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尽头谁将为你哭泣(以终为始的人生智慧)》由罗宾·夏玛所著,国内外名人共同推崇的心灵导师。罗宾?夏玛是世界顶级心灵顾问,无论是杨紫琼、伊能静、摇滚歌手邦?乔维、巴萨球星普约尔等巨星,还是诺贝尔奖得主图图大主教、维珍集团总裁布兰森等社会名人,以及约旦公主哈雅、以色列总统佩雷斯等领袖政要,都是夏玛的忠实粉丝。
热销全球15年不衰的励志经典。《卖掉法拉利的高僧》是罗宾?夏玛的成名作,上市以后迅速席卷美国、英国、以色列、印度、土耳其等国家畅销书排行榜,在全球以42种语言发行,热销60个国家和地区,震撼亿万读者心灵。
翻转生命的心灵能量书。夏玛告诉我们,比其他人更出众没什么了不起,真正难能可贵的是,你战胜了从前的自己。物质世界的成功源于精神世界的富足,拥有喜马拉雅高僧的7个永恒美德,任何人都可以翻转自己的生命,过上梦寐以求的生活。
《生命尽头谁将为你哭泣(以终为始的人生智慧)》由罗宾·夏玛所著,你在有生之年能感动多少人?到了生命的尽头,谁将为你哭泣?你又为世人留下了什么?你是否认真地思考过这些问题?是否思考过人生的意义?《生命尽头谁将为你哭泣(以终为始的人生智慧)》句句箴言,引导你领悟以终为始的人生智慧。相信随手翻开任何一页,你都会找到共鸣。因为,这些智慧就在生活的点滴中,就在你的内心深处。
英国作家赫胥黎临终前对自己毕生所学进行了反思,而后用简单的几个字概括道:“让我们更加善待彼此。”我们总是相信,要实现真正圆满的人生,就必须完成某种丰功伟绩或成为报刊的头版人物。而事实却完全是另外一回事,有意义的一生是由一系列平时善良得体的行为组成的,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一生当中真正伟大之处却是这些美好点滴的汇聚。
每个进入你生命的人都有经验可以传授,都有故事可以述说。每时每刻,每个与你擦肩而过的人都给你一个可以展示更多礼貌和怜悯的机会,而这些礼貌和怜悯则体现了你人性的本质。为什么不就此开始做更加真实的自己,尽力让周围的世界更加完美呢?在我看来,哪怕你在一天中只给一个人带来欢笑,或者只给一个陌生人带来好心情,那么这一天也是有意义的一天。很简单,我们必须为自己在这个星球上的安身立命之所支付“租金”,那就是善意。
用更有创意的方式向陌生人表达你的善意。在收费站替后面的车主缴费,在地铁上给有需要的人让座,主动和人打招呼,这些都是很好的开端。最近,我收到一封来自华盛顿的读者来信。她在信中写道:“我一直都将自己收入的十分之一赠给那些在精神旅途中给我帮助的人。请接受随信所附的100美元支票以及我的祝福和谢意。”为回馈这位女士的慷慨,我迅速将自己的一份录音课程寄给了她。真诚的发自内心的馈赠非常重要,这位女士给我们上了很好的一课。
P5-6
“卖掉法拉利的高僧”系列丛书即将在中国出版,能够写下这篇序言,和大家分享这套丛书的故事,我深感荣幸!
每一个伟大的梦想都有一个不太惊天动地的开始。我的梦想(和大家分享那些改变了我人生的想法、策略以及日常方法)始于自费出版一本小书。那是很多年以前,我还是个事业成功但精神空虚的律师,我拼命努力奔向“成功”,却渐渐丢失了自己。后来我才发现,应该按照自己的想法潇洒自如地生活。任何人都不想在生命的尽头才意识到,这一生都是在为实现别人的梦想而活,却因此丢失了真实的自我。于是我决定做出改变,白天做法律方面的工作,晚上就静下心来写书。但当时没有出版社看好我的书,我就自己出钱,在复印店里一本一本地印。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我终于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卖掉法拉利的高僧>。我把它拿到公共服务社和集市上卖,在新书研讨会上向人们介绍其中关于希望和幸福的那些激励人心的故事。一箱箱的书码放在我的小公寓里,在面积不大的餐厅里筑起了一道墙。
一开始,人们都嘲笑我,认为它能卖好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但是,我仍然充满热情地追求我的目标:帮助大家开发个人潜能,让人们拥有成功且意义非凡的人生。步履维艰时,我也曾想过放弃,回归体面的律师工作和舒适安逸的生活。但是,最初的信念终究战胜了一切困难和恐惧。
如果舒适的生活意味着放弃梦想,那活着又有什么意义呢?令人遗憾的是,有许多人都选择了“避风港”式的生活,却没有觉察到,他们放弃的是“为自己的梦想而活”的宝贵机会。人生最大的冒险就是不冒任何风险。对于每一个愿意倾听本书所传递的讯息以及我内心深处所珍视的信仰的人,我都会反复地告诉他: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是多余的。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发现自身特有的自信、力量和勇气,展现自己的天赋,这将决定我们能够成为怎样的人。在变幻莫测的人生旅途中(即使是在最艰难的时刻),每个人都能感到幸福,也都值得拥有幸福。每个人都能成为对他人有用的人,通过改变自己而为身边的人带来积极的影响。
