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曾文正公家书全集(传忠书局刻本权威典藏版)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清)曾国藩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道光二十年庚子岁二月初九日与父母书

男国藩跪禀父亲、母亲大人膝下:

去年十二月十六日,男在汉口寄家信,付湘潭人和纸行,不知已收到否?后于二十一日在汉口开车,二人共雇二把手小车六辆,男占三辆半。行三百余里,至河南八里汊度岁。正月初二日开车,初七日至周家口,即换大车。雇三套篷车二辆,每套钱十五千文。男占四套,朱占二套。初九日开车,十二日至河南省城,拜客耽搁四天,获百余金。十六日起行,即于是日三更,趁风平浪静,径渡黄河,二十八日到京。一路清吉平安,天气亦好,唯过年二天微雪耳。

到京在长郡会馆卸车。二月初一日移寓南横街千佛庵。屋四间,每月赁钱四千文,与梅、陈二人居址甚近。三人联会,间日一课,每课一赋一诗誊真。初八日是汤中堂老师大课,题“智若禹之行水赋”,以“行所无事则智大矣”为韵,诗题赋得“池面鱼吹柳絮行,得吹字”,三月尚有大课一次。

同年未到者不过一二人,梅、陈二人皆正月始到。岱云江南、山东之行无甚佳处,到京除偿债外,不过存二三百金,又有八口之家。

男路上用去百金,刻下光景颇好。接家眷之说,郑小珊现无回信。伊若允诺,似尽妥妙;如其不可,则另图善计,或缓一二年亦可,因儿子太小故也。家中诸事都不挂念,唯诸弟读书不知有进境否?须将所作文字诗赋寄一二首来京。丹阁叔大作亦望寄示。男在京一切谨慎,家中尽可放心。

又禀者,大行皇后于正月十一日升遐,百日以内禁剃发,期年禁燕会音乐。何仙槎年伯于二月初五日溘逝。是日男在何家早饭,并未闻其大病,不数刻而凶问至矣。没后,加太子太保衔。其次子何子毅已于去年十一月物故。自前年出京后,同乡相继殂逝者夏一卿、李高衢、杨宝筠三主事,熊子谦、谢切讱庵及何氏父子,凡七人,光景为之一变。

男现慎保身体,自奉颇厚。季仙九师升正詹,放浙江学政,初十日出京。廖钰夫师升尚书。吴甄甫师任福建巡抚。朱师、徐师灵榇并已回南矣。

詹有乾家墨,到京竟不可用,以胶太重也,拟仍付回,或退或用,随便。接家眷事,三月又有信回家中。信来须将本房及各亲戚家附载详明,堂上各老人须一一分叙,以烦琐为贵。

谨此跪禀万福金安。道光二十一年辛丑四月十七日与祖父书祖父大人万福金安:

四月十一日由折差发第六号家信,十六日折弁又到。孙男等平安如常,孙妇亦起居维慎,曾孙数日内添吃粥一顿,因母乳日少,饭食难喂,每日两饭一粥。

今年散馆,湖南三人皆留,全单内共留五十二人,仅三人改部属,三人改知县。翰林衙门现已多至百四五十人,可谓极盛。

琦善已于十四日押解到京,奉上谕派亲王三人、郡王一人、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尚书会同审讯,现未定案。梅霖生同年因去岁咳嗽未愈,日内颇患咯血。同乡各京官宅皆如故。

澄侯弟三月初四在县城发信已经收到,正月二十五信至今未接,兰姊以何时分娩?是男是女?伏望下次示知。

楚善八叔事,不知去冬是何光景?如绝无解危之处,则二伯祖母将穷迫难堪,竟希公之后人将见笑于乡里矣。孙国藩去冬已写信求东阳叔祖兄弟,不知有补益否?此事全求祖父大人作主。如能救焚拯溺,何难嘘枯回生!

伏念祖父平日积德累仁,救难济急,孙所知者已难指数。如廖品一之孤、上莲叔之妻、彭定五之子、福益叔祖之母及小罗巷、樟树堂各庵,皆代为筹画,曲加矜恤。凡他人所束手无策、计无复之者,得祖父善为调停,旋乾转坤,无不立即解危,而况楚善八叔同胞之亲,万难之时乎?孙因念及家事,四千里外杳无消息,不知同堂诸叔目前光景。又念家中此时亦甚艰窘,辄敢冒昧饶舌,伏求祖父大人宽宥无知之罪。楚善叔事如有说法之处,望详细寄信来京。

兹逢折便,敬禀一二。即跪叩祖母大人万福金安。道光二十一年五月十八日与父亲书男国藩跪禀父亲大人万福金安:

自闰三月十四日在都门拜送父亲,嗣后共接家信五封:十五日接四弟在涟滨所发信,系第二号,始知正月信已失矣;二十二日接父亲在二十里铺发信;四月二十八巳刻接在汉口寄曹颖生家信;申刻又接在汴梁寄信;五月十五接父亲到长沙发信,内有四弟信、六弟文章五首。

曾文正公家书全集

诸悉祖父母大人康强,家中老幼平安,诸弟读书发奋,并喜父亲出京一路顺畅,自京至省仅三十余日,真极神速!

男于闰三月十六发第五号家信,四月十一发六号,十七发七号,不知家中均收到否?迩际男身体如常,每夜早眠,起亦渐早。唯不耐久思,思多则头昏,故常冥心于无用,优游涵养,以谨守父亲保身之训。

九弟功课有常,《礼记》九本已点完,《鉴》已看至三国,《斯文精萃》诗、文各已读半本。诗略进功,文章未进功。男亦不求速效,观其领悟,已有心得,大约手不从心耳。

甲三于四月下旬能行走,不须扶持,尚未能言。无乳可食,每日一粥两饭。冢妇身体亦好,已有梦熊之喜。婢仆皆如故。

今年新进士龙翰臣得状元,系前任湘乡知县见田年伯之世兄。同乡六人,得四庶常、两知县。复试单已于闰三月十六付回,兹又付呈殿试朝考全单。同乡京官如故。郑莘田给谏服阕来京。梅霖生病势沉重,深为可虑。

黎樾乔老前辈处,父亲未去辞行,男已道达此意。广东之事,四月十八得捷音,兹将抄报付回。男等在京自知谨慎,堂上各老人不必挂怀。

家中事,兰姊去年生育,是男是女?楚善事如何成就?伏望示知。男谨禀。即请母亲大人万福金安。道光二十一年六月初七日与祖父书孙男国藩跪禀祖父大人万福金安:

五月十八日孙在京发第八号家信,内有六弟文二篇,广东事抄报一纸,本年殿试朝考单一纸,寄四弟、六弟新旧信二封,绢写格言一幅,孙国荃寄呈文四篇、诗十首、字一纸,呈堂上禀三纸,寄四弟信一封,不审已收到否?六月初五日接家信一封,系四弟四月初十日在省城发,得悉一切,不胜欣慰。P36-38

