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是一段乱世,各国之间无岁不战,无月不伐,是军事家、谋略家运筹帷幄、纵横捭阖的大舞台。这是一个群雄逐鹿的铁血时代,神州大地万光剑彩,华夏后土鼓角齐鸣,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纷争时代,列国诸侯变法图强,名臣将相各显其能。一个帝王,千古美名,一个贤臣,百世故事,尽在这段峥嵘岁月中。一代圣贤,万古流芳,一代哲人,百世师承,尽在这段流金岁月中。
《图说战国二百年》的编者诸葛文就是想通过严谨的筛查、遴选和编辑,还原出一个既真实可信又丰富多彩的战国历史奉献给读者。
在本书中,编者努力拨开“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等国宫廷秘闻的迷雾。
在《图说战国二百年》中,编者诸葛文努力拨开“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等国宫廷秘闻的迷雾。有着对一代雄主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精彩介绍,也有着对他惨死于沙丘宫中的扼腕叹息;有着对相貌丑陋但心地善良、贤良淑德的王后钟无艳、宿瘤女的无限赞美,也有对貌若天仙、秀色可餐但心如蛇蝎、毒辣无比的妃子郑袖等人的无情讽刺。
在《图说战国二百年》中,读者也可以看到作为王室贵族、天潢贵胄的战国四公子的真正面目:信陵君为何要“窃符救赵”?孟尝君到底是不是“鸡鸣狗盗”之辈?春申君是如何“命丧棘门”的?平原君杀小妾是真诚道歉,还是危机公关?
本书还通过对一个个历史事件丝丝入扣的分析,对一个个历史人物深入浅出的解读,帮您了解战国这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中,那些在沙场上耀武扬威、威风凛凛的名将们到底有哪些异于常人之处;那些在朝堂上出谋划策、安邦定国的文臣们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那些靠着“两行伶俐齿、三寸不烂舌”四处宣扬合纵连横之术的说客又有哪些独到之处……
最后,本书还对战国这个思想文化十分鼎盛的时代中,涌现出来的大量彪炳青史、影响远大的思想家们进行了逐一的解读,使他们不再是被供奉在庙堂中冷漠的灵位、偶像,也不是沾满岁月尘埃、被束之高阁的生冷典籍,而是一位位有血有肉、有思想、有灵魂的智者、先贤。
楚襄王真的与巫山神女有一段恋情吗
自古以来,天上的女子似乎就比人间的女子要貌美得多。只要是人间的男子,上到皇王天子,下到贩夫走卒,无不做着与天上神女相会一场的美梦。宋玉的《神女赋》就曾写到美貌绝伦的巫山神女与楚襄王相会的一段人神之恋。然而,《神女赋》上所写的可信吗?会不会是楚襄王、宋玉二人的一场梦呓呢?抑或是巫山神女本来就不是什么神仙,而只是一个故作高深的普通人间女子而已?
滚滚的长江三峡从巫山穿过后形成了举世闻名的巫峡,巫峡是长江三峡之一,至今仍是旅游览胜的好去处。第五套人民币十元面值背后的图案就是三峡的美景。峰峦叠嶂的巫山十二峰若是在雨季中就会出现云腾雨落、烟雨空潆的壮观景象,这种景象被称为“巫山云雨”。但是,中国语言的魅力就在于常有神奇的变化,“巫山云雨”后来又生出男女缠绵情爱的含意了。
据说,当年楚襄王和宋玉一起游览云梦台,他们饱览了巫峡十二峰的美丽景色,又品尝了此地的民间美食。俗话说,“饱暖思淫欲”,楚襄王在思想上就有些想法。正巧,宋玉在闲谈中提到了巫山有一位神女,这位神女容颜姣好、身材曼妙,而且还能歌善舞,颇受人们喜爱。据传说,她曾经“自荐枕席”,与楚怀王有一夜缠绵悱恻的情爱。楚襄王听后兴趣极浓,他倾慕天上仙子已久,可就恨没有机缘相会,他也想要和这位女神幽会一场。于是,楚襄王在宋玉的安排下开始清心寡欲、斋戒沐浴,在几天后的夜里,巫山神女终于来了。(在《神女赋》中宋玉就写到“其夜王寝,果梦与神女遇,其状甚丽,王异之。”)就这样,二人就有了鱼水之欢、肌肤之亲。后来,楚襄王因这位神女几乎走火人魔:“精神恍忽,若有所喜,纷纷扰扰,未知何意?目色仿佛,乍若有记:见一妇人,状甚奇异。寐而梦之,寤不自识;罔兮不乐,怅然失志。”由此观之,楚襄王和巫山神女的关系真是如胶似漆呀。这样一来,“巫山云雨”或是“共赴巫山”、“云雨”也就成了男女之事的代名词,而楚襄王和神女的人神之恋也就找到了根据。
可是,巫山神女在民间传说中又是另一番模样。传说神女是西王母的女儿,名叫瑶姬。瑶姬姊妹十二人一起在巫山一带帮助大禹治水排洪。由于洪水来势迅猛,一般的水坝根本不能阻拦并引导洪水。为了排除水患、保一方生灵平安,她们就化作成十二座奇秀绝美的峰峦耸立在巫峡两岸,以保证洪水流向大海。瑶姬是十二仙女的杰出代表,法力最高,所立山峰也鹤立鸡群,高出其他姊妹化作的山峰。当每天清晨太阳初升、朝霞方起之时,神女峰总是第一个迎来朝霞,于是便赢得了“望霞峰”的美名。后来,楚襄王游览巫山,倾慕巫山神女为百姓排洪而牺牲自己的为人,就不顾峰高路险,爬到“望霞峰”顶观看日出。见到日出东方、霞光万道的景象后大发感慨,说要是能在这美丽的清晨和巫山神女见一见面该有多好。楚襄王只是随口一说,可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一旁的宋玉想满足一下楚王的心愿,同时也要在楚王面前展示一下自己的文采,于是就写了一篇《神女赋》。为了博楚襄王一笑,宋玉故意在《神女赋》中用一些想象笔法,这无非是想拍一拍楚王的马屁,可是一些不谙此中道理的人就信以为真了。所以,楚襄王与巫山神女有一段恋情故事的事也就越传越广,倒像成了事实一样。
