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是妖,画了皮很性感,一旦被撕开,是让你毫无欲望的肮脏的舔舐和控制——《资本杀——财富控制下的影子政府》揭示资本如何重构或毁灭世界运行规则,完成世界危机与繁荣轮回的构筑,将政府玩弄于掌骨之间的台前幕后,带你透过资本的光鲜外衣,裸视资本真相。
把资本彻底扒光了,好好晒晒——作者虞将杰身居美国多年,曾就职于Google总部,工作中接触到很多的资本故事,深知其背后的“典藏”。
总统也没什么了不起——《资本杀——财富控制下的影子政府》揭开资本与政府之间的那些错综复杂、合欢同枕、交恶见血、肆意玩弄的关系,展示“资本是最终的危机温床,危机是资本最好的营养”这一挟政府而吸血世界的本质。
美国国会参议院20年元老级议员克里斯托夫·杜德(Christopher Dodd)为什么会在次贷危机中结束自己的政治生命?几乎云集美国所有大企业的“美国商会”为什么不惜一切代价要把总统奥巴马弄下台?美国共和党最近10年所推举的总统级副总统候选人物小布什、切尼、麦凯恩、佩林都有强大的石油行业背景,这是只是偶然巧合还是另有原因?
虞将杰编著的《资本杀——财富控制下的影子政府》从“资本逐利”的角度入手,详细描述了自由资本对各国政治的强大操控能力。虽然其操控方式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表现方式——有的通过游说立法推动自由市场、有的通过行贿政府获得市场权力、有的与政府合谋发动对外战争,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任何一种政治生态的背后都有资本集团的影子;任何国家的政局变革乃至国际争端都有其背后的利益成因。
读者阅读完《资本杀——财富控制下的影子政府》,或许能够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2.倒卖欠条扰乱世
“房地美”和“房利美”(简称“两房”)以观音姐姐的姿态出现在美国银行面前,并对他们说,我能够帮你解决资金的流动性问题。方法如下:
假设美国人汤姆向银行贷款买了一套40万美元的房子,汤姆首付10万,银行提供30万贷款,贷款期限为20年。按照4%的贷款利率计算汤姆在20年内需要向银行偿还总金额共计54万,其中包括30万的本金和24万的利息。
现在汤姆向银行贷了款,买了房子,并跟银行写下借条:“汤姆欠银行30万美元,加上利息一共要还54万美元,20年还清。”这就是贷款合同。随着贷款总额的增多,银行可能有时候手头没有钱继续放贷了,于是 “两房”就先替汤姆把钱还给银行,同时从银行手中接过汤姆的这张借条,这张借条也就有了一个新名字,叫作“住房贷款抵押债券(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谁拥有了这张债券,谁就是汤姆的实际债主。银行把这张纸卖给“房地美”,“房地美”就是汤姆的债主,以后汤姆的月供都通过银行进入“房地美”的口袋中。
不少美国商业银行为了解决资金流动性并且为了降低贷款风险,就在必要的时候把汤姆的房贷抵押贷款卖给“两房”,这样一下子就能够回笼30万美元的本金,也就有足够的钱接着再用来放贷。同时,如果汤姆以后没钱了,断供了,这个风险也就转嫁给了“两房”,没有贷款银行什么事情。而“两房”在赚取汤姆利息的时候,也同样承担了风险。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银行把汤姆、杰瑞、珍妮等不同贷款人的房贷放在一起,因此出售给“两房”的住房贷款抵押债券往往一笔就是上亿。而在美国,只有“房利美”和“房地美”等企业在政府的授权之下才有资格从事这个买卖。
当然,“两房”也不会把住房贷款抵押债券锁在自家保险箱里,而是转手再卖给别人,转手的时候,“两房”还向别人保证,“不管以后汤姆是不是按时还钱,我都能确保你的本金和利息不受损失。当然,您得向我交点钱,当作是保险费。”所以“两房”每出售一笔住房贷款抵押债券,就要从中赚一笔,这笔钱叫作“保证费”(Guarantee Fee)。而从“两房”手中购买房贷抵押债券的人为了资金安全,也愿意付这笔钱。
“两房”收取的保证费平均水平为0.19%,这个数字看着不大,但是想想美国庞大的住房贷款总额,因此也足以让他们吃成胖子。在次贷危机之前,“两房”都是美国名副其实的金融巨头。2007年,“房地美”在美国本土500强公司中排名第50位,市值达531亿美元,和微软旗鼓相当;“房利美”名列112,市值达78亿美元,和甲骨文(Oracle)相当。这一年,“两房”所持有或担保的住房贷款总额高达5万亿美元,占美国全部住房贷款的50%。
同时眼光雪亮雪亮的群众也一定看明白了,房地产行业越是红火,买房人越多,贷款额越大,那么住房贷款抵押债券的交易量也越大,“两房”赚的也越多,所以“两房”是坚定不移地拥护“次级贷款”的,也就是说不管家底如何,“两房”都鼓励美国人向银行贷款买房。
不过有人可能要问了:“两房”胃口这么大,底气那么足,究竟是什么来头?不说不知道,一说还真有来头。“房利美”的前身是由美国政府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中建立的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Federal National Mortgage Association,简称Fannie Mae),是专门为商业银行住房贷款提供担保的国有金融机构。到了1968年,美国发动越南战争,战争的巨额开支让美国政府手头吃紧,于是就把“房利美”给卖了,“房利美”也就跟政府脱钩成了私有企业。同时为了防止“房利美”垄断市场,美国政府以“房利美”为原型,克隆了一个联邦住房抵押贷款公司(Federal Home Loan Mortgage Corporation,简称Freddie Mac),也就是“房地美”。从那时起,“两房”就在美国政府的授权之下,向商业银行提供住房贷款的担保或者购买住房抵押贷款业务。 “两房”在次贷危机之前都是上市公司而非国有公司,但是他们还都有另外一个头衔——政府支持公司(Government Sponsored Enterprise,简称GSE),简单地理解就是有政府罩着,因此“两房”长期以来与美国政府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各种关系。也正是“两房”身后站着美国政府这个最大的后台老板,有着政府信用的背书,因此各大商业银行才会相信他们,并在“两房”羽翼之下,鼓足干劲地发放贷款。因为即便天塌下来,自然会有“两房”顶着。
同时也正是因为有美国政府站在后面,“两房”从来不担心没人从自己的手中接过住房贷款抵押债券。美国政府的高官甚至总统都亲自上阵,在全世界到处吆喝,让别人来买美国的住房贷款抵押债券。而从“两房”手中接过住房贷款抵押债券这个山芋的,除了雷曼兄弟、高盛银行、美林证券等美国金融巨头之外,还有全世界各国的银行和投资机构。其中中国在2007年的时候就持有3000亿美元的“两房”债券。
P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