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正成主编的这本《智勇双全(蔺相如)》为“中华历史贤臣”系列丛书之一,共分为六章。蔺相如的一生,是在维护祖国的尊严,保卫赵国政权的斗争中度过的。就其行事来看,显然是一位有着深厚政治素养和远识卓见的政治家,而他与廉颇“将相和”的故事,又谱写了一曲忠贞爱国的赞歌。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智勇双全(蔺相如)/中华历史贤臣系列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姜正成 |
出版社 | 海潮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姜正成主编的这本《智勇双全(蔺相如)》为“中华历史贤臣”系列丛书之一,共分为六章。蔺相如的一生,是在维护祖国的尊严,保卫赵国政权的斗争中度过的。就其行事来看,显然是一位有着深厚政治素养和远识卓见的政治家,而他与廉颇“将相和”的故事,又谱写了一曲忠贞爱国的赞歌。 内容推荐 时势造英雄。在纷繁变幻的战国时代,涌现出大批文臣武将,他们各展其才,在那丰富多采的英雄画廊里,位置显赫,映照千古。蔺相如出使秦国,以生命维护了赵国的尊严,取得了“完壁归赵”的胜利。他顾全大局,谦让廉颇,使廉颇负荆请罪,二人成刎颈之交,团结一致,共同抗秦。 这个时代,产生了一大批不同凡响的人物,如久经沙场的老将廉颇,心硬如铁的战神白起,急公好义的信陵君魏无忌,睚眦必报的范雎,等等。姜正成主编的这本《智勇双全(蔺相如)》带你走近波澜壮阔的战国时代。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蔺相如生活的时代 赵国崛起 沙丘悲剧 平原君赵胜 五国破齐 第二章 不辱使命 和氏璧风波 马服君赵奢 缪贤荐贤 完璧归赵 渑池之会 将相同心 第三章 范雎入秦 飞来横祸 夜通秦使 智激昭王 远交近攻 睚眦必报 逼杀魏齐 第四章 对峙上党 天险上党 大梁之行 王龅出师 二将争锋 上党接战 范雎的阴谋 第五章 长平之战 赵母的警告 临阵换将 白起布阵 长平血战 坑杀降卒 长平遗迹 蔺相如之死 第六章 廉颇老矣 白起冤死 邯郸之战 毛遂自荐 窃符救赵 奇货可居 破燕败魏 投魏奔楚 名将李牧 第七章 相关阅读 《史记·赵世家》 《史记·魏世家》 《史记·韩世家》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史记·平原君列传》 试读章节 本书的主人公蔺相如,是战国中后期赵国人。他为赵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强秦意图兼并六国、斗争逐渐尖锐的时候,不仅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让秦国的图谋屡屡受挫,更难得的是,他有容人之量,以大局为重,“先国家而后私仇”,是一位胸怀广阔的政治家。他,无畏的胆略,超人的智慧,博大的胸怀和以国事为重的思想品德,可以说是驰誉九州,光耀千古。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为我们展现了蔺相如光彩夺目的人生片断。后人在景仰蔺相如的同时,对其人其事也想有更多的了解,可是历史也总是给人留下缺憾,对蔺相如早期及晚期的活动记录很少。关于他的出生地便有很多说法,有说山西柳林,有说山西古县,有说河南安阳,令人真假难辨,莫衷一是。 赵国,战国时期七雄之一,公元前403年至公元前228年,领土大致为今山西北部和中部,河北西部和南部。