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说是生活的浓缩,如雨后新荷凝聚的水滴,晶莹剔透,折射着世界的每一缕阳光。乐祥涛编著的《打开心灵让风吹》提供一个精美的选本,让你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进而提升个人的文学素养、写作水平、审美水准和人生品位,为自己的人生开辟一片广阔的天地。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打开心灵让风吹/原创阅读文库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乐祥涛 |
出版社 | 文心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小小说是生活的浓缩,如雨后新荷凝聚的水滴,晶莹剔透,折射着世界的每一缕阳光。乐祥涛编著的《打开心灵让风吹》提供一个精美的选本,让你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进而提升个人的文学素养、写作水平、审美水准和人生品位,为自己的人生开辟一片广阔的天地。 内容推荐 《打开心灵让风吹》是一本集情感、生活、山水等为一体的美文集,也是作家(乐祥涛)的第二本散文集。作者用诗人的眼光、思维和文笔去审视、发现、解读生活中那些美好的东西,然后用自己独特的文字把它述说出来,同时也印证了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这一道理。 《打开心灵让风吹》由六个部分组成:其一是写乡音的,其二是写亲情的,其三是写山水的,其四是写青春的,其五是写心灵的,其六是写生活的,每一个部分都各具特色。 目录 第一辑 乡音依稀 青青石板翠生生的花 又逢樱桃花开时 桂花飘香 山菊花开 花是故乡的鲜 柿子熟了 城里的诗意乡下的莲 蘑菇,蘑菇 立夏时节闻鳝香 一口井,遗落在 故乡的田角 第二辑 至爱亲情 生长在花盆里的母爱 有线电话 见证父母的金婚 留梦的河流 母亲的姿势 陪读 一树雪花 枕着父亲的 微笑入眠 想起母亲的腊八粥 听五奶唱民歌 第三辑 笔墨山水 丹青刘小坳 金刚台听雨 穿越或者旅行 温泉断想 泉雾 在岛上看风景 拂堤杨柳醉春烟 坝上的月光 鸡公山上观日出 观音山佛缘 打开心灵让风吹 东河品茗 第四辑 青春励志 学会放弃,珍惜拥有 生命的质量 别拿青春当干粮 一只麻雀的生存训练 面对杨光 花开留给别人看 有一种感动叫体谅 谒许世友将军墓记 拜谒红军洞群 爬山的心情 生不逢时 第五辑 心灵驿站 心和桃花一起开 小乌掠过心灵 对一棵红桂的退想 遭遇一场雨 新解书法的审与美 一只鸟划过的视线 下进心情里的雪 扫落叶 惑,及其以外的事情 为留守同学撑一把伞 第六辑 生活如诗 镜子的启示 竹的气息 悠然。以鸟的方式 金边吊兰 一片雪花的舞蹈 不妨麻烦一下小偷 护城河春柳 泉,水之花朵 鳝道 为奇石展翅 父亲的奥运情结 憨厚的弟弟 倘佯在百家诗林之间 后记 试读章节 青青石板翠生生的花 那方石板,总是清清地流淌着细细的水,就像平平常常的日子在不间断地滑动。当你留心一些的时候,季节就变换着色彩,在你心尖尖上流过。剩下的还有恨啊、情啊、愁啊什么的,也都在你思想的旮旯里打着转悠。 三月就那么轻轻地来了。没有变化的是那青青的石板,变化了的是那泓清静的水。初看上去时,是看不见它那滑痕的,如果仔细地一瞅,才看见在石口的下方水流成了如帘一般的细瀑,这时你才相信水是游着的。 