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涉及的一个深层次问题,是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能不能结合、如何结合的问题。这是一个重大的历史性课题。长期以来,人们总是认为社会主义是计划经济,资本主义是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水火不容,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也水火不容。在一个很长的时间里,这个问题没有进入人们的视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没能得到更好的发挥。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到现在只不过二十多年的时间,我们的国家就已经在全世界令人刮目相看,其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影响力,在最近一年多以来各国应对世界性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共同努力中初露端倪,因而被国外很多学者乃至国家政要称为中国模式。
党的工作重心,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贯彻科学发展观,需要当年转移工作中心那样的决心和魄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来没有说过民主集中制适用于市场经济的国家政治生活。当前腐败猖獗的根源在于政治体制不适应经济体制的要求。根治腐败,必须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政治体制改革应当包括执政党本身的改革。
进入市场经济,某些曾经的优良传统,已经成为思想领域的腐蚀剂。
什么是潜规则?潜规则是某些超强权力或金钱自由意志的化身,是其公然藐视和羞辱公共规则的得意之作。
第一章 怎样理解中国模式
第一节 中国模式是个软实力符号
(一)中国模式的内涵
(二)任何概念都不能代替中国模式
(三)完善中国模式,才能科学发展
(四)完善中国模式,提升国家软实力
第二节 一条“之”字型的探索之路
(一)从学习市场经济到实行计划经济
(二)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三)中国模式不仅仅是一种经济模式
第三节 中国模式的哲学分析
(一)来自主体能动性的社会活力
(二)来自举国体制的社会合力
(三)活力与合力兼得的文化背景
第四节 中国模式的理论意义
(一)苏联解体留下的历史课题
(二)中国模式的历史价值
(三)深刻的理论内涵
第二章 中国模式与中国共产党
第一节 中国模式只能由共产党领导
(一)中国模式与“信息社会”
(二)中国模式与全球问题
第二节 共产党能够领导中国模式
(一)经济基础
(二)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第三节 共产党怎样领导中国模式
(一)牢牢掌握改革的领导权
(二)运用利益分析方法,妥善处理社会利益冲突
(三)坚持党所固有的价值体系
第三章 中国模式中的国有企业
第一节 国有经济与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一)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逻辑
(二)为人民谋利益的物质基础
(三)执政党,不能没有任何经济基础
第二节 私有化不是正确的改革方向
(一)民进国退是一种误解
(二)MB0不是现代企业制度
(三)历史的经验需要总结
第三节 需要澄清的几个问题
(一)产权明晰问题
(二)管理和效率问题
(三)垄断问题
(四)经营动力问题
第四章 中国模式的活力源泉:市场化改革
第一节 市场化改革的主题
(一)改革目标的最终选定
(二)改革的主题:政企关系问题
(三)企业改制与政企关系改革
第二节 改革的价值取向
(一)开发和释放国有资产的资本属性
(二)用市场化的体制管理国有资产
……
第五章 中国模式的矛盾主题:政治与经济
第六章 中国模式的执政理念:人性化执政
第七章 中国模式的执政责任:科学发展
第八章 中国模式的执政方式:民主执政
第九章 中国模式的权力运行:规范化的执政行为
第十章 中国模式的反腐败:从源头上治理腐败
第十一章 中国模式的执政党建设:回归执政党本位
第十二章 中国模式的价值体系:通行法则与非市场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