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的销售人员对客户的70%沟通都是无效沟通;
87%的销售人员给人带给顾客不靠谱的第一印象;
95%的销售人员抓不到顾客的需求。
《销售这么说顾客听你的》由南勇所著,这本书全面的解决了以上问题!
南勇的这部新书彻底改变销售思维的重磅作品,手把手教你从心理上击穿客户需求点。
6个高效销售行为法则、9种顾客心态剖析、53个心理学妙招。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销售这么说顾客听你的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
作者 | 南勇 |
出版社 | 湖南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80%的销售人员对客户的70%沟通都是无效沟通; 87%的销售人员给人带给顾客不靠谱的第一印象; 95%的销售人员抓不到顾客的需求。 《销售这么说顾客听你的》由南勇所著,这本书全面的解决了以上问题! 南勇的这部新书彻底改变销售思维的重磅作品,手把手教你从心理上击穿客户需求点。 6个高效销售行为法则、9种顾客心态剖析、53个心理学妙招。 内容推荐 《销售这么说顾客听你的》由南勇所著,《销售这么说顾客听你的》是《给你一个公司,看你怎么管》的作者南勇老师的最新力作,作者南勇根据自己多年在汽车4S店销售、企业内训和日常管理经验分析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参透顾客的需求。把无效沟通转化为有效沟通,让顾客瞬间对销售人员产生信任和依赖感。同时教授跟行业的销售人员如何通过迎合消费者的口味、脾性来达到成功销售产品的目的。 目录 参透顾客的“心”/ 001 ——深度解析顾客独有的九种心态 第一节 / 你确定你没有招顾客烦吗 对顾客来说,“坏情绪”要比“好情绪”更强大;“给人的印象”要比“商品”更强大。 第二节 / 你与顾客之间的对话有劲吗 切记:没有人喜欢自己被否定。 第三节 / 你确定你正在做的事情能够强化顾客的购买动机吗 信不信由你,顾客的反应只与“语言”有关,而与“事实”无关。 第四节 / 你的发型和服装是在帮你,还是在毁你 顾客往往是天底下最“貌相”的人。很多时候,仅凭对你的形象和态度的直觉,他们就给你下了结论。 第五节 / 你是否知道顾客在“逗你玩儿” 人是“跟着感觉走”的动物,对“事实”没兴趣。 第六节 / 你确定顾客没有敷衍你吗 “阳奉阴违”是人的本性之一。 第七节 / 如何才能改变顾客的冷漠 对于陌生人,人们习惯于以冷漠待之。 第八节 / 玩儿的就是“不正经”! 越是在有“正经事儿”的时候接触,人和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就越疏远;反之,越是在没有“正经事儿”的时候接触,人和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就越接近。 第九节 / 你是否懂得“分享隐私”的妙处 适当地袒露隐私能迅速加深别人对你的印象。 成功的销售是策划出来的/ 039 ——做好充分的准备 第一节 / 物理距离与心理距离的奥秘 你是否知道令人愉悦的物理距离是多远? 第二节 / 用“二选一式提问法”抓住顾客的心 确认顾客的意向,是销售的第一步。 第三节 / 你是否见过自己的表情 如果你总是板着个脸,那么你的心肯定也是板着的。 第四节 / 让顾客觉得自己很重要是你的本分 “无视”是得罪顾客最简单的方法。 第五节 / 妙用“落座方式” “请顾客落座”是一门大有讲究的学问。 