书评(媒体评论)

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满无缺。

——毛泽东 1917年8月23日致黎锦熙信

曾文正者,岂唯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唯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

——梁启超

清代中兴名臣曾国藩有十三套学问,流传下来的只有一套《曾国藩家书》。

——南怀瑾

《曾国藩家书》是一个学者对读书治学的经验之谈,是一个成功者对事业的奋斗经历,更是一个胸中有着万千沟壑的大人物心灵世界的袒露。

——唐浩明

目录

卷一

道光二十年庚子岁二月初九日与父母书

道光二十一年辛丑四月十七日与祖父书

道光二十一年五月十八日与父亲书

道光二十一年六月初七日与祖父书

道光二十一年六月二十九日与祖父书

道光二十一年八月初三日与父亲书

道光二十一年八月十七日与父母书

道光二十一年八月十七日与叔父书

道光二十一年九月十五日与父母书

道光二十一年十月十九日与父母书

道光二十一年十一月十九日与祖父母书

道光二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与父母书

道光二十二年壬寅正月初七日与父亲书

道光二十二年正月十八日与父母书

道光二十二年二月二十四日与父母书

道光二十二年三月十一日与父母书

道光二十二年四月二十七日与祖父母书

道光二十二年六月初十日与祖父母书

道光二十二年七月初四日与父母书

道光二十二年八月初一日与祖父母书

道光二十二年八月十二日与父母书

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十七日与祖父母书

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十八日与兄弟书

道光二十二年十月二十六日与父母书

道光二十二年十月二十六日与兄弟书

道光二十二年十一月十七日与父母书

道光二十二年十一月十七日与兄弟书

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日与父母书

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日与兄弟书

道光二十三年正月十七日与父母书

道光二十三年正月十七日与兄弟书

道光二十三年二月十九日与父母书

道光二十三年三月十九日与兄弟书

道光二十三年三月二十三日与祖父母书

道光二十三年四月二十日与父母书

道光二十三年六月初六日与祖父母书

道光二十三年六月初六日与温甫弟书

道光二十三年六月初六日与诸弟书

卷二

道光二十四年正月二十五日与父母书

道光二十四年正月二十六日与兄弟书

道光二十四年二月十四日与兄弟书

道光二十四年三月初十日与祖父母书

道光二十四年三月初十日与诸弟书

道光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二日与诸弟书

道光二十四年五月十二日与父母书

道光二十四年五月十二日与兄弟书

道光二十四年六月二十三日与父母书

道光二十四年七月二十日与父母书

道光二十四年八月二十九日与祖父母书

道光二十四年八月二十九日与兄弟书

道光二十四年九月十九日与父母书

道光二十四年九月十九日与兄弟书

道光二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与父母书

道光二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与兄弟书

道光二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与祖父母书

道光二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与兄弟书

道光二十四年十二月十四日与祖父母书

道光二十四年十二月十八日与兄弟书

道光二十五年己巳二月初一日与兄弟书

道光二十五年三月初五日与兄弟书

道光二十五年四月十五日与父母书

道光二十五年四月十五日与兄弟书

道光二十五年四月二十四日与兄弟书

道光二十五年五月初五日与兄弟书

道光二十五年五月二十九日与父母书

道光二十五年六月十九日与父母书

道光二十五年七月初一日与父母书

道光二十五年七月十六日与父母书

道光二十五年七月三十日与兄弟书

道光二十五年八月二十一日与叔父母书

道光二十五年九月十七日与叔父书

道光二十五年十月初一日与叔父母书

道光二十五年十月二十九日与父母书

道光二十五年十一月二十日与父母书

道光二十六年丙午正月初三日与父母书

道光二十六年二月十六日与父母书

道光二十六年三月二十五日与父母书

道光二十六年四月十六日与诸弟书

道光二十六年五月十七日与父母书

道光二十六年闰五月十五日与父母书

道光二十六年七月初三日与父母书

道光二十六年九月十九日与父母书

道光二十六年十月十五日与父母书

曾文正公家书全集

卷三

道光二十七年正月十八日与祖父书

道光二十七年正月十八日与父母书

道光二十七年二月十二日与诸弟书

道光二十七年三月初十日与父母书

道光二十七年三月初十日与诸弟书

道光二十七年六月十七日与祖父书

道光二十七年六月十七日与叔父母书

道光二十七年六月十八日与诸弟书

道光二十七年六月二十七日与父母书

道光二十七年六月二十七日与诸弟书

道光二十七年七月十八日与父母书

道光二十七年七月十八日与诸弟书

道光二十七年八月十八日与诸弟书

道光二十七年九月初十日与诸弟书

道光二十七年十月十五日与诸弟书

道光二十七年十二月初六日与父母书

道光二十八年戊申正月二十一日与诸弟书

道光二十八年四月十四日与父母书

道光二十八年五月初十日与父母书

道光二十八年五月初十日与诸弟书

道光二十八年六月十七日与诸弟书

道光二十八年七月二十日与叔父母书

道光二十八年九月十二日与叔父母书

道光二十八年十一月十四日与诸弟书

道光二十八年十二月初十日与诸弟书

道光二十九年己酉正月初十日与兄弟书

道光二十九年二月初六日与父母书

道光二十九年二月初六日与诸弟书

道光二十九年三月初一日与诸弟书

道光二十九年三月二十一日与诸弟书

道光二十九年四月十六日与父母书

道光二十九年四月十六日与诸弟书

道光二十九年五月十五日与诸弟书

道光二十九年六月初一日与诸弟书

道光二十九年六月十四日与诸弟书

道光二十九年六月二十九日与诸弟书

道光二十九年七月十五日与诸弟书

道光二十九年九月二十一日与诸弟书

道光二十九年十月初四日与诸弟书

道光二十九年十一月初五日与诸弟书

道光二卡九年十二月初三日与诸弟书

道光三十年庚戌正月初九日与诸弟书

道光三十年三月三十日与父母书

