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做更好的父亲/边过日子边教育丛书
分类
作者 吴斌荣
出版社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二、组建你的教育团队

在你的周围有着这样一些人,因为孩子的缘故被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你的孩子,你的妻子,你的父母亲或是妻子的父母亲,或是其他某些人,这些人在某些阶段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为了彼此之间可以给予更多、更好的照顾,给予各种可能的支持和援助,尤其是为了孩子。

虽然,有时候这种紧密联系的时间不一定很长,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老人们完成了帮你喂养孩子、接送孩子上学、分担部分家务的使命,回到他们自己的住处去了。而有时候,这种和老人一起的共同生活会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存在。其中,你和妻儿共同生活的日子则更长,直到命运或生命的力量将你们分开。

这些人,在这本书里属于我说的“家人”范畴。

家人处在你生活的核心层,是你教育子女和自我成长可以依赖的核心力量。他们是你生活的一部分,也注定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人和你朝夕相处,一起过日子。他们是你必须在分配你宝贵的时间、精力、爱和钱财时,首先考虑、优先安排、无条件付出的那部分人。家人的喜怒哀乐,家人对你的看法和态度,家人对你的期待和希望,你必须重视,花时间去倾听,并想方设法获知和更新。在这一点上,几乎没有可以讨价还价的余地。

有一些外围的人,一些比较近的人:家里的姐弟叔伯,甚至可能是你的前妻——你孩子的母亲,他们对于孩子的教育,也是可以发挥应有作用的。但是由于他们不和你在一起生活,对孩子的影响就显得不特别重要,在此予以忽略,暂不计入。再外围一些的重要人物,处在核心层之外:孩子学校的老师,同学及他们的父母,你的死党,则不在此展开讨论。这部分人士的积极作用我在《边过日子边教育——父母教育孩子的37个生活细节》一书里,分别花过两个章节讲述老师和三教九流们在生活中的教育作用,在此不再赘述。

最终只有你最清楚在你的家里,哪些人真正属于你的教育核心层。在逐一分析的基础上,你可以选择和划分:谁人列,谁出列。而在这之前,你千万不要以为,你一个人或仅凭你们夫妻二人,就能应对子女教育中的所有问题。很多时候,共同生活的其他家人的作用若得不到好的激励、引导和发挥,是教育资源的浪费。有时,这些家人的不良言行和举措对孩子成长和家庭生活带来的负面作用,若疏于排解,不予重视,日积月累就会给你制造出更多的麻烦。

伴随着这种紧密联系的共同生活,家人之间需要更多的付出,更多的耐心,更多的包容,也需要更多的智慧。在生活中,在教育子女的事情上,你本不是孤立的,也不该是孤立的。你若感到孤立无助,那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要把这些问题找出来,并逐一击破,以寻求更多的正面支援和协作。

有的父亲说:“我只要做好我自己这部分,就好了嘛。我也只能做好我自己。”这种想法过于简单化。你觉得做父亲的应该有恩威并重的模样,于是刻意摆出有腔调的架势,对家人挑三拣四而一改本来的和善。因某日看了某本书,于是想成为一个周游天下、历经沧桑的男人而立马放下所有,说走就走。因对某名人小时候在严父的苛责和残酷训练下而今有了巨大成就便羡慕不已,即刻开始对孩子的折磨,还坚信“我是为了你好”。任何这样的做法,脱离家人的想法和评价,一意孤行,都很可笑,毫无价值。

要做好子女的教育,要使自己成为更好的父亲,要使你的家庭生活少有遗憾,光靠你自己横冲直撞、一意孤行显然是行不通的,光靠一两个人的拼命努力也是不可能完整的。你做得怎么样应该由家人来评价,家人对你的满意度是一项重要的指标。你基于家人的需求去说一些话、做一些事,这样他们才会有可能愿意为你而变得不同。这样的一来一去,就对了。

教育子女和做一个大项目一样,需要团队:你自己,你的孩子,你的妻子,你家里的老人。一般情况下,没有谁比你去组建和凝聚这样一个教育团队更适合的了。

生活是公平的,凡事总有不同的两个方面。你获得孩子诞生之后带来种种欢笑的同时,在家人给予你种种便利的同时,你也必须接受他们带给你的烦恼,有些甚至让你感到痛苦和窒息。毕竟,家人成为你最无助或是最无奈的时候,你对此别无选择,老人也好,孩子也罢,你可以选择要或是不要吗?

