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气象万千,佛教文化中的和平、中道、慈悲等精神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生脉,弘扬佛教文化,可为当代构建和谐社会提供资粮,可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本书编辑整理了一些佛教知识短文,旨在能藉此帮助普通读者增进对佛教的了解。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华佛教之最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作者 | 匡盛 |
出版社 |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中华佛教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气象万千,佛教文化中的和平、中道、慈悲等精神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生脉,弘扬佛教文化,可为当代构建和谐社会提供资粮,可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本书编辑整理了一些佛教知识短文,旨在能藉此帮助普通读者增进对佛教的了解。 内容推荐 本书分别从寺院、佛像、人物、经典、建筑、器物、植物七个方面葴选出了中华佛教的99个“最”——历史最久远、建筑最庞大、形态最独特、意义最深远…… 这99个佛门之最并行铺陈、从不同方面徐徐展开,是了解佛教知识、走近佛教世界的最佳读本。 目录 寺院篇 中国最早的寺院:河南白马寺 禅宗第一祖庭:河南少林寺 净土宗第一祖庭:江西东林寺 律宗第一祖庭:陕西净业寺 汉传密宗第一祖庭:陕西大兴善寺 三论宗祖庭、中国最早的佛经翻译基地:陕西草堂寺 唯识宗第一祖庭:陕西大慈恩寺 天台宗第一祖庭:浙江国清寺 华严宗第一祖庭:陕西华严寺 中国南派禅宗第一祖庭:广东南华禅寺 中国禅宗沩仰宗第一祖庭:江西栖隐禅寺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寺院:西藏绒布寺 我国现存始建年代最早的尼僧寺院:河南永泰寺 世界上地势最险的寺院:山西悬空寺 我国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寺院:山西南禅寺 中国禅宗临济宗第一祖庭:河北临济寺 中国禅宗曹洞宗第一祖庭:江西普利禅寺 中国禅宗云门宗第一祖庭:广东云门寺 藏传佛教史上第一座佛法僧俱全的正规寺院:西藏山南桑耶寺 佛教名山五台山最大、最早的寺院:山西显通寺 佛教名山九华山第一丛林:安徽化城寺 佛教名山峨眉山最早的寺院之一:四川万年寺 佛教名山普陀山最早的寺院:浙江不肯去观音院 建筑最现代化的寺院:台湾省中台禅寺 台湾省规模最大的佛教道场:佛光山寺 佛像篇 世界最大的室内泥塑坐佛:甘肃山丹县大佛寺大雄宝殿内泥塑坐佛 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四川乐山大佛 亚洲第一大卧佛:浙江新昌大佛寺卧佛 全国最大的左侧全身卧佛:四川安岳卧佛院卧佛 世界最大的木雕佛像:河北承德普宁寺木雕千手观音 世界最大的藏式弥勒铜佛像:西藏扎什伦布寺强巴佛像 现存最大的檀香木佛像:北京雍和宫万福阁弥勒佛立像 古代最多手眼的观音大石雕像:重庆大足县宝顶山千手千眼观音雕像 存世最早的大石佛像:山西省大同市云冈石窟“昙曜五窟”之主佛 我国现存最高大的脚踏莲花观音造像:重庆江津石门镇大佛寺石刻趺坐莲花观音造像 我国最大的金饰石刻大佛:重庆潼南县大佛寺释迦牟尼佛像 世界上最高最大的露天释迦牟尼青铜坐像:香港大屿山木鱼峰天坛大佛 【人物篇】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受戒的僧人:朱士行 最早促成佛教中国化的学子:牟子 最早获得“国师”称号的僧人:法常法师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西赴印度取经的僧人:法显法师 西行求法行程最远、带回佛经最多的法师:玄奘法师 西行求法时间最长的法师:义净法师 我国最早的佛经翻译家:鸠摩罗什法师 中国历史上翻译佛经数量最多的人:不空法师 世界上最早发现恒星运动的僧人:一行法师 最先开凿敦煌石窟的和尚:乐傅法师、法良法师 