第六节 / 关于试乘试驾的“有心”和“无心” 在邀请顾客试乘试驾方面,一定要做个“有心人”。 第七节 / 夯实基本功 基本功必须从头抓,事后弥补是很难的。 消除顾客的戒备心理/ 069 ——其实你不懂顾客的心 第一节 / 每个人都有难以逾越的心理防线 大致说来,“怀疑一切”是人类的一种本能。 第二节 / 妙用“类似性法则”攻破顾客的心理防线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是解决戒心问题的一个绝招。 第三节 / 制造共鸣空间的“顺行技法” 记住,没有人会喜欢和自己步调不一致的人。 第四节 / 迎合顾客的“肢体语言” 学会做顾客的影子。 第五节 / 迎合顾客的“语言” 至少在形式上,要做到与顾客“异口同声”。 第六节 / 迎合顾客的“心思” 将“善解人意”体现在行动上。 第七节 / 迎合顾客的“愤怒” 缓和顾客愤怒最好的办法就是——迎合顾客的愤怒。 建立真正的信赖关系/ 105 ——控制好你的语言 第一节 / 如何提高顾客的“点头率” 让顾客尽量多地点头,他就很难再摇头了。 第二节 / 警惕语言中的小小陷阱 语言这玩意儿是一个活物,稍不留神就会掉进陷阱里。 第三节 / 聪明的迎合,愚蠢的迎合 与顾客感同身受,但不要擅自“替”顾客感受。 第四节 / 有劲的迎合,没劲的迎合 不要止步于迎合,要往前多走一步,让你与顾客之间的对话更有劲。 第五节 / 妙用称呼 顾客的姓名不叫不好,乱叫更不好。 第六节 / 自暴其短,赢取主动 对于商品的缺点,与其等顾客自己去发现,不如自暴其短。 强化顾客的购买动机/ 133 ——找准穴位,一击命中 第一节 / 洞悉真实的顾客需求 仅仅对应顾客的“语言”是没有意义的,你需要做的是对应顾客的“需求”。 第二节 / 顾客为什么要买“你的”东西,而不是“别人的”东西 顾客买东西总有一个理由,而且每个人的理由都不一样。 第三节 / 同行踩不得! 在销售这行里,打同行的脸,就等于打自己的脸。 第四节 / 顾客的不满,就是你的机会! 天下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但永远有喜新厌旧的人。 第五节 / 学会提问 既然你不是顾客肚子里的蛔虫,那么多提问肯定没有坏处。 第六节 / 有劲的提问,没劲的提问 商谈是否有劲,和提问方式有关。 第七节 / 做个“有眼力见儿”的提问高手 如果连你自己都没弄清楚为什么提问,顾客就更加一头雾水了。 第八节 / 妙用“粘贴式提问法” 提问是为了暴露细节,而不是遮掩细节。 第九节 / 5W2H法则 有些东西靠揣摩是没有用的,必须让顾客亲口说出来。 一切为了顾客的“认可”/ 171 ——为什么顾客会“不认可” 第一节 / 为什么顾客会“挑刺儿” 不是顾客喜欢挑刺儿,而是顾客没弄明白。 第二节 / 要“拔刺儿”,不要“造刺儿” 信不信由你,顾客身上的“刺儿”,有许多都是你帮他们“造”出来的。 第三节 / 不战而屈人之兵 只要钱在顾客兜里揣着,与他们正面博弈就是一件愚蠢的事。 第四节 / 让顾客变“话痨” 顾客说得越多,你就越主动。 第五节 / 千万不要忘记“眼睛会说话” 把“无意识的眼睛”变成“有意识的眼睛”。 第六节 / 点头与附和 用点头与附和的方式鼓励顾客说下去。 第七节 / 巧用笔记 “笔记”既是一种姿态,也是一种记忆,一个线索。 第八节 / 把话说清楚 把话说清楚,是基础中的基础。 做一个聪明的“雕虫小技达人”/ 209 ——给你支上几着 第一节 / 战胜竞争对手的“楔子战术” 把楔子打进顾客的心里,他就是“你的人”了。 第二节 / 用正面气场俘获顾客的心 人为地制造一个正面气场,然后诱使顾客“跳”进去。 第三节 / “比喻话术”的妙处 “比喻”最大的好处在于,只要它一登场,所有的枯燥都会立刻变得生动起来。 