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成大事,先要会做人;而会做人,即是善于在交往中积累人脉资源。若能做到圆通有术,左右逢源,进退自如,上不得罪于达官贵人,下不失信于平民百姓,中不招妒于同行朋友,行得方圆之道,人脉大树枝繁叶茂,那成大事一定不在话下了。胡雪岩就是这样一个人,在晚清混乱的局势中立足脚跟,在商业上红极一时。纵观胡雪岩的一生,其成功之处可归结在为人处世上,他能在乱世之中,方圆皆用,刚柔皆施,懂得如何积累人脉资源,并利用它为自己的商业铺路。有人说胡雪岩是一名奸雄,有人说他是真性情的豪杰。纵横官场数十年,所向无敌,胡雪岩赤手空拳打出了一个财富的世界。
无论是是还是非,读完司马哲编著的《胡雪岩为人处世行商的官商之道》这本书,你必然将受益匪浅。
《胡雪岩为人处世行商的官商之道》由司马哲编著。
《胡雪岩为人处世行商的官商之道》讲述了: 胡雪岩生于清朝道光年间,历经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位皇帝,正好是清朝走下坡路的时候。当时吏治腐败、变乱四起、列强侵扰,世风日下,正是在这样的一个乱世之中,胡雪岩由一个钱庄学徒,一跃而成为拥有亿万家财的“红顶商人”。这其中必然有其过人的智慧与技巧,比如他会用人,重诚信,讲道义,有责任感等,值得我们细心考察和学习。
当然,胡雪岩也并非圣人贤士。他的发迹,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了当时的朝廷重臣左宗棠。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可以这样说,胡雪岩是左宗棠与李鸿章权力斗争的一个牺牲品。
胡雪岩已经成为历史。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秉持中国人“前车之鉴”的精神,学习他成功的经验,吸取他失败的教训。作为现代企业经营管理者,在中国人派系观念的大环境下,如何在夹缝中求生存发展,应该是我们研究胡雪岩的一个重要方面。
冒险绝不等于铤而走险
曾有诗云:无限风光在险峰。读完此句,大多数人豪迈之气顿生。但若将此句列为一条商规,定有人认为不妥,毕竟诗是一种很感性的东西,而商业经营很大程度上仍是一种理性行为。
话虽如此,经营者应需要一些胆魄,成大事者需有大胸襟,大气魄。同样亦有一种经营乐趣存在于冒险之中。
正所谓,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说的正是这个道理。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知其不可赌而赌之,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也是这样的道理。
商业场中,瞬间就可能左右全盘命运,怯懦者不知所措,智者却能从容应付。
社会的发展变化莫测,在苍茫人海中,个人是极其渺小而微不足道的。要使自己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因势利导是关键,那就是要善于掌握社会形势和发展趋势的特点,并与自己的才能密切结合起来,相信成功会迎面而来。机遇,对于每个人的发展来讲都是十分重要的,抓住时机,全力以赴,就等于成功了一半;若面临机遇,却犹豫不定,患得患失,那往往只会坐失良机,空嗟叹。
当然,抓住机遇,全力以赴,这并不等于红眼的赌徒孤注一掷,而是审时度势的果敢行为。
因此,在商业经营中,冒险一搏是绝对必要的。胡雪岩便很明白这个道理。
胡雪岩倾力资助被众人视为落魄公子的王有龄而被钱庄扫地出门一事,便能看出胡雪岩是敢于冒险且善于冒险之人。
