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歌迄今最令人惊喜的长篇杰作!
《收获》2012年第五期以《段逸兴的一家》之名压轴刊发!
写给一个喜感与尴尬、家丑与私情没有距离的国度!
有望获得比笛安《西决》更多的好评!
《我们家》是2012年度最令人惊喜的新锐长篇小说。在这部小说中,颜歌找到了独属于她的语感,整部作品一气呵成,饱满、丰盈。虽以晚辈视角切入爸爸、妈妈、姑姑、大伯、奶奶的生活,但小说家也把他们视为普通人,叙述父辈、祖辈的性与情感时,她荤腥不讳,坦然自在。金钱是这部小说的潜在推动力,但小说家无意表现它的“罪大恶极”,在颜歌那里,金钱并不是恶的,重要的是人如何理解、使用和对待金钱。
《我们家》是颜歌迄今最令读者惊喜的长篇小说力作,2012年9月在《收获》杂志以《段逸兴的一家》之名压轴刊发时即引发强烈关注。《我们家》是一个疯病病人康复后讲述的故事,具有着异乎寻常的阅读快感。在这部从第一页就让人发笑、笑到最后禁不住酸楚的小说中,围绕着给奶奶过八十大寿,颜歌以“我爸爸”为主角,以现在时和过去时交缠的叙述方式,对“我们家”三代人六十年不宜为外人道的奇葩家事轻巧“曝光”,与此同时,“平乐镇人”在时代变迁中活色生香的麻辣生活也被连皮带骨地定格下来,而这恰恰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度必被留下的存照……
在爸爸的手机里,奶奶的名字是妈妈。一年之中,总有几次,这个号码要在不合时宜的时候响起来。
有时候是厂里开会,爸爸正训着门市部那几个嘻哈打笑的女售货员;有时候是和外头的朋友们喝酒,五个人喝到第三瓶茅台,包房里烟熏火燎;有时候更加糟糕了,爸爸正在和女人们做爱,或许是妈妈,或许是别的倒生不熟的婆娘。总而言之,事情正到酣畅处,电话铃就响起来了,“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一听到这曲子,爸爸先自软了三分,等看到上面的名字确凿是“妈妈”,他便连送起腰杆的力气都没了,爸爸像鸡毛一样飘下来,捡起电话,对着话筒,暗暗清了清嗓子,走到走廊里去,叫了声“妈”。
奶奶就在电话的另一边,她扯着电话线,扯着爸爸的心颠颠。爸爸听见奶奶说“胜强啊”,爸爸就说“哎,哎,妈,你说”,他靠在墙壁上,离对面那面墙不过一米半远,离奶奶不过隔了三五条街,爸爸说:“妈,我知道了,你别管了,这事我知道了。”
爸爸挂了电话,重新走进房间去。几分钟罢了,世上的事情却都变了:女售货员咬着耳朵交换着女儿家的私情;朋友们发短信的发短信、点烟的点烟;床上的婆娘居然弓着背在扯脚后跟的一块茧皮。爸爸咳嗽了一声,反手关上门,还是要把没干完的事干完。
只有一种情况例外,如果床上的婆娘恰好是妈妈,就免不了要谈两句奶奶的事情。
妈妈说:“你妈打电话来又什么事?”
爸爸走过去,脱了拖鞋翻上床,掀开铺盖往里钻,说:“哎呀,你不管嘛。”
他们就继续把没干完的事干完了。
过了一会儿或者稍久一些,爸爸走到走廊上,穿着暗红色的条纹衬衣,打电话给朱成,他说:“在哪儿?……嗯,来接我一下。”
他挂了电话走下楼去,走了,半层楼又忽然停下来,爸爸实在想不过,站在楼梯里,屁眼鸡巴猪牛马,肠子下水君亲师,把这种脏话搅着骂出来了。“砍脑壳的!”爸爸说,“老子总有一天弄死你们!”“弄死你们龟儿子的!”——他从五楼骂下了三楼,从三楼骂下了一楼,站在平地上,抽了一根烟,远远地看见朱成开着黑漆漆的奥迪车过来了,他就把烟甩在地上踩得稀烂,打开后座车门一屁股钻进去,说:“去庆丰园。”
朱成便打转了方向盘,滴溜溜往西街外开,中途他们自然路过了十字路口,爸爸从车窗往外看,两条路上歪瓜裂枣地杵着人。从去年天美百货在这开业以后马路上的交通秩序就每况愈下,比如有两个谈恋爱的小年轻,互相接着腰不管不顾地从车前面穿过去,比如一个手上提满了东西的少妇,也没牵住自己的孩子,几乎就贴着车的后视镜冲过来了,朱成一个急刹车,差点撞到他们,便伸出去头问候他们的祖宗十八代。
“朱成,脾气不要这么躁嘛。”爸爸坐在后座上,说。
“薛厂,这些人就是欠骂,硬是觉得老子不敢撞他们啊!”朱成调着方向盘从人堆里钻了出去。
“现在年代不一样了嘛,穿鞋的就怕光脚的,开车的就怕走路的。”爸爸说。
“就是!”朱成应着,“中国人太没素质了!”
