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ERP--从内部集成起步(第3版)/信息化名家经典书库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作者 陈启申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目录

第1部分 ERP原理与管理思想

 第1章 Gartner公司是如何提出ERP的

1.1 Gartner的研究报告

1.2 ERP诞生的历史背景

1.3 Gartner定义的深远影响

1.4 制造业信息化行业细分与环境

1.4.1 信息化需求因行业而异

1.4.2 信息化必要的外部环境

1.5 ERP内部集成与MRP II

 第2章 从优化业务流程谈信息集成的必要性

2.1 信息化与流程优化的关系

2.1.1 全局观念和全流程

2.1.2 增值与共赢——优化流程的终极目的

2.1.3 优化流程的概念

2.1.4 流程的可视化

2.2 信息集成与实时共享

2.2.1 信息孤岛割断了流程

2.2.2 信息集成与实时共享

2.2.3 信息集成的条件

2.2.4 效益是人用出来的

 第3章 用信息集成的观念理解MRP到ERP II

3.1 MRP——产供销物料信息集成

3.2 MRP II——物流资金流信息集成

3.3 ERP——供需链信息集成

3.3.1 企业生存的外部因素

3.3.2 ERP的发展过程

3.3.3 协同商务与协同文化

3.3.4 ERP系统的支持平台

3.3.5 小结

 第4章 物料信息的集成

4.1 集成物料信息的模型

4.1.1 独立需求与相关需求

4.1.2 物料信息集成的数据模型

4.2 MRP运算的逻辑流程

4.3 MRP系统——需求与供应的平衡

4.4 MRP不考虑能力限制吗

 第5章 ERP计划的时间概念

5.1 提前期

5.2 时间三要素

5.2.1 计划期

5.2.2 时段

5.2.3 时区与时界

5.2.4 时区与定单状态

5.3 5种作业时间

 第6章 效益指导物流——MRP II

6.1 战术与战略的统一

6.2 物流与资金流信息集成

6.2.1 静态集成

6.2.2 动态集成

6.3 正确理解财务和业务的关系

6.3.1 过程和结果的关系

6.3.2 财务管理内涵的变革

6.4 MRP II的其他功能扩展

6.5 MRP II基本子系统配置

 第7章 全球经济与供需链管理

7.1 供需链的意义

7.2 形成供需链的5种流

7.2.1 信息流

7.2.2 物流

7.2.3 资金流

7.2.4 增值流

7.2.5 业务流

7.3 供需链管理与信息技术应用

7.3.1 供需链管理战略

7.3.2 应用系统与信息集成覆盖范围

7.3.3 供需链管理与协同文化

 第8章 ERP的相关管理理念

8.1 主要相关管理理念

8.2 敏捷制造

8.3 精益生产与准时制

8.4 约束理论

8.4.1 优化生产技术

8.4.2 TOC的基本点

8.5 价值链

8.6 全面质量管理

8.7 六西格玛

8.8 业务流程重组

8.9 现代经济学原理

 第9章 ERP内外信息集成要点

9.1 ERP内部集成的扩展功能

9.2 ERP外部集成的扩展功能

9.2.1 外部集成的任务与手段

9.2.2 客户关系管理(CRM)

9.2.3 供应链管理(SCM)

9.3 大集成趋势

 第10章 高管团队工程与企业文化

10.1 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

10.2 实施ERP的动因

10.2.1 形形色色的动因

10.2.2 我要干与要我干

10.3 高管团队工程是决定ERP成败的决定因素

10.3.1 “一把手工程”实质是“高管团队工程”