我怀着坚定的目标继续履行我的使命,尽最大的努力屏蔽来自批评者和反对者的声音。就在这个时候,改变我人生的事情发生了:人们开始对我的书有所回应,他们被书中蕴涵的寓意感动,人生也由此而不同。读者们体验到的惊人改变令他们欣喜若狂,不仅自己爱上了这本书,还把它推荐给了身边的每一个人。
第一本书获得成功后,我又陆续出版了(唤醒心中的领导者1:职场领导力的8个拼图》《唤醒心中的领导者2:幸福家庭的5大要诀》《发现自我,一个晚上的人生功课:自我觉醒的7段旅程》《你喜欢怎样的自己:活出痛快淋漓人生的夏玛法则》以及《生命尽头,谁将为你哭泣:以终为始的人生智慧》。这几本书主题各异,体裁和写作方式也不尽相同,但都在讲述如何获得高质量的人生。
15年来,我很幸运地来往于世界各地,和读者们交流,向大家讲述这套书中的人生至理。很多人通过阅读这套书创造出了不同寻常的人生。在这个过程中,我自己的梦想也变成了现实。不过,我最大的快乐是尽到了自己的责任,那就是提醒人们:生命非常短暂,当下就是最佳时机,打破你的局限,过你想要的生活,成为最强大的自己。当人生走到尽头时,你将以最完美的姿态离开这个世界。
非常感谢大家阅读这套书籍。我想把亲爱的父亲经常说的一句话送给大家:“当你降临人世,世界在你的啼哭声中欢笑;当你离开人世,世界在你的笑容中落泪。人生就该这样度过。”
祝愿每个人都能拥有这样的人生。我怀着无限的感激和由衷的敬意,希望你们能够喜欢这套书。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大家遵循书中的人生至理,创造值得拥有的人生。 罗宾·夏玛
“生”与“死”是人类一个永恒的命题。从哲学经典到文学著作,再到大众文化,人们一直都在探讨这样的话题:怎样的人生才算成功?怎样的人生才有意义?维特根斯坦认为:“活在当下者得永生。”泰戈尔则在诗中写道:“让生如夏花般绚烂,死如秋叶般静美。”而在影片《勇敢的心》中,华莱士临终前的一番话也让不少影迷唏嘘不已:“每个人都难免一死,但并非每个人都真正活过(Every man dies,but not every manreally lives)。”他们的精彩人生,无论真实抑或虚构,也都诠释了这样的信念。
然而成功的人生何止万千,从中提炼可以借鉴的成功之道从来不是一件易事。所幸的是,夏玛的《生命尽头,谁将为你哭泣》却能以短小精辟的文章总结出人生的智慧。作者以自身的经历和感悟将其中精妙之处娓娓道来,不时以经历时间考验的隽永箴言作为点睛之笔,其中既有西方的中肯犀利,也有东方的含蓄睿智。细细读来,便如与作者一道畅游人生智慧的宝库。
这些人生智慧中,有的似乎显而易见,比如坚持早起、诚实守诺、保持冷静等等。然而或许正是由于它们太过显而易见,我们往往会在不经意间将其忽略,比如周末放纵自己睡个懒觉,结果忘了答应朋友的事。对于这些看似无伤大雅、实则侵蚀人生的缺点,作者都一一指出,并附上自己如何有则改之的心得。相比之下,另一些智慧则比较微妙,比如尊重过去、学会说“不”和擅长去问;也有不少独特创见,比如“21天定律”、“猴子式思维”和“想象中的董事会”;甚至还有一些彻底打破传统智慧的观点,比如“天才是99%的灵感”。
而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一章是“远离负面新闻”。与作者成书的年代相比,我们每天面对的是增长了好几个数量级的信息,而且其内容和形式都更吸引眼球、更让人沉迷。从层出不穷的娱乐节目到津津乐道的微博话题,形形色色的信息开始主宰我们的生活。曾经有相当一段时间,我与许多朋友一样沉迷于“刷”微博,为的只是获得最新最热的消息,结果却将一些重要的计划柬之高阁。戒掉这个习惯的过程痛苦却又充实,而且现在回头看来,其实很多信息不“刷”微博也不会错过。因此,我对夏玛的观点深以为然:戒掉对信息的沉迷,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做那些真正提高生活品质的事”。
其实,曰新月异的科技终究是要帮助我们活得更加充实。得益于移动互联网和个人通讯终端的进步,我们有了更多更好的方式来实现夏玛的许多建议。比如,我们可以用智能手机更好地管理每天的目标,也可以用移动网络与“智囊团”成员及时交流。然而,变化的是方式,永恒的是理念。书中的人生智慧已然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其精髓所在,相信是不会因科技变革而光芒渐褪。
作者在书中推荐了不少其它著作。除此之外,读者由于自身经历的不同,往往会对不同的章节有不同的感悟,所以不妨在最感兴趣和最受鼓舞的内容上,根据自己的目标和兴趣做一些扩展阅读。比如,如果对商业感兴趣,那么在读到“恐惧的另一面是自由”一章时,可以读一读《乔布斯传》一类的书,而在读到“打破常规”一章时,不妨看一看啥佛商学院教授克莱顿·克里斯坦森的经典《创新者的窘境》。
《生命尽头,谁将为你哭泣》在精炼的篇幅中讲述了无尽的智慧,因此非常适合放在枕边案头,经常翻阅。而更重要的是,这不是一本可以简单“读而记之” (read and remember)的书,而是需要“悟而行之”(appreciate and act)。正如夏玛在书中所说:“我发现知道做什么还不够 ——要实现自己想要的生活,我们必须对此身体力行。”
谨以此话与诸君共勉!
最后,感谢以下各位同仁在本书翻译中给予的协助:程亮,曹玉兰,李敏,时红云,张苏,张惠,肖一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