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京都思路(千年繁华)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日)寿岳章子
出版社 三联书店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寿岳章子编著的《京都思路》内容介绍:之前曾参加一场讨论会,探讨一篇关于“京都如果继续被大阪的经济政策所摆布,将成为大阪的‘场末’”的文章。使用“场末”这个字眼时,总会给人留下负面的印象。辞典将其解释为“市郊、边陲”,作为形容词则是“倒闭、破败”的意思,而且例句竟是“场末的酒馆”(门可罗雀的破酒店)。

内容推荐

寿岳章子编著的《京都思路》内容介绍:街道或是道路的说法其实很多。我已年过七旬,不再打算做公开演讲。虽然只见识过地图上点线连接的各地风景,也算是行遍全日本了。其中我所居住的京都,在长期的演讲生活下,通过演讲结交的人缘、地缘像网眼般细密,让我几乎走遍了其中的大街小巷。有的街道零星散落着几户人家,充满湖光山色,也有些街道上住家栉比鳞次,各有各的情趣。

京都的街道,风情万种。漫步其中,我不禁感到京都的街道世界是如此丰富多彩。一起来翻阅《京都思路》吧!

目录

序曲:道路是相逢的场所

前言

儿时南禅寺的周边巷道

适合拄杖漫步的向日町

京都思路·人生之路

周山街道:往北桑田郡

向往北山的远方

从飘雪的周山街道前往北桑田

“炉边会”改善了山村生活

美山町茅草屋顶的守护者

山谷里的村民

三姐弟和三尊地藏菩萨

香鱼盖饭和茅蜩之乡

九重樱、牡丹与常照皇寺

鞍马街道:对深山的憧憬

从南禅寺转学到向日町

在岩仓同志社当钟点讲师

保存太古风貌的宝池

山端平八的茶屋

神秘的鞍马寺和街头老店匠斋庵

杜若家的燕子花

弓削町的高宫先生

敦贺街道:前往春光明媚的久

久多,满山红叶的秘境

佐喜子女士的山村生活

敬神仪式和花笠舞

现代化浪潮下的不变风情

丹波街道:追思丹波路

女校时期的园部町远足

帝释天的一百零八口钟

八木清源寺的十六罗汉

龟冈出云神社的春祭与丹波盆地的景观

一号国道:悠游山科与八幡

一号国道与蝉丸神社

曾作为军备工厂的逢坂山隧道

桂川、宇治川、木津川的汇流地

八幡官与松花堂

充满魅力的古地名

木津川上的“逐流桥”

西国街道:幽篁深处乙训之地

向日町的西山晚霞之美

旧乙训郡的古社寺

舅舅和柳谷观音

大山崎,日本历史的见证者

奈良街道:历史、自然与人文

从街道名称看历史与文学

净琉璃寺和父亲的身影

京都府唯一的村庄,南山城

和束町的茶园与宇治田原町

后记:京都系列三部曲描绘完成泽田重隆

试读章节

我弟弟在美国生活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固然对那些只有美国才有的壮丽风光有所感动,但他就说过这条北山杉的道路肯定会让喜欢美式风光的人们感动。备受照顾的北山杉,其最终目的是要做成梁柱,因此不同于吉野或是秋田等地的百年老树的林相,而是更纤细、柔和,颇具少女风情的细长杉木覆盖住~整片山,呈现出美丽斜面。杉木的林相和优美的溪谷绵延不断,中间穿插着充满日本风情的民家村落和忙着挥斧将北山杉制成梁柱的人们。尤其是女性拿刨刀磨平木头的景象,最令人印象深刻。

整个北山杉地带在小野乡算是尽头,爬上眼前的陡坡、越过北山后便进入未知的世界。巴士发出低吟声后加速爬上陡坡。这是位于幽静山林中的陡坡,雪下了有一段时间。不久巴士开到了斜坡上较宽广的地方停了下来,看了标示,原来是笠峠。透过树缝看到的道路、河川和人家,果然在遥远的下方。好高的山呀,我心想应该要开始走下坡路了吧,却看见司机和车掌拿出链条装在轮胎上。对我而言这是未曾有过的经验,自然好奇地东张西望。很快地巴士开动了,终于通过了京都市和京北町的界线。我想快到了吧,今天的目的地鹤冈是在京北町隔壁的美山町最北方。