最早主张僧人姓“释”的法师:道安法师 言行录唯一被称为“经”的中国僧人:六祖惠能 编写我国最早的伤科专著的僧人:蔺道人 创办近代佛教史上第一所高等僧学堂的人:杨仁山 名号最多的僧人:弘一大师 【经典篇】 规模最大的石刻佛经:北京云居寺《房山石经》 世界最早的印刷品:唐成通九年木刻《金刚经》 最早的木活字印本佛经:西夏文木活字印本《大方广佛华严经》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木刻佛教经典总集:《开宝大藏经》 最具传奇色彩的汉文大藏经:《赵城金藏> 我国保存至今最完整的佛教大藏经版:乾隆大藏经版 最早传入中国的佛经:《浮屠经》 现存最早被翻译成汉文的佛经:《四十二章经》 现存最早的佛学论文集:《弘明集》 现存最早的佛经目录:《出三藏记集》 [建筑篇] 我国最大的石窟群:甘肃敦煌莫高窟 我国最高最险的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全国最早的佛教戒坛:北京戒台寺戒坛 现存规模最大的戒坛:福建开元寺戒坛 世界上体量最大的大殿:辽宁广佑寺大雄宝殿 可容纳最多僧人诵经的大殿:西藏哲蚌寺措钦大殿经堂 现存最大的无梁殿:南京灵谷寺无梁殿 现存最高的石经幢:河北赵县石经幢 现存最高的佛塔:常州天宁寺塔 现存最古老的观音阁:天津独乐寺观音阁 现存最古老的普贤阁:山西大同善化寺普贤阁 现存最早的木塔:应县木塔 现存最早的石塔:山东济南四门塔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古代宫殿:布达拉宫 现存最高的楼阁式砖塔:西安兴教寺玄奘塔 现存最高最重的金塔:故宫博物院乾隆皇帝为生母所制金发塔 现存最早的八角形塔:河南登封会善寺净藏禅师塔 中国最高的铁塔:济宁铁塔寺佛塔 现存最早的铁塔:江苏镇江北固山甘露寺铁塔 现存最高的铜塔:峨眉山伏虎寺紫铜华严塔 现存最古老的佛教砖塔:嵩岳寺塔 现存最高的砖塔:河北定州开元寺塔 我国现存最大的子母塔:云南西双版纳景洪市白塔 我国现存古塔数量最多的塔墓群:少林寺塔林 世界最大的佛塔地宫:陕西法门寺地宫 全世界收藏佛教写经最多的地方:敦煌藏经洞 中国最高的成对石塔:泉州开元寺紫云双塔 [器物篇] 中国最大的铜钟:北京大钟寺永乐铜钟 现存最大的寺院饭锅:甘肃拉卜楞寺万人锅 世界最早的佛教石刻造像:孔望山佛教造像 刊刻面积最大的汉文摩崖石刻:《泰山经石峪金刚经》 现存最大的铁狮子:河北沧州铁狮子 现存最早的《唐僧取经图》:敦煌安西榆林窟的《唐僧取经图》 [植物篇] 我国最古老的娑罗树:杭州灵隐寺娑罗树 佛门最古老的松树:广西贵港南山寺“不老松” 佛门最古老的银杏树:湖南福严寺古银杏树 现存最罕见的宫廷菩提树:北京故宫博物院宫廷菩提树 附录:知识链接目录 试读章节 中国最早的寺院:河南白马寺 每次踏上中原的土地,心中总有一种难遣的情怀——中原文化之所以如此丰厚,是否因为这里的丰饶的土壤?儒释道文化在嵩山山脉上绵延开来,和谐地共存,是何等壮阔的文明史诗! 佛教在中国的第一座寺院便出现在中原大地——洛阳,它便是白马寺。确切地说,白马寺坐落于洛阳之东、洛水之北的一片平原沃野中。这里不见通常寺庙的那种山林归隐之气,占地面积也不算很大,但别有一番傲然风范。寺院山门的红墙青瓦,色彩凝重而质朴,透射出岁月的痕迹。一千九百多年了,有多少佛家弟子与这里的青灯古佛相伴,开悟成佛?时光流转,站在这里,一如站在一部浩瀚如长河的佛教史面前,怎不令人生出万古之幽思? 白马寺最早的主人是印度高僧迦摄摩腾和竺法兰。他们是怎样不远万里来到了中原?著名的“永平求法”的故事,给我们作出了解答——相传东汉明帝刘庄于永平七年(64)的一天,梦见一尊来自西方、身长六丈的高大金神,相貌美好庄严,全身金光灿烂,在宫殿上空盘旋。第二天他召集群臣,告知其梦。大臣傅毅说:“西方有神,其名日佛,形如陛下所梦。”明帝遂派人前往西域求佛法,在大月氏(今阿富汗一带)遇到天竺(今印度)高僧迦摄摩腾和竺法兰。这次不经意的相遇,开启了中国作为佛陀第二故乡的序幕。两位高僧听到使者的讲述,非常感动,认为来中土的因缘已经成熟,便答应了使者的请求,到中原宣扬佛法、度化有缘,并用白马驮载佛像图卷轴及《四十二章经》等,跋山涉水,于永平十年(67)十二月三十日抵达京城洛阳。汉明帝一见佛像,正与梦中所见金人相同,大喜,于是敕令仿天竺样式修建寺院,安顿两位高僧,并为寺院取名白马寺。从白马寺始,我国僧院便泛称为寺。白马寺也因此被认为是我国佛教的发源地。历代高僧甚至国外名僧亦来此览经求法。所以白马寺又被尊为“祖庭”和“释源”。 白马寺山门的东侧,有一座玲珑古雅、挺拔俊秀的佛塔,这就是有名的齐云塔。