第四节 / 帮助顾客把“不一定”变成“一定” “不一定”是“一定”的,“一定”却往往是“不一定”的。 第五节 / 温故而知新 过去的购买习惯,一定会影响到未来的购买行为。 第六节 / 刺激顾客的“感觉” 光靠“说”没有用,要让顾客自己去“感觉”。 第七节 / 不做“一锤子买卖” 销售这行的终极技巧是“乘凉”而不是“栽树”。 第八节 / 善用SSI SSI其实很简单,因为它无处不在。它就在你的身边,就在你的眼前,在你随便伸伸手就能触碰到的地方。 完全销售法/ 247 ——通往“完美销售”的王道 第一节 / 引子 绝对不是忽悠你——卖汽车可以和卖白菜一样容易。 第二节 / 两个前提 把所有东西卖给所有人,是销售的终极境界。 第三节 / 销售“顾问”的本职与本能 智商与情商是销售的永恒法宝。 第四节 / 通往“完美销售”之路 先做完美的人,再走完美的路。 “技”与“心”/ 270 试读章节 问你一个问题:如果你是一个销售人员,那么你认为你卖给顾客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 也许你会觉得有些莫名其妙:这还用问,当然是商品了! 如果你这么回答,我敢肯定你不是一位“王牌销售员”。因为后者的答案肯定与你不一样。就算他们中的许多人无法用语言准确地概括出来,但是他们的心里肯定都认可另一个答案:销售,卖的不是商品,而是“心情”。 没错,任何一种商品,只不过是销售工作的一个道具而已,它不可能成为销售的本质。销售的本质,永远都是“心情”一简单点说,就是让顾客高兴、觉得爽——只要你能让顾客有爽的感觉,即便不需要的东西,他也会兴高采烈地买回家;反之,如果你让顾客不爽,即便是解燃眉之急、应迫切之需的东西,他也会毫不犹豫地予以放弃. 所以我们常说“有钱难买我乐意”,这句话传神地道破了销售这码事的真谛。 大家都知道,犹太人是天生的“商人坯子”。他们之所以能得到这样的称号,很显然与“犹太人手里的商品比别人的更牛×”没有一毛钱关系;他们能有今天的地位,不在于他们手里有更好的商品,而在于他们个个都是读心高手。所以有人说,“即便是一块普通的石头,犹太人也能成功地以高价卖掉”——这才是真正懂销售的人。 那位说了:为什么人的心情会对销售工作以及顾客的购买行为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呢? 这要从人的本性说起。 俗话说:人是感情的动物。也许出乎绝大多数人的意料,我们非常容易被生活中一些不起眼的小事轻易地带进沟里——我们的情绪极易被这些无聊琐事所左右,或喜或悲,或怒或哀,或沮丧或振奋,或萎靡或激昂…… 总之,人类情绪之多、之杂、之琐碎,绝对堪称生物界一大奇观。无论你的本性如何、自控力怎样,在情绪无所不在的强大气场笼罩下,你都注定无所遁形。 举几个例子。 早上上班前你对着镜子里的自己狂呼一句:“哥们儿今儿拼了!”可是刚迈进公司大门儿,你就迎头挨了上司一通训(比如:“你是怎么搞的?领带打得这么歪!”),估计你好不容易攒出来的那股“拼了”的劲头,立马会丧失殆尽,一上午都打不起精神来。 同理,假设你撅着屁股、拼了老命狂干一个月,可是到月末的时候销售业绩却依然乏善可陈,相信你一定会沮丧万分。如果这个时候忽然时来运转,有个大客户主动上门找你签单,帮你搞定了一桩大买卖,你一定会感到一种“绝处逢生”般的狂喜,恨不得抱着客户亲两口…… 如果你是这样,那么很容易理解,顾客也会和你一样。 他们也是不折不扣的“感情的动物”。 销售人员不经意的一句话、一种态度乃至一个微妙的不易察觉的眼神或表情,都会极大地影响顾客的心情,让他们或高兴或愤怒,或充满希望或充斥失望,或增强购买意愿或丧失购买动机。 是的,顾客在成为顾客之前,首先是一个人,和你一样的人。 也许你会觉得这是一句废话,是小学生都懂的常识。不过我要遗憾地告诉你,往往小学生都懂的常识,成年人却未必懂。