10.3.2 支持源于收益

10.3.3 两个标志——明白人和自己用

10.3.4 目标方法考核

10.3.5 建设复合型人才队伍

10.4 怎样才能不陷入误区

10.4.1 常见误区类型

10.4.2 上线就是成功吗

10.4.3 ERP就是软件吗

10.4.4 怎样看待国情

10.4.5 管理模式的国界

10.5 制造业的目标与企业文化

10.5.1 制造业的目的

10.5.2 建立实施ERP的企业文化

 第11章 ERP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11.1 发展历史

11.1.1 起步

11.1.2 外国软件商涌入

11.1.3 国产软件的兴起

11.2 ERP系统在我国推行的问题

11.2.1 企业高管认识问题

11.2.2 规范市场问题

11.2.3 宣传普及问题

11.2.4 壮大队伍问题

11.2.5 交流提高问题

11.2.6 大中小集成问题

第2部分 ERP内部集成的应用

 第12章 制造业的生产类型和需求响应策略

12.1 离散生产与流程生产

12.1.1 离散生产

12.1.2 流程生产

12.2 需求响应策略

12.2.1 需求周期与供应周期

12.2.2 需求响应策略的类型

12.2.3 产品生命周期与需求响应策略

 第13章 基础数据

13.1 数据规范与准确性

13.1.1 信息化管理需要绿色信息

13.1.2 保证数据准确的措施

13.2 数据类型

13.3 主要基础数据

13.4 字段类型

 第14章 编制物料清单

14.1 物料和产品结构

14.1.1 物料的定义和特性

14.1.2 产品是由众多“单层结构”组成的

14.1.3 编制物料清单的顺序

14.2 物料分类

14.3 物料编码

14.3.1 物料编码的基本要求

14.3.2 物料编码含义问题

14.3.3 其他注意事项

14.3.4 相关的对照代码

14.4 物料主文件

14.5 物料清单

14.5.1 物料清单的作用

14.5.2 制造BOM与设计BOM

14.5.3 建立物料清单的方法

14.5.4 物料清单的类型

14.5.5 虚拟件

14.5.6 模块化物料淸单

14.5.7 产品结构的类型

14.6 设计变更通知

14.7 物料清单的准确度

 第15章 需求管理

15.1 需求管理的意义

15.2 需求类型与需求响应策略

15.2.1 分销需求

15.2.2 销售合同(定单)

15.2.3 需求预测

15.2.4 其他需求

15.3 CPFR模式

15.4 创造需求

15.5 销售管理

15.5.1 销售管理的内容

15.5.2 客户信息

 第16章 计划与控制

16.1 计划与控制的作用

16.2 计划与控制流程

16.3 经营规划

16.4 销售与运作规划

16.4.1 销售与运作规划的定义

16.4.2 销售与运作规划的作用

16.4.3 销售与运作规划与主生产计划的区别

16.4.4 销售与运作规划的编制

16.5 主生产计划

16.5.1 作用与意义

16.5.2 计划对象与方法

16.5.3 MPS报表及其应用

16.5.4 需求计算

16.5.5 计划的重排与部分修订

16.5.6 主生产计划员

16.5.7 保持计划稳定可行

16.6 物料需求计划

16.6.1 作用与意义

16.6.2 MRP的信息处理

16.6.3 不同产品不同层次相同零件的MRP运算

16.6.4 考虑损耗的MRP运算

16.6.5 考核MRP执行业绩的主要指标

16.7 特殊生产类型的计划

16.7.1 定单组装与多层MPS

16.7.2 定单设计与项目计划

16.7.3 重复生产与有限能力排产

16.7.4 分销资源计划

16.7.5 流程工业的计划特点

 第17章 能力计划与排产

17.1 能力计划流程

17.1.1 远期能力计划

17.1.2 中期能力计划

17.1.3 近期能力计划

17.2 物料计划与能力计划

17.2.1 间歇式生产

17.2.2 流水式生产

17.3 能力计划基础数据

17.3.1 工作中心

17.3.2 工艺路线

17.3.3 加工提前期的作业时间

17.3.4 工作日历

17.4 粗能力计划

17.4.1 输入与输出信息

17.4.2 运算方法

17.5 能力需求计划

17.5.1 逻辑流程图

17.5.2 工作中心能力负荷图

17.5.3 追溯负荷

17.6 投入产出控制

17.7 有限能力排产(FCS)

17.8 约束理论的D-B-R法

17.9 高级计划与排产(APS)