卷四

咸丰元年辛亥三月初四日与诸弟书

咸丰元年三月十二日与诸弟书

咸丰元年四月初三日与诸弟书

咸丰元年五月十四日与诸弟书

咸丰元年六月初一日与诸弟书

咸丰元年七月初八日与诸弟书

咸丰元年八月十三日与诸弟书

咸丰元年八月十九日与诸弟书

咸丰元年闰八月十二日与诸弟书

咸丰元年九月初五日与诸弟书

咸丰元年十月十二日与诸弟书

咸丰元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与诸弟书

咸丰二年壬子正月初九日与诸弟书

咸丰二年七月二十六日与纪泽书

咸丰二年八月初八日与纪泽书

咸丰二年八月十二夜与纪泽书

咸丰二年八月十三夜与纪泽书

咸丰二年八月二十六日与纪泽书

曾文正公家书全集

咸丰二年九月十八日与纪泽书

咸丰二年十一月十四日与欧阳牧云书

咸丰二年十二月十五日与欧阳牧云书

咸丰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与欧阳牧云书

咸丰三年癸丑正月十二日与欧阳牧云书

咸丰三年十月初四日与父亲书

咸丰四年甲寅三月二十五日与父亲书

咸丰四年三月二十五日与诸弟书

咸丰四年四月初四日与诸弟书

咸丰四年四月十四日与诸弟书

咸丰四年四月十六日与诸弟书

咸丰四年四月二十日与诸弟书

咸丰四年四月二十一日与诸弟书

咸丰四年五月初一日与诸弟书

咸丰四年五月初四日与诸弟书

咸丰四年五月初九日与诸弟书

咸丰四年五月二十日与父亲书

咸丰四年六月初二日与诸弟书

咸丰四年六月初四日与诸弟书

咸丰四年六月初六日与诸弟书

咸丰四年六月十二日与诸弟书

咸丰四年六月十八日与诸弟书

咸丰四年六月二十三日与诸弟书

咸丰四年七月二十一日与诸弟书

咸丰四年七月二十七日与诸弟书

咸丰四年闰七月初二日与诸弟书

咸丰四年闰七月初三日与诸弟书

咸丰四年闰七月初九日与诸弟书

咸丰四年闰七月十四日与诸弟书

咸丰四年闰七月二十七日与诸弟书

咸丰四年八月十一日与诸弟书

咸丰四年九月十三日与诸弟书

与骆中丞书

咸丰四年十月二十二日与诸弟书

咸丰四年十一月初七日与诸弟书

咸丰四年十一月二十三日与诸弟书

咸丰四年十一月二十七日与诸弟书

卷五

咸丰五年正月初二日与诸弟书

咸丰五年正月十八日与诸弟书

咸丰五年二月二十九日与诸弟书

咸丰五年三月二十日与诸弟书

咸丰五年三月二十六日与诸弟书

咸丰五年四月初八日与诸弟书

咸丰五年四月二十日与诸弟书

咸丰五年四月二十五日与诸弟书

咸丰五年五月二十六日与诸弟书

咸丰五年六月十六日与诸弟书

咸丰五年七月初八日与诸弟书

咸丰五年八月十三日与诸弟书

咸丰五年八月二十七日与诸弟书

咸丰五年九月三十日与诸弟书

咸丰五年十月十四日与诸弟书

咸丰五年十月十九日与诸弟书

咸丰五年十一月初四日与诸弟书

咸丰五年十二月初一日与诸弟书

咸丰六年正月十八日与诸弟书

咸丰六年二月初八日与诸弟书

咸丰六年四月初八日与温甫弟书

咸丰六年七月二十七日与诸弟书

咸丰六年八月十八日与诸弟书

咸丰六年九月初十日与诸弟书

咸丰六年九月初十日与澄侯弟书

咸丰六年九月十七日与沅甫弟书

曾文正公家书全集

咸丰六年十月初二日与沅甫弟书

咸丰六年十月初二日与纪泽书

咸丰六年十月初三日与澄侯弟书

咸丰六年十月初六日与沅甫弟书

咸丰六年十月初九日与沅甫弟书

咸丰六年十月十三日与沅甫弟书

咸丰六年十一月初五日与纪泽书

咸丰六年十一月初七日与沅甫弟书

咸丰六年十一月初七日与澄侯弟书

咸丰六年十一月十四日与沅甫弟书

咸丰六年十一月二十九日与澄侯弟书

咸丰六年十一月二十九日与澄侯弟书

咸丰六年十二月二十七日与沅甫弟书

咸丰六年十二月二十七日与沅甫弟书

咸丰七年丁巳正月十五日与沅甫弟书

咸丰七年正月十八日与澄侯弟书

咸丰七年正月二十二日与沅甫弟书

咸丰七年正月二十六日与沅甫弟书

咸丰七年二月初三与沅甫弟书

咸丰七年九月二十二日与沅甫弟书

咸丰七年十月初四日与沅甫弟书

咸丰七年十月初十日与沅甫弟书

咸丰七年十月十五日与沅甫弟书

咸丰七年十月十六日与沅甫弟书

咸丰七年十月二十七日与沅甫弟书

咸丰七年十一月初五日与沅甫弟书

咸丰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与沅甫弟书

咸丰七年十二月初六日与沅甫弟书

咸丰七年十二月十四日与沅甫弟书

咸丰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与沅甫弟书

咸丰八年戊午正月初四日与沅甫弟书

咸丰八年正月十一日与沅甫弟书

咸丰八年正月十四日与沅甫弟书

咸丰八年正月十九日与沅甫弟书

成丰八年正月二十九日与沅甫弟书

咸丰八年二月初二日与沅甫弟书

咸丰八年二月十四日与沅甫弟书

咸丰八年二月十七日与沅甫弟书

咸丰八年三月初六日与沅甫弟书

咸丰八年三月十三日与沅甫弟书。

咸丰八年三月二十四日与沅甫弟书

咸丰八年三月三十日与沅甫弟书

卷六

咸丰八年四月初九日与沅甫弟书

咸丰八年四月十七日与沅甫弟书

咸丰八年四月二十三日与沅甫弟书

咸丰八年五月初五日与沅甫弟书

咸丰八年五月初六日与沅甫弟书

咸丰八年五月十六日与沅甫弟书

咸丰八年五月三十日与沅甫弟书

咸丰八年六月初四日与沅甫弟书

咸丰八年六月十六日与沅甫弟书

咸丰八年六月二十三日与沅甫弟书

成丰八年六月二十七日与沅甫弟书

咸丰八年七月初七日与沅甫弟书

咸丰八年七月十四日与沅甫弟书

咸丰八年七月二十一日与诸弟书

咸丰八年七月二十八日与沅甫弟书

咸丰八年八月初四日与沅甫弟书

咸丰八年八月初六日与沅甫弟书

咸丰八年八月十四日与沅甫弟书

成丰八年八月十七日与沅甫弟书

咸丰八年八月二十二夜与沅甫弟书

成丰八年八月二十二日与诸弟书

曾文正公家书全集

咸丰八年八月二十七日与沅甫弟书

咸丰八年八月二十九与沅甫弟书

咸丰八年九月二十八日与诸弟书

咸丰八年十月初三日与诸弟书

咸丰八年十月十五日与沅甫弟书

咸丰八年十一月十二日与诸弟书

咸丰八年十一月二十三日与诸弟书

咸丰八年十二月初三日与诸弟书

咸丰八年十二月十三日与诸弟书

咸丰八年十二月十六日与诸弟书

咸丰八年十二月二十日与诸弟书

咸丰九年己未元旦与诸弟书

咸丰九年正月初八日与诸弟书

咸丰九年正月十三日与诸弟书

咸丰九年正月二十三日与诸弟书

咸丰九年正月二十八日与诸弟书

咸丰九年二月大祥前一日与诸弟书

咸丰九年二月十三日与诸弟书

咸丰九年二月二十三夜与诸弟书

咸丰九年三月初三日与诸弟书

咸丰九年三月初八日申刻与诸弟书

咸丰九年三月十三日与诸弟书

咸丰九年三月二十三日与诸弟书

咸丰九年四月二十三日与诸弟书

咸丰九年五月初三日与诸弟书

咸丰九年五月初六日与澄侯弟书

咸丰九年五月十三日与澄侯弟书

咸丰九年五月二十四早与澄侯弟书

咸丰九年六月初四日与澄侯弟书

咸丰九年六月初六日与沅甫弟书