北桑田郡在京都府里算是相当大的,感觉就像是坐镇在京都府中央一般。面积虽然宽广,但没什么平地,多半是山区。或许不像奈良的吉野山,但山林茂密,林业相当发达;其中的北山杉更是一种特殊建材,并非只是长大后砍伐下来即可,而是在成为梁柱前需要经过许多工夫处理的“作品”!起初我看到处理木材的诸多程序只觉得纳闷,但听了师傅说:“这是要帮木头加上纹路的‘压缩’技巧”等等解说后,很受感动,也有些明白了。

巴士经过森林与村落继续前行,积雪越来越厚了。这似乎也是今年此地下的第一场雪,有些没有装上链条的车子已熄火停在路边,使得我们坐的巴士也无法顺利前进。我开始无法安心地欣赏这片陌生土地的景观了,心想恐怕会迟到吧。巴士开到了平地上,不久便又是上坡路。抵达山顶时,又是令人感动的风景,这里是栗尾峠,远方能看见颇热闹的城镇,但似乎仍非目的地。这是我和周山这块土地的初次相见,也是我和周山街道长期交往的开始。

周山位于京北町的中心,到鹤冈去必须在周山转乘巴士,路途还很遥远。车子又来到了一个山顶,叫做深见峠。大概迟到了一个半小时,当我终于抵达积雪50厘米高的终点站鹤冈时,已经是中午时分。说来真是难为情,我居然没有好好利用在周山转车的空当,结果一到鹤冈便冲进眼前的派出所借洗手间。当时的困窘,就像是昨天刚发生的一样记忆鲜明。

那一天我穿着普通的无系带包鞋。做梦都没想到会走在积雪中的我,好不容易步履艰难地抵达约定的聚会场所。鞋子里面几乎都是雪水,我狼狈至极,连滚带爬地走进会场。对于同在京都却有着天壤之别的差异,我感到惊奇不已!P8-9

序言

街道或是道路的说法其实很多。我已年过七旬,不再打算做公开演讲。虽然只见识过地图上点线连接的各地风景,也算是行遍全日本了。其中我所居住的京都,在长期的演讲生活下,通过演讲结交的人缘、地缘像网眼般细密,让我几乎走遍了其中的大街小巷。有的街道零星散落着几户人家,充满湖光山色,也有些街道上住家栉比鳞次,各有各的情趣。

京都的街道,风隋万种。漫步其中,我不禁感到京都的街道世界是如此丰富多彩。

之前曾参加一场讨论会,探讨一篇关于。京都如果继续被大阪的经济政策所摆布,将成为大阪的‘场末’”的文章。使用“场末”这个字眼时,总会给人留下负面的印象。辞典将其解释为“市郊、边陲”,作为形容词则是“倒闭、破败”的意思,而且例句竟是“场末的酒馆”(门可罗雀的破酒店)。

我认为“场末”这个字眼,对居住在当地的人而言是一种伤害。因为这个字不只意味着边陲地带,还带有寂寞凄清,甚至代表沉沦堕落的黑暗面。就算我想错了,那也不会是住得舒服的地方。

过去向日町合并到京都市时也曾引发过争议。还记得有人曾发出如此忠告:“不要吵了,淀被纳入京都市后,就成了场未(就完了)!”

过去淀作为久世郡淀町时,有淀城、京都赛马场,也算是很有特色的小镇。一旦变成南区淀时,就显得毫无个性,完全沦为大京都市的一隅,让人好生“场末”的感慨。尽管淀的本身没什么改变,却多少还是给人以破败的空虚感。

姑且不管这种感觉是真是假,就算没有沦为“场末”的客观把握,但是由此产生的情感却挥之不去。全国各地或许也的确存在这样的地方。

然而,京都市里并没有场末之地,这是我写完本书后的明确感想。不管是什么区还是各个行政区的什么角落,完全不会给人。破落”的印象。即使来到东山区、伏见区或是京都南方尽头的街道,也不会有那种感觉。每个区域都各自有其丰富多彩的特色。

