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族群性的建构和维系(一个宗教群体历史与现实中的认同)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哈正利
出版社 宁夏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族群性的建构和维系(一个宗教群体历史与现实中的认同)》是哈正利博士在他的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的。本文注意将人类学关于族群认同的理论和其在历史和现实中个案性的实践相结合,力图对其集体认同建立、发展和延续,做出历史人类学的分析和阐释,借此理解其集体认同的表达和演变。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内容推荐

《族群性的建构和维系(一个宗教群体历史与现实中的认同)》(作者哈正利)主要以中国西北回族中一个宗教性群体——西道堂为研究对象,目的在于将人类学理论和方法,尝试性地应用于中国伊斯兰教研究中,并进一步对西北回族内部差异性做出阐释。本文注意将人类学关于族群认同的理论和其在历史和现实中个案性的实践相结合,力图对其集体认同建立、发展和延续,做出历史人类学的分析和阐释,借此理解其集体认同的表达和演变。

研究方法上,《族群性的建构和维系(一个宗教群体历史与现实中的认同)》注重将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和历史文献研究方法相结合,突破既往研究局限于历史研究范围之内的情形。同时,因为引人了人类学中族群认同研究的理论,作为分析工具,扭转既往研究中忽视理论探讨的倾向。而且,本书提出将它放在中国西北回族社会的时空背景中来研究的方法,即将它放在一个比较复杂的、社会关系网变迁中来考察,且尤其关注各种因素对其建立、发展和延续的影响,及其在集体认同表达中的体现。

内容上,除导论和余论之外,本书前四部分以历史材料为主,结合田野资料,将西道堂放在一个地方社会历史变迁的框架中描述、分析和讨论。而交待其发祥地——甘肃省临潭县在历史地理、文化分布和权力机制上的边缘性,旨在说明它在历史和现实中所依托的自然地理空间和社会空间及其特征。其次,讨论中国西北穆斯林社会的苏非主义传统和马启西思想来源等,是为了说明其创建所依凭据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资源。再次,鉴于它产生于门宦林立的西北穆斯林社会中,所以,讨论它和地方社会中不同教派和民族之间的关系形式的历史变迁,有助于理解这些关系对其认同选择的影响。最后,研究它和地方社会以外的民族、国家权力和知识界之间的互动关系,在于揭示它是如何拓展地方社会以外的生存空间的。

后四部分以田野材料为主,结合相关历史文献,就其内部关系和日常生活实践中的认同表达,展开民族志式描述、分析和阐释。其巾,研究宗教上层人士,在于揭示其在集体认同中的地位。而对其群体内部组织体系的分析,在于展现其内部的组织性,及其在集体认同选择和组织中的功能。再者,描述服饰、婚姻策略、宗教礼仪和丧葬等日常生活的实践,旨在展现其集体认同的表达,以及与其他门宦的区分。最后,通过对集体性大型宗教仪式的过程的描述和分析,揭示仪式中的集体认同。

结论中,以西道堂为个案,立足其历史和现实中的社会实践上,围绕族群性的建构和维系展开讨论。作者认为它的产生、发展和延续,主要依托于特定自然和社会空间之下的社会关系。在此背景下,通过和各种社会力量的互动和交流,其群体规模和集体认同得到延续和再现。可以说,它是社会关系建构的产物,它的历史,就是其不断协调自身和各种社会力量之间的关系,并借此来实现其在宗教理念和社会实践上合法性的过程。因此,它的建立依托于西北回族社会巾的苏非主义传统,并深受西北社会中伊斯兰教门宦传统的影响。而且,在其建立、发展和延续的过程中,族群间排斥对其族群性的维系和表达,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这在其集体认同变迁之中得到体现。 总之,本书通过对西道堂历史与现实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多重社会关系形式变迁下的族群性建构的地方性个案,展示了历史和现实中影响族群认同的多种可能性。与既往对回族内部认同差异性的研究相比,本书在肯定各种社会关系形式的变迁对族群认同表达造成影响的可能性的同时,并在复杂的地方历史中,发掘出人们在族群性建构中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而且,本书的讨论使以往尚未被深入研究的西北回族内部的差异性,获得了可以理解的可能。而这种理解的可能性基于本书提出的一个基本认识,即虽然西北回族社会秉承相近的宗教传统,但由于地方社会历史背景的特殊性,以及不同地区回族对宗教教义的理解和实践的选择不同,结果造成西北回族穆斯林内部认同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而且,伴随着族群的边界的维系和延续,这种差异性渗透到日常生活实践的不同层面,至今依然对族群成员的行为具有较大的影响。

目录

序言

内容提要

导论

 (一)选题及其目的

 (二)既往研究得失

 (三)相关理论背景

 (四)本书研究策略

一 临潭社区的边缘性

 (一)自然环境和生计手段

 (二)地方社会的政治和权力

 (三)族群的移人和消长

 (四)宗教生活的多元化共存

 (五)地方社会的边缘性

二 宗教群体的创建

 (一)西北伊斯兰教的传统

 (二)马启西早年的宗教实践

 (三)马启西宗教理念的来源

 (四)皈依者和皈依故事

三 存续于多重族群关系之中

 (一)定名于教争之中

 (二)教争的转换和浩劫

 (三)深陷民族矛盾的陷阱

四 生存空间的开拓

 (一)民族关系的经营

 (二)追求民族国家认同

 (三)同知识界的互动

五 引领者及其象征

 (一)魅力、功修和传承

 (二)社会实践传统的延续

 (三)教长崇拜和拱北修建

六 群体内部组织体系

 (一)定居点形成和分布

 (二)清真寺及经堂教育

 (三)管理机构和组织化管理

七 日常生活中的族群区分

 (一)服饰特征和变更

 (二)婚姻策略和边界维系

 (三)宗教生活上的区分

 (四)丧葬、纪念和墓地

八 尔麦里的过程与阐释

 (一)尔麦里的准备

 (二)尔麦里的高潮和结束

 (三)尔麦里的阐释

余论 族群性的建构和维系

 (一)环境、互动和族群性的建构

 (二)族群性建构的文化资源

 (三)族群间排斥和合法性的维系

 (四)认同的表达和族群性维系

参考文献

附录回族穆斯林常用语词汇表

后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0:5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