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是世界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无数代人的收集和整理而成的,也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一个个带有神奇色彩的美丽故事,一方面告诉了我们古代人民的朴实,另一方面又表现出他们富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这些美丽的故事像一个个优美的音符在我们心中跳动,丰富了我们的精神生活。这本《月下清风》是作者王相雨的伯父在行将就木之前留下来的故事集结。阅读它们,将带给我们无限的遐思和收获。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月下清风 |
分类 | |
作者 | 王相雨 |
出版社 | 山东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民间故事是世界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无数代人的收集和整理而成的,也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一个个带有神奇色彩的美丽故事,一方面告诉了我们古代人民的朴实,另一方面又表现出他们富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这些美丽的故事像一个个优美的音符在我们心中跳动,丰富了我们的精神生活。这本《月下清风》是作者王相雨的伯父在行将就木之前留下来的故事集结。阅读它们,将带给我们无限的遐思和收获。 内容推荐 《月下清风》在作者王相宇伯父所讲故事的基础上,围绕传统文化道德,又增添了父亲等人讲的故事,以及伯父与作者自身的一点经历,并对所有的这些故事和经历在基本保持原貌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的加工,稍微完善了一下其思想性(当然,其中一些故事不免夹杂“因果”之论,具有浓郁的神秘色彩,姑且免谈),增强了一点艺术感。另外,《月下清风》每篇的后面都附加了一定的个人认识,形成“叙事+杂谈(+诗词)”的构架,力求从诸多方面给读者以启示,尤其给可爱之少儿们和可畏之后生们以必要的教益,令其真正懂得,一个人不仅属于自己,也属于家庭,还属于社会。 目录 篇首词 孝悌慈爱篇 ◎劝孝歌/5 ◎祭灵丘/8 ◎郭巨埋儿/11 ◎仁恩、仁义和吴恩、吴义/14 ◎儿女的许愿/18 ◎白元偷桃/20 ◎“催命鬼”的来历/23 ◎龙凤的故事/29 ◎前面一坨狗粪/37 ◎哭树感天/39 ◎神狗/42 ◎人不如狗/45 ◎鞭子飞花/48 ◎桑园系子/50 ◎如此娘亲/52 ◎孩子看着自己的好/57 尚义爱物篇 ◎仁义之遇/61 ◎小铜锣/67 ◎小燕子报恩/72 ◎杀雁/75 ◎狐妻/78 ◎神槐/83 ◎宝葫芦/85 ◎一枚带缺口的银圆/91 ◎东平狗肉记/97 育少悟新篇 ◎外财/103 ◎香灰儿/105 ◎恶童/107 ◎学话/110 ◎玩虎英雄/112 ◎学艺要精/117 ◎都来看/121 ◎小伙计李半仙/123 ◎万里牛/131 ◎王恩与施义/137 ◎扎煞留驴/146 百味咀嚼篇 ◎饥寒与饱暖/153 ◎长袍·马褂·马甲/158 ◎一块肉皮的遭遇/161 ◎干粮与银子/163 ◎贫富二神/167 ◎火龙单/170 ◎攀大辈儿/173 ◎赶山鞭/178 ◎孟姜女的传说/181 ◎刘邦斩蛇/183 ◎神医孙思邈/184 ◎王华买爹/191 ◎八王微服私访记/197 ◎济公送礼/200 ◎海瑞降香/202 ◎鸟语通/207 ◎血西瓜/209 ◎驴为王/212 ◎没尾巴老李/214 ◎恶狗/215 ◎屋漏/218 ◎面鸡面鸭/219 ◎神画/221 ◎齐半仙/225 ◎痴男慧女/231 ◎克鬼记/235 ◎谄祭/243 ◎增撂二神打赌/245 ◎饺子边儿的故事/248 笔者身遇篇 ◎大爷对付小鬼子/255 ◎得宝记/259 ◎笑过之后/261 ◎光丸/263 ◎鼠仇/265 ◎蜥蜴吞人/268 ◎猫义/271 ◎黎明琴声/273 ◎感震/277 ◎锅是铁打的/278 ◎梦/283 ◎官魂/286 篇尾诗 试读章节 仁恩、仁义和吴恩、吴义 山东有个吴家庄,庄里有个吴嬷嬷,膝下两个儿子,大的叫吴恩,小的叫吴义,各娶了一房媳妇。可不知怎么回事,日子越过越难。老太太自己没了劳动能力,若儿子孝顺还行,可她的儿子不孝却是远近闻名,生活的滋味就可想而知了。 麦收临近,两个儿子说要带着媳妇“下河南”帮人收麦子,让老太太一人守在家里。两个媳妇说:“没米没柴,一个老婆子不是要饿死吗?”两个媳妇坚持要带上婆婆。没办法,兄弟俩只好答应,带上老太太一起走。 一家五口,推着一辆独轮小推车就下河南了。小推车由老大吴恩推着,老二吴义拉着。车上坐着老太太和一个媳妇,另一个媳妇在后面跑着一一车上只能坐两个人。两个媳妇轮流跑,还有一个一直跑着的——就是他们养的那条黑狗。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走了多少路程。兄弟二人觉得老太太是个负担,就想把老太太扔半道上。于是,老大吴恩说:“娘,您一直坐着可能也累,不如下来走走,身子也舒坦!”老二吴义也说:“嗯,下来跑一跑,动弹动弹没坏处,下来吧,娘!”老太太没办法,只能说:“行!” 兄弟俩跟老娘约定:“我们到前面那个庄上等着您。”妯娌俩却觉得不合适,私下说:“这样做,当儿女的太亏心!”不过,却也不敢对兄弟二人说什么。 就这样,一对儿子推着一对媳妇在前面猛跑,一个老婆子迈开一双小脚儿在后面紧跟。慢慢地.老太太越落越远了,不过那条狗却始终也没离老婆子左右。等到老婆子顶着火辣辣的太阳,大汗淋漓、气喘吁吁地追到庄上时,却早已不见了儿子和媳妇们的影儿了。老婆子在村头儿东瞅西瞧、南寻北问,遇到一个放羊的老头儿,人家告诉她:“两个汉子推着两个妇女早就下正南了,这工夫约摸着走出二十里地了。” 老太太听罢,如五雷轰顶,这才明白:“这些冤家是存心要把娘舍了啊!”这正是: 吴嬷嬷,泪涟涟,不孝儿,听我言, 舍娘舍得心不善,心不善! 数了天大,数地大,不孝父母如欺天,如欺天! 吴嬷嬷放声大哭,直哭得口干舌燥,嗓音嘶哑;直哭到太阳落山,天昏地暗。还得交代一下,那条黑狗一直守在老太太身边,不断地摇着尾巴,不时抬头看看老太太…… 这时,两个小伙子从地里干活回来,问明情况,说道:“老人家,您的孩子不要您,我们要。俺兄弟俩从小没娘,您当俺娘行吗?”嘿,哪有不行的理儿,凭空出来两个儿子不是天大的福吗?老太太就这样跟着两个新儿子回了家。 原来,这个庄叫仁庄,这两个小伙子呢,老大叫仁恩,老二叫仁义,是庄里的老实人、大好人。就是因为父母早丧,家境贫寒,兄弟俩都快三十了还没娶上媳妇。 新的一家人就这么组合起来了。儿子在外忙活,老娘在家张罗,日子虽紧巴点儿,却是有滋有味,这里就不细说了。 那吴恩、吴义兄弟二人在河南某地落了脚,他俩去帮人割麦子,两个媳妇去拾麦子,也不必细说了。 却说这没天理的事儿被玉皇大帝的大臣太白金星得知,大怒,心想,似这等猪狗不如的家伙枉披人皮,活着有什么用?于是,将吴恩、吴义的心肝给挖走了——可能是拿到天庭去喂狗吧!令人担心的是,狗吃不吃呢?如果吃了,狗会不会也变得不孝了呢?不管这些了,反正这两个黑了心的不孝之徒归了西天。 两个媳妇没了依靠,只好顺着来路回家。 这一日,妯娌俩来到一个村庄,在村口看见一条黑狗。“这不是咱家的狗吗?”二人喜出望外,断定“咱娘准在这里”。原来,这正是吴恩、吴义遗弃老娘的地方——仁庄。妯娌俩跟着狗来到一个栅栏院里,这正是老太太的新家。婆媳重逢,悲喜交集,声泪俱下。媳妇诉说,当时妯娌二人不愿把娘丢下,可吴恩、吴义铁了心,胳膊拧不过大腿呀。