咸丰九年六月十八日与澄侯弟书

咸丰九年六月三十日与澄侯弟书

咸丰九年七月二十三日与澄侯弟书

咸丰九年八月初五日与诸弟书

咸丰九年八月十二日与诸弟书

咸丰九年八月二十二日与诸弟书

咸丰九年八月二十九日与澄侯弟书

成丰九年十月初四日与澄侯弟书

咸丰九年十月十八日与澄侯弟书

咸丰九年十一月初三日与诸弟书

咸丰九年十一月十四日与诸弟书

咸丰九年十一月二十四日与诸弟书

咸丰九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与诸弟书

咸丰十年庚申正月初四日与诸弟书

咸丰十年正月十四日与诸弟书

咸丰十年正月二十八日与诸弟书

咸丰十年二月初八日与诸弟书

咸丰十年二月二十四日与诸弟书

咸丰十年三月十九日与诸弟书

咸丰十年三月二十四日与诸弟书

咸丰十年闰三月初四日与诸弟书

咸丰十年闰三月十四日与诸弟书

咸丰十年闰三月二十四日与澄侯弟书

咸丰十年闰三月二十九日与澄侯弟书

咸丰十年四月初四日与澄侯弟书

咸丰十年四月十四日与澄侯弟书

咸丰十年四月二十二日与九弟国荃书

咸丰十年四月二十四日与澄侯弟书

咸丰十年四月二十八日与诸弟书

咸丰十年四月二十九日与澄侯弟书

咸丰十年五月初四日与澄侯弟书

咸丰十年五月十四日与澄侯弟书

咸丰十年五月二十四日与四弟国潢书

咸丰十年六月初三日与四弟国潢书I

曾文正公家书全集

卷七

咸丰十年六月初十日与诸弟书

咸丰十年六月十二日与九弟国荃书

咸丰十年六月十四日与四弟国潢书

咸丰十年六月十九日与沅甫弟书

咸丰十年六月二十二日与沅甫弟书

咸丰十年六月二十四日与四弟国潢书

咸丰十年六月二十五日与九弟国荃书

咸丰十年六月二十七日与季洪弟书

咸丰十年六月二十八日与诸弟书

咸丰十年七月初三日与诸弟书

咸丰十年七月初四日与四弟国潢书

咸丰十年七月初八日与诸弟书

咸丰十年七月十二日与诸弟书

咸丰十年七月十四日与四弟国潢书

咸丰十年七月十五日与沅甫弟书

咸丰十年七月二十四日与四弟国潢书

咸丰十年八月初四日与四弟国潢书

咸丰十年八月初七日与诸弟书

咸丰十年八月初十日与九弟国荃书

咸丰十年八月十四日与四弟国潢书

咸丰十年八月十六日与国荃国葆书

咸丰十年八月十八日与九弟国荃书

咸丰十年八月二十日与九弟国荃书

咸丰十年八月二十二日与国荃国葆书

咸丰十年八月二十三日与国荃国葆书

咸丰十年八月二十六日与九弟国荃书

咸丰十年八月二十八日与九弟国荃书

咸丰十年八月二十九日与九弟国荃书

咸丰十年九月初一日与九弟国荃书

咸丰十年九月初三日与国荃国葆书

咸丰十年九月初四日与澄侯弟书

咸丰十年九月初七日与诸弟书

咸丰十年九月初十日与九弟国荃书

咸丰十年九月十一日与国荃国葆书

咸丰十年九月十四日与四弟国潢书

咸丰十年九月十四日与沅甫弟书

咸丰十年九月十七日与九弟国荃书

咸丰十年九月二十一日与沅甫弟书

咸丰十年九月二十三日与沅甫弟书

咸丰十年九月二十四日与诸弟书

咸丰十年九月二十六日与国荃国葆书

咸丰十年九月二十七日与九弟国荃书

咸丰十年十月初三日与九弟国荃书

咸丰十年十月初四日与澄侯弟书

咸丰十年十月初四日与诸弟书

咸丰十年十月初五日与沅甫弟书

咸丰十年十月初七日与九弟国荃书

咸丰十年十月初八日与国荃国葆书

咸丰十年十月初十日与九弟国荃书

咸丰十年十月十五日与国荃国葆书

咸丰十年十月十七日与国荃国葆书

咸丰十年十月二十日与诸弟书

咸丰十年十月二十二日与九弟国荃书

咸丰十年十月二十三日与九弟国荃书

咸丰十年十月二十四日与澄侯弟书

咸丰十年十月二十五日与九弟国荃书

咸丰十年十月二十七日与九弟国荃书

咸丰十年十月二十八日与九弟国荃书

咸丰十年十一月初一日与国荃国葆书

咸丰十年十一月初七日与九弟国荃书

咸丰十年十一月初八日与国荃国葆书

咸丰十年十一月十四日与澄侯弟书

咸丰十年十一月十八日与国荃国葆书

咸丰十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与诸弟书

曾文正公家书全集

咸丰十年十一月二十二日与九弟国荃书

咸丰十年十一月二十四日与国荃国葆书

咸丰十年十一月二十四日与四弟国潢书

咸丰十年十一月二十五日与九弟国荃书

咸丰十年十一月二十七日与九弟国荃书

咸丰十年十一月二十八日与九弟国荃书

咸丰八年十二月初二日与九弟国荃书

咸丰十年十二月初四日与澄侯弟书

咸丰十年十二月初六日与九弟国荃书

咸丰十年十二月初七日与九弟国荃书

咸丰十年十二月十一日与九弟国荃书

咸丰十年十二月十四日与四弟国潢书

咸丰十年十二月十六日与诸弟书

咸丰十年十二月二十日与诸弟书

咸丰十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与澄侯弟书

咸丰十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与国荃国葆书

咸丰十年十二月三十日与国荃国葆书

咸丰十一年辛酉正月元日与沅甫弟书

咸丰十一年正月初四日与澄侯弟书

咸丰十一年正月十四日与澄侯弟书

咸丰十一年正月二十一日与沅甫弟书

咸丰十一年正月二十八日与沅甫弟书

咸丰十一年二月初四日与澄侯弟书

咸丰十一年二月初七日与诸弟书

咸丰十一年二月二十二日与诸弟书

咸丰十一年二月二十四日与澄侯弟书

咸丰十一年二月二十六日与诸弟书

咸丰十一年二月二十九日与沅甫弟书

咸丰十一年三月初四日与诸弟书

咸丰十一年三月十四日与诸弟书

咸丰十一年三月十七日与诸弟书

咸丰十一年三月十九日与沅甫弟书

咸丰十一年三月二十一日与诸弟书

咸丰十一年三月二十二日与沅甫弟书

咸丰十一年三月二十四日与澄侯弟书

咸丰十一年三月二十八日与沅甫弟书

咸丰十一年三月三十日与沅甫弟书

咸丰十一年四月初一日与九弟国荃书

咸丰十一年四月初二日与九弟国荃书

咸丰十一年四月初三日与沅甫弟书

咸丰十一年四月初四日与九弟国荃书

咸丰十一年四月初五日与国荃国葆书

咸丰十一年四月初五日与九弟国荃书

咸丰十一年四月初六日与九弟国荃书

咸丰十一年四月初七日与九弟国荃书

咸丰十一年四月初八日与九弟荃书

咸丰十一年四月初八日与沅甫弟书

咸丰十一年四月初九日与九弟国荃书

咸丰十一年四月十一日与九弟国荃书

咸丰十一年四月十二日与九弟国荃书

咸丰十一年四月十二日与沅甫弟书

咸丰十一年四月十三日与沅甫弟书¨

咸丰十一年四月十四日与四弟国潢书

咸丰十一年四月十五日与诸弟书

咸丰十一年四月十六日与九弟国荃书

咸丰十一年四月十七日与九弟国荃书

咸丰十一年四月十八日与九弟国荃书

咸丰十一年四月十九日与九弟国荃书

咸丰十一年四月二十日与九弟国荃书

咸丰十一年四月二十一日与九弟国荃书

咸丰十一年四月二十一日与沅甫弟书

咸丰十一年四月二十三日与九弟国荃书

咸丰十一年四月二十四日与澄侯弟书

咸丰十一年四月二十四日与丹阁十叔书

咸丰十一年四月二十五日与九弟国荃书

