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一章 问卷调查概况
一 问卷结构和评估指标
二 问卷调查过程
三 问卷调查抽样
四 被试的基本情况
五 调查结果概述
第二章 政策重要性认知
一 公共政策重要性的认知
二 公共政策在政治话题中的地位
三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政策因素
四 政策重要性的关联性分析
五 “直接依赖型政策”与“间接依赖型政策”
六 民众对不同层级政府政策的“依赖性”
第三章 政策内容认知
一 对物价政策的了解
二 对三农政策的了解
三 对收入分配政策的了解
四 对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的了解
五 对医疗体制改革政策的了解
六 政策内容认知的综合评估
七 了解政策内容的途径
第四章 政策制定认知
一 对决策过程的了解
二 政策建议的去向与反馈
三 特定政策问题的听证诉求
第五章 政策执行认知
一 政策执行方式的了解
二 政策执行中的公民配合性
三 政策执行保障体系的认知
四 中央政策推行的阻力
第六章 政策评估认知
一 政策评估方式的了解
二 政策评估内容的了解
三 政策评估的公允与可信程度
第七章 政策过程认知的综合评估
一 政策过程认知的综合得分
二 政策过程中的中央与地方关系
三 民众的不同政策取向
四 “五大建设”反映的公共政策满意度
第八章 政策参与权利和参与途径认知
一 五类权利重要性的比较
二 政策参与权利的认知
三 政府最常为公民提供的政策参与途径
四 公民最常采用的政策参与途径
五 民众的政策参与途径偏好
第九章 实际政策参与
一 政策听证的实际参与
二 政策方案意见征求的实际参与
三 网络和媒体政策讨论的实际参与
四 以书信表达政策意见
五 实际政策参与的综合比较
六 实际政策参与的关联性分析
第十章 政策参与客观状况的差异性
一 不同性别被试之间的差异比较
二 少数民族与汉族被试之间的差异比较
三 不同年龄被试之间的差异比较
四 不同学历被试之间的差异比较
五 不同政治面貌被试之间的差异比较
六 不同职业被试之间的差异比较
七 不同区域被试之间的差异比较
八 不同户籍被试之间的差异比较
九 不同单位被试之间的差异比较
十 不同收入水平被试之间的差异比较
第十一章 政策参与主观状况的差异性
一 不同性别被试之间的差异比较
二 少数民族与汉族被试之间的差异比较
三 不同年龄被试之间的差异比较
四 不同学历被试之间的差异比较
五 不同政治面貌被试之间的差异比较
六 不同职业被试之间的差异比较
七 不同区域被试之间的差异比较
八 不同户籍被试之间的差异比较
九 不同单位被试之间的差异比较
十 不同收入水平被试之间的差异比较
第十二章 政策参与客观状况与主观状况之间的相关分析
一 政策参与客观状况总分及内部指标之间的关系
二 政策参与主观状况各指标之间的关系
三 政策参与客观状况与主观状况之间的相关分析
第十三章 两次政策参与问卷调查的比较
一 政策参与客观状况比较
二 政策参与主观状况比较
三 政策取向比较
四 政策信息渠道和沟通渠道比较
五 政策关系比较
第十四章 中国公民政策参与的基本模式
一 “政策依赖性”与政策参与范畴
二 政策参与目标与途径
三 政策参与动力
四 政策参与行为
五 政策参与效果
六 中国公民的政策参与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