好比伏见区,过去她和旧京都市是分庭抗礼的不同文化豳,所以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滩并称是日本酒的产区,巍然耸立的酒仓林立,丰富了水边的风情,兼具实用与美观,令人“百看不厌”,也百游不倦。

两对,整个区域从吉至今也充分发挥了稻荷神社前商店街的特色,到处充满了人情味与欢乐气氛。伏见人倜可说是全日本泥偶的源头,烤小鸟,仙贝煎饼等对饕客更是极具魅力。山上人家、有趣的地名、逐渐与宇治融为一体的景观也颇耐人寻味。从我家二楼东边的小窗向东眺望,伏见的山景常引发我诸多想象,令我不禁支着腮帮子倚在窗边流连忘返。

道路之旅也是心灵之旅,更是学习许多事物的过程。几十年来游走京都各地,不知带给我多少的惊奇和感动。任何地方都有人活得堂皇自在,独特的生活步调兀自发光发亮。

又例如,我一直以为纳豆是关东人的吃食。第一次吃到纳豆是在就读东北帝大时的宿舍早餐。之前我只知道那是童话故事中少年男主角每天早晨兜售的商品,其滋味还是头一次品尝。本来我就喜欢吃黏稠的东西,所以一开始就觉得纳豆很可口。内心还很羡慕关东和东北的人,可以有这么美味的食物。

后来常去丹波造访,才知道丹波悠久的纳豆制造历史,而且那是真正讲究的传统纳豆。将自家栽种的纳豆铺在干草上发酵,再将精心制作出来的成品用稻草包裹。然而今日的京都,到处都可以看到不再是用稻草包裹、而是用薄木片(削薄的杉木或桧木片)或其他容器包装精美的纳豆,它已经成为京都人的日常食品。打从很早以前,我便时常收到丹波友人赠与的稻草包纳豆,这令我狂喜不已。在北山杉一带,新年正月也有制作纳豆饼的习俗。那是将纳豆馅填人类似镜饼的大圆麻糬中,然后烤来吃。滋味很棒,但每次看到烤网、砧板和菜刀上沾得湿湿黏黏的,都让我觉得好生可惜。不知道当地人有什么好方法可以避免这种事发生呢?总之,纳豆是丹波一带的传统美食,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文稿付梓后,收到了本书中提到的久多友人所撰写的《京都·久多》,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文字风趣,记载了她生活在久多的种种,勾起我多次造访久多的回忆,所以非常合我的心思。

不只是久多,本书所描写的每个地方,对我而言都是很重要的心灵交会场所。一开始是因为受邀演讲的偶然机缘,日后我三番两次继续前去,每次都有新的体验与感动。

而今我有些忧虑。人类总是不做好事,我担心那些旁门左道的开发是否会破坏了某些宝贵的东西,各式各样的社会转型和历史转变,是否会无情地冲击那些应该保存的事物?可是我依然很有信心地将未来托付给曾经相遇的人们,我相信只要有这些人存在,京都的街道仍将健在!

一如前两部作品,泽田大师也为本书绘制了美丽的画作。尽管他很辛苦地在我的带领下远离京都、长途跋涉,但令人高兴的是,这些杰出的画作为那些地方、那些人们的存在赋予了光辉。这本书能够问世,我由衷感谢草思社各位编辑的努力,还要感谢许多朋友曾为我天马行空的想法而开车作陪的好意。

后记

京都三部曲到本书便算完结。

《千年繁华》(1988)、《喜乐京都》(1992),以及本书《京都思路》(1994)。

取材时间是1985年到1993年,前后合计,约费时十年。

这之间,京都在时代的浪涛里不断波动,我亲眼目睹了许多消失的、改变的和未曾改变的事物,我试着将其中的一部分记录下来。

住宿一·京都饭店这是我经常投宿的地方,因为喜欢它沉稳古雅的味道而常来居住。别馆大厅(兴建于昭和十二年,公元1937年)是文艺复兴式的风格,我很享受在那里悠闲用早餐的时光。现在饭店正在进行加高工程,希望至少能保持它的原来风貌。

