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霆主编的《2012年短篇小说选粹》包括:裘山山·《大雨倾盆》、韩少功·《山那边的事》、魏徽·《胡文青传》、王璞·《捉迷藏》、姚鄂梅·《狡猾的父亲》、王祥夫·《归来》、须一瓜·《寡妇的舞步》、胡学文·《离婚》、昂放·《蒙特利尔的耶稣》、王小王·《邂逅是一件天大的事》、叶广芩·《唱晚亭》、阿乙·《阁楼》、闻人悦阅·《弹琴唱歌眺舞》、葛亮·《街童》、鲁敏·《字纸》、徐则臣·《如果大雪封门》、张惠雯·《书亭》、七茧年·《站者那则》等文章。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2012年短篇小说选粹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林霆 |
出版社 | 北岳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林霆主编的《2012年短篇小说选粹》包括:裘山山·《大雨倾盆》、韩少功·《山那边的事》、魏徽·《胡文青传》、王璞·《捉迷藏》、姚鄂梅·《狡猾的父亲》、王祥夫·《归来》、须一瓜·《寡妇的舞步》、胡学文·《离婚》、昂放·《蒙特利尔的耶稣》、王小王·《邂逅是一件天大的事》、叶广芩·《唱晚亭》、阿乙·《阁楼》、闻人悦阅·《弹琴唱歌眺舞》、葛亮·《街童》、鲁敏·《字纸》、徐则臣·《如果大雪封门》、张惠雯·《书亭》、七茧年·《站者那则》等文章。 内容推荐 林霆主编的《2012年短篇小说选粹》这个集子的作者构成及其写作倾向也别具特色。《2012年短篇小说选粹》选集中的小说作者,超过一半是女性。其实,女性写小说的先天优势早已被注意到。她们体察事物时的敏感、细腻,对日常生活天然的亲和力以及对语言文字的耐心和悟性,都让小说创作不可能失去这个群体。但这并不是说,女性只和婆婆妈妈有关,只和男欢女爱有关。从这个集子里,我们既可以看到女性作家对俗人俗世的微妙把控,也可以看到她们对“文革”暴力、生命存在的持久追问。女性作家群体尖锐深刻的目光正和她们庞大的书写张力同时显现。 目录 大雨倾盆 无为中的有为——评裘山山的《大雨倾盆》 山那边的事 现代化之于乡土,又如何々——评韩少功的《山那边的事》 胡文青传 “反思历史”不应回避个体责任——评魏微的《胡文青传》 捉迷藏 “文革”的又一张面孔——评王璞的《捉迷藏》 狡猾的父亲 “这一个”父亲的中国经验——评姚鄂梅的《狡猾的父亲》 归来 内敛的力量——评王祥夫的《归来》 寡妇的舞步 欲望与文字之舞——评须一瓜的《寡妇的舞步》 离婚 中国式的女性主义乡土叙事——评胡学文的《离婚》 蒙特利尔的耶稣 人在路上爱在途中——评昂放的《蒙特利尔的耶稣》 邂逅是一件天大的事 对性别关系的一种并不悲观的看法——评王小王的《邂逅是一件天大的事》 唱晚亭 文化传统的挽歌——评叶广芩的《唱晚亭》 阁楼 杀人案背后的“户籍”命运——评阿乙的《阁楼》 弹琴唱歌跳舞 浮华的世界,寂寥的人生——评闻人悦阅的《弹琴唱歌跳舞》 街童 寻常巷陌中的小时代——评葛亮的《街童》 字纸 被信息淹没的存在感——评鲁敏的《字纸》 如果大雪封门 诗意,太诗意——评徐则臣的《如果大雪封门》 书亭 古典的生命形态——评张惠雯的《书亭》 站者那则 何处是我生命的家?——评七堇年的《站者那则》 试读章节 大雨倾盆 雨来得很猛很突然,几乎是一瞬间。天地就湿透了,城市就泡在水里了。大街上的行人迅速消遁。汽车飞驰而过,好像生怕一停顿就会被积水漂起来冲走。路灯在雨中明明灭灭,如另一个世界的光亮,有些诡异。 时间是晚上八点多,一些刚吃完饭准备离开的客人,被堵在了饭店门口。这种时候,出租车成了诺亚方舟,没有绝佳运气的人不要指望搭乘上。当然,自己开车来的不在乎,自备方舟逃生去了。