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让孩子当主角
分类
作者 成墨初
出版社 龙门书局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从事家庭教育研究十余年来,作者碰到过无数类似的案例,也接待过不少生活得特别“拧巴”的家长。在这些案例里,父母不轻松,儿女也过得不快乐,就像天生的冤家一样,互相掐住对方,谁也不让对方痛快,你说,是不是够纠结的?

有感于此,作者挑选了研究与生活中的一些经典案例,结合当前孩子比较典型、普遍的问题,分析并揭示家庭教育的本质规律,提出一些在我看来切实可行的操作建议,希望对广大家长朋友有所帮助。里面掺入了不少作者女儿桐桐的教育琐事。

内容推荐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首先要让孩子成为自己的主角。

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再现两千年前儒家教育的智慧。

家家都把孩子当作宝,可是未必把孩子当主角。孩子是家长的希望,但有时候也会沦为家长的“人质”,家长指望孩子按照自己设计的道路去走,或者干脆成为自己的“翻版”。

对此,资深教育专家成墨初结合十余年教育心得,如道家常,为您讲述家庭教育中的种种趣事,富有实用性和娱乐性,让您在“悦读”中就能轻松掌握教子心经。

目录

第一章 别告诉我你会爱孩子

 01.你的孩子是什么颜色—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02.她也有不如你的地方—帮孩子找回自信

 03.妈妈是不是讨厌我呀—用正确的方式爱孩子

 04.我要学古筝—守护孩子的兴趣

 05.你们的东西真没劲—走入孩子的内心世界

 06.你认为她有哪些优缺点呀—多开辟沟通渠道

 07.孩子你最棒—始终对孩子充满希望

 08.你的那张晴雨表—关注孩子的情绪

 09.我不喜欢公主服—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意愿

 10.收起那条温柔的皮鞭—如果爱,就不要冷控制

 11.我自己管理零花钱—给孩子信任和温暖

第二章 对孩子,得放手时且放手

 12.该放手的要放手—不干涉孩子的私人“纠纷”

 13.孩子你能行—用信任激励孩子前进

 14.你说的真的假的—不要轻易猜疑孩子

 15.碎了就碎了,没事的—宽容孩子的意外失误

 16.你有缺点妈妈也喜欢—接纳孩子的小缺点

 17.我不是在玩冰—给孩子解释错误的机会

 18.孩子收到了玫瑰花—不要擅闯孩子的秘密花园

 19.不要批评我的朋友—珍惜孩子童年的友谊

 20.痛苦的钢琴之旅—别为孩子设计人生

 21.妈妈怎么不问我呀—给孩子发言权

 22.为什么不考虑我的感受啊—不要强迫孩子遵从大人的意愿

第三章 我们都是孩子的拉拉队

 23.品德、个性、学识才是最值得重视的

 —让孩子拥有别人无法夺取的宝贝

 24.这孩子真是努力啊—不要把孩子的聪明或漂亮常挂在嘴边

 25.孩子,你进步不小啊—及时夸奖孩子的好成绩

 26.老师真的这么说了—借别人来夸孩子

 27.宝贝,谢谢你帮我们倒水—学会接受孩子的“好心”

 28.脸为什么不怕冷—认真对待孩子的每一个提问

 29.原来鞋底有花纹的啊—认真对待孩子的新发现

 30.淘宝贝也是可爱的—不要随意批评孩子的淘气

 31.教材也会出错的—培养孩子的怀疑精神

 32.这位小朋友的指法很标准—孩子需要被当众表扬

 33.呵,你又进步了呀—重视孩子的学习过程

第四章 让孩子“翻身做主人”

 34.孩子像个机器人—别用权威姿态和孩子交流

 35.孩子的世界很简单—别以成人眼光看待孩子的世界

 36.我想和爸爸谈心了—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

 37.爸爸来帮你按摩—让孩子真切感受到父母的爱

 38.为什么不能对女儿说呢—适度地向孩子敞开心扉

 39.孩子吹牛皮了—学会察觉孩子的话外音

 40.孩子,你大胆地说—引导孩子清晰表达自己的想法

 41.在浴缸里游泳—尊重孩子的“出格”

 42.这能怪我语气差—注意亲子交流的语气

 43.我们的“幽默宝盒”—培养孩子的幽默风趣

 44.这样来,行不行—用温和、高效的方式沟通

第五章 我家有个“放牛班”