他们继续说了几句,就过了西街神仙桥口。大前年,这里新修了个公园,把原来残下的烂水沟填了个严严实实。爸爸从车窗里能看见公园里聚了好些老人,说话的说话,不说话的就干坐着,这些人里自然不会有奶奶,爸爸摸出手机看了看钟。
到了庆丰园门口,爸爸说:“朱成,不开进去了,你今天回去了嘛,晚上不用车了,等会我自己走回去。”
“我等你嘛,难得走。”朱成规规矩矩地说。
“两步路,我自己走一下。你就不把车开到厂头了,明天早上八点直接来接我。”爸爸交代完,开门下了车。
爷爷死了有两年了。去年春天,保姆唐三姐说儿子媳妇喊她回去带孙儿,一转身就回了乡下,奶奶说从此再也找不到称心的人,罢了罢了,就一个人住着家里那套老房子,三室两厅,钟点工也不要,只想图个清静。
今年,奶奶比去年轻了,矮了一寸又一寸,这些爸爸都知道,他走上三楼,拿钥匙开了门,十次有八次都看不到奶奶,房间里堆着各种书、杂志和报纸,看起来像几个月都没住人了。“妈!”爸爸叫奶奶,“妈!”他又叫了一声,像是生怕奶奶就要这样没了声气。
“来了来了!”奶奶还是应了声,从里面随便哪间屋就出来了,“胜强,你来了啊。”奶奶说。
“来了啊。”爸爸一边跟奶奶说话,一边走到阳台上,他在一盆兰草边找到了奶奶放在那的烟灰缸,把它握在手上拿进客厅,放在茶几上,点了一根烟,坐到了沙发上。
“又抽烟!又抽烟!”奶奶坐到藤椅上,看着爸爸直播头。
“哎呀,你不管我嘛!”爸爸说。
“我不管你还有哪个管得到你。”奶奶轻巧地说。
“对对对。”爸爸抽口烟,应着奶奶。
“跟你商量个事。”奶奶说。
爸爸一边听奶奶的话,一边细心地观察着她的样子。奶奶老早就白了一头头发,但总是烫得一丝不苟,弯弯折折地贴在头顶上,穿着一件淡绿色的丝绵上衣,灰地白花的丝绵裙子差不多到膝盖,而在膝盖下面,肉色的短袜上面,奶奶把小腿露在外面,皮肤是灰白色的,仿佛有五六个秤砣坠在上头,把肉皮子往下拉。
爸爸走r神,回想着第一次发现奶奶老了的具体时间。
那可能是在九六年,不然就是九五年,三四月份的时候,奶奶忽然来了兴致,让爸爸带她去崇宁县的梨花沟看梨花。到了梨花沟,里里外外七八层人,奶奶坐在车里皱着眉毛看他们,那时候朱成刚刚来开车,车都还是个桑塔纳,他做事也还不太灵性,木鸡般粘在位子上,爸爸只有自己去扶奶奶下车,他牵着奶奶的左手让她下地来,顺手搭上把她的肩膀。
就是在那个时候奶奶老了,隔着衣服,爸爸能感觉到奶奶的皮都挂在了肩膀上,松垮垮的,简直要随着她的步子荡起来。他吓了一跳,差点没扶住奶奶,奶奶说:“胜强你让开啊,你挡到我,我怎么走?”
爸爸退,一步,放开了,奶奶,看着她往梨花沟走,爸爸说:“妈。”P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