胡雪岩主张做生意要敢于冒险,他说:“不冒险的生意,人人会做,而值不值得就看名和利这两样当中能不能占一样。”他在冒险的同时还能做到如张胖子所赞他的:“总是先想到退步。”
曾国藩《杂著》中总结古代“大失败者”在于一个“从”字,也即凡事没有主见,犹如一个木偶任凭命运摆布。
他提倡凡事要敢争,尤其是生死攸关、成败垂成之际。更应去争,“争”便是要敢于冒险,以求闯出一片新的天地来。
胡雪岩和朝廷、和洋商争气,决不肯降价出售自己囤积的生丝,也是一种铤而走险。从他内心来说,他并非完全不知利害,只是他也确实希望能以冒险一搏,死中求生,要不然,他也就不会认为自己不是在赌气而是在争气了。
这其实符合胡雪岩的性格和他对于经商之道的理解,他本来就是一个敢冒险的人,用他自己的话说,刀头上的血他也敢舔。
做生意自然要敢于冒险,正如赌博一样,做生意既要有冒险的乐趣,又要尽力追求冒险的结果——利润。
从本质上看,无论什么生意都带有风险,这是由商业的本质决定的:从某种意义上看,做生意就是一种用钱去赚的投资行为,没有不做任何投资就赚钱的生意,而事实上一笔投资是不是真能赚钱,要受经济形势、市场状况乃至政治局势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因而并不是预先就能看得十分清楚的,往往必须到最后才能见分晓。从这点看,做生意真有些类似于赌博,生意场上的人把做一笔投资称为“押一宝”,就是这个道理。
有许多事错过之后,想追也追不回了。如果你想得到,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冒险去追求,或成功,或失败,你有一半的机会;另一种你什么都不去做,那只有一种结果,只有失去你想要的东西,因为天上是不会自动掉下金元宝的,即使真的掉下来,也很可能只是把你砸伤。
不过,这里应存在一个做出正确判断的问题,敢于承担风险绝不是不计后果,也绝不是明知死路仍然“一条道走到黑”的胡拼乱撞。
首先,这里有一个值不值得冒险的问题。这个好判断,用胡雪岩的说法,那就是:“人生在世,不为利,就为名。做生意也是一样,冒险值不值得,就看你两样当中能不能占一样。”也就是要么有利可图,比如胡雪岩从太平军逃亡兵将那里融资的举措;要么有名可得,比如他在杭州城被围困时冒死出城筹粮至杭州城下。这里自然还隐含着最后一险“冒”过之后能名利双收的意思,但是,从具体行事来看,常常难以名利两全,所以,或名或利,也常常需要明确地判断和正确地选择,起码不能做险“冒”过,名利尽失的傻事。
其次,更重要的是,商事运作中的冒险一定要有“担保”,也就是可不可以冒险的问题。不用说,冒险绝不是毫无保证的铤而走险,所谓刀头上舔血,应该是终能舔到血而保证不伤及自己的舌头,假如舔血之际让自己也流出了血,甚至被割掉了舌头,这种血,无论它有多大诱惑力,也不该去舔了。 一个生意人,在决定是否承担风险之前,一定要尽可能地预先谋划好,必要时也是确实有用的“担保”。准确地说,所谓风险,其实也就是指那些经过周密谋划和安排之后既可能避免也可能出现,人力无法左右,同时有可能使计划受阻乃至前功尽弃的环节,因此,谋后行动,事先做好尽可能周密的谋划,也总能找到必要的“担保”,把所要承担的风险值圈定在最低限度之内。
关于具体的风险“担保”,自然是因事、因时、因势而定,但总的来说,风险承担者考虑寻求“担保”时,有两个原则大体是必须注意的。
其一,所担风险是那种即使失败也不会伤及根本,如生命、信用、信誉等风险。不伤及根本,虽败不倒,总还有东山再起的可能,否则,必将一败涂地,永无再生希望。譬如贩卖毒品,获利自然极大,但一旦事发,性命不保,而且取财之途是祸害人,于情于法,人所不容,此等风险,必不可担。
其二,要预先谋划好一旦事败之后的退路。凡事都要留有退路,这是人人都懂的道理,退路谋划好了,一是可以壮胆,不会在风险面前瞻前顾后,畏缩犹豫,二是一旦计划受阻败局已成时,不至惊慌失措,而导致处置不当,把事情越搞越糟。
