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海华、李传印编著的《逍遥天地(庄子与人生态度)》是一本展示庄子的人生哲学的国学智慧类图书,该书以庄子的言论与《庄子》这本书为基础,详细分析了庄子的人生哲学,引导人们在激烈的竞争压力中,充分利用庄子“外化内不化”的处世原则,从而获得心灵的平静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逍遥天地(庄子与人生态度)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作者 | 路海华//李传印 |
出版社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路海华、李传印编著的《逍遥天地(庄子与人生态度)》是一本展示庄子的人生哲学的国学智慧类图书,该书以庄子的言论与《庄子》这本书为基础,详细分析了庄子的人生哲学,引导人们在激烈的竞争压力中,充分利用庄子“外化内不化”的处世原则,从而获得心灵的平静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内容推荐 路海华、李传印编著的《逍遥天地(庄子与人生态度)》从庄子的言论与《庄子》这本书中,详细分析了庄子的人生哲学,在激烈的竞争压力中,充分利用庄子“外化内不化”的处世原则,获得心灵的平静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语言精彩绝妙,于庄子的智慧缠绕和激情碰撞,充满了智慧的火花,诉尽看世间名利纷扰,人生舍取何其从容的人生境界。 目录 第一篇 与庄子相识 庄子其人 《庄子》其书 第二篇 在人世间做一次逍遥之游 不要虐待和折磨自己 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 尾生之死 “愁”婆婆变“喜”婆婆 杯子与水 酸葡萄中的大道理 高山流水,知音难觅 第三篇 把握好欲望的限度 嗜欲深者天机浅 须知香饵下,触口是锸钩 想得多,心太累 舍得放弃是一种境界 第四篇 善待生,笑对死 “生”与“死”是一道多解题 骷髅为何不愿复生 第五篇 得之不喜,失之不忧 举得起放得下是举重,举得起放不下是包袱 该割舍时要割舍 十根金条与一壶水的等式和不等式 是非成败转头空 要钱还是保命? 吃亏是福 知足者富,心清者寿 第六篇 不要为名利所累 功成不解谋身退,直待咸阳血染衣 乞丐也有快乐 蝜蝂的悲剧 死要面子活受罪 美者不美,丑者不丑 第七篇 学会宽容 王安石也戴绿帽子 得饶人处且饶人 退一步与进二步 进一步悬崖万丈,退一步海阔天空 害人又不利己 第八篇 逆境不绝望,得意勿忘形 倒霉者收到的贺信 臭腐化为神奇,神奇化为臭腐 第九篇 低调做人,淡泊处世 夹起你的尾巴吧 摆正自己的位置 张狂的代价 卖弄的猴子 吹牛的后果 大智若愚 要甘心做千年老二 爱叫的狗不咬人 登高才能望远 试读章节 庄子一生很穷,属于典型的弱势群体。《庄子·列御寇》中说,庄子住在穷街僻巷,靠编织草鞋为生,面黄肌瘦,营养不良。庄子有时家里无米下锅,不得不向监河侯借粮度日。有一次庄子穿着打满补丁的粗布衣服和一双破烂的草鞋去见魏惠王,魏惠王见庄子衣衫破旧,便调侃庄子说:“先生怎么这样疲惫呢?”庄子当即反驳说:“衣服旧了,草鞋破了,只能说家里很穷,但不是疲惫。士人有道德而不能付诸实践,才会感到疲惫。”以此看来,庄子确实不是富人,更不是土豪。 庄子很有个性。庄子虽然贫穷,但穷不失志,不自卑,个性鲜明,甚至有些异类。庄子穷居陋巷,甘于贫贱,不愿意做官。据《庄子》记载,有一次庄子正在濮河边钓鱼,楚国国王久慕庄子盛名,派两位大夫去宋国聘请庄子到楚国做官。楚国使臣在濮水边找到庄子,恭敬地对他说:“楚王久仰您的贤德,想要请您去楚国治民理政。”庄子拿着鱼竿,头也不回,对楚国使臣淡淡地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了已有三千年,国王用锦缎包好放在竹匣里,珍藏在宗庙的堂上。这只神龟,是宁愿死去留下骨头让人们珍藏呢,还是情愿活着在烂泥里摇头摆尾呢?”楚国使臣说:“情愿活着在烂泥里摇头摆尾。”庄子说:“这就对了,你们请回去吧!我要在烂泥里摇头摆尾。”楚国使臣明白了庄子的意思,知趣地回楚国复命去了。 惠施是庄子的好朋友,在梁国任国相。