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追问人生(大字版)》内容简介:45篇文章,四大主题,囊括了人生的诸多方面。从人生真相、境界一直到道德修养以及对人生的漫谈,无不有大道至理渗透到字里行间。他谈才命、谈心性、谈功利、谈道德,博古通今,真知灼见。他谈情、谈性、谈灵魂与肉体、谈欲与好,篇幅不长,却句句点醒人生。他认为圣人不是无情,而是有情而不为情所累。
他道中庸、调情理、行忠恕、为无为、存诚敬,借古论今,直逼现世人生。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冯友兰追问人生(大字版)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作者 | 冯友兰 |
出版社 | 中国盲文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冯友兰追问人生(大字版)》内容简介:45篇文章,四大主题,囊括了人生的诸多方面。从人生真相、境界一直到道德修养以及对人生的漫谈,无不有大道至理渗透到字里行间。他谈才命、谈心性、谈功利、谈道德,博古通今,真知灼见。他谈情、谈性、谈灵魂与肉体、谈欲与好,篇幅不长,却句句点醒人生。他认为圣人不是无情,而是有情而不为情所累。 他道中庸、调情理、行忠恕、为无为、存诚敬,借古论今,直逼现世人生。 内容推荐 作者冯友兰先生一生不断追求真理,用其卓越的学识和人格精神,去探索解决人生的才与命、情与性、欲与好、理性与悲观等诸多经常困绕人们一生的大问题。他提出的“人生四境界”说,影响深远,帮助人们在欲望和迷茫的世界中,构筑精神的理想境界。他的生活亦如同任继愈先生对他的了解:他的同事们没有见他发过脾气,也没见他闹过情绪。即使受到过不公平的批判,他从不垂头丧气,也未影响他的生活节奏。把哲学境界贯彻到日常生活中,赋予他的学问长久的生命力,具有垂范当世稀缺的人格精神。有关人生的哲学,是每个人在每一天都会有所渗透和应用。无论年轻还是年长时翻看《冯友兰追问人生(大字版)》,都会有不同深度的领悟,回归内心的宁静。在一遍又一遍的解读中,攀升人生的新境界;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历久弥新。 目录 PART 1 人生真相 哲学与人生之关系(甲) 哲学与人生之关系(乙) 对于人生问题的一个讨论 人生成功之因素 才命 知命 心性 论信仰 关于真善美 PART 2 人生境界 人生的意义及人生中的境界(甲) 人生的意义及人生中的境界(乙) 自 然 功 利 道德 学养 死生 境界 精神境界 论风流 PART 3 道德修养 青年的修养问题 道德及修养之方 觉解 论知行 再论知行 道中庸 调情理 为无为 行忠恕 存诚敬 应帝王 PART 4 人生漫谈 欲与好 性的因素 情的因素 灵魂与肉体 论悲观 人生术 处世的方法 幸偶 理智之地位 我的读书经验 附录 15条人生箴言 试读章节 哲学与人生之关系(乙) “哲学”与“人生”可以说是很有关系,也可以说是很没有关系。所谓对于人生有没有关系,是说对于我们的行为,有没有影响;或者再确切点说,有没有直接重大的影响。 所谓“哲学”是一个很宽泛的名词,其中包有很多的部分,犹之科学中之包有物理化学等。哲学里边有几部分,可以说是对人生没有直接重大的关系;有几部分可以说是对人生有直接重大的关系。譬如逻辑(亦称论理学)对于人生,可说是没有直接重大的关系。其中有些道理,若专就实用观点看,似乎是没有什么价值。如普通逻辑所讲的同一律吧,“甲是甲”。如果甲是甲,甲就是甲。这话可以说是一定不错,但由实用的观点看,就无甚价值。再如说“桌子不能同时是桌子又是非桌子”这话在实用的观点看,也并没有什么价值。所以,有几派哲学,因特别注意人生方面,就不注重逻辑。如中国前几年流行的“实用主义”即是如此。实用主义所讲试验逻辑,实是一种试验的方法,并非逻辑。又如中国哲学,向亦注重人生方面。所以逻辑在中国哲学里,可以说是没有。从此看来,逻辑对于人生,即对我们的日常行为,是没有直接重大的影响的。 “知识论”(亦称认识论)对于人的日常行为,亦无多大影响。例如说现在这个桌子,究竟是不是真有等问题。有些人说,我们闭上眼睛,不看桌子,桌子就是无有了;有人说我们虽闭上眼睛,桌子总还是有。但无论哪一种说法,对于我们日常行为,可说是没有什么大的影响。有的哲学家以为太阳明天出来不出来,就不敢说一定。因为我们以为太阳明天一定出之说,无非靠过去经验。但若只靠经验,则在过去是如此者,不敢必其在将来亦如此。但是这样怀疑,对于日常行为,仍没有直接的影响。虽从理论方面我们不敢断言太阳明天一定出来,但是我们今天该怎样,仍是怎样。信了某哲学家之说,生活上无甚变化;不信它,也没甚变化。所以,有些哲学,对于认识论,即不注重。例如中国哲学,即只注意人生方面。其中逻辑,固然可以说是没有。认识论,也可以说是没有。 哲学中有一部分是对于人的日常生活,没有什么直接重大的影响,举出了上边两个作例,别的自然还有。 可是,哲学中的另一部分,对于我们人生,即日常生活,是有很大的影响的。有些道理,我们不信它,我们的生活是一个样子;信了它,就会立刻变了个生活的宇宙中的地位等问题;对于这些问题,都有一种讨论、解决和答案。这许多答案,我们相信与否,对于我们的生活,是有很大的影响的。如佛教即有一很精深的形上学,也就是哲学上所谓“唯心论”。它说“万法唯心”一切皆本于心。人有那个真心,但他不觉有真心,这就是所谓“迷”。因为有“迷”,所以生出了我们的身体及山河大地。我们的身体及山河大地,都是心的表现。因此,人一生出,就有了许多问题。如“生、老、病、死”,四种苦,无论何人,都不能免。如欲免此人生诸苦,其方法可就很不简单。旧的自杀方法如上吊、投河。新的方法,如喝安眠药水等等,均解决不了问题。照佛家说,我们死了,并不算完。我们原来之所以有这个身,乃因有个“迷”。今虽取消此身,如仍有这个“迷”,则仍然可以有个身。因此就有了出家,修行等办法,以求根本解决这个“迷”。这些道理,你信它或不信它,在行为上就有了很大的区别。不信它,是一个方法生活。如果信了它,你就会根本改变一个生活的样子,完全和先前不同的一个样子。这对于人生,即日常行为,是很有关系的…… P5-7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