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尔恩编著的《童诗精选》为读者呈现出一个具有经典性、丰富性、包容性、时代性的世界儿童文学的全新视野。历经时间检验而光芒永在的文学篇章,经久不衰的传世佳作,一生必读的文学经典,一卷在手,世界最美的经典篇章尽在眼前,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新的发现……
《世界经典儿童文学精选》系列,包括《童话精选》《寓言精选》《童诗精选》《儿童小说精选》《儿童散文精选》《科幻小说精选》六册。这套书将传统经典与现代经典完美结合,不仅收录了历久弥新、常读常新的“传统经典”作品,还选取了具有时代性、流行性的“现代经典”作品。为读者呈现出一个具有经典性、丰富性、包容性、时代性的世界儿童文学的全新视野。读者可以在享受童话、寓言、儿童小说、儿童散文、儿童诗歌、科幻文学等不同体裁,感知美、博爱、成长、自然、幻想等不同主题中,尽情感受经典儿童文学的魅力,并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本册为米尔恩编著的《童诗精选》。
有一种观点认为,人类进入后工业文明,尤其是进入高科技和声讯网络时代之后,声讯和光影将逐渐取代语言文字,纸品书乃至语言文字写成的文学将不再成为人们主要的阅读对象,人们将进入一个彻底的“读图时代”和电子阅读时代。
这种观点其实只说到了这件事情的一个方面,即声讯时代给人们带来的阅读革新的一面。而对另一面,即声讯时代给我们的语言文字带来的伤害的一面,却没有说到。我甚至觉得,声讯时代对于纯文学,对于传统观念上的文学而言,有点像潘多拉的盒子,它使我们的语言文字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瘟疫”的袭击。
“瘟疫”这个词是意大利学者和作家卡尔维诺的一个说法。他有一部很有名的演讲录,生前把讲稿都已准备好了,1985年在准备动身前往美国哈佛大学讲学的前夕,不幸因脑溢血逝世。他的讲稿被人整理出版了,起了个书名叫(《给下一轮太平盛世的备忘录》(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有一个译本叫《未来千年备忘录》)。这本书的第三章中,就专门讲到了声讯时代来临之后对语言文字的侵害,他用了“瘟疫”一词。他认为:有时候,我觉得人类最特殊的才能——即用字遣词的能力,似乎感染了一种瘟疫。这种瘟疫困扰语言,其症状是缺乏认知与临即感,变成一种自动化反应,所有的表达化约为最一般性、不具个人色彩,而抽象的公式,冲淡了意义,钝化了表现的锋芒,熄灭了文字与新状况碰撞下所进放的火花。
的确,人类进入高科技和声讯网络时代之后,传统的书斋生活的平静与安稳已被打破,书香馥郁的图书馆和研究中心,也不再是皓首穷经的学者和莘莘学子们唯一留连忘返的地方了。轻轻的点击之间,世界缩小了。让我们这样想象吧:互联网势必变革我们那些传统的生活与学习方式;声讯和光影将会逐渐取代语言文字;E-book将成为所有纸品出版物的终结者,人们将进入一个彻底的“读图时代”……
这是声讯时代所能带给我们的诱人的金苹果。然而,“潘多拉的盒子”也就此打开了。从纸质书到电子书,我们传统观念上的语言文字遭到前所未有的“瘟疫”的袭击。甚至,它为我们带来的,将是一曲“读书的挽歌”。
大量的、公共的、千篇一律的、不再具有什么个人色彩的单词与词组的设置,势必成为一种“数字化霸权”,使我们从此将失却纯粹的和个人的语言风格,我们将不再去推敲和寻找最准确、最细腻、最富表现力的词语,我们将失去最后的精确与多样的风格。还有思想上、文学精神上的损失,这方面的损失也许更大。
声讯时代,大多数人追求的是流行阅读,快餐式阅读。这些阅读使我们获得的是感官上的轻松,表层上的享乐,而不可能进入大脑,沉淀于心。我们已经看到和感到了,流行阅读只能让我们获得一种“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