17.10 关键路线与关键链

17.11 小结

 第18章 生产作业控制

18.1 控制的意义和内容

18.2 计划指令

18.2.1 加工单

18.2.2 派工单

18.3 反馈信息

18.3.1 工序跟踪报告

18.3.2 工作中心完工报告

18.4 确定工序优先级

18.5 常用调度措施

18.6 拉动作业

18.6.1 看板作业

18.6.2 反冲法

18.7 制造执行系统

 第19章 库存管理

19.1 物料管理

19.1.1 物料管理的重要性

19.1.2 物料经理

19.2 库存管理

19.2.1 库存控制

19.2.2 库存目的

19.2.3 库存费用

19.2.4 库存事务

19.3 安全库存与安全提前期

19.3.1 安全库存

19.3.2 安全提前期

19.4 定货批量

19.4.1 批量规则

19.4.2 批量增量

19.4.3 损耗及有效成分

19.5 补充库存的方法

19.5.1 定货点法

19.5.2 两箱法

19.6 库存盘点

19.6.1 物料的ABC分类

19.6.2 循环盘点

19.6.3 维护库存信息的准确性

19.7 仓库与货位

19.8 库存与业务的集成关系

19.8.1 ERP系统库存台账的特点

19.8.2 信息集成在库存台账上的体现

19.9 小结

 第20章 采购管理

20.1 采购管理的重要性

20.2 成本由谁定调

20.3 采购管理观念的转变

20.3.1 合作伙伴

20.3.2 协同作业

20.4 采购模式和采购流程

20.4.1 间歇式定货生产

20.4.2 重复性生产与VMI

20.5 总体拥有成本的应用

20.5.1 TCO概述

20.5.2 TCO分析

20.6 选择供应商

20.6.1 供应商分类

20.6.2 选择供应商的标准

20.6.3 减少同一物料供应商的好处

20.6.4 供应商业绩评价

20.7 集中与分散采购

20.8 自制与外购决策

20.8.1 处理自制转外购的方法

20.8.2 影响自制与外购决策的因素

 第21章 产品成本

21.1 管理会计

21.1.1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

21.1.2 标准成本体系

21.2 责任会计制

21.2.1 责任会计的原则

21.2.2 成本中心

21.2.3 利润中心

21.3 产品成本构成

21.3.1 成本构成

21.3.2 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

21.3.3 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

21.4 产品成本计算

21.4.1 计算产品成本的基础数据

21.4.2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21.4.3 间接费分配

21.5 作业成本法

21.5.1 作业成本法的意义

21.5.2 作业成本法的间接费分配

21.5.3 计算步骤

21.6 成本类型

21.6.1 标准成本

21.6.2 实际成本

21.6.3 模拟成本

21.7 成本差异分析

21.7.1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21.7.2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21.7.3 变动间接费差异

