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出发点、目的和意义
1.3 概念界定、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1.3.1 主要概念界定
1.3.2 主要内容
1.3.3 研究框架
1.4 本书的主要研究方法
1.5 本书可能的创新点
2 法治环境、公司治理和股市参与:文献述评
2.1 公司治理的法和经济学理论
2.1.1 公司治理的法学理论
2.1.2 公司治理的经济学理论
2.2 公司治理的法与金融学理论
2.2.1 法与金融学理论的兴起
2.2.2 对法与金融学理论的批判与发展
2.3 法治环境与股市参与
2.3.1 资本资产定价理论、股权溢价之谜与股市参与的有限性
2.3.2 股市参与的差异性与影响因素
2.4 本章小结与简短的评论
3 公司治理模式的演进与我国证券市场法律体系的总体特征
3.1 公司治理的两大模式
3.1.1 外部人治理模式
3.1.2 内部人治理模式
3.1.3 对两类治理模式的简要评论
3.2 股东结构、投资者股市参与和公司治理
3.2.1 股东结构与个人投资者的作用
3.2.2 个人投资者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3.3 治理模式趋同与中小投资者利益的法律保护
3.4 我国证券市场法律体系的总体特征
3.4.1 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总体表现
3.4.2 我国规范证券市场发展的制度建设解读
3.4.3 我国现阶段证券市场立法和执法情况的总体特征
3.5 本章小结
4 法治环境与股市参与:基于国际数据的实证研究
4.1 境内外投资者股市参与的衡量与比较分析
4.2 影响股市参与的主要因素与研究假设
4.2.1 影响投资者股市参与的主要因素
4.2.2 研究假说的提出
4.3 股权结构、法治环境对投资者股市参与影响的实证分析
4.3.1 变量与模型
4.3.2 实证检验结果
4.4 本章小结
5 我国证券执法对居民股市参与的影响
5.1 我国投资者股市参与的衡量与总体特征
5.1.1 我国城镇居民股市参与的广度与总体特征
5.1.2 我国城镇居民股市参与的深度与总体特征
5.1.3 我国个人投资者股市参与的总体特征
5.2 股市参与对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影响
5.2.1 我国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现状与特征
5.2.2 股市参与对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影响分析
5.2.3 模型、变量与数据
5.2.4 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5.2.5 稳健性检验
5.3 证券执法对我国个人投资者股市参与的影响
5.3.1 模型、变量与数据
5.3.2 实证结果及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法治环境与上市公司治理:国际比较视角
6.1 法治环境与上市公司治理:一个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
6.1.1 模型假定和构建
6.1.2 模型均衡解及其经济意义分析
6.2 法治环境对公司治理影响的实证检验
6.2.1 待检验研究假设
6.2.2 检验模型设定、指标与样本数据选取
6.2.3 实证检验结果及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我国证券执法对上市公司治理影响的实证研究
7.1 我国证券市场执法与公司治理概况
7.1.1 我国证券执法的主要特征
7.1.2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的总体特征
7.2 模型与数据
7.3 实证检验结果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政策建议和研究展望
8.1 研究结论
8.1.1 法律环境与个人投资者参与
8.1.2 法律环境与上市公司治理
8.2 政策建议
8.3 研究的局限性和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