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你需要多少朋友(神秘的邓巴数字与遗传密码)
分类 经济金融-管理-公共关系
作者 (英)罗宾·邓巴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原来,你的生命体征、生活百态无不暗合遗传密码,你的过去就在你的基因里。你11岁时的智商,与你能否庆祝自己的85岁生日,有着直接的联系,两情相悦、征婚择偶中暗合进化规律。在社交网站中,拥有200个“好友”和拥有2000个“好友”,并没有实质的区别。

在生命的蛛丝马迹中,寻找远古的先祖;在通往科学的小径上,邂逅查尔斯·达尔文;著名人类学家罗宾·邓巴在《你需要多少朋友》揭秘神秘的邓巴数字,你在社交网站上的好友到底要多少个。

内容推荐

为什么男人喜欢侃侃而谈,而女人喜欢说长道短?大家都喜欢高个子,难道他们真的具有遗传的优势吗?在微博上粉丝超过150个的人,为什么值得怀疑?

我们都是漫长的进化过程的产物,而进化的细节又在不知不觉中点缀着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曼妙的“巧合”和“奇思”,从为什么接吻到我们到底有多虔诚。从智商的高低到生男生女的奥秘,都隐现着遗传密码。

在《你需要多少朋友》中,人类学家邓巴教授用前所未见的科学举证,为我们揭示了人类遥远的过去如何影响我们现在的种种行为。《你需要多少朋友》中的新发现足以撼动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一些看法。

目录

第1章 万象伊始

第2章 雌雄单配型大脑

第3章 邓巴数字

第4章 同族宗亲

第5章 历史,从不曾远去

第6章 那些剪不断的情感纽带

第7章 为什么说三道四有益身心健康

第8章 进化的伤痕

第9章 谁搅乱了进化?

第10章 达尔文战争

第11章 咫尺天涯

第12章 永别了,表亲们

第13章 石器时代心理学

第14章 自然思维

第15章 如何加入文化俱乐部

第16章 聪明人更长寿

第17章 美丽的科学

第18章 今夜你是否孤单

第19章 爱斯基摩人碰鼻子

第20章 你说谎的心

第21章 大脑中的道德

第22章 当进化遭遇上帝

试读章节

第3章 邓巴数字

过去几年,最为举世瞩目的社会革命并非什么重大的政治事件,而是因为有了诸如Facebook、MySpace和Bebo这样的社交网站,人们的社交视野大大拓展了。达尔文及其同辈大概无论如何也无法想象世间会有这样的发明。对于像达尔文本人和其他幸运的少数人而言,当时新发明的廉价邮政服务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朋友的地理分布圈,他们不再苦干“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其社交圈充其量也只能局限于能够经常在生活中碰面的人。如今看来,社交网站的出现似乎已经冲破了时间和地理的局限,使得今人的社交世界之深广,远非达尔文时代可以望其项背。

这一技术革新还引发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人们经常会虚荣地拿自己个人网站上朋友的数目与人攀比。有人宣称在自己网站上注册的朋友数目有好几万,就算他们不是撒谎,怕也难免言过其实。事实上,只需随意地溜一眼这个古怪的小小电子世界,我们也能很快得出两个结论。首先,朋友人数的分布完全不对等,在大多数人的名单上,“朋友”的数目不过是平均水平,只有少数人网站上的这个数字能够超过200。其次,便是哪些人能够算做“朋友”的问题。那些朋友数目很大——即超过200——的人,无一例外,对其朋友名单上的大多数人几乎一无所知。

从头说起

狄伦·托马斯的名剧《牛奶树下》一开场就带我们来到一个威尔士的小渔村,渔村的英文名字很有些含混暧昧:拉尔加布,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贯穿全剧,就像五朔节人们围着花柱舞蹈时手持的彩带一样,盘根错节,难解难分。在那个保守的小村庄里,每个人都在社交圈中占有一席之地,每个人都守着自己的小秘密,一旦让秘密见光,整个社交世界将轰然坍塌。从这一点来说,人类始终坚守着灵长类祖先留下的遗产——那就是深层次的社会复杂性,就算从比较聪明的哺乳动物和鸟类的标准来看,人与人之间彼此依赖的关系也显得极其纷繁芜杂。而灵长类祖先之所以会给我们留下这样的遗产,究其源头,就是猴与猿的大脑占其身体的比重,要比所有其他动物都大得多。

那么灵长类动物为何有如此大的脑呢?关于这一点,大致有两种理论。比较传统的观点认为,它们需要大一些的脑方能在大自然中摸索求生,解决日复一日寻找食物所遭遇的问题。另一个观点是,灵长类动物生活在复杂的社交世界,这是进化出较大的脑的推动力。这种社交智力理论曾一度被称为马基雅维利①智力假说(Machiavellian intelligence hypothesis),该理论的功绩恰在于指出,灵长类动物与其他所有动物的最主要分别就是它们生活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

灵长类动物生活的社会在两个方面有别于他。其一是个体动物依赖于不同个体之间强有力的社会纽带,因而灵长类动物是有着高度结构化的群体。灵长类动物不能像迁徙中的羚羊和许多昆虫那样,随意加入或退出结构相对松散的群体。其他物种也有生活在这种高度结构化的社会中的——大象和土拨鼠就是两个最明显的例子——但是这些动物在另一个方面又不同于灵长类动物,那就是,灵长类动物个体利用它们对于自己生活在其中的社交世界的了解,与其他个体形成了更为复杂的联系,这一点是其他动物做不到的。

研究表明,就各种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物种而言,其群体的规模,也就是社交世界的复杂性,与这些动物新皮层(即大脑的外表层,主要负责意识思维)的相对大小密切相关,这反过来证明了上述社交智力假说的合理性。这样的结果似乎反映了在特定的物种中,动物个体可以同时保持联系的同类动物个体数目(及/或其相互关系的质量)有一个上限。我们都知道计算机处理复杂任务的能力取决于内存和中央处理器的大小,同样,大脑能够在不断变化的社会领域掌握信息的能力,可能也要受限于新皮层的大小。

从进化角度来说,动物群体规模与新皮层的大小之间的关系表明,正是这种在较大群体中生活的需要,推动了灵长类动物进化出较大的脑。至于某些物种为什么希望在较大的群体中生活,原因不止一个,包括免受捕食者的侵扰。显然,生活在最大的群体,且新皮层也最大的灵长类动物,例如狒狒、猕猴和黑猩猩,它们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陆地上,要么居住在相对开阔的栖息地,如稀树草原林地,要么生活在森林的边缘地带,相对于大多数在森林里栖息的物种而言,它们受到捕食者攻击的风险要高得多。

P19-22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4: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