或者换一种说法,即便懂,也有太多的成年人在实践当中将这些常识抛到了九霄云外。 只要看看平时违反交通规则的是成年人多还是小学生多,你就会明白我在说什么。 所以,如果我们想成为货真价实的“销售之王”,就必须拿出勇气来让自己归零,重回人性的原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事半功倍,真正地走捷径。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人类共通的心理特质,你将从中学到9个心理学妙招。 如果你想大幅度提高销售业绩,更为重要的是,如果你不想让销售工作成为一个沉重的心理负担,想在一种轻松快乐的氛围中提升销售业绩,那么,让我们一起面对这门重要的学问——心理学吧! 它将助你迈出“销售之王”旅程的第一步。 P2-4 序言 任何一个从事营销工作的高级管理者,恐怕都会遇到这样一个令人不解的问题:为什么在同一个地区,甚至是同一家企业内部,大家在相同条件下销售同一种商品,不同销售员的业绩却有着天壤之别呢? 这样惊人的差别,到底从何而来呢? 也许你觉得这个问题很弱智:这不是废话吗?销售员的素质、水平干差万别,卖得好的销售员当然有其一套“卖得好战法”;反之,卖不好的销售员也必然有其一套“卖不好战法”。大家用的方法不一样,结果自然也会不一样。这玩意儿天经地义,成败全在自己,怨不了任何人。 这个道理地球人都懂,有什么可大凉小怪的! 呵呵,你还别说,这玩意儿还真值得大惊小怪一下。个中缘由听我慢慢道来。 长期以来,对于“王牌销售员”或“天才销售员”的存在,我们往往容易下这样一种定论——这些人身上的本事是天生的,别人根本学不来。 我们之所以这么悲观,不是因为自己太懒惰抑或太清高,懒于或不屑于向这些“销售天才”学习,所以只好用“有些人你注定学不会”这一蹩脚的理由来为自己的无能为力开脱;恰恰相反,我们对“销售天才”们一直非常关注,并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希望能学到点儿窍门,可无论我们怎么努力,始终不得要领,找不到感觉,只能“望天才而兴叹”,感慨“天不我与”了。 尤其要命的是,即便是“销售天才”本人,也往往搞不清状况,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可以“卖得好”。至少从表面看,他们的一切行动似乎完全出于“本能”,而不是缘于某种系统性的行为逻辑。所以,许多“销售天才”用“也许是我的口才比较好”“也许是我这个人性格比较开朗,与人合得来”等简单的说辞,来解释自己的销售天分。很显然,这样的解释并不能给其他人带来实质性的启发与教益,相反更加强化了“有些东西是天意”这种带有浓厚宿命和迷信色彩的认知,使“王牌销售员”这一群体愈加特殊、愈加神秘,俨然成为某种“天外来客”,变成了企业可遇而不可求的独门武器、核心竞争力。 诚然,对于企业而言,“王牌销售员”确实是一种珍贵的资源,但是,这一资源绝不应该被神秘化甚至神格化。不夸张地说,“王牌销售员”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可以“人为制造”的,甚至于——请务必记住我的话——是可以也必须“量产”的。 为了证明这个观点,我们把话题回溯到销售人员的成长过程。 所有“卖不好”(包括那些入行很多年却依然“卖不好”)的销售人员,都有过以下类似的经历。 经历一:随着入行的时间越来越长,经验越来越丰富,他们往往陷入一种非常顽固的“自我流”意识中无法自拔。这种一根筋的心态一旦形成,这些销售人员的所谓“成长”也就正式终止了。 举个简单的例子。 绝大部分从业时间长却总也“卖不好”的销售人员,都会有这样一种思维定式——甭管是什么样的顾客,只要见上一面,哪怕只是从我眼前经过,对于这个人买还是不买、买的意思大还是小,我就能看出个七八成!