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美国高盛集团的一份报告第一次提出“金砖四国”的概念,报告中预测,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将会是21世纪中增长最快的经济体。7年之后,这四个国家的元首在俄罗斯的叶卡捷琳娜堡会面,“金砖四国”从一个纸上的概念变成了一个国际组织。
《金砖四国(财富的秘密)》面向大众读者,以通俗的语言力图从国际环境、经济发展、民生民情等诸多角度全面介绍这四个国家,系统阐述“金砖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把握机遇、实现经济腾飞的过程,揭示“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带动的世界格局之变,给中国普通读者一个了解“金砖国家”的最佳窗口。本书由谢残阳著。
自古以来,成功的君王都将封疆扩土作为重要的武功,但是进入世界一体化经济发展的时代,庞大的国土面积似乎和国家的经济实力并不完全成正比,国土大而经济弱的国家比比皆是。
俄罗斯、中国、印度、巴西,这四个世界上曾经最穷的大国,如今被称为“金砖四国”,成为了经济学家眼中引领未来世界经济浪潮的国家。
《金砖四国(财富的秘密)》面向大众读者,以通俗的语言力图从国际环境、经济发展、民生民情等诸多角度全面介绍这四个国家。
《金砖四国(财富的秘密)》系统阐述“金砖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把握机遇、实现经济腾飞的过程,揭示“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带动的世界格局之变,给中国普通读者一个了解“金砖国家”的最佳窗口。本书由谢残阳著。
自古以来,成功的君王都将封疆扩土作为重要的武功,但是进入世界一体化经济发展的时代,庞大的国土面积似乎和国家的经济实力并不完全成正比,国土大,经济弱的国家比比皆是。
俄罗斯,横跨亚欧大陆,面积一千七百万平方公里,人口1.5亿;
中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人口13亿;
印度,世界上耕地面积最广大的国家,面积三百万平方公里,人口十二亿;
巴西,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面积八百五十万平方公里,人口1.7亿……
如今,这四个国家被称为“金砖四国”,成为了经济学家眼中引领未来世界经济浪潮的国家,但是在这之前,这些国家却是世界上最穷的大国。
作为葡萄牙的殖民地,巴西的经济具有非常强的种植园性质,咖啡园遍布整个国家,是国家财政的绝对主要来源。这样的经济结构给巴西带来了非常大的财政风险。
1929年经济危机让全球咖啡消费锐减,巴西财政也因此崩溃。第二年,巴西发生军人政变,当时的总统华盛顿?路易斯被军人执政委员会推选的瓦加斯所替代。在此后的24年中,瓦加斯成为了巴西的独裁统治者。
在美国参战之前,瓦加斯是法西斯主义的忠实拥护者,虽然没有直接参与战争,但是他也不断的向自己的偶像希特勒和墨索里尼暗送秋波,直到1941年美国参战。
国家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虽然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并不喜欢瓦加斯,但是为了能够在南美洲建立一块属于盟军的军事基地,罗斯福又不得不巴结他。
1942年,美国政府帮助巴西在沃尔塔雷东达建立了一个钢铁厂,这也是当时巴西国内最早的重工业企业,而这仅仅是二战带给巴西的第一个好处。
巴西的地理位置对于当时的战争局势非常关键,在这里建立军事基地可以让盟军获得一个连接非洲和欧洲的空中桥梁,在德国成功的狼群战术下,这条空中桥梁对于盟军的战略意义显而易见。
而对于巴西来说,每天不断起降的空军飞机则是一个个带来美元的印钞机。军事行动的后勤补给带动了巴西本国消费,各种轻工业也逐渐发展起来,此外,为了节省战略资源,盟军飞机维修工作就地在巴西展开。
这给巴西带来了非常大的好处,盟军留下的技术让巴西成为了战后发展中国家里最早形成独立的航空体系的国家。
瓦加斯的立场转变给巴西带来了滚滚财源,“二战”结束之后,瓦加斯迫于压力下台,但是在1950年举行的民选中,瓦加斯再次成为了总统,而支持他成为总统的一个重要口号就是“石油是我们的”。
巴西是南美洲国家中少有的具有石油自给潜力的国家,但是在历史上,这个国家的石油开采一直被外国公司所垄断。瓦加斯上台之后,建立了巴西石油公司,这被认为是巴西实现真正的经济独立的一个重要的基础。