 45.“可以”还是“不可以”—政令前后要一致

 46.等待会开花结果—别轻易插手孩子的事

 47.第一朵小红花—让荣誉激励孩子前进

 48.希望有更多人喜欢我—帮孩子建立融洽的关系圈

 49.小小玻璃柜—尊重孩子的私人空间

 50.孩子你慢慢说—不要打消孩子学说话的热情

 51.宝贝,来帮个忙吧—鼓励孩子帮父母做事情

 52.我想学—鼓励孩子尝试新事物

 53.第一名,也苦恼—不要横向比较孩子

 54.真棒,能自己接水喝—多让孩子体味成功

 55.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给孩子一颗平常心

 56.爸爸,我丑吗—教孩子悦纳外形缺陷

 57.孩子间相互比较是在所难免的—倡导孩子间良性竞争

第六章 不要搀扶着孩子长大

 58.我想养虫子—支持孩子大胆、新颖的创意

 59.风车怎么转起来的—引导孩子去钻研,去发现

 60.让孩子自己来—做孩子的向导,不做拐杖

 61.孩子完不成作业了怎么办—让孩子学会自主学习

 62.你自己做选择吧—不要强制孩子执行父母的决策

 63.孩子生病了,需要一家人围着吗—不要过度关注孩子

 64.儿要上灶—不能事事娇纵孩子

 65.呀,鞋穿反啦—不要轻易否定孩子的努力

 66.两姐妹找工作—早日让孩子融入社会

 67.跌倒后的微笑—为孩子创设适度的挫折情境

 68.孩子淋雨了—不要阻止孩子体验大自然

 69.爬树摘风筝—鼓励孩子适度地冒险

第七章 “主权”至上,不干涉孩子“内政”

 70.让孩子成为小主人—培养孩子独立、自立的个性

 71.我真的会爬树—让孩子自己处理信任危机

 72.和孩子签份协议书吧—将责任用规则规范下来

 73.我做点什么呢—教孩子自由支配时间

 74.喜欢哭的孩子—允许孩子发泄负面情绪

 75.让孩子静静地呆着—给孩子独处、静思的机会

 76.学泥塑的孩子—让孩子发挥自主性

 77.这是我的东西呀—别随意处理孩子的物品

 78.在超市里玩“失踪”—训练孩子的应变能力

 79.想去新西兰留学—帮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

 80.孩子老喜欢告状怎么办—自己的问题,让孩子自己解决

 81.我们拉钩吧—延迟满足孩子,培养耐性

第八章 走自己的路,让家长说去吧

 82.梦想不是“随便”—理想要由孩子自己决定

 83.摔倒了,就爬起来—让孩子学会在挫折中成长

 84.他们都有好性格—塑造孩子的健康性格

 85.好习惯,帮助孩子成功—早日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86.长不大的孩子—别塑造孩子的依附型人格

 87.世界是地球仪吧—树立孩子正确的世界观

 88.掉了半杯冰激凌—教孩子乐观看待生活

 89.孩子想赚钱—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

 90.时间跑啦—培养孩子珍惜时间的观念

 91.就爱“书宝贝”—让孩子养成阅读习惯

 92.你要认真地听人家说话—让孩子从小经营人脉圈

试读章节

让桐桐学古筝,妻子的初衷是让她拥有一项人生“利器”,也就是特长,不让她输在起跑线上,我的初衷则是培养桐桐的一门兴趣,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妻子热心地联系着培训班,我负责调动桐桐的积极性。