咸丰十一年四月二十六日与国荃国葆书

曾文正公家书全集

咸丰十一年四月二十六日与沅甫弟书

咸丰十一年四月二十七日与九弟国荃书

咸丰十一年四月二十八日与九弟国荃书

咸丰十一年四月二十九日与九弟国荃书

咸丰十一年五月初一日与沅甫弟书

咸丰十一年五月初二日与国荃国葆书

咸丰十一年五月初三日与九弟国荃书

咸丰十一年五月初四日与沅甫弟书

咸丰十一年五月初四日与四弟国潢书

咸丰十一年五月初四日与季弟国葆书

咸丰十一年五月初五日与九弟国荃书

咸丰十一年五月初六日与九弟国荃书

咸丰十一年五月初七日与沅甫弟书

咸丰十一年五月初八日与九弟国荃书

咸丰十一年五月初九日与诸弟书

咸丰十一年五月初十日与九弟国荃书

咸丰十一年五月十一日与九弟国荃书

咸丰十一年五月十二日与九弟国荃书

咸丰十一年五月十三日与九弟国荃书

咸丰十一年五月十三日与沅甫弟书

咸丰十一年五月十四日与四弟国潢书

咸丰十一年五月十七日与国荃国葆书

咸丰十一年五月十八日与九弟国荃书

咸丰十一年五月二十一日与九弟国荃书

咸丰十一年五月二十三日与九弟国荃书

咸丰十一年五月二十四日与四弟国潢书

咸丰十一年五月二十五日与沅甫弟书

咸丰十一年五月二十八日与九弟国荃书

咸丰十一年五月三十日与沅甫弟书

咸丰十一年六月初五日与沅甫弟书

咸丰十一年六月十二日与诸弟书

咸丰十一年六月十四日与澄侯弟书

咸丰十一年六月十七日与沅甫弟书

咸丰十一年六月二十三日与沅甫弟书

咸丰十一年六月二十九日与沅甫弟书

咸丰十一年七月十四日与澄侯弟书

咸丰十一年七月十四日与沅甫弟书

咸丰十一年七月十七日与沅甫弟书

咸丰十一年七月十九日与沅甫弟书

咸丰十一年七月二十三日与季洪弟书

咸丰十一年八月初一日与沅甫弟书

咸丰十一年八月初四日与澄侯弟书

咸丰十一年九月初三日与沅甫弟书

咸丰十一年九月初六日与诸弟书

咸丰十一年九月初十日与沅甫弟书

咸丰十一年九月十二日与沅甫弟书

咸丰十一年九月十四日与澄侯弟书

咸丰十一年九月十四日与沅甫弟书

咸丰十一年九月十七日与沅甫弟书

咸丰十一年九月二十三日与沅甫弟书

咸丰十一年九月二十五日与沅甫弟书

咸丰十一年九月二十六日与沅甫弟书

咸丰十一年十月初四日与澄侯弟书

咸丰十一年十一月十四日与诸弟书

咸丰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四日与诸弟书

咸丰十一年十二月十四日与诸弟书

同治元年壬戌正月初四日与诸弟书

同治元年正月十四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元年正月十八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元年二月初二日与季洪弟书

同治元年二月二十一日与季洪弟书

同治元年三月初三日与诸弟书

同治元年三月初四日与澄侯弟书

同治元年三月初八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元年三月二十四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元年三月二十七日与沅甫弟书

曾文正公家书全集

同治元年三月二十九日与沅甫弟书

卷八

同治元年四月初四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元年四月初五日与季洪弟书

同治元年四月初六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元年四月初八日与季洪弟书

同治元年四月初八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元年四月十一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元年四月十二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元年四月十四日与澄侯弟书

同治元年四月二十二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元年四月二十四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元年四月二十五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元年四月二十八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元年五月初四日与澄侯弟书

同治元年五月初七日与诸弟书

同治元年五月初八日与季洪弟书

同治元年五月十五日与诸弟书

同治元年五月二十日与诸弟书

同治元年五月二十五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元年五月二十八日与诸弟书

同治元年六月初二日与诸弟书

同治元年六月初四日与澄侯弟书

同治元年六月初八日与诸弟书

同治元年六月初九日与诸弟书

同治元年六月初十日与诸弟书

同治元年六月十二日与诸弟书

同治元年六月十四日与澄侯弟书

同治元年六月二十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元年六月二十二日与诸弟书

同治元年六月二十三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元年六月二十六日与诸弟书

同治元年六月二十九日与诸弟书

同治元年七月初一日与诸弟书

同治元年七月初五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元年七月二十日与诸弟书

同治元年七月二十四日与澄侯弟书

同治元年七月二十五日与诸弟书

同治元年七月二十八日与诸弟书

同治元年八月初四日与诸弟书

同治元年八月初七日与诸弟书

同治元年八月二十一日与诸弟书

同治元年闰八月初四日与澄侯弟书

同治元年闰八月十六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元年闰八月十九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元年闰八月二十一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元年闰八月二十四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元年九月初一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元年九月初二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元年九月初三日与诸弟书