从经济的角度上看,瓦加斯是比较成功的,而且他非常注意照顾社会底层的利益。例如其推行的劳工法保障了最低工资和工人的基本福利,因此他被尊为“穷人之父”。
但是另一方面,瓦加斯的政府治理却很糟糕,腐败丛生,寻租普遍。1954年,军方向他施压,要求其下台,而瓦加斯则以自杀作为回应。
而在世界的另一端,二战后的超级大国苏联也正开足马力,向着世界霸主的目标奋进。
二战之后,美国和苏联两个主要的战胜国抓紧一切机会瓜分战败国的遗产,但是两个国家却采取了完全不同的策略。 一方面,美国的运输机不断将德国的各种科学家运往美国,而另一方面,苏联则开来了大批的卡车,把德国工厂里的各种机器搬回了国,这样不同的选择也决定了两国后来的不同命运。
德国虽然在二战中战败,但是其科研实力非常强大,尤其在其传统优势工业例如机械、化工、制药等行业,尤其在航天领域,其探索宇宙和运载火箭等方面的研究甚至起步比美国还要早。
而利用抢回国的顶尖科学家,美国在二战之后迅速建立起了自己领先全球的航天、生物等新兴工业体系,直到今天,这些领域依然是美国称霸世界的资本。
可反观苏联,当时拿回去的机器确实在短时间内帮助其恢复了国力,但是不久这些设备就渐渐不能满足新科技的发展需求了,成为了淘汰货。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苏联似乎是二战之后,随着冷战的开始才渐渐发展起来,但事实并非如此。
其实苏联在二战之前是非常强大的。在高中的历史课本中,对于德国选择先进攻欧洲后进攻苏联的一个原因是经济上“东强西弱”(苏联强,英法等国弱),这当时很难理解,不过从历史数据上来看,苏联在革命结束后,集中力量发展经济,在二战前就已经成为了欧洲第一强国,世界第二强国。
二战之后,美苏陷入冷战。在整个冷战中,美国其实并不是一直处于优势。事实上,苏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是占据主动权的。
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苏联的经济实力加速发展,到1975年,苏联的工业产值已经达到了美国的80%。尤其苏联在军事上的持续投入,让美国不得不由攻转守,从世界的各个战场上撤兵。
不过经济最终决定了一切。
1983年,美国总统里根宣布实行一项“星球大战”计划,也就是前几年经常提到的导弹防御系统,如果这个系统成功,苏联的核武器就成了废物,而美国则可以肆无忌惮的轰炸苏联。
当时的苏联政府决定启动一项针锋相对的计划。但是按照当时苏联的经济实力,根本无法负担这个项目的庞大开支。
而这正是美国人的目的,终于,苏联脆弱的经济被这个计划拖垮了,直到苏联解体的时候,他们才意识到自己上了美国人的当,因为当时的美国根本没有启动所谓的“星球大战”计划。
苏联人最终为了这个沉重的计划花光了银行里的最后一分钱,物价飞涨、经济崩溃正在等待着这个二战中的英雄国度。
在苏联人为了子虚乌有的“星球大战”而努力的同时,世界上另一个国家也正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这个国家就是印度。
印度的耕地面积达到了1.6亿公顷,比中国多出了三分之一。但是在中国的国民都吃饱了肚子的时候,印度的很多穷人还在饥饿线上徘徊。
1849年,东印度公司掌握了印度全境,这也让印度成为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殖民地。虽然这并不是一段光彩的历史,但是这段历史对日后印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印度有着非常辉煌的文化,这并不仅仅是溢美之词,实际上,印度是蒙古帝国周边唯一没有被成吉思汗的铁蹄征服的地方,虽然是当地的自然环境因素击败了成吉思汗的野心,但是能够在所向披靡的蒙古骑兵面前保持独立,这也足够印度人骄傲一段时间。
但是英国的殖民统治彻底改变了印度的生态。1947年,印度国大党从英国手中接过了对印度的统治权。P2-7
2002年,美国高盛集团的一份报告第一次提出“金砖四国”的概念,报告中预测,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将会是21世纪中增长最快的经济体。
7年之后,这四个国家的元首在俄罗斯的叶卡捷琳娜堡会面,“金砖四国”从一个纸上的概念变成了一个国际组织。
在这七年中,这四个国家保持了领先世界的经济增长速度,积累了发达工业国家用了20年才积累的资本,实现了西方国家认为发展中国家不可能实现的突破。
当金砖国家领导人齐聚一堂探讨“金砖国家”给世界带来了什么的时候,也许作为金砖国家的一个普通国民,我们可以思索一下,金砖国家究竟带给了我们什么?