正式学习前,我们先让桐桐去体验了几天,看看她意向如何。

参加了几次兴趣班后,桐桐喜欢上了那儿的老师,还有那儿的环境。当然,她也喜欢上了弹古筝。几天下来,桐桐强烈地要求学古筝。

在开始学习前,我和她约定,要想好了再去学。如果真是喜欢,以后就要坚持学下去,一直学到十岁,不能间断。十岁以后,是否继续学,由她来决定,我们绝不干涉。

我反复询问了桐桐几次,她都表示同意这个约定。于是我白纸黑字将这个约定写了下来。心想,有了这个约定,如果中途她说不能坚持下去,问题也比较好解决。

就这样,妻子去给她报了名,买了教材。我去琴行选了一架古筝,方便桐桐在家练习。桐桐的学琴之旅开始了,以后,我会陪着她一起走下去,直到她把古筝变成特长。

好事多磨,在孩子学习的路上,往往不会一帆风顺。

一个月后,桐桐能熟练地弹几首曲子了,但她对古筝的那股新鲜劲儿没了,学琴的热情也下降了。看到这种情况,我去找了刘老师,刘老师提议让桐桐在音乐课上表演。

那一次,桐桐第一次在音乐课上表演了古筝。在大家的掌声中,她体验到了成就感,还有同学的羡慕。马上,桐桐又有了学琴的动力,学琴热情开始回升。

平时,家里来客人了,我会征求桐桐的意见。如果她愿意,就给大家来一首。每次大家听完演奏,也会由衷地夸夸她。

我知道,这些赞赏,都将成为桐桐学琴的动力。

培养孩子的特长,要让孩子体验到成就感。如果没有成就感,孩子就会缺乏自信,学习的兴趣就会慢慢减弱。

古筝培训班里,有个十二岁的女孩子,是高级班的尖子生。有一次,她有表演,我带桐桐去观看了。教室了挤满了人,很多家长也都带着孩子来看。她表演完了,桐桐的嘴张得大大的。

出来后,桐桐羡慕地说:“爸爸,她弹得真好呀,就跟碟子上的一样啊!”

我笑笑说:“她和你一样,也是从这个年纪开始学的。你的老师也说啦,你现在的水平和她当年的差不多。如果你愿意学,以你现在的表现,到她这么大时也能弹得这么好。”

桐桐瞪着眼睛看着我,认真地说:“真的吗?老师真的这么说了?”

我点点头,肯定了她。看得出,她很激动,也很兴奋。

我说的是实话,我带桐桐看表演,就是想给她竖立一个标杆,让她有一个努力的目标。伟人说得好,“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果不其然,事后,桐桐对这个女孩特别感兴趣。每次听到她的消息,桐桐都会打听。她每次获奖了,桐桐都很羡慕。慢慢地,桐桐把她当成了目标,当成学习和追赶的对象。

七八岁后,桐桐开始参加比赛,也开始获奖。每一次她拿到奖杯,都会高兴地说:“爸爸,我又拿到了一个。”我知道,她在以那个女孩当参照物呢。当然,这些都是后话,这一次的观摩,帮桐桐树立了偶像,确实是很有成效的。

学了两年后,妻子要求桐桐考级。这时,桐桐的特长培训路遇到了瓶颈。由于妻子逼得紧,桐桐开始抗拒练琴了。

当时,妻子很焦急,我也很担心。看到这种场面,我劝说妻子:“还是放弃让桐桐考级的念头吧,她太小,承受不了这种压力,要以保持兴趣为重。”P9-10

序言

序 “望子成龙”这种瘾

中国孩子的“官瘾”有多大?

2010年10月,《法制晚报》发起了一次名为“小学生当班干部的意愿”的问卷调查,向北京市海淀、朝阳、东城、丰台、石景山5区中的10所小学随机发放问卷。在受调查的一年级小学生中,表示想当班干部的人占到了89.5%,明确表示自己不想当班干部的不足1%。说到原因时,学生们认为,班干部就是管人的,当班干部“威风”、“过瘾”。

这则消息引发了八方热议,也在我长期驻守的“妈咪会·亲子网”(www.mamihui.net)上引发了一场不大不小的辩论。

许多人认为这是社会风气不好造成的,干什么都要钱,特权车满街跑,就连大学生都削尖了脑袋想往公务员队伍里钻。“上有所好,下必效焉”,更何况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定型,是最擅长模仿学习的。

当然,也有持不同意见的,一些网友认为,让孩子当班干部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和竞争精神。“今天连一个小小的班干部都选不上,明天怎么可能成为社会的主角呢?”

说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网友们的意见就基本上趋于一致了。成为社会的主角,多么美好的愿景啊,谁不想拥有?

可这是谁的愿景呢?

谁不夸俺家乡好?谁家孩子不是宝?家家都把孩子当作宝,可是又有多少人尊重过孩子呢?孩子是家长的希望,很多时候却沦为家长的“人质”,按照家长设计好的道路去走,成为家长希望的社会角色,更有甚者,干脆成为家长自己的“翻版”。爸妈干什么,自己长大后也学什么、干什么,要不然爸妈的“传家宝”就要变成“万家宝”了。

一方面,我们希望孩子长大后成为社会的主角,另一方面,我们却让孩子在整个教育活动中处于从属地位,希望他“听话”。我们真让孩子为难!