我多少年了,这点事对我来说还不是一碟小菜? 简单点说,这就是一种典型的“猜顾客成色”的做法。 必须承认,这种做法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与效率。但是,这种合理性和效率对销售业绩,绝对有百害而无一利。道理很简单,人是这个世界上最复杂的生物,没有人可以读懂“人心”。每一个销售人员恐怕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你认为“成色高”“买劲儿大”的顾客,最后可能逃之天天,让你鸡飞蛋打、白费心思;而你认为“成色低”“买劲儿小”的顾客,最后可能拿着一摞子银行卡来成交,只不过由于你的怠慢,这样的成交往往便宜了你的同事或竞争对手。因此,“猜人”是个要命的毛病,它只能让你与更多的成交、更多的人民币失之交臂,却不会带来你所期望的效率与效益。 经历二:从不主动,乃至不屑于关注顾客满意度。 尽管每个人都会把“顾客就是上帝”这句话挂在嘴边,但是地球人都知道,这些话就是拿来骗骗老板玩儿的,傻子才会当真——明摆着,顾客根本就不是什么“上帝”,而是令人厌恶的“麻烦制造者”。销售人员怎么难受他们怎么来,什么不爱听他们说什么,哪壶不开提哪壶——要不是看在钱的分儿上,谁会把这种人放眼角?这不是有病吗! 所以,在这种敌对情绪乃至厌恶情绪浓郁的心理背景下,谁也无法让销售人员把顾客满意度这回事真正放在心里。 正因如此,所有企业都只好把“顾客满意度”做成一种“夹生饭”强行往销售人员的嘴里塞,而这种强制行为只能让后者更加倒胃口,对顾客满意度乃至顾客本身更为厌恶,与顾客关系自然更疏远。 不过,对于销售人员而言,无视顾客满意度的代价是极为惨重的。 最明显的代价就是,这些销售人员会无奈地发现:自己总是在开拓新客户,却几乎没有回头客主动找上门。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他们使尽吃奶的力气不断地寻找新客户的时候,“销售天才”正悠闲地坐在公司的贵宾室里和络绎不绝的回头客们喝着咖啡,签着一份份回报丰厚的合同…… 如果你是一个资深的“卖不好”销售人员,我相信,话说到这里,你已经能够感受到一点什么了。 但是,在那些“卖得好”的“销售天才”那儿,情况又会怎样呢? 很显然,情况大为不同。 首先,“销售天才”不会干“猜客户”这么幼稚的事儿。 因为他们明白一个道理:销售这行,真干到了“成精”的程度,反倒返璞归真了。面对“人性”与“人心”保持最神圣的敬畏之心,认认真真地承认自己的无知,扎扎实实地应对所有的顾客,才是确保销售机会不流失的唯一王道。 其次,所谓“不打不成交”,他们身上都有一种本事,能够将销售人员与顾客之间的“敌对关系”成功地转化为“朋友关系”,并能让这种关系细水长流,长久地维持下去。他们通过这样一种方式让顾客变成自己的“粉丝”,甚至甘愿为自己两肋插刀。也就是说,他们善于“以真心换真心”,用自己对顾客的忠诚换来顾客对自己的忠诚。拥有了忠诚的顾客,还怕没饭吃吗? 所以我们说,“卖得好”与“卖不好”都是有迹可循的,绝不是什么坑爹的天意。只要我们善于归纳总结,就一定能找到“销售天才”的基因,并将这些基因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大量的复制。 我写这本书,就是为了帮助大家达到这个目的。尽管这是一本以汽车销售为主要内容的书,但是销售的本质是相通的一一如果一个人可以轻松地将一辆价格高昂的汽车卖出去,我想不出来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是他卖不出去的。 汽车销售人员常被人们称作“销售顾问”。“顾问”这两个字大有名堂。