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气病——吐奶和绿便
我最近的状态相当不错。吃得饱,睡得香,一个人还时不时地笑两声。但是因为奶喝得太多,有时吃得太饱,一打嗝奶都跟着吐出来了。
每当这个时候,就跟喷泉似的,非常壮观。有时虽然吃完奶都三十分钟了,还会因为吃得太多而吐出来。这时,吐出来的都是一块块豆腐似的东西,那是奶水在胃酸的作用下形成的奶块。
我一高兴就吃得太多,吃太多又难受,把奶吐出来又变得舒服了。可是妈妈对于这样的情形非常担心,觉得我可能是生病了。在我的额头上试试温度,却又不发热。
那位邻居张阿姨又来了。张阿姨知道许多事情,总是在我有麻烦的时候告诉妈妈该如何处理。看着妈妈给我擦拭吐出来的奶水,马上开始跟妈妈传授自己的经验。
“宝宝脸色这么差,这种情况不仅仅是吐奶,应该是脚气病。婴儿得了脚气病可不是闹着玩的,弄不好会影响到心脏呢。”
别开玩笑了。看看我的气色多好啊。张阿姨没仔细看,就抓住妈妈喋喋不休。“宝宝有绿便吧?要是吐奶和绿便都有的话,那就应该是脚气病了。”
原来如此,我的排泄物确实是绿色的。但是,喝母乳之后排绿便,其中虽然夹杂有没消化的白色块状物,但这应该是生理性的。
要是觉得我在说谎,你可以去那些母乳喂养的家庭,挨家挨户地问一问。虽然有黄色的排泄物,绿便也是可以有的。
邻居张阿姨继续怂恿妈妈,一定要带我去诊所打针。唉!又要去找那些穿着白衣服、拿着针袭击我这种手无寸铁小宝宝的家伙。
正巧今天有医院的保健大夫来社区医院会诊,妈妈就暂且拿着有“证据”的尿布,带着我去了。
今天医院的保健大夫和社区医院的医生都来了。医生笑着说,“这社区里住的都是知识女性,要是能有孩子得了脚气病那可就太有意思了”。
然后,医生给我检查了一下,称了称体重,看了看我的排泄物,说:“就是奶喝得太多了而已。他和普通孩子相比,可是喝了一倍半的奶呢。”就让我回家了。
奶水不足——喝奶粉吧
妈妈得了乳腺炎。因为我吮吸得太用力,乳头破了,接着就感染了。感染的恰好是奶水相对较多的右侧乳头,因此,现在的奶水只有不到原来的一半那么多了。妈妈去社区诊所看了病,医生劝她买些奶粉喂我。
我的奶粉生涯就这样开始了。奶粉对于习惯喝母乳的我来说,实在是不怎么好喝。
妈妈为了让我习惯奶粉的味道,往里面加了些糖,可我总觉得有股腥味儿。而且和奶嘴的橡胶味儿混在一起,真是难喝。
妈妈看出来我实在是不喜欢用奶瓶喝奶。平时都是隔四个小时喂我一次奶的,现在都过了四个半个钟头了还不喂我。
我饿得大哭起来,喉咙都哭干了。妈妈瞅准机会把奶嘴塞到我嘴里。这下也不管什么橡胶的味道了,肚子饿了喝奶粉感觉和母乳也没什么区别,我放心地喝了起来。只要奶嘴稍微离开点儿,我就哇哇地大哭。
就这样整整喝了一瓶奶,之后才觉得这奶味儿有点怪。总觉得好像途中把装了母乳的奶瓶和装了奶粉的奶瓶偷换了似的。
但是从此以后,无论奶粉也好,橡胶的奶嘴也好,都只好习惯了。过了三四天之后的一个晚上,妈妈和平时一样喂我喝奶粉,这次的味道实在是太难闻了,我躲着奶嘴就是不想喝。
妈妈向爸爸走过去,说道:“我就往奶粉里加了点儿综合维生素,这孩子居然能闻出来,就是不喝呢。”果然,味道就是很奇怪。
我不管综合维生素什么的喝了有多大好处,就是讨厌那个味道。
爸爸说,“让我来喂他吧”。把奶嘴塞到我嘴里硬灌。别胡来啊!用暴力硬让我喝下去?!小宝宝连喜欢什么、讨厌什么的自由都没有了吗?!不要按着我的头啊!连手脚都不能动了!我哭着抵抗这种“暴力行为”。
奶呛到气管里差点儿没憋死我。妈妈和爸爸都吓坏了,终于不给我喂那个难喝的奶粉了。你们知道束缚宝宝的自由有什么样的后果了吧。P20-23
去年,大阪的朝日新闻在初夏和冬季分两次连载了我写的这部《我是婴儿》。最早是由朝日新闻社文学部的西村勇先生提议,建议我能不能从婴儿的角度对他们的父母提出一些要求和育儿的注意事项。
我作为一名儿科医生.每天在诊室里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小患者,看到他们的父母或长辈都存在相当多的育儿错误,我很乐意写下来告诉天下刚刚当上或即将要做父母的人们。