有一次庄子去看望惠施,但有人挑拨离间,不怀好意地对惠施说:“你要当心啊,庄子的学问、名声都比你高,他到梁国来,可能是想取代你的位置,这对你的相位是个威胁啊。”惠施心胸狭隘,真以为庄子是觊觎相位来的,很害怕,下令全城搜捕庄子,搜捕了三天三夜,也没有捉住庄子,惠施这才放下心来。不料第四天,庄子不知从什么地方突然冒出来,主动求见惠施,惠施十分紧张。庄子见到惠施,悠然地说:“你听说过南方有一种奇鸟的故事吗?它的名字叫鸠,从南海飞到北海,途中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食用,不是甜美的甘泉不喝饮。猫头鹰捡到一只腐臭的死老鼠,看到鸠从它面前飞过,猫头鹰就以为鸠是来抢他的死老鼠的,非常不高兴,对鸠睁着大眼睛,发出吓人的怒斥声。你现在也是想用国相的位置吓唬我吧?我才不屑一顾呢!”惠施听后羞愧难当,不知说什么好。 庄子不是守财奴。庄子是个很洒脱的人,虽然穷,但视钱财如粪土。宋国有个名字叫曹商的人,为宋王出使秦国。曹商前往秦国的时候,得到宋王赠与的几辆车。出使秦国过程中,由于曹商表现很好,秦王又赏赐给他一百辆车。曹商回到宋国,趾高气扬,一副土豪模样。曹商见到穷困潦倒的庄子,自我感觉很好,便挖苦庄子说:“你身居偏僻狭窄的里巷,贫困到自己编织草鞋为生,衣不遮体,食不果腹,但还能自得其乐,我没有你这么好的心态,我比不上你。但能出使大国,飞黄腾达,随从的车达百辆,这又是你不如我的地方。”曹商在庄子面前一番炫耀,庄子也没生气,仍然用那种平和的语气说:“我听说秦王有病让医生诊治,并论功行赏。规定凡是吸脓吃疮的,可得车马一乘;舌舐痔疮的,得车马五乘。依此类推,治的病越肮脏,获得车马越多。您大概是为秦王舐过痔疮吧,否则为什么得到那么多车马呢?”本来自我感觉很好的曹商被庄子一顿挖苦讽刺,噎得半天说不出话来。 庄子是个超凡脱俗的人。庄子安于现状,甘于贫贱,笑对人生,语言行为超凡脱俗。与庄子同甘共苦,相伴一生的妻子不幸去世,这本来是一件让庄子悲怆不已的事。但庄子的好友惠施前来吊唁时,傻眼了。只见庄子正盘腿坐在地上,鼓盆而歌,神态自然安详。惠施实在看不过眼,便责问庄子:“与你相伴一生的妻子去世了,你不悲伤哭泣也罢,居然鼓盆而歌,岂不是太不近人情了?”让人惊讶的是,庄子借题发挥,大谈起天地之道,生死之理。庄子说:“妻子刚死,自己也曾悲伤。但思前想后,发现自己仍是凡夫俗子,不明生死之理,不通天地之道。现在想通了,对妻子的亡故也就不感到悲伤了。”惠子质问庄子什么是“生死之理”。庄子说:“人的生死变化,就如春夏秋冬四时交替。人虽然死了,却安然睡在天地构成的巨室之中,这是命运的安排,是回归天地自然,这不仅不是悲伤的事,而是令人高兴的事。”在庄子看来,活在人世间有万般无奈。人死了,超脱人生苦境,回归天地自然,这是人最好的归宿。 庄子将死之时,弟子们侍立床前,不胜悲伤。庄子对即将到来的死亡不仅没有一丝一毫的恐惧,反而感觉很轻松自在。庄子安慰自己的弟子们说:“死亡没有什么值得恐惧和害怕的,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而且人死,就如一缕轻烟,散入天地之间,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没有什么可以悲伤的。”经庄子这么一说,弟子们的悲伤情绪舒缓了许多。此时此刻,弟子们又想到师恩如山,未及报答,而且也无力厚葬恩师,不禁又伤感起来。庄子坦然微笑说:“我以天地作棺椁,以日月为连璧,以星辰为珠宝,以万物作陪葬。我的陪葬品岂不是很完备吗?还有比这更好更多的陪葬吗?”弟子们又担心地说:“先生死后,没有棺椁收敛,只有草席一卷,我们担心你的遗体会被乌鸦、老鹰啄食。”庄子神情淡然地说:“我的遗体在地上会被乌鸦、老鹰啄食,在地下会被蝼蚁、老鼠啃吃,二者有什么区别吗?夺乌鸦、老鹰之食而给蝼蚁、老鼠,这不是偏心吗?是被乌鸦啄食还是老鼠啃吃,任其自然吧。”生与死这样的大问题,在庄子那里却不是问题,任天地之道,顺生随死,坦然面对人生的一切。 很洒脱但很异类,很穷苦而不失操守,身处世俗之中又超凡脱俗,这就是几千年前的庄子。P6-8 书评(媒体评论) 庄子对我来说,不是一种学问,而是一种活法,圣贤能让我们活得更通透 ——于丹 其文汪洋辟闺,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鲁迅 秦汉以来的一部中国文学史,差不多大半是在他的影响下发展。 ——郭沫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