其实,这种矛盾恰恰是成人自我矛盾的体现——“说金钱是罪恶,都在捞;说美女是祸女,都想要;说高处不胜寒,都在爬;说烟酒伤身体,都不戒;说天堂最美好,都不去!”自己都没法做到言行合一,怎么可能按照正确的教育方式去培养孩子呢?“望子成龙”是种瘾,许多家长自己不是比尔·克林顿,却希望儿子成为比尔·盖茨,自己不是姚明,却要求女儿像姚晨。

我们真让孩子为难!

从事家庭教育研究十余年来,我碰到过无数类似的案例,也接待过不少生活得特别“拧巴”的家长。在这些案例里,父母不轻松,儿女也过得不快乐,就像天生的冤家一样,互相掐住对方,谁也不让对方痛快,你说,是不是够纠结的?

有感于此,我挑选了研究与生活中的一些经典案例,结合当前孩子比较典型、普遍的问题,分析并揭示家庭教育的本质规律,提出一些在我看来切实可行的操作建议,希望对广大家长朋友有所帮助。里面掺入了不少我女儿桐桐的教育琐事,尽管不免有自吹自擂之嫌,但是敝帚自珍,终究没有删减。这也算是对自己“实战经验”的一个总结吧。

写作的过程中,我采用了讲故事的方式,以创造“阅读快感”为基本准则,使全书更具趣味性和实用性,以期能照顾到更多作为80后的年轻爸爸、妈妈。

有感动,有感悟,希望我传递给您的是一种人性化的家教理念。

有关心,有智慧,希望您传递给孩子的是一种有尊重的父母之爱。毕竟,他才是我们所讨论话题的中心人物。

好了,拉幕,主角登场!

成墨初  2010年11月3日于北京世纪城

书评(媒体评论)

成墨初先生的这本书抛弃了传统家教的说教方式,创新出了一种集实用性、娱乐性和个性化于一体的新文体——不仅给读者指示,还给读者阅读快感,让读者们在“悦读”中学到实用的知识。

——家庭教育专家家教作家 晨曦

在品读每一个发生在孩子身上栩栩如生的小故事时,我见识到一位智慧父亲如何依托孩子身边发生的一件件小事启迪孩子,促进孩子德、智、体、美、劳和心理发展,其中的教育方法操作性很强。相信该书对每个父母都有启迪和借鉴意义。

——家庭教育指导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魏东

本书可读性极强。作者采用“故事化”的叙述方式,将自己教育女儿的点点滴滴和身边的教育故事娓娓讲来,而作者的教育观点和智慧就隐藏在动听的故事之中,或之后点睛而出。让读者在被故事感动之后,又不禁陷入深思。

——彭城书院院长文化学者 汉风

孩子就像一颗种子,需要在适合他的土壤中生长,我们的爱,是阳光,是空气,是水分,是内心呵护,是智慧启迪,是谆谆教导。成老师的这本书将告诉您:怎样正确爱孩子以及如何被孩子所爱。

——《父母课堂》杂志编辑部主任 金本

成老师提倡的人性化教育理念,正是根治国内很多父母家教弊病的良药;成老师提供的实操性教育技巧,正是解决让许多父母头痛的孩子问题的妙方。这是一部家长和孩子需要的好书!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邹城市心理学会常务理事 高丰

这本书里深切地传达出了成老师对孩子那份深切的爱,以及教育孩子成长过程中所流露出的细致用心;还能看到他善于将重要的育人理念融于伴孩子生活中的每一个点滴瞬间,如涓涓细流,浇灌孩子稚嫩的心田,滋润着孩子的心灵丰润地成长。我想这些是我们每一个做父母的所应学习的。

——北京卓越雄鹰青少年成长&家庭教育研究所所长 赵勇政

孩子是成长的主角,也是教育的主角。既然孩子是主角,教育就要围绕孩子来进行。许多教育之所以失败,就在于颠倒了角色主次的缘故。成老师的这本书正是根治这种教育病症的药方。

——资深家庭教育研究者家庭教育畅销书作者 张振鹏

教育要“以孩为本”,教育要“以孩为大”。《让孩子当主角》,给孩子的是理解、尊重和成长的自由;《让孩子当主角》,给父母的是智慧、方法和教子的成功。

——现代私塾教育实践者《每个孩子都可以成为尖子生》作者 王福志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11: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