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本民间法专著,《习惯权利论》汇集多位民间法领域专家的作品。其中既有作者韦志明多年来深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认真调研的积淀之作,也有学者们多年研究民间法问题的心得体会。然而,其又不仅是一部民间法专著。本书内容涉略极为广泛,不仅从社会学、人类学、哲学等领域阐释了民间法范畴中的相关理论,而且还通过中西方之间、国内不同民族之间的对比,让读者对相关内容有了更直观的认识。相信本书的出版,定会引起学界的普遍关注,其不仅更好的实现了在对该研究领域内学术成果的搜集,也为相关学习者和研究者提供优质的研究资料,从而使学界更关注对民间法领域的研究。
韦志明的这本《习惯权利论》主要运用哲理思辨+规范分析的复合分析方法,以习惯权利的法哲学为研究视角,以习惯权利的日常生活性为分析背景,以习惯权利的事实性为分析轴心,初步描绘了习惯权利的法哲学体系构架。本书从法哲学视角按本体论——生发论——价值论——运行论把内容分为相应的四个章节。从本体论看,认为习惯权利在权利属性上是一个事实性权利,在本质上是一种生活方式的主张。从生发论看,习惯权利的生成是以“俗成”方式形成,主要靠习惯权利横向的优势合法化和纵向的无意识影响来完成。从价值论看,权利本身既是价值的承载体,同时又是实现价值的手段,习惯权利亦然。然习惯权利有着特殊的事实性价值,即“群体性正义”、秩序价值、人权价值和传统性价值。从运行论看,习惯权利和国家法事实上存在着双向影响性,这种相互影响可以发生在立法、执法和司法过程中。《习惯权利论》的研究将最终揭示习惯权利所内含的生活哲理,释放出习惯权利的话语权,即在国家法层面释放出习惯权利的话语空间,在权利体系的研究中释放出习惯权利的话语权。
总序/1
第二辑说明/5
导论 认真对待作为事实性的习惯权利/1
一、研究的缘起:一个真实有力的事实性存在/1
二、现状与出路:走向法哲学视角/9
三、研究的意义:建构和谐社会的一个努力向度/11
四、研究的思路、基本结构与主要观点/14
第一章 习惯权利的本体论分析/17
一、权利·权利要素·习惯权利要素/17
(一)权利是什么?/17
(二)权利的要素/25
(三)习惯权利的要素/28
二、习惯权利的概念、归类与特征/36
(一)习惯权利的界定概述/36
(二)习惯权利的分类/42
(三)习惯权利的特征/44
三、习惯权利的属性:事实性权利/49
(一)习惯权利的事实性表征/49
(二)习惯权利的事实有效性/55
(三)习惯权利的事实规范力/59
四、习惯权利的本质/63
(一)生活方式的社会学视角/64
(二)民俗习惯就是一种生活方式/70
(三)习惯权利的本质: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主张/75
五、习惯权利与习惯义务的关系/83
(一)习惯权利与习惯义务的逻辑关系/83
(二)习惯权利与习惯义务的平行相关性关系/93
第二章 习惯权利的生发/100
一、习惯权利的规范根据/100
(一)规范的语义分析与理论研究/10l
(二)从“规范”视角辨析习惯规范中几组相似概念/110
(三)习惯权利的规范根据是习惯规范/125
二、习惯权利的“俗成”式生成/127
(一)权利生成理论述评/128
(二)权利的社会生成性/132
(三)习惯权利的“俗成”/140
(四)习惯权利的“俗成”机制/145
第三章 习惯权利的价值/151
一、价值·权利价值/151
(一)价值的哲学意蕴/151
(二)权利的价值/154
(三)习惯权利的事实性价值/157
二、习惯权利的秩序价值/161
(一)秩序及其意义/161
(二)习惯权利的自然秩序价值/163
三、习惯权利的正义价值/168
(一)正义内涵的界定/168
(二)习惯规范与群体正义/175
(三)正义.权利·规范·习惯权利的群体正义/178
四、习惯权利的人权价值/181
(一)有关人权的权利来源批判/181
(二)习惯权利与人权契合的可能性路径/187
五、习惯权利的传统性价值/193
(一)传统是什么?/193
(二)传统的内在价值/196
(三)习惯权利的传统性价值/199
第四章 国家法视野下的习惯权利/204
一、习惯规范与国家法/204
(一)习惯规范与国家法是人们日常行动的规范依据:作为共存的可能性/204
(二)习惯规范对国家法的反向影响:作为反击的可能性/207
(三)法社会学视角下的国家法与习惯规范:
走向互补互动的可能性/210
二、习惯权利“合法化”的总体路径:权利推定/214
(一)权利推定概述/215
(二)习惯权利的推定何以可能?/217
(三)习惯权利推定的方式/221
(四)习惯权利推定的原则/225
(五)习惯权利推定的意义/226
三、习惯权利与立法/227
(一)权利的动态发展:习惯权利的先在性/227
(二)习惯权利转化为法定权利的理论分析/230
(三)习惯权利与立法的互动:确认与转化/233
(四)习惯权利与立法的冲突:限制与克制/235
四、习惯权利与司法/238
(一)习惯权利诉求于司法的案例事实/238
(二)习惯权利进入司法的可能性/252
(三)习惯权利进入司法的背景分析/256
(四)习惯权利进入司法的意义分析/258
(五)习惯权利与司法互动的原则/262
(六)必要的司法方法/264
五、习惯权利与行政执法/272
(一)习惯权利对行政执法的影响/272
(二)行政执法的态度、原则和方法/277
(三)尊重习惯权利需要考虑的因素/282
六、理性看待习惯权利的陋习性/283
(一)习惯权利的陋习性表现/283
(二)习惯权利陋习性的成因分析/287
(三)习惯权利陋习性的判准/289
结束语 释放出习惯权利的话语空间/293
参考文献/299
后记/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