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软的、黏糊糊的小虫子,你敢吃吗?
你能想到美丽的蝴蝶也喜欢吃人吗?
你清楚世界上最复杂的“化工厂”在我们的身体里吗?你了解世界上有些海岛居然如同“幽灵”一般,时隐时现吗?
流感,相信很多人都得过这个病,但你知道当年“西班牙流感”夺去了多少人的生命吗?
有一个举世闻名的探险家,是世界上第一个登上五大洲最高峰的人,还独自漂流亚马孙河,并单枪匹马勇闯北极。但就是这样一个似乎是无所不能的人,最后的结局会是什么?
于秉正主编的《可怕的科学》为《激发孩子阅读兴趣的300个百科揭秘》系列丛书之一,告诉你的事实让你瞠目结舌,意犹未尽。介绍了:极具杀伤力的噪音、不可思议的光速、神奇又恐怖的光反射、奇妙的太阳、看不见摸不着的静电、能够致命的雷电、诡异的球形闪电、使生命受到威胁的超音速坠落等内容。
于秉正主编的《激发孩子阅读兴趣的300个百科揭秘》系列丛书是一套面向广大青少年的读物,旨在帮助青少年提高阅读能力、思维能力,丰富知识。
《可怕的科学》为其中一册,最大的特点是故事生动、短小精悍、知识性强,使读者在欣赏故事的同时,增长知识、明白道理。介绍了:极具杀伤力的噪音、不可思议的光速、神奇又恐怖的光反射、奇妙的太阳、看不见摸不着的静电、能够致命的雷电、诡异的球形闪电、使生命受到威胁的超音速坠落等内容。
《可怕的科学》还配以精彩夸张的手绘彩色插图,图文并茂,给广大读者带来愉悦的视觉享受。
兴登堡号飞艇着火
1936年,德国造出了世界最大的飞艇,它以当时的德国总统兴登堡的名字为名,当然,它所搭载的旅客也都是成功商人和社会名流。所有的旅客都居住在飞艇中部的客舱中,飞艇乘务人员则居住在尾舱。旅客的卧室里配备热自来水;豪华吸烟室铺着坚实的梨木地板;高档的餐厅里铺着白亚麻桌布;餐桌上摆放着闪闪发光的器皿。在令人心旷神怡的眺望台里,透过巨大的观景窗,人们可以居高临下地欣赏250米下波涛汹涌的大西洋。
1937年,兴登堡号在大西洋上空逆风飞行时,由于天降大雨,无法降落,于是它放缓了速度,以便在傍晚到达。飞艇比计划的时间晚了12个小时。傍晚时分,飞艇掷下两根着陆线,准备着陆,此时突然起火燃烧,尾部接连发生了两次爆炸。当时地面上的人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表面高度易燃的材料开始自燃。34秒钟后,这艘世界上最大的飞艇变成了一个火球迅速坠地。海军人员奋力抢救,可是最终只有61人死里逃生。
引发爆炸的竟然是静电
悲剧全程都被在场的记者拍摄下来,同时还有22架摄影机捕捉到这惊心动魄的瞬间,并通过电台现场直播出去。它的失事对于全人类来说都是场可怕的灾难,同时那熊熊燃烧的大火也引发了人们对飞艇安全性的质疑。兴登堡号自问世以来,总航程达33万多千米,其中有37次是横跨大西洋的飞行。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飞艇着火并最终引发空难的呢?
