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为人的设计/设计经典译丛
分类
作者 (美国)亨利·德莱福斯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亨利·德莱福斯编写的这本《为人的设计》是作者亨利·德莱福斯对自己25年工业设计师生涯的回顾所激发的回忆。

本书以工业设计职业的重要创始人之一的角度,提供了观察20世纪50年代的一个富有吸引力的,易于理解的广阔视角。同时,书中细节富有启迪,可供当今管理者参考。

内容推荐

《为人的设计》是风靡了半个多世纪的设计类论著。美国最伟大的工业设计师之一亨利·德莱福斯从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出发,讲述如何设身处地设计出便于人们使用的产品。《为人的设计》文字生动风趣,配有作者亲笔绘制的幽默简笔画,提供了一本具有永恒价值的设计参考书,贯穿其中的是一种智慧、积极的思想方法,可以运用到现代生活的许多方面。

目录

前言

序言

第一章 早期

第二章 乔与约瑟芬

第三章 设计师的工作

第四章 测试的重要性

第五章 从后门而入

第六章 公众品味的提高

第七章 电话

第八章 陆地、海洋和天空

第九章 开放之路

第十章 在意想不到的地方设计

第十一章 为政府工作

第十二章 五点原则

第十三章 设计师与客户的关系

第十四章 那个如此暗淡的话题,钱

第十五章 不是依靠设计

第十六章 牲口棚为什么涂成红色?

第十七章 机构简况

第十八章 展望

出版说明

第十九章 再展望

1967年版本图解

试读章节

在遥远朦胧的过去,某个地方,口渴的原始人,本能地将捧成杯形的手伸进池塘用来饮水,一些水顺着指缝流淌下来。

于是,他用软质粘土捏成一只碗,让它变硬,用来喝水;粘上一个把柄,做成了一只杯子;在杯子边缘的某处掐一个口做成了壶嘴,创造出一只水罐。

这位史前人直觉地贯彻着指导当今工业设计师为批量生产设计时的实用原则。

在大多数人的观念中,工业设计师应该是一个既活跃又和蔼的角色,他们充满自信,忙碌奔走在工厂和商场之间,将原地不动的火炉与冰箱设计成流线型,改造门把手的形状,眯起眼睛盯着今年的汽车武断地决定明年汽车挡泥板应该是拉长八分之二到八分之三英寸。

事实上,这是人们对工业设计师进行了夸张的描述。导致人们误解产生的部分原因是,工业设计只是在过去25年里才成熟起来,另一部分原因是在这个新领域里的成功表演者具有多种职业角色。他不仅仅是一位设计师,还是一名商人,同时还是一个制作图纸和模型的人。他不仅要敏锐地察觉到大众的品味,而且还得精心地培养自身的品味。他还得对商业有着全面的了解,知道商品是如何进行生产、包装、分销和展示的。他承担着管理者、工程师、消费者之间联系纽带的责任并与这三者共同协作。

我曾在剧院里工作过。17岁时,我开始为纽约百老汇老斯特兰剧院舞台演出做场景设计。

舞台场景设计是一项精细的艺术工作。它要求设计师去设想并创造出一种氛围。他在设置进场和退场时必须考虑得很实际,同时还要为入景的演员考虑周全。他必须是一个舞台灯光专家,以超凡的魔力创造出一个令人惊异的奇幻世界。从连续260 个星期,每星期设计六个新场景的需求中,来了解人们喜欢的是什么。

我到现在才意识到,在剧院时的工作经验奠定了我未来从事工业设计的基础。从某种程度上说,它们之间有直接的相似性。在剧院,我的工作就是制定演出气氛和情节的布景。发挥一下想象力,制片人和导演可以被看作是客户公司的总裁和总经理。木工、电工和乐师可以被视为客户公司的工程师。我必须学会在与这些人委婉打交道的同时,如何贯彻我的设计理念。我不得不精确设计:当演员进场或者退场的时候,门把手一定要转得动,门必须能打开而不会卡住。我必须遵循限定的时间表,因为晚上的开场不会等人。我的布景必须富有吸引力而且可行。除此之外,以上一切还得整合在戏剧中。因为,成功的最后决定性因素是得到观众的认可,这是以观众的掌声来衡量的—表达销售柜台旁消费者反应的另一种方法。