可怜更多的人,不要说车,连把伞都没带,只能死等雨停。一些人开始打电话求援,向家人或朋友。还有些人站在那里发些无用的牢骚,反正跟老天爷抱怨,无效亦无害。 许林峰倒是一点儿不恼,还隐隐有一种愉悦,这愉悦整个晚上都充盈在他心里,即使突如其来的大雨也没冲淡。他的身边站着今晚刚刚认识的田青青,还有介绍田青青给他认识的方老师夫妇。 这个饭店离他家很近,不过十几分钟的路,他就是冲进雨里跑回家,也湿不透内衣。正因为太近,他没有开车来。可是,其他三个人却住得比较远,没有车是不可能回去的。作为今天这顿饭的东家,他不可能丢下他们自己先走。这个理由让他笃定地站在那里,站在田青青身边。 眼见打车无望,方老师的夫人也拿出电话求援了,许林峰听出她是打给他们女儿的你开车过来接一下我和你爸吧……那么大雨,根本打不上……什么?……真是的,你有什么大不了的事啊?难得求你一回 ……我们走的时候窗户也没关,那么大的雨,家里肯定潲进雨了……快点儿啊,到了给我电话,我们在北门大桥的喜相逢酒店。 方老师的夫人放了电话跟方老师说,这丫头,说她最快也得半小时才能来,不知在哪儿疯呢。方老师说,她说半小时,你就要做好一个小时的准备。方师母叹了一声。 许林峰也不知说什么好,他完全不清楚方老师家的状况。他跟方老师是在一个饭局上偶然碰到的,方老师听说他是电脑公司的经理,马上崇拜地说,自己是个电脑盲,一出问题就抓瞎,还希望以后能找他帮忙。许林峰一口答应。其实并不是所有的电脑公司都修电脑,比如他们公司,主要是做单位的局域网络业务。但他没有拒绝方老师,是因为得知对方是出版社编辑,文化人嘛,让他有一种天然的尊重,还加上一点儿同情。后来方老师果然打电话来求救了,很小一个问题,让他如临大敌。许林峰就派了手下一个员工去他家解决,也没收费。后来又有过那么两次,都只是象征性地收了点儿钱,这让方老师对他印象颇佳。一来二去,在得知他是单身后,方老师就做起了月老,把自己老朋友的女儿介绍给他。 四个人被大雨阻在屋檐下,有些窘。站在旁边的饭店迎宾小姐就不失时机地揽客说,你们站在这儿等,还不如上去坐坐呢,三楼有茶座,也有空调。 许林峰一听很动心,就看田青青,田青青没有反对:好啊,咱们别傻站在这儿了,方叔叔,我请你们喝茶吧。许林峰连忙说,我请我请。方老师夫妇互相看看,再看看瓢泼大雨,就跟他们上楼了。 上得三楼,果然看到了“清雅茶苑”的牌子。走进去,才发现已经有不少客人了,都在找座位点茶,大概也是被这场大雨留下的。田青青问服务员,有包间吗?服务员说有的,推开一扇门,正中摆着一张麻将桌,散发着一股不好闻的气味儿。许林峰说,你们把桌子翻个面,平的朝上,我们不打麻将,只喝茶。田青青说,打开空调。小姐说没问题,去找遥控板。但许林峰转眼见方老师皱着眉,猜想他很少来这种地方,又说,要不咱们坐大厅里?方老师说,对对,还是大厅透气。田青青顺从道,那也好。 四个人东看西看,找到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 田青青很自然地走进去坐在了窗下,方老师夫人也很自然地坐在了另一面的窗下。这茶座是车厢式的卡座。许林峰只好挨着田青青坐下了,和她肩并肩,面对方老师夫妇。但许林峰心里还是喜欢刚才吃饭时的那个格局,他跟田青青面对面。那样他可以看着她的眼睛说话,不说话时也能看眼神。 小姐过来问,几位喝点儿什么?铁观音、普洱、峨眉毛峰,还是竹叶青?田青青问,有白菊花吗?小姐说有,田青青说,我喝白菊花。许林峰问方老师,方老师,你和师母喝什么?方老师说,我们坐不了多久,主要看你们。许林峰说,那就泡一壶白菊花吧,拿四个杯子,另外拿点儿花生瓜子什么的。 小姐怏怏而去,菊花茶是最便宜的一种了,还四个人一壶。 田青青扭头看着窗外的大雨,其实窗外哈也看不清了。雨水如帘挂满玻璃。她忽然转头说,哦,我家来来今晚上惨了。 