当听说吴恩、吴义的下场后,老太太的泪水禁不住又哗哗地流了出来,但随即就使劲儿擦了擦眼睛,叹了一口气,没说别的,只说了一句话:“我的两个儿,一个叫仁恩,一个叫仁义。” 老太太心里明白,两个媳妇可不是那没心肝的人。但是,往后的日子怎么过?两个儿子没媳妇,两个媳妇没着落,不正是巧了吗?她把这个想法告诉了两个媳妇,两个媳妇都说好。她又私下跟两个儿子说了,两个儿子都说:“娘,不妥吧?咱人穷志不穷,趁人落难捡便宜的事儿咱可不干!”娘说:“好孩子,她们都愿意了!” 故事讲到这里,就不用再说了吧?结局在我们的心里自然就产生了…… P14-16 序言 伯父是2003年冬天离开人世的。就在这一年的春节期间,为了安慰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给他增加一点快乐,也为了留住一些记忆,作为将来永远的怀念,我利用寒假十来天的时间,抽空就听伯父“拉呱”,把他拉的“呱”记下来。有人“捧场”,伯父很高兴,他还自豪地说:“嗯,记下来吧,等大爷没了,就没人会拉了!”那时,我就已经感到十分难过和遗憾了——本来他老人家的故事“三天三夜不住气儿地也拉不完”,可好多故事那时他就已经记不起来了,即便讲出来的,也往往是丢三落四的。 我为故事的失缺而遗憾,更为伯父生命的逝去而难过,我多么愿意留他老人家在人世间多待几年而晚一点进入那可怕的永恒啊!我无法想象一个朝夕相处的亲人怎么会有一天突然永远地离我而去……我只能采撷到伯父故事海洋中的部分浪花,而且有些还残缺不全——但这些足以给今天的我带来幸福和安慰,每当想到这些故事,我就仿佛看到了伯父那和蔼的笑脸,他老人家就像来到了我们身边。妻子还经常模仿伯父的口气“拉”上几句“呱”哩。 伯父走了,可他的故事还伴着我。今年春节期间,我又一次翻开这些记录,无意中发现:这些故事几乎都是围绕仁爱,讲孝慈、友善、信义等传统道德的——这不正是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弘扬的吗?孔子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这些故事不正如偃草之风轻轻吹过我们的耳边,吹入我们的心扉吗? 科技文明,正以昂扬的姿态跨着现代经济的骏马奔驰着,几乎吸引了现代人全部的目光;而另一种文明——传统道德,却受到了冷遇,似乎变得微弱、黯淡了。于是,“完全的自我中心”成为现代很多人的主体意识,从某种程度上讲,对外物(家庭、社会、自然)的爱心失落了,信义失落了 但我还是相信,大德永不衰,人间有大爱;我也总是希望“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于是,我想把这些故事传播出去,旨在弥补时代缺失,弘扬传统美德,唤起世人爱心,为和谐、稳定社会之发展稍尽绵薄之力;也算以此来告慰先伯父的在天之灵吧。这样,在伯父所讲故事的基础上,我围绕传统文化道德,又增添了父亲等人讲的故事,以及伯父与我自身的一点经历,并对所有的这些故事和经历在基本保持原貌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的加工,稍微完善了一下其思想性(当然,其中一些故事不免夹杂“因果”之论,具有浓郁的神秘色彩,姑且免谈),增强了一点艺术感。另外,每篇的后面都附加了一定的个人认识,形成“叙事+杂谈(+诗词)”的构架,力求从诸多方面给读者以启示,尤其给可爱之少儿们和可畏之后生们以必要的教益,令其真正懂得,一个人不仅属于自己,也属于家庭,还属于社会。 听呱儿、拉呱儿,口耳相传,道听途说,瑕疵多多,难为深究;况有些故事本源于一些成名大作,嘴边滚过,添枝去叶,未尝不可,亦在所难免。出自凡人之口,成于无名笔下,恐失雅俗之望,贻笑于大方之家;然笔拙心诚,厚德为先,敬请读者谅解并不吝赐教! 王相雨 2012年4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