同治元年九月初四日与澄侯弟书

同治元年九月初四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元年九月初五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元年九月初七日与诸弟书

同治元年九月初八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元年九月初九日与诸弟书

同治元年九月初十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元年九月十一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元年九月十二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元年九月十三日与诸弟书

同治元年九月十四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元年九月十五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元年九月十六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元年九月十七日与沅甫弟书

曾文正公家书全集

同治元年九月十九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元年九月二十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元年九月二十一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元年九月二十四日与澄侯弟书

同治元年九月二十四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元年九月二十五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元年九月二十六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元年九月二十八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元年九月二十九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元年九月三十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元年十月初一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元年十月初三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元年十月初五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元年十月初八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元年十月十二日与诸弟书

同治元年十月十三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元年十月十三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元年十月十四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元年十月十五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元年十月十六日与季洪弟书

同治元年十月十七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元年十月十九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元年十月二十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元年十月二十三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元年十月二十四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元年十月二十五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元年十月二十七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元年十月二十八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元年十一月初一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元年十一月初四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元年十一月初六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元年十一月初八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元年十一月初九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元年十一月十一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元年十一月十八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元年十一月十九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元年十一月二十二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元年十一月二十三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元年十一月二十四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元年十一月二十八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元年十二月初一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元年十二月初二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元年十二月初四日与澄侯弟书

同治元年十二月初九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元年十二月初十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元年十二月十一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元年十二月十二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元年十二月十三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元年十二月十五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元年十二月十七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元年十二月十八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元年十二月二十夜与沅甫弟书

卷九

同治元年壬戌十二月二十二日与澄侯弟书

同治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元年十二月二十七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元年除日与澄侯弟书

同治二年癸亥正月元旦与沅甫弟书

同治二年正月初三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二年正月初七日与沅甫弟书

曾文正公家书全集

同治二年正月十一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二年正月十三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二年正月十四日与四弟国潢书

同治二年正月十五日与九弟国荃书

同治二年正月十八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二年正月二十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二年正月二十四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二年正月二十七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二年二月初一日与九弟国荃书

同治二年二月初二日与九弟国荃书

同治二年二月十四日与澄侯弟书

同治二年二月十八日与九弟国荃书

同治二年二月二十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二年二月二十二日与九弟国荃书

同治二年二月二十五日与九弟国荃书

同治二年三月初一日与九弟国荃书

同治二年三月初六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二年三月初八日与九弟国荃书

同治二年三月十二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二年三月十四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二年三月十六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二年三月十八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二年三月二十一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二年三月二十二日与九弟国荃书

同治二年三月二十四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二年三月二十四日与澄侯弟书

同治二年三月二十六日与九弟国荃书

同治二年三月二十九日与四弟国潢书

同治二年四月初一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二年四月初三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二年四月初四日与四弟国潢书

同治二年四月初六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二年四月初七日与九弟国荃书

同治二年四月初八日与九弟国荃书

同治二年四月初十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二年四月十六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二年四月二十一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二年四月二十四日与澄侯弟书

同治二年四月二十七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二年五月初二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二年五月初四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二年五月初七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二年五月初九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二年五月十四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二年五月十六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二年五月二十一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二年五月二十四日与澄侯弟书

同治二年六月初三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二年六月初六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二年六月初八日与九弟国荃书

同治二年六月初十日与九弟国荃书

同治二年六月十二日与九弟国荃书

同治二年六月十七日与九弟国荃书

同治二年六月二十日与九弟国荃书

同治二年六月二十三日与九弟国荃书

同治二年六月二十七日与九弟国荃书

同治二年七月初一日与九弟国荃书

同治二年七月初四日与四弟国潢书

同治二年七月初五日与九弟国荃书

同治二年七月初十日与九弟国荃书

同冶二年七月十一日与九弟国荃书

同治二年七月十二日与四弟国潢书

同治二年七月十四日与四弟国潢书

同治二年七月十五日与九弟国荃书

同治二年七月十八日与四弟国潢书

同治二年七月十九日与九弟国荃书

曾文正公家书全集

同治二年七月二十一日与九弟国荃书

同治二年七月二十三日与九弟国荃书

同治二年七月二十四日与澄侯弟书

同治二年七月二十七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二年七月二十九日与九弟国荃书

同治二年八月初二日与九弟国荃书

同治二年八月初五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二年八月初九日与九弟国荃书

同治二年八月十二日与九弟国荃书

同治二年八月十五日与九弟国荃书

同治二年八月十九日与九弟国荃书

同治二年八月二十一日与九弟国荃书

同治二年八月二十三日与九弟国荃书

同治二年八月三十日与九弟国荃书

同治二年九月初二日与九弟国荃书

同治二年九月初四日与四弟国潢书

同治二年九月初五日与九弟国荃书

同治二年九月初九日与九弟国荃书

同治二年九月十七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二年九月二十二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二年十月初四日与澄侯弟书

同治二年十月十七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二年十月二十二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二年十月二十八日与九弟国荃书

同治二年十一月初二日与九弟国荃书

同治二年十一月初四日与四弟国潢书

同治二年十一月初五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二年十一月十二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二年十一月十四日与澄侯弟书

同治二年十一月二十四日与澄侯弟书

同治二年十二月初一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二年十二月初十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二年十二月十四日与澄侯弟书

同治二年十二月十八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二年十二月二十三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三年甲子正月初四日与澄侯弟书

同治三年正月初七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三年正月十四日与澄侯弟书

同治三年正月十七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三年正月二十三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三年正月二十四日与澄侯弟书

同治三年正月二十六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三年二月初二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三年二月十一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三年二月十四日与澄侯弟书

同治三年二月二十四日与澄侯弟书

同治三年三月初四日与澄侯弟书

同治三年三月十二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三年三月十四日与澄侯弟书

同治三年三月二十六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三年三月二十七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三年三月三十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三年四月初三日与九弟国荃书

同治三年四月初四日与四弟国潢书

同治三年四月初五日与九弟国荃书

同治三年四月初六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三年四月初九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三年四月十三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三年四月十四日与澄侯弟书

同治三年四月十六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三年四月十八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三年四月二十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三年四月二十四日与澄侯弟书

同治三年四月二十四日与九弟国荃书

曾文正公家书全集

同治三年四月二十八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三年五月初一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三年五月初三日与澄侯弟书

