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尼克号上的中国佬(种族主义想象力)》编著者程巍。
从头等舱生还者走下跳板那一刻,有关船上“中国佬”的“卑劣逃生经历”就在码头传开了,并经由电讯迅速传播至全世界。实际上,这8个华人乘客在泰坦尼克号上坚持到了几乎最后一刻,属于最后离开乃至不及离开的那些男子,而制造流言的那些头等舱生还者大多先于他们而逃之夭夭。当时美国新闻业太需要这类能“证明”中国人“种族卑劣性”的“故事”来激发美国公众的种族想象力,以支持美国《排华法案》的合法性。
1912年的泰坦尼克号海难叙事深深根植于英美父权制社会的一种现代焦虑,担心盎格鲁·撒克逊男子“惑于”现代平等思想而失去“男子气概”并因而失去统治能力(对女性、下等阶层及“劣等种族”的统治),因此它通过想象海难中盎格鲁-撒克逊男子古风犹存的“骑士精神”而阻击对这种父权制形成内外挑战的种种现代诉求。这场近乎“全球直播”的海难叙事成了盎格鲁-撒克逊人的“男子气概”在全球同步举行的招魂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