有一个叫三姐的女孩,总是坐在那青石板的旁边,洗那总也洗不完的什物。这个时候冬天刚刚过去,春天才缓过神来,一切都在萌动之中,唯一能点缀的就是三姐头上用红色头绳扎着的羊角小辫,在青青石板和清静水的映衬下,像蜻蜓般立在水的一方。 木槌的起落声在不规则地回响,整个村子都能听得见。这声音传到三姐娘的耳朵里时,三姐娘这才放心,她知道女儿又在青石板上浆洗着日子。 三姐是走进青春期的女孩,最让娘不放心的是她没有长成苦大仇深的样子。这样一来,那些好事的和躲在老槐树后面偷着看的后生,总是找着借口光顾池塘的角落,不是有一搭没一搭地问话,就是悄悄地在水中丢上一粒石子。三姐娘最恨这些,生怕三姐有个闪失,所以她有时间时就来看一看,没时问时就喊上一两声。 都说三月的桃花是喊着开的。开始我不以为然,后来见书上写的和看那桃花娇艳妩媚的姿色确实令人生情后,也就相信了喊桃花一事的发生。 不过,我可以作证的是,池塘边那棵老槐树的槐花是被喊开的。可能是三姐的乳名叫槐花的缘故,还没有进人四月,总有声音从村口传到池塘,“槐花……槐花……”不经意间,那棵老槐树上的花被喊开了。 没曾想,枯萎的时候老槐树是歪着脖子又驼背的。可到了花期的时候,老槐树竟是那样的多情。满满一树的白色槐花簇拥着、怒放着,把一个季节展示得一览无余,远远望去老槐树成了一棵茂密的花树。那些雪片一样的花瓣陪伴着绿叶,翠生出醉人的景象。这时的你分不清是叶衬花还是叶伴花,但可以肯定的是:叶伴花时会使叶更加青翠,花依叶时会使花更加洁白。 最能体现槐花魅力的还是它的清香。无论是村口、地头还是池塘的旁边,一阵微风吹过,沁人心脾的香,那一定是槐花给予的,就连流水也能淌出它的香味。正如一首诗中写的那样:“槐林五月漾琼花,郁郁芬芳醉万家。春水碧波飘落处,浮香一路到天涯。” 这时,可人的一树槐花,不仅展示着季节,芳香着村子,同时也在丰富着人们的想象。因为在那个清贫的年代,槐花是可以制作成槐花饭和槐花汤的,如果能吃上槐花清蒸鱼,那会是一年难忘的事情。 当季节走人深处的时候,那淡淡花香熏染的青石板上,三姐正赤着脚在石板上嬉水,到动情处时竞忘了是在水里,一个趔趄,三姐一下没入了池塘。 还好,躲在老槐树后面的我看到了一切。对于刚刚有点水性的我,没有想到过多的事情,高声呼叫之后就一头扑向水里。结果,我把三姐举起来的时候,我就沉人了水底。 直到我离开村子的时候,也没弄清是自己上了岸,还是被别人救上了岸,因为那两个捣蛋娃说我是和三姐一起被抬回村子的。 如今,那青青的石板还在,细细的流水还在,只是三姐的声音和槐花的清香没了踪影,但记忆深处里的笑容依然灿烂。 又逢樱桃花开时 昨日,见到一位摄影师刚拍到的樱桃花盛开的照片。那一刻,我一下被画面上灿烂的樱桃花吸引了。看着看着,那樱桃花竟看成了一张慈祥的笑脸,那笑脸分明是表奶留下的。接着,表奶的笑脸和樱桃花开在我的思绪中鲜活起来。 表奶很善良,她带给我美好回忆的不仅是她的微笑,同时还有她亲手栽下的一棵樱桃树。在那个年代里,拥有一棵果树是很不容易的,那简直就是拥有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但表奶却将这笔财富给予了我们那永远也不能忘怀的童年时光。 表奶家的那棵樱桃树不知是什么时候栽下的,总之到我记事时,它已是一棵很大的树了。 每当春风吹过以后,那树在它的枝条上慢慢地冒出一片晶莹,过后就是绿油油的叶尖露出小头。如是清晨看上去,那露珠罩在那些嫩尖上,像童话世界里的王子披上晶洁的外衣,分外好看。 但最让人惊叹的是,那些叶还很小的时候,那些花就开了,那花分明比叶长得更快,仿佛是一夜之间那千万朵花蕾都露出了笑脸。一般一株花枝就有三四朵花蕾盛开,那些花由红色、淡红色到红白相间地盛开着,硬是把那棵树开得看不到树叶为止。 