许林峰没有接话,因为她没看他,看着对面方老师的夫人。 来来?哪一个来来?方老师夫人问。 田青青说,我的小狗。它最怕下雨了,尤其这么大的雨,它肯定又钻到床底下去了,而且浑身哆嗦。我要在家的话,就得把家里所有的灯都打开,给它壮胆。 方老师夫人说,狗狗这么胆小啊? 田青青说,嗯。我估计它的前世是淹死的,是落水狗。 方老师夫人说,那等会儿小霓来了,你跟我们一起走,让她送你回去。 田青青说,不用不用,今晚上就锻炼一下它,不能总这么胆小啊,总得经历点儿挫折啊。 许林峰笑了。他喜欢听她聊这些琐碎的事,而不是什么房价,什么物价,什么交通拥挤,那个让人太累了。 他很想接着她的话说,他喜欢下雨天,尤其喜欢在下雨的时候睡大觉,特别香。但他担心自己这么说,田青青会不会觉得他没情趣。或许他应该说,他最喜欢下雨的时候,和她这样的女人一起喝茶闲聊,很爽。 但他什么也没有说,毕竟方老师夫妇就坐在对面,他们不是两个人约会,是四个人,四个人约会,相当于开会。 方老师夫妇有些心神不宁,不时地看表。大雨哗哗的,丝毫没有减弱的意思,间或还有劈里啪啦的雷声。方老师夫人说,惨了惨了,阳台的雨水肯定都流进屋里了,回去又得收拾半天。转而又埋怨方老师,我走的时候说关了窗户,你非要开着透气。方老师说,早上看天气预报,没说要下暴雨啊。田青青说,嗨,天气预报都是马后炮,明天才会预告今晚的暴雨呢。 许林峰估计,方老师夫妇一来是担心家里进水,二来也是很少在这个钟点待在外面,他只好努力找话题跟他们聊,安抚他们。 今晚许林峰很感谢方老9币,把各方面都让他满意的田青青介绍给了他。但他还不确定田青青对他是否满意,这个得下来以后让方老师去问。他本来想,今晚分手后就给田青青发个短信,主动约她再见个面,用主动约见来表达他的倾向。现在大雨突降,给了他们继续在一起的机会,许林峰想,是不是老天爷想成全他们啊? 自打三年前离婚后,许林峰已经见了十来个女人了,有专门介绍的,也有偶然认识的,但无论什么情况,没一个对上眼的。百分之九十都不靠谱,那百分之十靠谱的,又没看上他。有的女人刚一见面就让他失望透顶,甚至迁怒于介绍人,怎么这样的女人也介绍给我啊?其中有一个,简直就像个站街的小姐。不是他以貌取人,是气息不对啊。人和人相处,气息很重要。还有的一上来就作出坦率状,问他的收入,问他的房子,问一个月给女儿多少钱,问婚后是否把财产都让她来管理,直问得他怒火中烧。P1-4 序言 胡适先生曾在新文化运动中,撰文提倡短篇小说,理由是“经济”。他说,短篇小说是用最经济的文学手段,描写事实中最精彩的一段或一方面,而能使人充分满意的文章。所谓“最经济的文学手段”,就是需要不可增减,不可涂饰,处处恰到好处,方可当“经济”二字。因此凡可以拉长演作章回小说的短篇,不是真正的“短篇小说”,凡叙事不能畅尽,写情不能饱满的短篇,也不是真正的“短篇小说”。这是他所言“经济”的第一个层面。即从小说内部技艺考虑所得。这段话或许是中国现代短篇小说文体学上的最初界定。它强调短篇小说叙事形式的重要,和它作为艺术品的特性。如果处处做到恰如其分、如其所是,比如材料运用的合理、视角切入的巧妙、详略铺排的自然适当、语言文字的老到得力,或者达到了更苛刻的标准,做到了由必然性所导致的偶然性,在虚构时不失经验中暗藏的内在逻辑,还有破碎感所不能遮掩的艺术完整性等等,那么,“经济”就是“优雅”,短篇小说就是艺术品。 胡适先生之提倡短篇小说还有另一个考虑,就是“世界的生活竞争一天忙似一天,时间越宝贵了,文学也不能不讲究‘经济’,若不经济,只配给那些吃了饭没事做的老爷太太们看,不配给那些在社会上做事的人看了”。短篇小说文字俭省,正适应了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是未来世界文学的趋势之一。 这样看来,读短篇小说,无论从艺术享受的效果上还是从时问成本上,都占着优势。胡博士真不愧是聪明人。