P22-24

后记

给自己时间,给孩子时间

我并没有做父亲这个社会角色的体验,却偏偏写这本书,看起来不仅勉为其难,更是不可思议。“你怎么可能代表我们?”一位做父亲的朋友说。

在他说这句话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他的质疑确实困扰了我。我写写停停,审视自己写作的目的,怀疑自己写下的每一个字。这种焦灼、纠结的状态持续了将近一年之久,断断续续,挥之不去。直到有一天,在西昌回上海的飞机上,当我和邻座的同事说着工作上的种种思考和规划,那一刻,我意识到:身为儿童问题研究者、儿童教育实践者,我的立场和意见与性别无关,与角色体验不绝对相关。我认识到,对于“父亲”这个生活和教育的重要角色,我拥有相当的发言权。

在书稿尚未完成之际,我听到了另一种质疑。

“现在的家教书太好写了,只要愿意爆料自家的事。我是不屑出版这类书的……”一位出版同行说。我当时心一紧,感到很不是滋味。那段时间,我搁下素材笔记簿,不再想触碰写作这件事,试图去想明白这个选题服务社会的价值。我翻看过去写的几本书,试图去验证我并没有通过那种方式获得出版的机会和热销的机遇。我辗转在读者见面和签售活动的现场,在网上回答家长们各式各样的儿童教育问题,试图从中找回写作的动力。与此同时,本职的工作也在加重。与林林总总的压力和挑战接踵而来的,还有未知的结果,真是一段难熬的日子!又是两年整。

那天,我收到一位父亲读者的来信,小楷手书。

很久没有收到手写的信件了,更何况是用毛笔写就。向来老派、含蓄的 他表达了自己心中的想法,让我感到雅致之余的真诚。他有一个调皮的、好奇心重的儿子。他刚看完我写的书《边过日子边教育——父母教育孩子的37个生活细节》。他在信里写道:我一直觉得书本的东西和现实相比总是显得单薄与教条,但是在你的书中,我觉得没有这种遗憾。在当下,我们和孩子一起浸溢在这纷乱的世事中,要能经得住诱惑,不迷茫,持真守节,是十分痛苦的。在教育孩子时常常会碰到、面对这样的矛盾,我们的意志有时不如我们的孩子。看了您的书,我很感动,关键是你给了我一个答案,即应该有所坚持,应该有所行动!教育孩子的关键,是培育他一颗“健康完美”的心……

多么感谢嘉俊,他道出了我在写作时想给予读者却不曾落笔写下的东西。

紧接着的一天,我上线后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的责任编辑顾菁诉说写作遇到的阻力和无力感,顺便告诉她我最近听到的几点读者建议,事关两个可能的新图书选题。她在MSN上回复:“看,多好,咱们一下又多了两个好选题!”那一刻,读着这行带着欣喜和鼓励的字,我的心神回归到该有的状态,身体和思绪都跟着轻盈起来。

就这样,历时三年,才有了这本书。

回首三年写作过程中的每一天,我对于时不时冒出来的一些想法而感到愉悦,对于一下子有了好的主意、好的思想、好的语句、好的素材却没有记录下来而遗憾不已。我观察不同的做父亲的人,和他们交谈,听他们讲自己和家里的事情,向他们提问,在自己的家庭生活和工作中尝试从不一样的视角看待父亲的问题。即便是出差或是出访在外,所见所闻总也不离写作的服务本意。出于为儿童和家长服务的目的而对父亲的世界有所探究,确实是一种有趣的体验。虽然我也发现,做父亲的读者身上存在的问题和做母亲的无法严格区分,比如冷暴力倾向明显的母亲,比如软弱无力、家庭地位低下、不求上进的父亲。在很多次的纠结之后,从大部分父亲成长和需求的角度,还是把这些问题写进这本准备给父亲读的书里。所以,我始终乐观地认为,这本书做母亲的也是可以用来对照和学习的。

稿子拖了两年才交,只为了自己对自己的苛刻:手头的新项目进入良性发展后,再动笔做私事。我执意这样,给同事一种榜样,给工作一种交代。写稿拖拉期间适逢《爸爸去哪儿了》节目热播,我接受了《新民周刊》关于“爸爸在哪儿”这个话题的采访。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市场部小宋对这本书没能赶上趟儿略感遗憾,我更是觉得内疚。  我不是一个下笔如有神助的作者,不是聪慧的、富有才华的人,在写作毫无头绪时或是对自己不满意时只能和自己较劲,给周围的人、身边的人脸色看。在每一个或长或短的假期里苦自己,以至于这三年里妹豆总是婉转地提示我她的同学去了哪里旅行,而她却哪里也去不了。只因为愚钝的我心里揣着稿子的事儿,折磨自己的同时也完全没有心情去照料家人。在这段漫长的、痛苦和快乐交织的日子里,我不断地接受着生活的教育,游走在坚持和放弃之间,体会着隐忍和释放,收获种种的情谊。