住宿二·石田旅馆位于祗园甲部的中间,我也常去叨扰。有时会爬上屋顶的晒衣台欣赏三百六十度的景观。至今这附近仍保持了瓦片屋顶高度一致的美丽风光。以四条通为界,祗园北部(乙部)一带盖起了奇形怪状的大楼,成了建筑的无法地带。据说甲部这里其实也隐藏着不为外人所知的问题。旅馆老板娘告诉我的内部消息,是我取材时的重要线索。

熟悉的寺院据说京都有2400座寺院,其中知名或格调高雅的固然很多,也有许多深入平民生活,与人亲近的。例如千本释迦堂、钉拔地藏,蛸药师、六角堂、六道珍皇寺、六渡罗蜜寺、八坂庚申堂(布偶猴),安井金比罗宫(绘马馆)、松崎大黑天等等,数都数不尽。因为都是祈求庶民今生的利益的,总显得世俗,同时也有可畏与明朗的气氛,这也是其魅力所在。

町家之外假如前有细眼的虫笼窗、京都特有的木格子外墙、矮便门、陈列架(几脚可向上收折的矮几)、竹帘、门帘,招牌、辟邪除魔的钟馗等是其外出时精心打扮的容颜,其侧脸就是平常卸完妆后的样子。但还是有着屋顶的飞起(倾斜)、短柱、白墙、木板墙、小窗、小庭院、仓库等巧妙组合的基本门面。

町家之内有些人亲切地让我参观其内部结构。町家内部其实有一基本格局,穿廊(泥地)、厨房,置物橱柜、碗柜、室内水井,二楼的储藏室、挑高天井、梁、天窗、小庭院、仓库等。然后依各家的大小、职业、生活习惯而有所不同。有些人家直接将煤气炉架设在旧炉灶上面使用。每户人家或许改造程度有别,但都保持了传统面貌。看到这些老房子遭摧毁成空地,徒留两侧空荡荡的墙壁,令人感觉十分心酸。

白砂庭院的设计银阁寺的银沙滩和向月台,是为了赏月而设计的舞台。上贺茂神社的砂山,是为了迎接神明降临而建造的标示。两者都是砂石,却能制造出如此神奇的小宇宙与雕塑。前人的创造力与设计的新颖感,着实令人讶异。

民艺品收藏双璧河井宽次郎纪念馆是故人所建、曾经生活过的住家,也是其创造的民艺品理想国。浸润在馆藏品所呈现的用具之美之中,好不愉快!大仓纪念馆展示了代表伏见历史的酿酒场,有着350年传统、充满岁月痕迹的各式造酒工具,每一件都是一流的手工艺品。天井雄伟的梁柱也值得一看。

龟冈城下町1992年夏天首次造访,这是明智光秀所筑的城池。如今还留下城区地名本町、内丸町、绀屋町、旅笼町、吴服町、盐屋町、京町等。令人发思古幽情的商家、民宅、酿酒场栉比鳞次,触发了我旅游与作画的兴致。秋天的龟冈祭有着和祗园祭很类似的十几辆山车(演奏神乐的神轿)和锌车,都是为前夜祭所建造的。可说是京都市里的小京都。

伏见人偶1993年7月,为了伏见人偶进行取材,我又来到新町通拜访好久不见的广田长三郎先生。广田先生是乡土玩具的权威,仓库二楼的房间存放着数量庞大的收藏。看着眼前精挑细选的伏见人偶极品,我度过了愉快的时光。穿廊外面有园艺师傅在照料花草树木。听说祗园祭将近,这里是山鉾的中心地。三年前在此观赏祭典的兴奋之情不禁又复苏了。

洛外所见由于本书取材所需,接触到许多自然风光和人们的生活:盛开在花折蛛深山中的山藤、久多的世外桃源和当地的妇女、周山自古以来的杉树、安详闲适的农村原始风景、丹波清源寺木喰上人所雕“十六罗汉像”的淳朴笑容、西山广阔连绵的竹林、南山城蜿蜒的茶园、八幡逐流桥下的波涛汹涌,等等。

在寿岳女士凡事躬亲的带领下,我得以更广泛更深入地认识京都,思考京都。我由衷地表示感谢。

另外,在此也感谢所有提供帮助的人士,“京都”的一切,和草思社的工作同仁。

泽田重隆

1994年早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5 6:4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