在类似的间接方式下,沃尔特·多文·蒂格(Walter Dorwin Teague)的印刷工作背景以及雷蒙·罗维(Raymond Loewy)的工程师背景,也许是不知不觉地,为他们成为设计行业的先驱做好了准备。早期奋斗的工业设计先驱还包括诺曼·贝尔·盖迪斯(Norman Bel Geddes)、约瑟夫·西纳尔(Joseph Sinel)、埃格蒙特·阿伦斯(Egmont Arens)、乔治·赛齐尔(George Sakier)、哈罗德·范多仁(Harold Van Doren),和罗素·莱特(Russel Wright)。在美国的中西部,我们也渐渐地听说戴夫·查普曼(Dave Chapman)、让·雷内克(Jean Reinecke)、杰克·里特尔(Jack Little)和彼得·穆勒·蒙克(Peter Muller Munk)这些人。

1927年,在有声电影的冲击下,斯特兰德剧院放弃了舞台表演,我随即被不远处的一家连锁剧院雇用。面对有声电影的猛攻,这个连锁剧院决心不要完全妥协。

过后不久,剧院总经理看着我设计好的布景,下了命令:“把那棵树搬走!”我说这棵树搬不得,尽管只是个道具,原因是这棵树覆盖着支撑整个剧院的铁梁。总经理说:“没有不可能这样的词。”这个说法我同意。他接着说:“没有任何人可以对我说不可能这个词。”当时我只有23岁,于是我走了出去。两天之后,我坐上了开往巴黎的巨轮。在巴黎停留了几周,我又去了突尼斯和阿尔及尔。两个月内,我的积蓄已经花光了。我找到了美国运通公司的一份导游工作—赚够回法国的钱。到了巴黎旅馆时,我收到了R.H. 梅西(Macy)从纽约寄来的一大堆信件。我都无心打开这些信件,想必它们是广告或催单。最后梅西巴黎办公室的经理通过电话联系了我,他问道:“德莱福斯先生,请问您是否没拆看信件?”信件是奥斯瓦尔德·克瑙特(Oswald Knauth)寄来的,那是梅西当时的一位副总裁,问我能否接受一份新的工作。我能否从梅西的货物中选出缺乏吸引力的货品,并设计出我认为卖得更好的形式、形状和颜色?这些设计将会递交给制造商,他们会根据要求修改产品。于是我搭上了下一班的轮船,回家。

在梅西那儿报到时,我花了整整两天,一层楼一层楼仔细地研究店里的商品。五位数的薪酬等着我接受这份工作,可我还是拒绝了。这真是让车拉马,本末倒置了。我要

说的是,改进商品的方式就是直接和制造商合作,了解什么样的机械和材料可以用,而并非是在制造商完成了大量工作之后再来马后炮。梅西认同我的观点,但他并没准备按此行动。

我拒绝这份工作有一个基本前提—一个我从未退让的前提:一份诚实的设计工作应该是从内往外推动的,而不是由外往内推动。

有了与梅西的合作经历之后,我下决心要成为一名工业设计师。1929年,我的事务所成立了,地址就在第五大街580 号。为了维持事务所的生存,我接了一系列为大型百老汇设计舞台场景的单子。与此同时,我设法找到了一些小件的工业产品设计—胡须刀把柄、香水瓶子、皮带扣子、领带、五金器具、吊袜带、背带。

这是20 世纪30年代初,恰逢不景气的时代,经济瘫痪笼罩着整个国家。制造品服务于它们被设想的目的,但从生产线上下来却千篇一律地呆板。当生意跌入谷底,商家们开始相互恶性竞争。在这个时候,一些警觉的制造商开始意识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产品对消费者来说功能更好、更方便以及外观更好看。

某些制造商并不愿意接受这个观点,他们认为工业设计师只起到一个装饰的作用,并且是在完成产品制造之后才用叫来的。他们会问:“你能处理这个让它看起来更漂亮么?”确实,在那个混乱的时期里有一阶段,假如有人知道怎样给黑色产品涂上一层釉彩,以及把三道铬条置于底端,这个人就被认为是工业设计师了。制造商最终认识到,好的工业设计师就像一位无声的推销员、一个不成文的广告方案、一段不言而喻的广播或电视广告,这对于产品的贡献不仅在于提高了效率、让产品外观看起来更令人喜悦,还包括对产品质量的保证和信心。