都城是邯郸(原来在安邑,今山西夏县一带,后来才迁到现在的河北邯郸)。战国七雄的赵国无论从疆土、人口、实力上来看都不是最强大的。楚地方千里、带甲百万地处南方战略地位可攻可守,齐雄占东方、国家财富居战国之首民众且粮足,魏铁甲步兵称雄七国数次攻赵甚至占据邯郸三年之久,秦地势险要、兵伍善战。只有燕,韩实力稍逊。而赵地处各国之要冲,可谓争地也!北有胡林匈奴、东有强齐、南有悍魏、西有虎狼之国秦国。面对如此恶劣的环境,赵似乎只有招架之力,然而事实上赵国只有在赵武灵王改革前疲弱。长城并不是秦国人独创的,其实赵国也曾经修过长城。修长城是认为抵御边族最好的防御措施,一方面,抵消边族骑兵快速机动的优势,另一方面,使步兵有可以依赖的阵线。赵国要想纵横七国必须解除后顾之忧——匈奴的侵扰,以便腾出兵力进行南方的争霸。但问题是修长城是公认的耗费人力财力的措施,秦修长城动用近百万的罪民,致使民怨沸腾(明整修长城亦耗费了极大代价)。而赵国全国人口不过一百多万,却修建了令后人惊叹的工程,并且历史上没有发生任何暴乱……而秦统一后的修建不过是将以前的燕国、赵国、秦国三国的长城连起来而已。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赵国,赵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崛起的呢?这还得从赵武灵王赵雍说起。赵武灵王是战国时期赵国国君,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军事改革家。赵肃侯赵种的儿子。公元前325年至前299年在位。他所推行的“胡服骑射”政策,对于当时的赵国乃至以后中国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赵肃侯二十四年(前326),赵肃侯赵种去世,魏国、楚国、秦国、燕国、齐国各派锐师万人来参加了赵肃侯的葬礼,这就叫作“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赵肃侯生前英雄一世,与魏国、楚国、秦国、燕国、齐国等国连年恶战而不处下风,赵国俨然成为北方的新霸主。魏惠王后期,赵肃侯听从苏秦之言,连续发动合纵攻势,打击魏国,使魏国的百年霸业再次受到严重削弱,不足以阻挡赵国的南进,为赵国向中原发展扫除了最强大的一个敌人。赵肃侯死后,魏惠王立即联合楚国、秦国、燕国、齐国等四国以参加赵肃侯的葬礼为名义,各派一些特种兵兵,趁赵国新君年幼之际,借机来搞赵国。当时,对于15岁的少年赵武灵王来说,老爸的葬礼实在是太凶险了。搞不好赵国就会被五国联军给干掉。在赵肃侯的托孤重臣肥义等人的帮助下,赵武灵王决定采取针锋相对的强硬应对措施、抱着鱼死网破的态度,摆开决战的架势来迎接这些居心叵测的吊唁使者。 赵武灵王命令赵国全境处于戒严状态,代郡、太原郡、上党郡和邯郸的赵军一级戒备,准备随时战斗。联合韩国和宋国这两个位于秦国、魏国、楚国、齐国之间的国家,使赵国、韩国、宋国三国形成品字型结构,将秦国、魏国、楚国、齐国四个国家置于两面受敌或者三面受敌的被动局面。后来又拿一大堆钱来贿赂越王无疆,让他去打楚国,先把与赵国不搭界的楚国的注意力转移到它的老对手越国身上去,然后再去对付其他国家。赵雍又拿了一大堆钱给楼烦王,让他去打燕国和中山国。燕国是五国中比较弱的一个,在楼烦的强力攻击下,燕易王比较紧张,十分担心赵国与楼烦夹击燕国。中山国虽然不是什么一流的强国,但由于楔人赵国的版图内,经常受齐国的指使从背后攻击赵国的首都邯郸,对赵国的威胁比外部的强敌更大。中山国在楼烦国的攻击下,也无暇顾及对赵国的趁火打劫了。在去掉了燕国、楚国两个强敌后,魏国、秦国、齐国集团对赵国、韩国、宋国集团就没有什么优势了。 赵武灵王命令来会葬的五国军队不得进人赵国边境,只许五国使者携带各国国君的吊唁之物人境,由赵国负责接待的大臣将他们直接送往邯郸。