21.7.4 固定间接费差异

21.8 决策应用

21.8.1 贡献毛益

21.8.2 差量分析

21.8.3 本量利分析

21.8.4 盈亏平衡点分析

21.8.5 预测利润和目标销售量

21.8.6 定价决策

第3部分 项目管理与ERP实施

 第22章 项目管理

22.1 实施ERP必须运用项目管理

22.2 ERP项目的项目周期

22.2.1 项目周期的起点和终点

22.2.2 项目周期的阶段划分

22.2.3 项目实施周期的跨度

22.3 ERP项目管理的基本内容

22.4 前期阶段

22.4.1 前期工作的内容

22.4.2 决策

22.5 项目定义

22.6 工作分解与项目计划

22.6.1 工作细分结构

22.6.2 编制项目计划

22.6.3 控制项目计划

 第23章 项目组织

23.1 谁唱主角

23.2 ERP项目组织

23.2.1 组织层次

23.2.2 领导小组

23.2.3 实施小组

23.2.4 职能业务组

23.3 中层经理的作用

23.4 项目经理人选

23.4.1 项目经理的条件

23.4.2 项目经理的权限

23.4.3 项目经理工作注意事项

23.5 创建团队精神

 第24章 防范风险与成功的条件

24.1 风险管理

24.1.1 ERP项目的风险是可以防范的

24.1.2 ERP项目的主要风险

24.2 成功率的争议

24.3 先天条件

24.4 后天条件

24.5 谁对ERP项目成功负责

24.5.1 软件商能对成败负责吗

24.5.2 能否成功在于企业自身

 第25章 管理诊断与需求分析

25.1 企业战略与信息化战略

25.2 标杆管理与差距分析

25.3 管理诊断与宏观需求分析

25.3.1 管理诊断与因果分析

25.3.2 宏观需求分析

25.4 微观需求分析

25.4.1 业务流程分析

25.4.2 信息流程分析

 第26章 投资效益分析

26.1 投资效益分析的必要性

26.2 投资和回报的估算

26.2.1 不要忽略任何资金投入

26.2.2 效益从何而来

26.2.3 定性效益

26.3 分析方法

26.3.1 净现值流曲线与回收期

26.3.2 敏感性分析

 第27章 项目目标

27.1 制定目标的必要性

27.2 制定目标的注意事项

27.3 ERP项目目标举例

27.4 选型前必须完成的工作

 第28章 制造业行业特点与选型

28.1 制造业的行业分类及“行业解决方案”

28.2 选择ERP产品

28.2.1 勿为名称所误

28.2.2 如何看待ERP产品

28.2.3 如何看待实施服务

28.2.4 如何看待价格

28.2.5 业务系统配置

28.3 选型的知理知己知彼流程

28.3.1 规范选型流程

28.3.2 先软件后硬件

28.4 具体选型步骤

28.5 洽谈注意事项

28.6 对选型的几点忠告

28.7 自行开发与更新问题

28.8 国产ERP产品和进口ERP产品

28.9 选择咨询公司

28.10 项目监理

28.11 双向选择问题

 第29章 ERP实施要点

29.1 ERP内部集成的实施进程

29.1.1 由里及外

29.1.2 实施进程

29.2 两个重要里程碑和四个关键环节

29.3 培训工作

29.3.1 培训工作的重要意义

29.3.2 培训内容

29.3.3 培训工作中容易忽视的问题

29.3.4 教室与教具

29.3.5 制作投影片注意事项

29.4 数据准备

29.4.1 信息化管理对数据的要求

29.4.2 影响数据准确的因素

29.4.3 数据的准确性与合理性

29.5 模拟运行

29.5.1 模拟运行的意义

29.5.2 模拟运行的层次

29.6 工作准则与工作规程

29.7 系统切换

 第30章 变革管理

30.1 变革管理的目的

30.2 如何看待和克服阻力

30.3 值得参考的变革要领

30.4 变革与文化

30.5 推动变革的几个环节

 第31章 业务流程重组

31.1 业务流程重组的必要性

31.2 正确理解业务流程重组

31.3 业务流程重组注意事项

31.4 业务流程重组与信息技术

31.5 信息技术应用与流程重组

31.5.1 MRP应用与业务流程重组

31.5.2 供需链管理与业务流程重组

 第32章 项目实施评价

32.1 业绩评价是企业自我检查的增值流程

32.2 评价必须对照目标

32.3 实施评价的“平衡记分卡”

32.3.1 平衡记分卡

32.3.2 ERP内部集成项目实施的“平衡记分卡”

32.4 MRP II评价方法借鉴与不足

参考文献

我对ERP实质的理解

内容推荐

陈启申编著的《ERP--从内部集成起步(第3版)》是为帮助企业各级管理人员理解ERP原理、指导思想、运行机制、项目实施和应用而编写的,重点在企业内部管理信息集成。对我国大多数企业来讲,实施ERP从实现内部信息集成起步,是由浅入深、由里及外的现实可行的步骤。内部集成是企业管理信息化长征的第一步。

《ERP--从内部集成起步(第3版)》强调信息技术与业务流程密不可分的关联,根据首先提出ERP概念的美国Gartner Group公司历次研究报告介绍ERP,根据倡导MRP概念的美国运营管理协会(APICS,创始时名为“美国生产与库存管理协会”)出版的经典文献介绍内部集成应用。

《ERP--从内部集成起步(第3版)》分“erp原理与管理思想”、“erp内部集成的应用”和“项目管理与erp实施”三部分,是一本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有针对性、重在实用的普及教材。适合企业各级管理人员、项目实施顾问、管理咨询公司、软件公司和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读者阅读。

编辑推荐

陈启申编著的《ERP--从内部集成起步(第3版)》是为帮助企业各级管理人员理解ERP原理、指导思想、运行机制、项目实施和应用而编写的,重点在企业内部管理信息集成。本书适合企业各级管理人员、项目实施顾问、管理咨询公司、软件公司和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读者阅读。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0 8:5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