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小学生不可不知的气象奇观
分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作者 李平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彩虹的尽头有什么?美丽的银树雾凇是怎样形成的?飞机在天空中为什么会拖着长长的“尾巴”?

雷电真的专爱劈男人吗?“果冻”雨的“果冻”能吃吗?你见过刮风就“笑”的树吗?

……

李平编著的《中小学生不可不知的气象奇观》语言轻松、诙谐并贴近生活,一改以往知识类书籍过于严肃和死板的现象,力图更加贴近青少年读者,让他们更容易接受书中所涉及的知识,也更便于理解和记忆。知识的博大精深犹如海洋,想要以点带面往往会导致以偏概全的错误。

内容推荐

《中小学生不可不知的气象奇观》由李平编著。

瞬息万变的天气有时天高云谈,晴空万里,有时乌云翻滚,风雨交加,可谓风云变幻,气象万千。

那么,你可知道,气象变化其实是太阳、风和水汽玩的把戏?

《中小学生不可不知的气象奇观》针对大家最想知道却又并不完全了解的天气现象,将最基础、最有趣的气象知识,通过优美的照片和通俗简洁的文字编写成书,用最不可思议的方式走近天气,带领大家了解天气现象的前世今生,走进那个我们熟悉而又陌生的神奇世界。

目录

大气的分层——地球穿了几层外衣/1

气压一无处不在的压力/3

大气的组成——大气家族的成员/5

气旋和反气旋——巨大的空气旋涡/7

气象——五彩斑斓的大气现象/8

天气——善变的孩子脸/10

气候——类型多样的气候家族/12

季节——寒来暑往,四季交替/14

晴朗的天空为什么呈现蓝色/16

彩虹/16

彩虹的尽头/18

海市蜃楼/19

极光/20

日晕环、月晕环是怎样产生的/21

佛光/22

佛灯/22

地光/23

印度洋上的光轮是怎么回事/23

峨眉宝光/24

四角形太阳——畸形日/26

奇异的染山霞景观/29

冰晶折射阳光形成日晕/30

阳光经水滴散射后形成七彩光环/31

两个太阳同时坠落,/32

罕见的22。日晕/32

幽灵与佛光/33

澎湖岛奇观两个太阳如双胞胎/35

“幻日”之光/36

“太阳城”和“月亮城”/38

绿闪/39

雾——袅袅的烟幕/40

霜——毛茸茸的结晶/42

露——大自然的珍珠/43

雾凇——美丽的银树/44

气团——水汽的集结军/47

辐射雾/49

平流雾/50

蒸汽雾/51

雾的时空分布/52

雾、霭和霾/53

幽谷奇雾之谜/54

云的分类/55

云的形成/57

云量/58

云海/59

为什么云有不同的颜色/60

积云——棉花堆似的底层云/6l

积雨云——山一样高耸的乌云/63

层积云——大规模的带状云群/64

层云——低矮均匀的大片云层/66

雨层云——浓密灰暗带雨水/66

高层云——高空灰白的云幕/68

高积云——成群成对的云彩/69

卷云——晶亮洁白的薄云/71

卷层云——有晕环的透明云幕/72

卷积云——高空的微波鳞纹/74

夜光云——罕见的蓝白色云/75

飞机云——长长的飞机尾巴/76

银云/77

地震云/78

澳大利亚现卷轴云/79

荚状云/81

英国版图云/81

雨云/82

奇异云朵,酷似飞碟/82

风的形成/83

风力/84

季风——一种受季节控制的风/85

信风——最准时的自然现象/87

沙尘暴/89

风切变/90

干热风/93

海陆风/95

山谷风/99

焚风/101

杀人风/103

鬼风/104

龙卷风的成因/104

水龙卷与陆龙卷/105

台湾惊现10层楼高龙卷风/107

台风和飓风/108

“弗洛伊德”飓风/111

加尔维斯顿飓风/112

厄尔尼诺现象/113

热带气旋/114

第一位绘出全球风场分布图的人/116

有趣的希腊古风塔/117

尘卷风/118

地球上暴风最多的地方/120

高亭避风/121

雷和闪电/121

黑色闪电/125

雷岛/126

雷电奇闻趣事/126

奥秘:雷电专爱劈男人/127

雨的形成/129

酸雨的形成/130

暴雨——毁物不倦/131

对流雨——短而猛的强降水/134

锋面雨——与气旋相伴的连绵雨/135

巴山夜雨——诗意的气候/137

雷打冬——冬天打雷雷打雪/138

梅雨——梅子时节雨/140

太阳雨——有太阳也下雨/142

霰——似雪非雪的固态降落/143

雨夹雪——这样的天气不稀奇/144

风吹雪——风吹来的灾害/146

三九天——冬天中的冬天/147

倒春寒——春寒料峭袭人冷/148

冰——冬天的美丽礼物/149