, 比之一个世纪前的今天,人们行动的脚步不知要快多少倍。人力车、老爷车早被高铁、飞机替代,书信电报亦被网络取代,一切都是快得不能再快,即时到账、速战速决。文字简约的短篇小说,不是应该生逢其时吗?然而事实却非如此。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大众文化对原本就不坚固的人文精神形成冲击甚至消解之后,2l世纪的新媒体传播方式也在客观上削减着小说受众的数量。越来越浓郁的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气,使人们即便有时间,也没有心思去阅读小说。何况,短篇小说是需要回味的艺术呢。一切对自然、艺术、文学的品味,都需要慢的节奏。而我们的时代,最不受欢迎的就是慢。慢,正在受到空前绝后的对抗,除了凋谢得慢、衰败得慢。我们常常是在设法延缓衰老的时候,才记起生命的本质正是慢。 在这样的文学境遇中,有一个事实却毋庸置疑。在1949年以来的当代文学视域中,新世纪的中国小说写得前所未有的好。无论是物质欲望的侵袭,还是浮光掠影的社会心气,都没有办法消灭一种人,和他们所代表的生活方式。他们以自己的心灵方式去认识这个世界和其中的人们,近乎偏执地喜爱着叙事这一古老的技艺。他们的手艺越磨越精,眼光越来越刁钻,口味越来越高。写出让他们满意的作品,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阅读这样的作品,当然是一种难言的享受。 这部短篇小说集,是编者一年来的阅读所得。我相信这些小说的作者,都认真地从事着创造性工作。他(她)们不仅是现实生活强大的观察者,也是当下和历史的沉思者,更是小说艺术的行家里手。阅读的乐趣,就由此而生。 虽然这些小说的关键词可以概括为:女性/女性主义、中国经验,海外视野、城市化,乡土境遇、“文革”书写,底层叙事等等——文中的评论也的确有对相关词语的运用和阐释,但是阅读的乐趣从来不是这些批评术语可以涵盖的。真正的乐趣来自于艺术的力量,即用语言将瞬间凝固的技巧,作家们把平凡物象诗意化的能力,以及他们对于永恒的消逝性的敏锐感受。如果没有这些,小说便仅仅是故事而已。这部选集能够保证的,首先就是它们不仅仅是故事。 此外,这个集子的作者构成及其写作倾向也别具特色。选集中的小说作者,超过一半是女性。其实,女性写小说的先天优势早已被注意到。她们体察事物时的敏感、细腻,对日常生活天然的亲和力以及对语言文字的耐心和悟性,都让小说创作不可能失去这个群体。但这并不是说,女性只和婆婆妈妈有关,只和男欢女爱有关。从这个集子里,我们既可以看到女性作家对俗人俗世的微妙把控,也可以看到她们对“文革”暴力、生命存在的持久追问。女性作家群体尖锐深刻的目光正和她们庞大的书写张力同时显现。 这个集子里的男性作家,则显示出更为清晰的诗性和心灵性。他们似乎更倾向于出离这个世界,要在纠缠不清的混乱中,寻找到一个精神的方向,一个温暖而不矫情的出口。起码在这个集子里,男性比女性显得更加浪漫。 还有一个80后群体。他们的写作并不如想象中那么网络,那么后现代。看看这个集子,就知道他(她)们会很古典,会很人文情怀,也会很哲学。读一读,胜过传闻。 最后就是海外群体。其实,没有必要把他们单独拿出来议论。他们虽身居海外,但用汉语写作,关注的是人类共同的心灵状态,也一样熟悉当下的中国经验。如果说特殊的话,就这个集子中的作品来看,可能多一点漂泊感,多一点宗教感。 因此,这个集子所选择的作家没有一定之规,它的遴选标准只是作品。 希望这部选集能在2013年某个春天的午后,摆在一张干净的书桌上,旁边还有一杯泛着水汽的绿茶,而它的主人正在享受阅读的慢所带来的美妙。 2013年2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