今白马寺内保存的《释源大白马寺舍利塔灵异记》记载了两位印度高僧的另一段故事:己巳年(69)二月八日,皇帝刘庄驾临白马寺,会见迦摄摩腾和竺法兰。迦摄摩腾问道:“寺之东南是什么馆室?”汉明帝答道:“很早以前,那里忽然隆起一个土阜,高一丈有余,人们把它铲平了,接着又很快隆了起来。土阜之上,经常放出光芒来,当地老百姓感到很奇怪,都称它为‘圣冢’,自周代以来,经常祭祀,祷求灵验,把它看成是‘洛阳土地之神’,不知这是为什么?”迦摄摩腾答道:“佛灭度一百余年后,印度有一位阿育王,安放佛舍利于天下,共计有八万四千处,东土中国境内则有十九处。陛下所言‘圣冢’者,即十九处中之一处。”汉明帝听到这里,感到此事非同寻常,于是就偕同二高僧、百官臣僚等一同去观看“圣冢”。当他们走近“圣冢”时,只见上面涌现出一个圆影,汉明帝和二高僧三人身现圆影之中,如鉴照容,分明可见。看到此景,众人皆叹说真是从未经历过的事。汉明帝十分感慨地说:“我要不遇到你们二位大师,怎能知道佛在保佑我呢?”于是便诏令主管衙署,在“圣冢”之上,依迦摄摩腾、竺法兰所传印度佛塔样式,以精良木材兴建佛塔。当年三月一日动工,次年十二月八日完成。塔九层,高五百余尺。“珠宫幽邃,遥瞻丈六之光;窣堵凌云,依稀尺五之上”,“岌若岳峙,号日齐云”。此即齐云塔之名的由来。 中华第一古寺中的塔,照理说堪称中华第一古塔。然而,汉明帝下令修建的齐云木塔早在五代时期便毁于雷火。现存之齐云塔,为金大定十五年(1175)所重修,故又称“金方塔”,为四方形密檐式砖塔。塔边长7.8米,通高35米,13层。第一层塔檐之下饰砌以仿木构式斗棋,顶覆宝瓶式塔刹,外轮廓略作抛物线形,玲珑挺拔,古雅秀丽。每层南边开一拱门,可以登临眺望。尽管此塔已非当年的古塔,然而,伫立在塔前,依然可以感受到它所传达给我们的无限隐喻——佛陀事业的拓荒者们以他们为法忘躯的精神缔造着平淡中的传奇。 白马寺在北魏时已颇为隆盛,至唐武则天时最为宏大,寺内僧众千余。“安史之乱”时白马寺惨遭破坏。后历经多次大修始成今日之规模与布局。1949年,又进行修葺,古刹得以焕然一新。现寺门有相对而立的二石马,系宋代所雕。寺院为长方形庭院,占地约四万平方米,寺内佛像百余尊,其中十八罗汉最为珍贵。白马寺的主体建筑全在一条中轴线上。从山门往里,依次耸列着天王殿、大佛殿、接引殿、清凉台、毗卢阁、齐云塔等。 在古色古香的白马寺内东西两侧茂密的柏树丛中,各有一座坟冢,这就是有名的“二僧墓”。东边墓前石碑上刻有“汉启道圆通摩腾大师墓”,西边墓前石碑上刻有“汉开教总持竺法大师墓”。这两座墓冢的主人便是被拜请来汉传经授法的印度高僧——迦摄摩腾和竺法兰。石碑上的封号是宋徽宗赵佶追封的。在清凉台上还有两位高僧的塑像,它们寄托着中国佛门弟子对两位高僧的敬慕之情。赵朴初老居士生前曾到过白马寺,并留下这样的诗篇: 四海重一马,千秋护两坟; 若教祷杌在,应记楚桑门。 如今,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两千年的时间,漫长的岁月中,在这片土地上诞生了数不清的高僧大德,他们如群星一般闪耀着,共同构成了佛教灿烂的光芒。他们都应被记住,也一定会被记住。 问过许多认识的人,他们一提起白马寺,都有一种朝圣般的情怀。也难怪,寻根问祖不仅对于信仰者适用,对中国文化有情感的人也会不由自主地去做。2010年5月29日,白马寺举行印度风格佛殿落成仪式,印度总统帕蒂尔参加仪式,并发表了致辞。该佛殿由中印两国联手建造,占地宽60米,长100米,主体建筑共分两层,总面积3450平方米。这不仅是中印两国友好交往的物证,更是佛教念念相续、传承发展的新契机。 P3-6 序言 因为工作的关系,与佛教结缘。近来利用闲暇,编辑整理了一些佛教知识短文,辑录成册,希望能藉此帮助普通读者增进对佛教的了解。中华佛教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气象万千,佛教文化中的和平、中道、慈悲等精神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生脉,弘扬佛教文化,可为当代构建和谐社会提供资粮,可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本书无关宏旨要道,无关精微缜密,可信手一翻,无心有心自便,悠然淡然宜然,得失在其间矣。 “某某之最”的提法原本不太讨巧,易致唐突,囿于信息和材料的局限,个别可能不尽确切,还请读者指正。 编者 2010年仲夏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