魏国、秦国、齐国见赵国重兵待客,戒备森严,而且赵国、韩国、宋国联盟军队已成,不得不打消了要占赵国便宜的念头。五国使者进人赵国后,见赵国最强的作战部队云集首都邯郸,战争一触即发,不敢有任何的差错,在与赵武灵王厚葬赵肃侯后,便匆匆离去。魏惠王发起的五国图赵的阴谋被赵武灵王挫败了。从此以后,这些个国家都知道赵国这个初出茅庐的小孩不是个省油的灯。年少的赵武灵王刚刚当上国君,就经受住了如此严峻的考验。P2-4 序言 蔺相如是战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据学者考证,蔺姓出自韩姓,系黄帝后裔,春秋时期,韩氏在晋国一直位列公卿。韩氏一支韩厥玄孙韩康在晋分裂为韩赵魏后为赵国大夫,食采于蔺(今山西离石县),便以封邑为氏,称蔺氏。 蔺相如早年为赵国宦者令缪贤家中的一名门客,并深得缪贤的信任。 战国后期,秦、赵之间的外交、军事斗争日趋复杂起来。赵惠文王十六年(前283),赵国得到楚国的和氏璧,秦昭王派人送给赵王一封信,向赵提出以十五座城邑换赵之和氏璧。一块璧玉无论多么宝贵,也不可能与十五座城池相提并论,这只不过是秦国向赵国强索罢了。宦官缪贤推荐手下门客蔺相如出使秦国,蔺相如奉命带璧使秦,当庭力争,完璧归赵,从此脱颖而出。 蔺相如回国以后,赵王认为他是个勇士,又有智谋,出使到诸侯国家能不受辱,就任命他做上大夫。后来,秦军攻打赵国,攻下石城。第二年秦军又攻打赵国,杀了赵国两万人。赵惠文王二十年(前279)秦王派使臣告诉赵王,打算与赵王和好,在西河外渑池(今河南渑池县西)相会。这是秦对赵的又一次政治胁迫,蔺相如主动随赵王同行赴会。在会谈中,蔺相如以其机敏和雄辩,阻止了秦的欺侮,挫败了秦的胁迫,不但没有使赵王受屈辱,反而大长赵国的志气,大灭秦国的威风。渑池会结束后,回到赵国,因为蔺相如功劳大,赵王任命他做上卿,位在廉颇之上。 廉颇是一员功勋卓著的老将,见蔺相如以口舌为劳,位居自己之上,心中不服,声称要“面辱之”。蔺相如宽容大度,时时以大局为重,谦让廉颇。廉颇得知后,十分感动,遂负荆请罪,二人结成刎颈之交。将相之和,使秦国不敢出兵攻打赵国,保证了赵国在尔后十五年内,团结一致,共同抗秦。 据《史记》记载,赵孝成王七年(前259),“蔺相如病笃”,可见蔺相如大约逝世于此时。当时正是长平之战期间,秦攻赵甚急,赵国损兵折将,邯郸危在旦夕。蔺相如满怀着对赵国前途的担忧,溘然长逝。 战国时代,列国之间的征战十分残酷,一场战争下来,动辄斩杀数万,血流漂杵。春秋时期的战争,还讲究一些礼节和外交辞令,毕竟有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到这时,已经荡然无存。士兵在流血,弃儿在哀鸣,在七国走向统一的前夜,人民蒙受着巨大的痛苦。 这个时代,产生了一大批不同凡响的人物,如久经沙场的老将廉颇,心硬如铁的战神白起,急公好义的信陵君魏无忌,睚眦必报的范雎,等等。战国时代是独一无二的。 蔺相如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关于他的成语典故非常多。如“义不容辞”、“大义凛然”、“怒发冲冠”、“完璧归赵”、“负荆请罪”等成语,都是用来形容蔺相如伟大人格、高尚品德的辞藻,可见这位古代杰出人物的影响是多么深远、巨大。 关于蔺相如的生平、家族、故里,史书不详。但这并不重要,他的故事已经让我们深刻地理解了爱国这一永恒的主题,也正是这一主题才让蔺相如流芳百世、流传千古。时间过去了两千多年,蔺相如的机智勇敢,不畏强敌,以国家利益为重,不以一己荣辱为念的高尚品德仍然被人们传颂着。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