这两种观点相去甚远,一个是楚国君王的神仙侍女,而另一个却是献身于治水大业、普度一方百姓的女英雄、活菩萨。可是这些说法好像还是不足以令大家相信,于是有人又提出了一种新的观点。其实,并没有什么真正的“巫山神女”,这只是宋玉为了在楚襄王面前献媚而想出的鬼把戏。他先对楚襄王讲了一个关于楚怀王和某位妓女的风流韵事,只是将这件事稍加润色,把妓女美化成了一个能歌善舞、美丽绝伦的巫山神女,而喜欢渔猎女色、寻花觅柳的楚怀王的形象也就随之抬升。试想,如果楚怀王不是英明神武、爱民如子的有道明君,会有神女喜欢上他吗?会有神女主动投怀送抱吗?楚襄王是楚怀王的儿子,那风流成性的“贵族品质”自然也像他父亲,他当然知道宋玉说这番话是在为他死去的父王(楚怀王)脸上贴金,他也当然知道宋玉是想拍自己的马屁。于是,楚襄王就故作不知,任宋玉施展他的功夫。就这样,君臣二人虽然各怀心腹事(一个是为了美人,另一个为了溜须),但他们达成了基本共识——弄个美女来!
宋玉不愧是文采风流的大辞赋家,办起寻找美人的工作更是手到擒来。巫峡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出产美女之地,这也可以说是“天时、地利”具备了。楚襄王的好事自然圆圆满满、和和美美地成就了。可是,事情并没有结束,手段高明的宋玉更是对此事进行大肆宣传,先后作了《高唐赋》与《神女赋》,为“英明神武、体天格物”的楚襄王和“巫山神女”幽会的事情大唱赞歌,这也就成了极好的广告宣传。一时间,此事人尽皆知,楚襄王也名满天下,“巫山神女”更是蜚声九州了。
两千多年过去了,往事已不可追,但是关于楚襄王和巫山神女的种种传说还在一代一代地传讲着。楚襄王是贪淫好色的君主,还是英明神武的国王;巫山神女是个色艺双绝的妓女,还是普度一方的神仙;宋玉是名垂千古的辞赋家,还是善于溜须拍马的登徒子……这些都被远去的历史之水所冲淡。可是,“巫山云雨”这个特有的词成了男女间肌肤之亲、鱼水之欢的正面代名词,“巫山云雨”是美好的、是情而不色的、是积极的、是健康的,这就足够了……P8-10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英雄五霸闹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郊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赫赫扬扬的春秋五霸已成了过往,纷纷扰扰的战国七雄也化作了云烟。留给后人的,有的是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有的是鲜为人知的宫廷秘闻,有的是权谋诡谲的官场较量,还有的是令人咋舌的奇闻轶事……
相对于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来说,战国短短的二百余年历史显得十分短暂。但就是在这短短的二百余年历史中,演绎了无数精彩纷呈的故事,只是由于年代久远,一些故事已经湮没不闻了,一些故事也已经走形变样了。本书的编者就是想通过严谨的筛查、遴选和编辑,还原出一个既真实可信又丰富多彩的战国历史奉献给读者。
在本书中,编者努力拨开“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等国宫廷秘闻的迷雾。有着对一代雄主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精彩介绍,也有着对他惨死于沙丘宫中的扼腕叹息;有着对相貌丑陋但心地善良、贤良淑德的王后钟无艳、宿瘤女的无限赞美,也有对貌若天仙、秀色可餐但心如蛇蝎、毒辣无比的妃子郑袖等人的无情讽刺。
在本书中,读者也可以看到作为王室贵族、天潢贵胄的战国四公子的真正面目:信陵君为何要“窃符救赵”?孟尝君到底是不是“鸡鸣狗盗”之辈?春申君是如何“命丧棘门”的?平原君杀小妾是真诚道歉,还是危机公关?
本书还通过对一个个历史事件丝丝入扣的分析,对一个个历史人物深入浅出的解读,帮您了解战国这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中,那些在沙场上耀武扬威、威风凛凛的名将们到底有哪些异于常人之处;那些在朝堂上出谋划策、安邦定国的文臣们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那些靠着“两行伶俐齿、三寸不烂舌”四处宣扬合纵连横之术的说客又有哪些独到之处……
最后,本书还对战国这个思想文化十分鼎盛的时代中,涌现出来的大量彪炳青史、影响远大的思想家们进行了逐一的解读,使他们不再是被供奉在庙堂中冷漠的灵位、偶像,也不是沾满岁月尘埃、被束之高阁的生冷典籍,而是一位位有血有肉、有思想、有灵魂的智者、先贤。
本书的编者在编辑书稿时,希望读者能在读史的过程中稍稍有所收获,而不是单纯的搜奇猎异,满足好奇心、窥视欲。古代帝王为了有助于政治统治而研读历史,因此也就有了《资治通鉴》这部书的面世。“资治”者,有助于治理国家也。编者不敢奢望这本小小的《图说战国二百年》会给每个读者带来新的启发,这些启发能够“资”人生、“资”事业,但希望读者或是在温暖的午后,或是在清凉的夏夜,读一读这本小书后,能够在滚滚红尘的当世快节奏生活中得到片刻的宁静、些许的闲暇,或许,这也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