冰花——千姿百态的未央花/150

冰川——银白色的奇观/152

冰架——伸向大陆的冰梯/153

冰山——海上山峰/154

冻雨——万峰水晶中/156

冰凌和凌汛——河上的冰/157

大雪花形成的原因/161

年降水最多的地区/16l

造雨机——人工控制天气/162

澳大利亚小镇突然下“鱼雨”/163

冬季雷雨/164

吐鲁番雨趣/165

英国降下“果冻”雨/168

彩雪/170

新疆天池景区飘鹅毛大雪/171

四川七月飞雪/172

不在空气里凝结的雪花/173

乌鲁木齐的罕见冬雨/174

冰雹的自述/174

大自然“出手不凡”美国爱达荷州惊现雪滚轴/178

雪崩/180

最大的雪崩/181

最大降雪/182

风暴海啸/182

青蛙雨/183

纸币雨/184

寒潮/184

热浪/188

海藻感觉“压力”大天气就“变脸”/189

冷涡——爱捣蛋的“小淘气”/190

PM2.5,你了解它多少/193

节气的由来/198

“三伏”的由来/199

“四象”、“三垣”的由来/200

大气温室效应——人类的温柔杀手/200

城市热岛效应——来自环境的考验/203

森林大火——炎热引起的自燃/204

逆温——逆转的气象/206

桑拿天——蒸笼里的生活/208

秋老虎——吃人的天气/209

曙光和暮光——黑白交替间的绚烂/211

绿色太阳——阳光给太阳带来的变化/212

洪涝——被水淹埋的大地/216

拉尼娜现象——“圣女婴”带来的冷流/218

火山活动和天气——不相干中的紧密联系/220

臭氧层——生命的保护伞/222

人工影响天气——播云作业/224

天气预报的由来/226

世界气象馆/228

战争中的气象趣闻/229

你会做识别天气的“小白兔”吗/232

你见过刮风就“笑”的树吗/232

新西兰有种“报雨花”/233

云南碧罗山可“呼风唤雨”/233

能预报天气的奇洞/234

预报降雪的“奇树”/235

飞机消失的气候之谜/236

花香也能报天气/237

蜘蛛报晴雨/238

中国最早的气象台站/238

古谚语和天气/239

竖鸡蛋的奥秘/242

母鸡下蛋能预报天气/244

秋季叶子为什么这样红/245

山洞为什么有冷又有热/249

南极嗳水湖/252

四边朝北的地方/253

奇雨怪雨为哪般/255

海上起火之谜/256

气象地名趣谈/257

气象与国(地)名拾趣/259

气象巧作美赛场趣事多/263

清明时节缘何雨纷纷/266

几个有趣的唐宋气象小故事/269

天光云影共徘徊/272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272

撒哈拉有过“绿洲时代”吗/275

著名“火炉”如今为何名不副实/276

世界九大天文奇观/280

参考书目/283

试读章节

四角形太阳——畸形日

1933年9月13日,美国学者查尔贝在美国西海岸较高纬度的地方观测日出时,拍摄到一组十分珍奇的照片:一轮又红又大的太阳慢慢西沉,开始由圆形变成椭圆形,继而又由椭圆形变成了馒头形,上圆下平。渐渐的,太阳的上半部也被削平了,最后变成了一个罕见的、近乎长方形的太阳,出现了有棱的四只角。这组照片,引起了有关研究者的重视。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被作为珍贵资料引用。

其实,这种现象并非绝无仅有。据说,北极附近的爱斯基摩人,很早以前就曾经发现过。

1978年,日本汽艇开到北极地区,艇上的人也看到了四角形太阳。

1982年8月12日晚,气象工作者王振阁先生等人,就曾在吉林省扶余县松花江大桥上,目睹了一次美丽而又奇异多变的太阳奇观。那天日落时,太阳的边缘破碎得像锯齿形,其颜色也变得愈加火红。从傍晚6点30分开始,颜色又由火红色逐渐变成了金黄色,形状变得像一只坛子,边缘处好像冒着火苗。又过了一会儿,“坛子”变成了不规则的三角形,并持续了3分钟。接着,又变成了四边形,边缘也更加破碎。2分钟后,在太阳的两边,出现了两只“耳朵”(日珥)。当其沉落到还剩1/3在地平线上时,样子很像一只倒扣着的碗,清晰、美丽。随着“碗底”和“碗身”逐渐缩小、下沉,直至消失,在沉没处化作一道白光。整个过程持续了15分钟。

奇异的是,在中纬度地区,这种现象居然也有发生。1979年,湖北省的一位中学生,就曾幸运地看到过太阳在降落时变成了四角形。

我们现在知道了,四角形太阳其实是畸形日的一种,只不过它的变形更为夸张罢了。

畸形日的形成

如果你有机会经常到大海边看日出和日落,就会发现,那轮从大海里冉冉升起的红日或向大海中慢慢沉落的太阳,并非每次都是正圆形。好多时候,它都呈现一种扁圆的形状。我们把这种形状的太阳叫做畸形日。

那么,畸形日是如何形成的呢?

