝贵的。

了解民俗,就是了解真实的生活,就会明白生活为什么会是现在这个样子:而阅读此书,就是步入生活腹心的快捷方式。

陈长春

内容推荐

很多人都对民俗知识不太了解,或对民俗现象了解得不大正确,认为民俗是土气的、不入流的,是大红大绿、俗不可耐的。

这是极为肤浅的看法,是不应该出现的看法,说明我们对造就了自己的文化缺乏认识,很陌生,很疏远。这不仅是我们的过失,也是历史的遗憾。民俗史与人类史互相交叉,与考古史互相渗透,与宗教史互相感染,与语言史互相弥补……总之,无论从哪一个角度进入民俗史,都是庄严的、严谨的,也是活泼的、活色生香的。

了解民俗,就是了解真实的生活,就会明白生活为什么会是现在这个样子;而阅读陈长春编著的《活色生香的民俗/祖先的生活青少年文化寻根之旅》,就是步入生活腹心的快捷方式。

编辑推荐

民俗来自生活,散发着泥土的芬芳。它是对民生最全面、最细致、最深入的关怀。它的内容广泛,思想纯朴。陈长春编著的《活色生香的民俗/祖先的生活青少年文化寻根之旅》本着最朴素的态度,把从远古时期开始的民风习气进行了树立,并撷取有深意的历史片段,进行展现。内容丰富多彩,表现了古人奇奇怪怪的生活方式、处事态度等。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8:5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