改革、发展、发展、改革,当这“金砖四国”不断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创造奇迹的时候,一个有一个一夜暴富的传说开始流传。
从富可敌国的俄罗斯富豪,到享受着地中海奢侈生活的巴西新贵,从买下世界的中国人到越来越多的印度社区,“金砖四国”的国家富起来了,“金砖四国”的国民也富起来了。
可是在金砖四国发展的角落中,还有多少发展之光照耀不到的角落。
在巴西,还有大批的“工资奴隶”的存在;在印度,还有大批国民挣扎在饥饿线上;在俄罗斯,休克疗法带来的负面影响还没有消化完。
“金砖四国”,既有荣耀,又有不堪。
而当我们精心思考的时候,一些疑问又会涌来:这么长时间的经济发展,这么久的高速积累,我们的金砖究竟在谁手里?
发达国家、跨国公司、财政、寻租,究竟是谁分得了最大的金砖?
当“金砖四国”成为世界经济的发动机,我们究竟能得到什么?
未来总是最难以捉摸,而又最让人感到好奇,当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这四个国家的身上的时候,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开始好奇,究竟自己的未来是掌握在发达国家的手中,还是在“金砖四国”的道路里。
世界的巨变总是伴随着阵痛,旧有的利益既得者和处于上升期的新生权贵之间总是难免争斗。在争夺世界领导权的道路上,这样饿争斗更加的复杂多变,更加的费劲心机。
当跨工公司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投资,当发达国家主动的培训着发展中国家的科技人员的时候,当IMF的贷款在最艰难的时候帮助发展中国家度过危机的时候,发展中国家付出了什么?
世界的潮流不可逆转,发展中国家不可能永远处于“发展中”,总有一天它们会成为发达国家的,而在这个打破桎梏的过程中,发展中国家需新的领导和思路。
“金砖四国”,一个诞生于投资的概念,当它走出投资领域,而变成了真正的发展国家的领导集团的时候,不知道当年提出这个概念的美国集团,会作何感想。
新世界,新希望,在世界发展中国家加速发展的过程中,一个崭新的世界经济政治体系正在形成,失去的,是发达国家,获得的,将会是发展中国家,承担责任的,是“金砖国家”,而充满希望而又不确定的,则是那些生活在“金砖国家”里的国民们。
相信在下一个时代人们开始编写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的时候,他们肯定会将21世纪最初十年最重要大事的称号给“金砖四国”组织的成立。
“金砖四国”的强力崛起,代表了一个新的时代大幕的拉开。
从西方殖民时代开始,掌握了蒸汽机的国家征服了世界,控制了世界贸易和财富;
第二次世界大战,把美国推到了台前,这个曾经的冒险家乐园变成了战争中唯一没有受到打击的国家,随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让美国控制了世界的银行;
世贸组织、世界银行、IMF,在一团“和气”中建立起来的世界经济三大支柱,统治了世界经济半个多世纪,而这三家组织的大股东——美国,利用制定规则的优势赚得盆满钵满;
当次贷危机爆发、当美债危机爆发、当欧债危机爆发,当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占多数的发展中国家终于开始质疑:发达国家还有能力领导这个世界吗?
当大时代开始的时候,一定会有大事件,而当大事件出现的时候,一定是大时代的开始。
接连发生的危机预示了一个新的世界经济运行模式已经呼之欲出,而“金砖四国”的诞生则回应了世界的呼声。
当“金砖四国”以一个整体出现在世界上的时候,人们开始意识到,一个全新的时代开始了。
时过境迁,当年俄罗斯总统在“七国集团”峰会的会场外坐等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今天,作为世界上最有潜力领导世界的“金砖四国”的一员,俄罗斯的总统成为了会议的主人,他开始听取一个重要的报告:南非加入。
“金砖四国”变成了“金砖国家”,一个强大而潜力无限的新组织诞生了。
“我们重申四国愿在关键的社会领域加强合作,增加国际人道主义援助,降低灾害风险。我们注意到今天发表的‘全球粮食安全声明’,这是四国通过多边努力为实现上述目标作出的重要贡献。”
五国的领导人在三亚这样说。
“金砖国家占世界人口的43%,金砖国家合作是在多极化、相互依存、日益复杂和全球化的世界中为促进和平、安全与发展开展对话与合作的平台。我们来自亚洲、非洲、欧洲和拉丁美洲,跨大洲的互动性质使我们的合作更具价值和意义。”
五国的领导人在德里这样说。
东亚的中国、东南亚的印度、东欧的俄罗斯、南美洲巴西和非洲的南非,除了世界上最发达的欧盟和北美,金砖国家的影响力已经遍及世界的各个角落。除了发达国家聚集的地方,世界上所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的领袖都被聚集到了这个组织当中。
当年的“七国集团”,占有了世界上最多的财富,他们的决策代表了人类的走向,只是他们并不能代表绝大多数的地球居民。
而今天,“金砖国家”的国民,是这个星球上全部居民的43%,也许这样的组织所作出的决策才更能代表世界的民意,世界的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