原来,它是由于太阳光通过上下密度不同的大气层时,光线发生折射、反射等原因造成的。

我们切不可认为,太阳光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是直线传播的。在密度不同的大气中,它的传播就发生了变化。在地球周围,大气层的密度是由下而上逐渐减小的。太阳光经过密度不同的大气层时,便不再呈直线照射,而是偏离原来的方向,产生折射。由于折射系数的大小与大气密度和太阳的高度有密切关系,所以我们平常见到的太阳光线穿过大气层时,总是改变它本身的路径,太阳的位置也比它真正的位置高出一个角度。这个角度的大小随太阳所处高度而改变:高度角越小,则折射角越大。紧靠地平线附近,折射角竟达35’之多。只有当太阳正好位于天顶时,我们看到的才是它的真正的位置。除此而外,都比原来位置略微高一些。特别是当太阳沉落到地平线以下35’处时,我们仍旧可以看到它处在地平线以上。这就影响了太阳在地平线附近初现或消失时的速度,使之初升或沉落时发生变形:有时呈扁圆形,有时则呈其他奇形怪状。

从这组照片中我们已经看出,随着太阳的慢慢降落,其外貌因大气的折射而严重变形了。这种折射,使“视太阳”的高度和宽度之比约为26.5:32,难怪观赏者看到的太阳是扁平的。

在极地和高纬度地区,由于陆地和海面温度常常很低,使得近地层的空气温度低于高层的空气温度,于是便出现“大气逆温”现象,靠近地面或海面的空气密度大,越向上密度越小。当接近地平线的太阳光从这种低空大气中通过时,就发生了折射,这种折射随着太阳的下沉明显地发生光线向地球一侧弯曲,所以太阳下部分光线就偏折得特别厉害,使得其下缘就像用刀子削过那样平直,成为一条平行于地平线的直线。随着太阳逐渐下沉,它的上半部分也逐渐发生光的偏折。这样,到达一定高度时,太阳的上下边缘就都被折射成为直线形,于是,奇异的四角形太阳就形成了。但这种现象极为罕见,必须在极地或高纬度地区的无风、无云、空气中没有冰晶雾等严格的天气条件下才可能产生。而这些地区,风和冰晶雾往往经常存在。因此,这一奇观也就很难使一般人都能一饱眼福了。

知道了怪日形成的原因,对查贝尔拍摄的“四角形太阳”的照片就不足为奇了。

P26-29

序言

我不知道世上的人对我怎样评价。我却这样认为:我好像是在海上玩耍,时而发现了一个光滑的石子儿,时而发现一个美丽的贝壳而为之高兴的孩子。尽管如此,那真理的海洋还神秘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牛顿[英国]

从远古开始,人们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从油灯到电灯到无影灯,从刀剑到枪械到炸弹,从热气球到飞机到火箭……正因人们不断丰富知识,掌握技能,才使人们在自然中得以生存。我们没有猛犸象的庞大;没有猎豹的速度;没有致命的毒液;没有尖锐的牙齿……是什么让人类得以生存?是知识!枪械让我们驯服野兽;飞机让我们在天空中翱翔;船只让我们在海洋中畅游……可见,知识的力量多么伟大!我们用知识挽救生命,用知识治理环境……知识无处不在!

马克·吐温曾经说过:“19世纪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仑,另一个就是海伦·凯勒。”海伦·凯勒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写道:“知识给人以爱,给人以光明,给人以智慧,应该说知识就是幸福,因为有了知识,就是摸到了有史以来人类活动的脉搏,否则就不懂人类生命的音乐!”的确,知识的力量是无穷的,正是知识使海伦·凯勒创造r这些神话。

因此,把科普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切实强化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中小学生综合素质,强化他们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育科学精神,激发探索科学奥秘的热情,这既是青少年阅读的目标,也是我们编辑这套书的最高宗旨。

本套书涵盖了大部分学科领域,既突出趣味性,又兼顾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把复杂的科学知识用简明、通俗的语言加以描述或说明,深入浅出,配有大量和正文匹配的图片或示意图,让版面更活泼、阅读更有趣、学习更轻松。

本套书语言轻松、诙谐并贴近生活,一改以往知识类书籍过于严肃和死板的现象,力图更加贴近青少年读者,让他们更容易接受书中所涉及的知识,也更便于理解和记忆。知识的博大精深犹如海洋,想要以点带面往往会导致以偏概全的错误。所以,书中的知识点还是有限的。但是,编者希望能借此书激发起读者对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更广泛的兴趣,使读者自觉地去寻找知识、了解知识、掌握知识,让这些知识更好地为读者所用。由于编者学识有限,本书如有不足之处,敬请读者多多谅解并不吝赐教。

编者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6 15:3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