例如胡雪岩计划接受太平天国兵将匿藏财产时,就是想好了退路的,他想好了如果官府追查这些匿产时,他可以用这些话搪塞:“人家来存款的时候,额头上并没写着字,我是长毛,化名来存,哪个晓得他的身份?”这确实不失为一个一旦事发之后开脱自己的绝好的理由。没有这一“退步”或者说这一层担保,想来这笔生意获利再大,胡雪岩也决不会去担这个风险。
可惜的是,胡雪岩在决定与洋商冒险一搏时,恰好也在这一他原本十分注意的问题上犯了错误。说到底,还是因为他在决定与洋商一搏时,过于意气用事而误将赌气看成了争气。敢于冒险,同时懂得如何冒险,是一个成功的商人的必备素质,个中玄机,实在深矣大矣。
冒险正如同那句古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至于结果便是尽人事以待天命了。
P30-33
“古有先秦陶朱公,近有晚清胡雪岩。”说的是中华民族悠悠五千年文明史中,此二人乃商业领域的杰出典范。
“陶朱公”即战国时期的范蠡。他曾经帮助越王勾践治国安邦,天下大定时却急流勇退,携爱侣西施隐居战国时的陶朱之地,以经商成为富赛三侯的大商人,后人尊为“经商鼻祖”。
胡雪岩——晚清时期富可敌国、名震天下的商业领袖,与曾国藩为同期人物。曾为政,胡从商,二人如晚清的两条巨龙,在政商两道各自做出了令人目眩的伟业。胡雪岩出身贫寒,却心怀鸿鹄之志,在做钱庄学徒的出道初期,潜心练就超凡的阅人处事能力。后借官府要人王有龄之力,他潜龙升空,开钱庄、运漕米、贩生丝、办药店、兴洋务,以浙江巡抚黄宗汉为大树,以清末名臣左宗棠为靠山,在官场、洋人、江湖势力及商业头头脑脑之间左右逢源,层层托靠,铸就辉煌事业。他曾被清廷赐予“二品顶戴,赏穿黄马褂,准紫禁城骑马”的殊荣,史称“红顶商圣”。
胡雪岩前期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飞黄腾达赢尽天下风流。后期,却因小人算计、经营失策、官场倾轧等诸多因素,生意衰败,顶戴被革。“忽喇喇似大厦倾”,半生荣华、一世英名全部冰消云散,土崩瓦解。正可谓:“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这一成败之间,处事行商两道,他以何立身?以何发家?完成原始积累掘到第一桶金之后,又如何发展,如何扩张,如何终至事业的巅峰?后期又何以衰败如斯,悲剧收局?
最重要的是胡雪岩在那国运日衰的晚清,如何做人处事,行商经营?他天纵的奇才奇在何处?后天练就的非凡谋略又比世人高明在何处?
这正是我们编写此书的目的。
胡雪岩风云一生,离奇曲折,用他同时代人陈代卿的话来说,是“游刃于官与商之间,追逐于时与势之中,品够了盛衰荣辱之味,尝尽了生死情义之道”。在这一过程中,他不仅掌握和运用了一套套成功的行商处事之道,而且留下了关于这些商道的许多精辟论述。这些论述,语言充满机智,富于哲理,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但是,胡雪岩的经营智慧也有其局限性,这是和封建专制政体的背景分不开的。在这样的环境下,商人根本无法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独立阶级,他们只能成为官僚的依附者。因此,从本质上讲,这样的社会环境是缺乏公平竞争基础的,所以也不可能出现商业的真正兴旺,最终也导致了胡雪岩的破产。
现在,随着改革的深入和法律法规的健全,市场竞争愈来愈成为在公平、公开、公正的大环境下的商业性竞争,任何不正当竞争手段都将受到鄙视和法律的惩罚。因此,学习胡雪岩,要学习其精华,摒弃其糟粕,要批判地吸收其经营智慧为自己所用,不断地使我们自己的事业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