这些小宝贝的病患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其实在我看来,这些患儿家长们不当的育儿方式也有很多相似之处。
大多数的儿科医生不会去考虑患儿父母的想法,他们之所以带患儿来就诊是有着各种各样原因的。儿科医生们都在忙着怎么治好患儿的疾病,却不会想到要治疗患儿父母的心病。
我想只要把患儿父母的情况了解清楚了,才能帮助他们解除心病。所以我就写了这样一本书来找找“病根”。
因为最初是在报纸上连载的,所以我也陆续接到很多读者来信。其中一定会有读者担心自己家的情况被引用到这本书中。感谢这些读者的来信,正好让我确信我已经找到了“病根”。
两次连载共计58篇,不仅在大阪发行,在名古屋和九州也有发行。很多读者都向报社询问什么时候成书,我也就有了集结成书的想法,并且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到,我选择了向岩波书店投稿,很快就获得了批准。
为了让内容更充实,我又补写了本书中的第三部分,共计91篇。
这就是本书的成书经过。
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人们。
1960年
国庆节期间,我大学时的日语老师今井光裕夫妇从日本北海道到北京旅游,在接待的过程中无意中说起我近期翻译的这本松田道雄的育儿科普读物《我是婴儿》,了解到了该书及作者在日本的影响,深感自已做了一件有益于中国新生儿父母的事。
《我是婴儿》的作者松田道雄是日本著名的育儿专家,他的著作在日本乃至东南亚可谓是家喻户晓。松田道雄是一名儿科医生,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发现患儿的家长存在很多的育儿误区,只有让家长学习正确的育儿知识,才是维护婴儿健康的根本之道。医生写的育儿书,科学性是有保障的,特别是其中关于疾病与健康的内容,更是会让读者增加一些自我判断的能力,在我看来,家长如果读了湿疹、生长热、厌食、麻疹、哮喘等方面的内容,在就医时就会受益匪浅。
几年前我儿子出生的时候,到书店买了几本育儿方面的科普读物,大多因为知识性太强而没能深入研读。从一个婴儿的视角,以第一人称写的育儿图书。我还是第一次遇到。在翻译的过程中就像是在陪着一个会说话的婴儿一起长大。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结合,让我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初为人父人母,和一个不会说话的婴儿在一起,还想着要照顾好他(她),就读读这本书吧。这样你会容易了解一个婴儿的真正需求,从而少犯一些自以为是的错误。书中关于不做“孩奴”及与婴儿交朋友的内容在日益发达的中国社会更是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最后感谢我的日语老师今井光裕先生在日语方面的指导,我的研究生王月姣、朱文婷也承担了部分内容的翻译及录入修改工作,小宝贝们的快乐成长是我们译者的最大心愿。
朱世杰
2010年10月于北京
第一个小宝贝在期盼中诞生了。但是初为人父人母,会不断地为养育孩子而操心:如喂奶的姿势、衣物的厚薄、晚上哭闹、断奶,再加上腹泻、发热、痉挛等小儿常见病,都会让父母不安。
作者借助婴儿的眼光来看世界的构想,以一个初生的婴儿到周岁的成长过程,对婴儿所遭遇的事的反应,化成语言呈现出来。让天下的父母快乐、开心地养育小宝贝。
《我是婴儿》的作者松田道雄是日本著名的育儿专家,他的著作在日本乃至东南亚可谓是家喻户晓。松田道雄是一名儿科医生,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发现患儿的家长存在很多的育儿误区,只有让家长学习正确的育儿知识,才是维护婴儿健康的根本之道。书中关于疾病与健康的内容,更是会让读者增加一些自我判断的能力。
初为人父人母,和一个不会说话的婴儿在一起,还想着要照顾好他(她),就读读这本书吧。这样你会容易了解一个婴儿的真正需求,从而少犯一些自以为是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