简单说,“顾问”意味着一种高度的专业性、一种“终极销售”,它所涵盖的销售心理学与销售行为学的知识是最广、最全的,也是要求最高的。因此,参透了“顾问”的奥秘,就等于参透了销售这门学问所有的奥秘。 这也是我以“汽车销售”作为本书切入点的一个重要理由。 不过,在翻阅本书之前,请务必记住下面的话:如果你坚持沿用一直以来已经习惯的做法,那么你将只能收获一直以来习惯的结果。反之,如果你想搞定眼前的客户,不想有任何闪失的话,那就请稍微改变一下你的做法。这样的改变,也许会为你带来不一样的结果,甚至是小小的惊喜。 然后,请务必养成这样一个习惯:把这本小书放在你的公文包里,随身携带。每次与顾客正式开谈之前,至少翻上三五分钟,将书里的妙招重新温习一遍。 相信我,只要你这样做了,少则半年多则一年,世界上最强大、最牛×的销售秘诀就会慢慢渗透进你的皮肤里,变成一种本能,一种只属于你自己的DNA。 没错,那个时候,你自己也将变成一名“王牌销售员”,一个令人羡慕的“销售天才”。 后记 乍一看,这似乎是一本专门教授销售人员“用计之道”的书。而实际上,在现实世界里,不只销售人员在用计,顾客也在用计,有些还是不折不扣的“诡计”。其用计功夫的高深莫测一点儿不亚于我们的销售高手。 在本书中,对于顾客的“计”与“诡计”也有许多非常生动、非常具体的细节描述。对于这一点,相信在阅读这篇后记的时候你已经充分地领教过了。 从本质上来说,销售其实就是一个博弈的过程,即所谓的“计对计”“计中计”。 但是,一个有意思的悖论是:博弈的终极理想状态,往往是“缓和博弈”乃至“消除博弈”。 这和“战争的目的是消灭战争”的道理是一样的。 因此,如果你能在博弈的过程中不断地缓和博弈的强度、弱化博弈的存在感,甚至于彻底消除博弈,毫无疑问你将更容易成为这场博弈最终的胜者。 对于销售行业来说,很显然“顾客就是上帝”是一句不折不扣的骗人鬼话,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所谓“有钱难买我乐意”的现象是绝对真实存在的,而这种境界就是上面所提到的终极理想的博弈效果的生动体现。 所以,如果你能把“顾客就是上帝”这句流传了上百年、戕害了无数潜在的“销售天才”的谬误彻底扔进历史的垃圾堆,而把“有钱难买我乐意”这一真理当成自己新的座右铭的话,那么我就可以肯定地说:在销售这一行,你算真正入门了。 不只如此,在销售这个行业里还永远不能忘记“真诚”二字。如果说“顾客就是上帝”是一句不折不扣的谎言,那么把销售这个行业本身视作“上帝”绝对是一个真理。也就是说,只要你想从事这一行,只要你想成为这个行业里的尖子,成为这个行业的统治者,那么,你绝对需要对这个行业怀有一颗赤子之心。既然是赤子之心,这颗心里就绝对不可以掺有任何杂质。 如果你忘记了真诚,失去了这颗赤子之心,让自己彻底沉浸在“技”的世界里无法自拔,从而变成一个彻头彻尾的“匠人”(即只会炫技之人)的话,那么,在这个行业里你将注定走不远——你迟早会成为一个失败者,要摔大跟头,让自己原形毕露、狼狈不堪。 在现如今泛滥于荧屏的各种民间选秀节目中,那些大腕儿评委总喜欢对参赛选手说的一句话是:不要只顾着炫技,我们要听到你的心。 就是这个道理。 对天下的武侠迷们来说,还有一个更有说服力的例子。 让我们来玩一个有趣的游戏。 在一般的武侠小说中,以下四种人,哪一种才是真正的高手? 1.看着不牛×,实际上也不牛×。 2.看着挺牛×,实际上却不牛×。 3.看着挺牛×,实际上也挺牛×。 4.看着不牛×,实际上却挺牛×。 你如果是个真正的武侠迷,就一定会给出一个标准答案:第四种人。 如果拿金庸的经典武侠作品《射雕英雄传》里的人物举例,我们可以很容易地一一对号入座。 1.看着不牛×,实际上也不牛×——刚开始的郭靖。 2.看着挺牛×,实际上却不牛×——郭靖的师父江南七怪。 3.看着挺牛×,实际上也挺牛×——梅超风。 