同治三年五月初六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三年五月初十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三年五月十二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三年五月十四日与澄侯弟书

同治三年五月十四日与九弟国荃书

同治三年五月十五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三年五月十六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三年五月十七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三年五月十八日与九弟国荃书

同治三年五月十九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三年五月二十三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三年五月二十五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三年六月初一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三年六月初四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三年六月初四日与澄侯弟书

同治三年六月初九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三年六月初十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三年六月十一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三年六月十四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三年六月十六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三年六月十九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三年六月二十日与沅甫弟书

卷十

同治三年甲子七月初四日与澄侯弟书

同治三年七月十四日与澄侯弟书

同治三年七月二十四日与澄侯弟书

同治三年七月二十九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三年八月初二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三年八月初四日与澄侯弟书

同治三年八月初五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三年八月初九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三年八月十四日与澄侯弟书

同治三年八月二十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三年八月二十四日与澄侯弟书

同治三年八月二十六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三年九月十四日与澄侯弟书

同治三年九月二十四日与澄侯弟书

同治三年十月初五日与澄侯弟书

同治三年十一月十四日与诸弟书

同治三年十一月二十四日与诸弟书

同治三年十二月十六日与诸弟书

同治四年乙丑正月十四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四年正月二十四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四年正月三十日与诸弟书

同治四年二月初五日与诸弟书

同治四年三月初四日与诸弟书

同治四年三月初七日与诸弟书

同治四年三月十八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四年四月十五日与诸弟书

同治四年四月二十四日与诸弟书

同治四年五月初五日与诸弟书

同治四年五月十五日与诸弟书

同治四年五月二十五日与诸弟书

同治四年闰五月二十四日与诸弟书

同治四年六月初五日与诸弟书

同治四年六月十五日与诸弟书

同治四年六月二十四日与诸弟书

同治四年七月二十五日与诸弟书

同治四年八月初六日与诸弟书

同治四年八月二十五日与诸弟书

同治四年九月十六日与诸弟书

曾文正公家书全集

同治四年九月二十五日与诸弟书

同治四年十月初五日与诸弟书

同治四年十月十五日与诸弟书

同治四年十月二十五日与诸弟书

同治四年十一月初五日与诸弟书

同治四年十一月十六日与诸弟书

同治四年十二月初六日与诸弟书

同治四年十二月十五日与诸弟书

同治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与诸弟书

同治五年丙寅正月初六日与诸弟书

同治五年正月十五日与诸弟书

同治五年二月初一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五年二月初四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五年三月初五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五年三月十六日与诸弟书

同治五年三月二十六日与诸弟书

同治五年四月二十一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五年五月初三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五年五月十一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五年六月初五日与澄侯弟书

同治五年六月十二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五年六月二十三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五年七月初三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五年七月初六日与澄侯弟书

同治五年七月十六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五年七月二十四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五年八月初十日与澄侯弟书

同治五年八月十二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五年九月初六日与澄侯弟书

同治五年九月十二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五年十月初六日与澄侯弟书

同治五年十月二十三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五年十月二十六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五年十一月初二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五年十一月初七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五年十一月十二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五年十二月初六日与澄侯弟书

同治五年十二月十二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五年十二月十八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五年十二月二十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六年丁卯正月初二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六年正月初四日与澄侯弟书

同治六年正月初十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六年正月十二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六年正月二十二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六年正月二十六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六年二月初三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六年二月初五日与澄侯弟书

同治六年二月二十一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六年二月二十九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六年三月初二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六年三月初七日与澄侯弟书

同治六年三月十二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六年四月十二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六年四月二十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六年五月初一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六年五月初五日与澄侯弟书

同治六年五月十二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六年五月二十一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六年六月初六日与澄侯弟书

