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波等编著的《生物腐植酸与有机碳肥》共十二章节,内容包括生物腐植酸概述、探索生物腐植酸土壤肥料学、植物营养真面目、农作物的缺碳病及其危害、从有机碳营养的视角剖析农作物现象、有机肥料全透视等。本书非常适合从事腐植酸研发、生产与使用的人员阅读,也可供各级政府部门农业管理人员以及农业、肥料业、环保业等人员参考。
李瑞波等编著的《生物腐植酸与有机碳肥》以生物腐植酸与有机碳肥为主线,在对传统化学植物营养学和土壤肥料学进行讨论,并提出了构建“阴阳和谐”肥料工业和施肥方针的思想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大量关于利用有机废弃物制造有机碳肥的工艺技术,并进一步剖析了植物有机碳营养工业化生产的前景和意义。
《生物腐植酸与有机碳肥》非常适合从事腐植酸研发、生产与使用的人员阅读,也可供各级政府部门农业管理人员以及农业、肥料业、环保业等人员参考。
第一章 生物腐植酸概述 001
第一节 生物腐植酸及其应用003
第二节 生物腐植酸技术的各种流派简介006
第三节 生物腐植酸理论的缺失009
第二章 探索生物腐植酸土壤肥料学 013
第一节 反思矿物腐植酸土壤肥料学理论015
第二节 反思化学植物营养学经典理论017
第三节 生物腐植酸的“双核”020
第三章 植物营养真面目 025
第一节 化学植物营养学的误区027
一、学说的机械性027
二、对植物碳营养吸收途径的误判028
三、对土壤微生物的漠视029
四、关于植物矿物质营养“离子说”029
第二节 有机营养是植物营养之母030
一、有机营养与农作物的关系031
二、有机营养与矿物质营养的关系032
三、有机营养与农业生态的关系033
第三节 寻觅“理想之肥”035
一、纯化肥035
二、纯有机肥035
三、有机无机复混肥036
四、农民自制有机肥038
五、秸秆还田038
六、叶面喷施肥039
七、微生物肥料040
八、粪坑、化粪池、沼气池液043
九、各类缓控释化肥044
十、“大三元”肥044
十一、液态全营养肥045
十二、特殊新肥种045
第四章 农作物的缺碳病及其危害 047
第一节 缺碳直接造成农作物的病害049
第二节 缺碳间接造成农作物的病害053
一、土壤板结和药害053
二、化肥的负面影响加剧053
三、重茬症054
第三节 缺碳病造成的巨额损失和严重后果054
一、早衰造成的损失054
二、直接病害造成的损失055
第四节 缺碳病的特殊严重性057
第五章 从有机碳营养的视角剖析农作物现象 059
一、阳光下瓜菜蔫与不蔫的现象061
二、速生桉的“冠顶绿”和“自然整枝”现象剖析062
三、吐鲁番的葡萄和西瓜为什么特别甜063
四、让果树环刈(环剥)成为历史063
五、是水浸还是缺碳064
六、七天根系多了三分之一的启示065
七、农作物亚健康和DNA表达065
八、同是危机抢救,作用机理不同068
九、有机碳肥提高作物抗逆性的实例分析069
十、从产沼气到无土栽培营养液里的黑根070
十一、有机碳肥在“肥地”的作物应用中效果不明显的原因071
第六章 有机肥料全透视 073
第一节 有机肥料的有效成分和功能075
第二节 有机肥的低效慢效问题077
第三节 高效有机肥的“双核”078
第四节 怎样制造高碳有机肥080
第五节 怎样正确使用有机肥085
第七章 液态有机碳肥 089
第一节 有机营养和它的“碳核”091
第二节 液态有机碳肥的形态和技术标准094
第三节 液态有机碳肥的功能097
第四节 液态有机碳肥的应用102
第五节 开发应用液态有机碳肥的意义103
第八章 有机碳菌剂 105
第一节 有机碳菌剂的技术指标和主要特性107
第二节 有机碳菌剂的功能及其机理108
第三节 有机碳菌剂的使用方法及其意义111
第九章 其他有机碳肥产品 115
第一节 有机碳菌肥和“大三元”肥117
第二节 有机碳水溶肥120
第十章 大宗有机废弃物治理和循环经济实例 123
第一节 大型猪场与循环农业125
一、10万头猪场猪粪、沼渣、沼液生物技术处理工程方案127
二、特大型养猪场循环经济节 能减排新模式131
三、循环农业示范小区规划138
第二节 糖业产业废弃物治理和循环经济模式148
一、糖业产业废弃物情况148
二、糖业有机废弃物是生产有机碳肥的优质资源150
三、糖业有机废弃物利用转化是该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152
四、有机碳肥为糖业领域农工一体化解决了技术障碍153
第三节 其他大宗有机废弃物治理概述154
第十一章 谈谈高效有机农业模式 157
第十二章 城乡循环经济新模式 165
第一节 新农村循环经济模式167
第二节 构建物质大循环的“城市型农业”170
附录 国内从事生物腐植酸和有机植物营养研发单位信息 176
参考文献 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