4.看着不牛×,实际上却挺牛×——洪七公、周伯通、后来的郭靖。 很显然,第四种人是真正的绝世高手。任何一部上档次的武侠小说都会做这样的安排。 这种安排无疑是有其内在原因的。 所以,任何一个领域的真正高手,必定是那种“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人。第一次见面,甚至连真正的菜鸟都觉得可以欺负他们一番,可是只要他们轻轻地动一下小手指头,就能立马送这些人上西天。 那么,在菜鸟变身成为高手的过程中,应该如何把握“技”与“心”的分寸呢? 很简单,用两句话解答这个问题。 第一,在成为高手之前,以“学技”为主,但切忌在此过程中人为地切割“心”。 在成长的道路上,许多年轻人都容易犯一个严重的原则性错误:他们一厢情愿地认为,只有彻底切割了“天真”(单纯的心)、学会“狡猾”,人才能迅速地“成熟老练”起来。 打个比方。许多年轻人看《三国演义》,往往只沉迷于书中所描绘的那些花样百出、无所不用其极的“钩心斗角”之术,却偏偏忽略了那些流芳百世的英雄人物肝胆相照、义薄云天、惊天地泣鬼神的人性光辉。 许多十六七岁甚至只有十四五岁的小姑娘,明明正值青春妙龄、花样年华,却偏偏要描眉画眼、穿着暴露,不惜一切代价地追求“性感”“突破”和所谓的“熟女气质”,还美其名日“希望自己能快点儿长大”。 这真是一个天大的误会。 显然这些年轻人搞错了“成熟”的定义。 何谓“成熟”? 成熟指的是“心智”的成熟,而不是“外表”的成熟。 所以,无论你的外表有多“成熟”,只要你的心智是稚嫩的,你就依然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菜鸟;反之,只要你的心智是成熟的,那么甭管你的外表有多稚嫩,你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熟男熟女。 那么心智成熟的标志是什么?简单!两个字而已——初心。所谓“初心”,就是你的价值观、你的坚持、你活在这个世界上的理由。 无论时间如何流逝、岁月如何打磨,你若能够白璧无瑕地保持自己的初心,不让它有一点点的污损、一点点的褪色,你的人生状态就是一种完美的成熟。 就像那部大热影片《中国合伙人》中王阳说的一句话:如果额头终将刻上皱纹,你只能做到,不让皱纹刻在你的心上。 所以,想成熟没有问题,但成熟绝不代表着对单纯的彻底割舍。 否则,你将成为一个“四不像”——既没有足够的成熟,又多了许多不招人待见的鬼心眼儿、坏毛病。这样的人往往成为真正的鸡肋,在职场人生中四处碰壁,直碰得头破血流、惨不忍睹。 反之,往往一些学技不精的笨人,由于保持了一颗纯正的心,反而容易备受宠爱、左右逢源,甚至是平步青云。 因此,“技”与“心”之间的分寸感真的很重要,容不得你走错半步,一定要慎之又,嗔。 总之,千万不要把“技”与“心”彻底对立起来,这两样东西绝对可以共存,也必须共存。天下所有的高手都是这方面的范例。 比如那个流芳百世的诸葛亮,你能说他仅仅是一个“善耍诡计”的小人,而不是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大忠臣、大丈夫吗? 第二,在成为高手之后,将你全部的精力放在“心”上。 这个时候,“技”已经彻底钻进了你的皮肤里,成为你的血液、你的DNA、你的本能,想忘也忘不了,想丢也丢不掉,所以就没有必要再在这方面耗费过多的精力了。然而,“心”的修炼历程则很长很长,也许要贯穿你的一生。你必须拿出全部的精力,以一种既放松又虔诚的心态去修炼你的“心”。 只要你能做到这一点,你就会成为武侠小说中所描绘的“第四种人”——一个真正的绝世高手。 2013年8月1日于河北石家庄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