同治九年庚午十二月二十一日与诸弟书

同治十年辛未正月二十五日与诸弟书

同治十年二月初七日与诸弟书

同治十年三月初三日与诸弟书

曾文正公家书全集

同治十年三月十七日与沅甫弟书

同治十年四月初一日与诸弟书

同治十年四月初七日与国潢国荃书

同治十年五月初十日与诸弟书

同治十年六月二十七日与诸弟书

同治十年七月二十六日与诸弟书

同治十年八月初十日与诸弟书

同治十年九月初十日与诸弟书

同治十年十月二十三日与诸弟书

同治十年十一月初八日与诸弟书

同治十年十一月十七日与诸弟书

.附录曾文正公家训卷上

咸丰六年丙辰九月廿九夜谕纪泽

咸丰八年七月二十一日谕纪泽

咸丰八年八月初三日谕纪泽

咸丰八年八月二十日谕纪泽

咸丰八年十月二十五日谕纪泽

咸丰八年十月二十九日谕纪泽

咸丰八年十二月初三日谕纪泽

咸丰八年十二月十三日谕纪泽

咸丰八年十二月三十日谕纪泽

咸丰九年三月初三日谕纪泽

咸丰九年三月二十三日谕纪泽

咸丰九年四月二十一日谕纪泽

咸丰九年五月初四日谕纪泽

咸丰九年六月十四日谕纪泽

咸丰九年八月十二日谕纪泽

咸丰九年九月二十四日谕纪泽

咸丰九年十月十四日谕纪泽

咸丰十年闰三月初四日谕纪泽

咸丰十年四月初四日谕纪泽

咸丰十年四月二十四日谕纪泽

咸丰十年十月十六日谕纪泽、纪鸿

咸丰十年十一月初四日谕纪泽、纪鸿

咸丰十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谕纪泽

咸丰十一年正月初四日谕纪泽

咸丰十一年正月十四日谕纪泽

咸丰十一年正月二十四日谕纪泽

咸丰十一年二月十四日谕纪泽、纪鸿

咸丰十一年三月十三日谕纪泽、纪鸿

咸丰十一年四月初四日谕纪泽

咸丰十一年六月二十四日谕纪泽

咸丰十一年七月十四日谕纪泽

咸丰十一年七月二十四日谕纪泽

咸丰十一年八月二十四日谕纪泽

咸丰十一年九月初四日谕纪泽

咸丰十一年九月二十四日谕纪泽

咸丰十一年十月二十四日谕纪泽

咸丰十一年十二月十四日谕纪泽

同治元年正月十四日谕纪泽

同治元年二月十四日谕纪泽

同治元年三月十四日谕纪泽

同治元年四月初四日谕纪泽

同治元年四月二十四日谕纪泽、纪鸿

同治元年五月十四日谕纪泽

同治元年五月二十四日谕纪泽

同治元年五月二十七日谕纪鸿

同治元年七月十四日谕纪泽

同治元年八月初四日谕纪泽

同治元年闰八月二十四日谕纪泽

同治元年九月十四日谕纪泽

同治元年十月初四日谕纪泽

同治元年十月十四日谕纪泽

同治元年十月二十四日谕纪泽、纪鸿

曾文正公家书全集

同治元年十一月初四日谕纪泽

同治元年十一月二十四日谕纪泽

同治元年十二月十四日谕纪泽

曾文正公家训卷下

同治二年正月二十四日谕纪泽

同治二年二月二十四日谕纪泽

同治二年三月初四日谕纪泽

同治二年三月十四日谕纪泽

同治二年五月十八日谕纪鸿

同治二年七月十二日致丹阁十叔

同治二年八月初四日谕纪鸿

同治二年八月十二日谕纪鸿

同治二年十二月十四日寄纪瑞

同治三年六月二十六日谕纪泽

同治三年七月初七日谕纪泽

同治三年七月初九日谕纪鸿

同治三年七月初九日谕纪泽

同治三年七月初十日谕纪泽

同治三年七月十三日谕纪泽

同治三年七月十八日谕纪泽

同治三年七月二十日谕纪泽

同治三年七月二十四日谕纪鸿

同治四年闰五月初九日谕纪泽、纪鸿

同治四年闰五月十九日谕纪泽

同治四年六月初一日谕纪泽、纪鸿

同治四年六月十九日谕纪泽、纪鸿

同治四年六月二十五日谕纪泽

同治四年七月初三日谕纪泽、纪鸿

同治四年七月十三日谕纪泽

同治四年七月二十七日谕纪泽、纪鸿

同治四年八月十三日谕纪泽

同治四年八月十九日谕纪泽

同治四年八月二十一日谕纪泽、纪鸿

同治四年九月初一日谕纪泽

同治四年九月十八日谕纪泽

同治四年九月二十五日谕纪泽

同治四年九月晦日谕纪泽、纪鸿

同治四年十月初四日谕纪泽

同治四年十月十七日谕纪泽、纪鸿

同治四年十月二十四夜谕纪泽、纪鸿

同治四年十一月初六日谕纪泽

同治四年十一月十八日谕纪泽、纪鸿

同治四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谕纪泽

同治五年正月十八日谕纪鸿

同治五年正月二十四日谕纪鸿

同治五年二月十八日谕纪鸿

同治五年二月二十五日谕纪泽、纪鸿

同治五年三月初五日谕纪泽

同治五年三月十四夜谕纪泽、纪鸿

同治五年四月二十五日谕纪泽、纪鸿

同治五年五月十一夜谕纪泽、纪鸿

同治五年六月十六日谕纪泽、纪鸿

同治五年六月二十六日谕纪泽、纪鸿

同治五年七月二十一日谕纪泽、纪鸿

同治五年八月初三日谕纪泽、纪鸿

同治五年八月二十二日谕纪泽、纪鸿

同治五年九月初九日谕纪泽、纪鸿

同治五年九月十七日谕纪泽、纪鸿

同治五年十月十一日谕纪泽

同治五年十月二十六日谕纪泽

同治五年十一月初三日谕纪泽

同治五年十一月十八日谕纪泽

同治五年十一月二十八日谕纪泽

同治五年十二月初一日致欧阳夫人

曾文正公家书全集

同治五年十二月二十三日谕纪泽

同治六年三月二十二日谕纪泽

同治六年三月二十八日谕纪泽

同治六年五月初五日致欧阳夫人

同治九年六月初四日,将赴天津示二子

日课四条,同治十年金陵节署中日记

序言

本书以清朝光绪年间传忠书局刻本《曾文正公家书》为底本,采取横排简体出版,所选文章均忠实于传忠书局刻本。

本书共分十卷,后面还附有李瀚章、李鸿章等编撰的《曾文正公家训》两卷,使读者一览曾氏治家的风格。

凡原书中的异体字,此次出版均改用通行字(专名除外),通假字则不改。原书用以表示尊称的抬头或空格,本书则一律取消。原书表示谦称或卑称的小号字,本书一律改用和正文相同的字体。原书的夹注和旁注,本书则采用不同的字体、字号排在相应的位置,以示和正文之区别。

原书中人名,但凡能确定为同一人名而写法不同的,本书则采用最常用名。例如,李鸿章就有“李少荃”、“李少荃”等不同用法,为免引起歧义,本书则统一改用“李少荃”。

原书中有疑问之处,如有其他史料或资料确证为错讹的,本书直接予以更正;若原书中疑问难以确切考证的,则一律依照原书文本。

值得说明的是,本书还吸取了近年来学术界对曾国藩研究的最新成果,并参考了其他版本的曾国藩家书,在此一并表示衷心谢忱。

内容推荐

《曾文正公家书全集》是晚清一代中兴名臣曾国藩流传最广的作品。《曾文正公家书全集(权威典藏版)》囊括了曾国藩在道光二十年(840年)到同治十年(1871年)前后写给祖父母、父母、叔父母、诸弟、妻子及儿辈的家信,所涉内容极其广泛,小到谈家常琐事、做人道理,大到论治学方法、经邦纬国之道,是曾国藩一生思想经历的生动反映,也堪称世人修身、持家、教子的经典读本。

由清代李鸿章、李瀚章兄弟编撰、校刊传忠书局子光绪年间刊刻的《曾文正公家书全集》,是现存曾国藩家书中最权威、最经典的版本。

《曾文正公家书全集(权威典藏版)》以传忠书局刻本为底本,同时吸收了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采取横排简体出版,所选文章均忠实于传忠书局刻本。通过此书,读者也可以从另一个层面全面了解曾国藩的人生轨迹和思想精髓。

《曾文正公家书全集(权威典藏版)》以清朝光绪年间传忠书局刻本《曾文正公家书》为底本,采取横排简体出版,所选文章均忠实于传忠书局刻本。《曾文正公家书全集(权威典藏版)》共分十卷,后面还附有李瀚章、李鸿章等编撰的《曾文正公家训》两卷,使读者一览曾氏治家的风格。

编辑推荐

  《曾文正公家书》(作者:曾国藩)被研究专家称为“毛泽东最喜读的书”,他一生研读的正是这套由传忠书局刊印的《曾文正公家书》。在韶山毛泽东纪念馆还收藏有毛泽东当年读过的《曾文正公家书》。在延安时,毛泽东还建议党员干部们都要读这本书。

  蒋介石也以《曾文正公家书》作为教育儿子的典范。他曾对蒋经国说,曾国藩对子女的洲诫可作模范,需认真体会,并依照曾氏家训去践行。

  钱穆对《曾文正公家训》推崇备至,认为《曾文正公家书全集(权威典藏版)》影响了他的一生。他在《人生十论》的序言中写道:“凡属那些有关人生教训的话,我总感到亲切有味,时时盘旋在心中……待到中学大学去教书,许多学生问我读书法,我总劝他们且看像《曾文正公家训》和《论语》那一类书。”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9: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