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三家巷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欧阳山 |
出版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作者简介 欧阳山(1908-2000),原名杨凤岐,笔名凡鸟、罗西等。1926年组织广州文学会,创办《广州文学》周刊。1933年加入“左联”。1941年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和整风运动。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国作协广东分会主席、广东省文联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等职。现有《欧阳山文集》(共十卷)本书插图为著名画家梅汉珍所绘。 目录 1 长得很俊的傻孩子 2 证人 3 鲁莽的学徒 4 受屈的人 5 看牛娣 6 枇杷树下 7 美人儿 8 盟誓 9 换帖 10 姐弟俩 11 幸福的除夕 12 人日皇后 13 迷人的岁月 14 画像 15 风暴 16 永远的记忆 17 雨过天青 18 在混乱的日子里 19 快乐与悲伤 20 分化 21 出征 22 敌与友 23 控告 24 破裂 25 血腥的春天 26 假玉镯子 27 夜深沉 28 密约 29 冰冷的世界 30 迫害和反抗 31 兄弟回家 32 红光闪闪 33 通讯员 34 巡逻队 35 长堤阻击战 36 伟大与崇高 37 观音山防御战 38 退却 39 夜祭红花冈 40 茫茫大海 精彩页 一长得很俊的傻孩子 公历一千八百九十年,那时候还是前清光绪年间。铁匠周大和他老婆,带着一个儿子,搬到广州市三家巷来住。周大为人和顺,手艺精良,打出来的剪刀又好使,样子又好,真是人人称赞。他自从出师以后,就在西门口一间旗下人开的正岐利剪刀铺子里当伙计,几十年没换过东家。他老婆也贤德勤俭,会绣金线,手艺也很巧。夫妇俩省吃俭用,慢慢就积攒下几个钱来,日子倒也过得满欢喜。后来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叫周铁,日过一日,这孩子也慢慢长大了。他夫妇一来嫌孩子不懂事,总爱和同屋住的别家孩子打闹淘气,二来手头宽裕些,也想挪个地方松动松动,就放声气寻房子。恰巧官塘街三家巷有一个旗下的大烟精要卖房子,他同族的人怕跟首尾,宁愿卖给外姓。正岐利剪刀铺子的东家见周大身家清白,就一力保荐,做成了这桩买卖。 刚搬进三家巷没几天,那年方九岁的孩子周铁就问他爸爸周大道:“爸爸,这巷子里住着六家人家,为什么叫个三家巷?”周大在他的后脑勺上狠狠地给了一巴掌,瞪大眼睛对他说:“叫你上铺子里学手艺,你不去,整天跑到城上面去玩儿!你又不是一个读书人,吃着饭没事儿干的,你管他三家六家做什么?”后来他悄悄问他娘,他娘也回答不上来,只是安慰他道:“你去招你那蛮老子干什么。没得找打!一条街、一条巷,都是皇上叫大官儿定的名字,谁猜得透是什么主意?只怕那和过番的李太白才能猜出几分呢!”当下周铁见问爸爸吃了大亏,问娘又不得要领,也就收起闲心,规规矩矩上正岐利剪刀铺子去当徒弟。过不几年,他也就成了一个又老实又精壮的家传铁匠了。 在他们刚搬到三家巷居住的时候那里的确没有什么有名有姓的人家。他们是不愁柴、不愁米的,其他的住户多半是些肩挑、小贩、轿夫、苦力之类,日子过得很艰难。比较好一点的,算是有一家陈家跟一家何家。陈家住在他们紧隔壁,只有一个单身男子,名叫陈万利,当时才二十二岁,靠摆个小摊子,卖些粉盒针线、零碎杂货度日。他既无父母叔伯,又没兄弟姊妹,一早锁上门出去,傍晚才回家做饭,静幽幽地像一只老鼠一样。何家住在进巷子头一家,离他们最远。当家的叫何小二,是在监牢里看门的狱卒。他老婆一连生四个儿子,都没养成,别人都在暗地里说那是报应。后来第五个男孩子养活了,名叫何应元,他夫妻俩把他宝贝得什么似的,不吃给他吃,不穿给他穿,凡是粗重一点的事儿,就摸也不叫他摸一下。这何应元当时也十五岁了,生得矮小瘦弱,尖嘴缩腮,挂了名儿是念书,其实是整天穿鞋踏袜,四处鬼混。 出三家巷,往南不远,就是窦富巷。在窦富巷口,有一间熟药铺子,叫百和堂。百和堂里有一个大夫,叫杨在春。他看病谨慎,为人正直,虽然不算很行时,生意倒也过得去。他有三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儿子叫杨志朴,年纪还小,大姑娘已经十八岁了。杨在春平日看见陈万利孤苦伶仃,勤俭过人,早想把女儿许给他。百和堂的老板猜出他的心事,就出来替陈万利做媒,果然一说就成,不久就娶了过门。这陈杨氏虽然从小信佛,但是生性孤僻,贪财势利。过门头一两年还好,后来就拨弄是非、吵街骂巷,搞得家门不静、邻里不安,有那些刻薄的人就给她起了浑名叫“钉子”。几年之后,她看见紧隔壁铁匠周大的儿子周铁慢慢长大成人,也学得一门好手艺,加上脾气忠厚,和他老子周大一模一样,就和她爹杨大夫商量,要把她的二妹许给他。杨在春一听,果然不错,就央百和堂的老板去做媒。 P1-2 导语 《三家巷》作为十七年文学中独具风貌的一部作品,其故事发生在五四运动后和大革命时期的广州(有关家族历史还回叙至晚清),是有关革命起源、过程的描述(即作者所说的,表现中国革命的来龙去脉),但也有着其他小说不同的特点。作者选择了对重大的历史事变的侧面描写的角度。五四运动、五卅惨案、省港罢工、中山舰事件、北伐战争等没有成为中心情节,而只是作为背景,在小说中构成特定的时代氛围。人物对革命斗争的参与,在大多数情况下,也不被设置为描述的重点(周炳参加广州起义的部分,应该说是个例外)。三家巷中几个家庭的日常生活和父辈、儿女之间复杂关系,构成故事的基本线索;因而或许也可以看做是编年史式的姻亲家族叙事。 内容推荐 20世纪20年代初,广州三家巷住着互有姻亲关系的陈、周、何三户人家。三家的青年们都怀有救国救民的抱负,立志为祖国富强献身。省港大罢工开始后,区桃在沙基惨案中不幸中弹牺牲。与区桃相爱的周炳痛不欲生。在大哥周金和表姐区苏的劝导下,他重新振作起来,并与陈家四小姐文婷一起参加了支持省港罢工的文艺演出,并接受了她的爱情。南昌起义后,三家巷青年发生激烈争辩,终致彻底决裂,成为势不两立的仇人。陈文婷热衷于建立舒适的小家庭,嫁给了财政厅官员宋以廉。残酷的现实使周炳警醒。他怀着对区桃的怀念和对革命的信念,投入了广州起义的革命洪流。小说以委婉纤徐的风格透视历史风云的变幻,填补了我国当代文学反映上世纪20年代南方革命斗争这一空白。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