今天的工业设计既不是从史前人类发明杯子而魔术般出现的,也不是从20 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的严酷熔炉中涌出的。它是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许多人和转机留下的遗产。对我来说,莱奥纳多·达芬奇是位标志性的人物,他是艺术家、科学家、工程师、叛逆分子,还是最伟大的工业设计师。他大胆地将梦想置于纸上。我觉得,猜测一下假如他今天还活着的话会有些什么想法,那会是件很有趣的事情。毫无疑问,他必会被超音速喷气式飞机所吸引住,但他不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他的兴趣也许会掺入了看到他的预想成真而产生的自负。可以相信,他会坐下来,信手画一架2391年的宇宙飞船,那年与他1517年勾画飞行机器时的距今时间是相等的。

年代将错就错,试想达芬奇看到了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东西,比如可以让人们在任何一个地方进行私人通话的黑色小工具,扭转开关就能出现真实图像和声音的魔盒、一只观测天空的巨眼、发出太阳般耀眼光线的玻璃灯泡、威力相当百万军队的毁灭性武器、每个人都能用的具有自我驱动装置的传送工具等等。

有人对傲气的、富有想象力的莱奥纳多在面对这些事物时有什么反应感到非常好奇,因为他看起来与当今同样现代。然后,有人会意识到莱奥纳多·达芬奇(1452—1519)和克里斯托弗·哥伦布(1451—1506)是同时代人。当其中一人正冒着从众人认为是平的世界掉落的极大危险,乘着一艘弱小船儿启程穿越地图上的无名海洋时,而另一个人正在记录着关于飞行机器的详细构想。

要预知未来,得学会回头看。我们看到历史上多少前人的梦想逐一变成了现实,我们期待凭着他们洁白无比、效率极高的实验室,当今的科学预言家能像莱奥纳多一样进行精确的幻想。

P1-6

序言

我们出版商的原则之一是出版我们想要读的那种书,即使我们自己没有出版也会想读的书。所以,当这本《为人的设计》的底稿送到办公室,看了前十页便能断定这是本百里挑一的好书:为先睹为快,如果它是别家出的我也会买,即使是出成外语版的。

我偶然认识了这位作者,觉得他设计出来的东西令我的生活更加舒适和愉悦,例如:美国无线电公司的收音机、常常把我送到芝加哥的二十世纪特快列车、能在赶时间之时让我舒适地穿越大陆和海洋的洛克希德飞机、每日早晨执行着令人厌恶的叫醒工作却将我的不满降到最低程度的英格拉哈姆闹钟等等。这里,在这本底稿中,我可以阅读到第一手信息:关于作者如何和为什么设计出一款能为乘客带来舒适惬意的乘坐体验的飞机,又或者为什么我的太太如此享受用胡佛公司生产的真空吸尘器来打扫客厅。而最令人着迷的是,我的朋友亨利?德莱福斯通过贝尔电话实验室完成了让数百万客户满意的任务,同时他们的电话接线员也总能那么愉快和宽容。

作为出版商,我很愿意在这本书中与读者分享我对作者的一些粗浅认识。比如,一个人怎么可能掌握有关工程学、人体解剖、色彩心理学、实用美学、广告、成本会计,以及那个叫做“消费者偏好”的含糊不清的商业概念呢?

当然,对这个问题普遍性的回答是:他是个天才!“天才”这个词总是被滥用,但至少呢,和我个人对作者的定义是一致的。天才,按我的看法,应该是一个以孩童般纯净的视角来获得大量知识的男人或女人。德莱福斯在如此广泛的领域积累了海量的技术信息,如塑胶、剧场、工业生产、地板材料、音响、精神病学、复式记账法、绘画和农业机械等等。但是,他总以一种年轻化-甚至孩童般的方式来驾驭这个强大的知识系统,使它们运作起来。以上用一个精彩的词来归类的话,那就是“移情作用”。可以说,德莱福斯特别移情于这些人:代顿工厂的一名工程师,经济拮据的一位家庭主妇(一毛钱对她的作用远比吝啬鬼付出的小费还要更大),踏上最新款飞机时会彻底恐慌的一位老奶奶,以及二战时被称为美国军事“神经中枢”的华盛顿的总参谋长。

德莱福斯的自传经历非常简单。他1904年在纽约出生,然后在纽约市立学院读书(除了在菲尔德斯顿文化伦理学院读书那两年之外)。到了二十四五岁的时候,他已经成为百老汇最成功的舞台设计师之一,并成为当时正处于起步阶段的工业设计领域的先驱者。