科学家经过很长时间的研究最终得出结论,这场灾难源于极强的静电。兴登堡号穿过云雨层时,带着非常强的负电荷,当机组人员将湿透的绳子抛下地面准备停泊时,这些绳子就起到接地线的作用。飞艇的金属架因接地而充电,机壳开始升温。它的表面是由氧化铁外加防潮功能的醋酸纤维制造而成,另外,还在它表面涂上了用于硬化的铝粉。这种混合物高度易燃,等同于火箭的燃料。而且其内填充着巨量的氢气,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后,这些燃料开始自燃,只短短瞬间就能把整个飞艇变成火球。
工厂里的大爆炸
除了飞艇外,很多工厂也会莫名其妙地突然燃烧或者爆炸。1979年8月,我国某厂的精密车间做扫除,工人们为把水磨石地面上的油污擦净,便用航空汽油淋洒在地面用拖布擦拭。当时,人们正在欢快地劳动着,这时有位女工穿着泡沫塑料凉鞋走过。当她的脚触及地面的铁管时,忽然地面着起火来。大火顺着地面的汽油迅速蔓延,紧接着发生三次连续大爆炸,车间里顿时成为一片火海。虽然人们奋力抢救,但是仍有很多人死伤其中。
为什么会在没有烟火的情况下发生爆炸呢?科研人员调查后认为,凶手是未被人们注意的静电。固体绝缘材料受到摩擦后会起电;天气干燥时,脱毛衣或脱化纤衣服时,能听到噼啪放电声,黑暗中还可看到放电火花,这都是静电现象。可是,人们却没想到,走路时塑料鞋对地摩擦也会起电。女工走路时产生的静电排放不掉,电位越来越高,当她靠近铁管时,体内的静电对地放电,静电火花点燃汽油蒸汽,于是悲剧就发生了。
屋外打雷,屋内死人
雷电杀人的事并不少见,甚至有时就会发生在我们的身边。1989年9月中旬的一个傍晚,河北省保定市郊区一户农家,一位33岁的妇女正在家里做饭。屋外乌云滚滚,雷声隆隆。这时她想摘下挂在屋梁上的食物篮子,而篮子是用铁丝挂在钢筋水泥的房梁上的。当她的手一接触到篮子上的铁丝时,立刻倒地身亡。人们对她的死因迷惑不解,议论纷纷。
雷电怎么会穿过房屋,将人劈倒呢?原来,雷电是由带电荷的雷雨云产生的。当雷雨云中的电荷不断积累,越来越多的时候,便会与另一种异性电荷的雷雨云或大地形成电场。这种电场的强度在不断增加,当达到一定量时,雷雨云与雷雨云之间就会形成云间雷;而雷雨云和大地之间形成的闪击放电叫做直击雷,俗称落地雷。当雷电击中了屋顶的水泥大梁时;由于房梁要在瞬间将雷电泄人地下,就要承受很高的电压。如果人正好触碰到或者接近,房梁会对其产生如同雷电般的闪击。像房梁这种受雷物体对其他物体的再次闪击我们称为“二次反击”。而那位妇女就是在水泥房梁遭到雷击的同时,摘取用铁丝挂的食物篮子时被雷袭击的。除了她的头部有一个小伤口外,其他地方都没有外伤,可是食物篮子的铁丝却呈现出严重的过热状。因此人们可以断定,她就是受水泥房梁的二次反击,被瞬时的雷电流通过心脏或者大脑,从而失去生命的。
喜欢光临足球场的雷电
不但人们喜欢在足球场上运动,连雷电都格外喜欢光临这个地方。在墨西哥的露天体育场,就曾经不止一次发生过雷电袭人的事情。当时足球场里正在举行一场热闹非凡的比赛,正在兴高采烈观看球赛的6个男孩早就忘记了天气的情况。随着一阵轰隆隆的巨响,这6个人就被雷电击死了。他们只有十三四岁大,发生这样的事情是多么的残忍啊!同时在这次事件中还有另外3个男孩被击伤。这样的事情不只发生过一次,总是有人死亡,多人受伤。
其实,这是大自然的“电容器”在作怪。我们知道足球场一般都会建在空旷的平坦地区,大风很容易“长驱直人”,顺畅地通过这里,然后与足球场快速摩擦产生许多静电,同时吹拂而来的上空的云层也往往带有大量电荷,于是天上和地下构成了一个巨大的电容器。电容器内的电荷相互感应和传递,一触即发。人们都了解狂风暴雨时很容易产生雷电,在潮湿的空气中,一个个被雨水淋得像落汤鸡似的运动员就像矗立在电容器基板上的“引雷针”,遭遇到雷电非死即伤,难以幸免。
在伞下被雷劈的女孩
曾经在马来西亚发生过一场非常让人意外的事故。当时正在打雷下雨,一名当地的女大学生在雨伞下面接电话,突然被雷击中,立刻倒地。虽然随后人们立刻将她送往医院,可还是因为上胸被严重烧伤而身亡。
我们都知道雷电是雷雨放电产生的一种现象。当它放电的时候电压特别高,一般都有几万伏,而产生的能量也特别的大。这种放电一般都是在天空与地面最高物体之间形成,如果没有这些高大的物体,人的身体也能成为过电的对象。而这位女大学生就是雷电通过手机直接过电,由于电压极高,能量巨大,从而将她的身体烧焦而导致死亡。
P1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