有一句我喜欢在讲座最后留给读者的话,选用稳重而不失雅致的字体投在幕布上:生活的路还很长,要给自己时间,给孩子时间。我以此提示和激励家长:别着急,慢慢来;别放弃,慢慢来;对自己好一点,对孩子好一点。在这里,在最后,我这句话留给——做父亲的你。

这是中肯的建议,是管用的方法,是生活的智慧,也是教育的智慧。每每处在生活的当口,生活本身会带着我们从容地迈过去,绕开去,往前去。这本书的写作过程,就是一个挺好的例子。

据说,大凡成为传奇的人,都是有故事的人。在生活的每一天里,你有多少故事被你的孩子记得,并可能被他们提起、传扬下去,这个得靠你自己去书写、去创造。

记得,别着急。

记得,要努力。

希望你,创造出属于你的传奇。

目录

引语 孩子,我们的今生和来世

知己知彼

 一、还原自己和做自己

 二、组建你的教育团队

 三、尽可能多的共同生活

接纳和改变

 一、给四类父亲的教育建议

1.忙于工作

2.大男子主义

3.妻子强势

4.童年阴影

 二、从七大男性话题谈教育

1.历史和政治

2.宗教和信仰

3.生意和金钱

4.抽烟和饮酒

5.极端和暴力

6.粗口和脏话

7.情色和爱情

 三、父亲的四重身份及其教育价值

1.正心修身为榜样

2.提供安全和温暖的家

3.做创业守业的栋梁

4.存服务他人之心

 四、增强教育实力的四种改变

1.尊重的实力——拜孩子为师

2.爱的实力——分享、倾听、提问

3.玩的实力——释放、滋养孩子

4.专业的实力——做自然、平衡的教育

 五、做更好的父亲的九个场景

结语 做好自己,边过日子边教育

写在最后 给自己时间,给孩子时间

序言

写给做父亲的你

其实你很清楚

父亲是了不得的人物

父亲是不可替代的角色

做父亲的你总有短处

不必太介意

做父亲的你总有难处

不必过于畏惧

世人皆如此何况你

我知道

你很想成为好父亲

你难得静心读这样的书

你却总是有教育子女的困惑

我知道

你不想人生一事无成

你还想此生善待自己

你不想在子女教育上留有遗憾

于是我开始动笔

呈现给你生活的场景

呈现给你教育的路径

写给做父亲的你

嘿你在那里吗

你的孩子多大了

你们处得好吗

嘿你还在那里吗

是在地铁站台上候车看这本书

还是陷进沙发和阳光看这本书

是在书店里正翻到这一页

还是输入“如何做好父亲”

开始在线搜索

哦我知道

你在那里

在和妻儿每天的相处中

书写平凡和精彩的人生

在成就孩子的过程中

成就你自己

内容推荐

吴斌荣编著的《做更好的父亲》主要分为“知己知彼”、“接纳和改变”两大章。“知己知彼”包括还原自己和做自己、组建你的教育团队、尽可能多的共同生活等内容。接纳和改变包括四个部分:一、给忙于工作、大男子主义、妻子强势、童年阴影等四种不同类型的父亲的教育建议:二、从男性感兴趣的七大话题(历史和政治、宗教和信仰、生意和金钱、抽烟和饮酒、极端和暴力、粗口和脏话、情色和爱情)谈教育;三、从父亲在本我、家庭、职场、社会中的四重身份谈其教育价值;四、增强教育实力的四种改变。五、做更好的父亲的九个场景。

编辑推荐

伴随着“爸爸去哪儿”的热播,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是毫无争议的,而他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和错误又是显而易见的。爸爸们常常被专家批判,被母亲抱怨,被孩子冷落和轻视,被工作拖后腿,被对自我的要求和现实的差距所折磨。

做好父亲这个角色是不容易的,因而更需要一些来自教育专业领域的指导性建议。怎样才能帮到那些父亲们?!

《做更好的父亲》围绕着“家庭教育中的父亲”这个主题展开,爸爸妈妈们不妨来吴斌荣老师一同思考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7 20:4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