在德莱福斯开办他首个事务所时,他买了一棵25美分的喜林芋属植物。过了25年之后,这棵植物已长得十分巨大,但现在它仍然在德莱福斯办公室端庄而华丽的环境中呼吸着空气。亨利对这棵植物很有感情,每当知道它历史的客户或者朋友走进他的办公室,如果目光留意这棵植物更甚于他最新的设计图或者工业设计模型,亨利会感到很高兴。

以上是关于德莱福斯早期简单的情况介绍。和很多人物传记一样,它忽略了不少藏在表面下的有趣得多的事情。许多这些有趣的事情会出现在《为人的设计》章节中。作为背景材料,描述作者的某些个人特点是适当的。

亨利?德莱福斯每年都会飞行大约10万英里,大部分都是乘坐他设计的飞机。他位于西海岸南帕萨迪纳的事务所,大约距离他家一百码的距离,而位于东海岸的事务所,离纽约广场酒店则一箭之遥。他只穿棕色的衣服,从来不会改变。他喜欢在一些奇怪的店里买一堆奇怪的东西。他一直认为自己的成功不仅离不开他的夫人和伙伴,也离不开与他一起做产品的每一位工程师、管理者和广告人员。他很少喝酒,从来不抽烟,却经常为他的朋友准备每一种牌子的香烟。

他一辈子没有什么明显的业余爱好,除了对他美国伙伴的日常生活怀有持久强烈的兴趣。他乐于穿梭在百货超市和廉价杂货店里观察人们在买什么,喜欢看书-即便是那些非畅销的书。他会默默记住人们的喜好,不断为朋友送上非常独特且常常是迷人的礼物,比如:独特的花、冷门书、绘画和印刷品、唱片、口味独特的咖啡、来自欧洲偏远地方带有他个人独特签名或素描的菜单。他创造出一种倒着作画的技法,以便于同伴能从桌子另一边看到他的设计或者图解。 他喜欢看戏剧表演,有些表演他看了一次又一次。

而最重要的是,德莱福斯在漫游世界的过程中,与服务站工作人员、陶瓷设计师、儿童、动物、小吃店店主、高级船员、房屋业主、公寓租客等这些人用心地进行沟通。也许正是因此,他的工作,还有这本书,如此恰当地叫做《为人的设计》。

理查德?L.西蒙

后记

“设计经典译丛”这套书终于要与读者见面了。本译丛包含以下五本书:《设计与文化导论》、《设计的文化》、《为人的设计》、《欲求之物》、《现代设计的意义》。此套丛书是我夫君钱凤根在英国攻读博士学位的时候就开始构想的,也是他生前担任主编的最后一套丛书。其中《设计与文化导论》、《设计的文化》是他亲自执笔翻译,其余三本他也仔细校译过。这期间,他已身患重病,每天坐着躺着都很难受,靠着不停地吃止痛药坚持将此书完成。每每想起,都让人心疼不已。

夫君钱凤根在南大读研究生时论文写的是法国作家加缪,加缪那“承受苦难是财富”的思想一直支撑着他与病魔抗争:日本禅宗诗人种田山头火的三行诗“早晨醒来,发现还活着,我很高兴”也让他别有一番彻悟。他最终以超人的意志完成了这套书的编译。这期间他也得到同事、学生,以及出版社各位朋友的大力支持,在此我谨代表钱凤根向诸位表示深深的感谢!广大读者如果能喜欢这套丛书,钱凤根的在天之灵也将得慰矣!

时逢夫君离世头七,吾写下《念奴娇》一首,以寄哀思。

念奴娇-悼念夫君钱凤根

孤星冷月,问苍穹罔应,天何妒君!横溢经纶君未展,创意灵思难尽。凤舞天国,魂归姑苏,泪眼别君去。冬雪秋日,只影谁与倾诉!

物驻人走凄凄,黄昏白昼,独自怎能捱!细雨黄花鸣孤雁,归路江南望断。愿借鹊桥,七七相聚,细诉思君苦。可有来生?携手相伴人寰!

陈佳莉

2012年明20日

书评(媒体评论)

德雷福斯先生的书散发着一种健康的、朝气蓬勃的乐观主义,还有对设计师工作的文化意义的坚定信仰。

——《国家》

这本书应该列入每位管理者的藏书中!享受你的阅读!

——艾尔·波尔

每一位关心质量的企业家必读。

——托马斯·J.彼得斯,《追求卓越》的作者

视野和历史纵深的比较平台。

——孙立平(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8:5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