接下来在花蕊的下面会露出绿色的果实。说实话我们是看着那些果实长大的,这个时候起,表奶就开始呵护这一树樱桃了。P2-4 序言 从地缘文化上讲,四季分明、山清水秀、灵醒诗性的“鱼米之乡”——豫南名郡信阳,处于暖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区,属于纤巧奇幻的楚文化,与厚重的中原、苦寒的北方在文化上大相径庭;从全国性的文学记忆上讲,离我们最近的关于信阳的文学记忆,或许是与丐帮、马大元、马夫人、乔峰这几个虚拟人物相关联的,他们来自于金庸的笔下;而在现实的文学版图中,信阳、豫南的地域、山水与某位信阳作家的紧密关联也论及较少。文学史上,白马湖派散文、荷花淀文学等早已分别与夏丐尊、丰子恺、叶圣陶、朱光潜及孙犁等名字关联在一起。 近读乐祥涛,感觉在这个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的时代,他的以豫南的山水、风物、人情为抒情空间的散文,柔情、淡雅、明丽,地域特色鲜明,呈现出“诗化散文”的关学特征。这固然是他个人人到中年后的平和心性的外化,长期的人生积累与积淀的文学形式的宣泄;固然是与当前的地方论坛文化兴盛、地方发展旅游经济、各地游历之风盛行相关;但更是豫南灵、秀的地域文化与他遇合后在他身上的强烈显影,更是豫南一方水土的文学表征。 相较于一般乡土散文作家对乡村的苦难书写,或者在城乡比照视角中对乡村的感叹,乐祥涛的散文要“明丽”得多,是关于豫南乡土的一阕阕天唱。 乐祥涛散文的诗化首先表现为风格透明、情绪轻快。 在这本集子的开篇之作《青青石板翠生生的花》里:青青石板、清清的流水,刚柔叠加,以刚衬柔,定下了全篇风格清脆、情绪轻快的笔调。随后是三月里来,红头绳、黑发辫的青春女孩三姐——乳名叫“槐花”的总是在青石板上洗衣的女孩出现在怀旧的文字宣纸上。“喊槐花”的民俗,怀春少男丢石子的乡间小男女间的朦胧乡趣,制槐花饭、烧槐花汤、槐花清蒸鱼的豫南的乡俗的点染,使得三姐灵醒如那个湘西的“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一只小兽物”(沈从文《边城》)的翠翠了。 乐祥涛的散文表现的豫南乡村的这种“健康、质朴、优美”的民风与人情,近似于沈从文的清丽,却又自具豫南的轻快的乡土特色。 行文的跳脱性是乐祥涛散文诗化的又一个表现。 跳脱性首先表现在从写景、记游到哲理阐释的频繁自由转换上。 《穿越或者旅行》中由浪花到冲浪浴的联想,由攀缘峡谷到对人生低谷中把握机遇的沉思。《在岛上看风景》等记游的文字滤去了游踪、时间、地点等繁碎的交代。特别是这篇文字的最后一句:‘‘或许此时的树,把我们也看成了风景”,跳脱得近乎突兀,突兀到让人心跳。《留梦的河流》写河流、古屋、浅山、小路、水、景点的命名设计等,极尽闪转腾挪之能事,移步换景,节与节之间,没有一个字的过渡,而—— “‘丁零……丁零……’我的电话响了。 “竟是母亲。在这样一个时候我接到母亲的电话,心里半是惊喜,半是疑问。” 母亲的来电倏然出现,简直是空谷足音,文章也就随之写起了母爱,脱出了一般游记散文写景的窠臼。 这样的不追求针脚绵密与起承过渡,像豫南的山丘地貌样的文腾字挪还有不少。《丹青刘小坳》的首句:“雨,是着意的神笔,就那么轻轻几下……”遽然抒情。《穿越或者旅行》中先写在“谷底”对生命意义的体验,随之“快看,桂花”四字一牵引,立即坠入了一枝丹桂出崖来的奇景;而从“谷底”转写“瘦水”,则更是拔地而起,无任何过渡。 住在“跳脱性”对岸的是文字的“自然润帖”,乐祥涛散文中随处可见的盐巴样的对古诗的引用与融入也是那样的贴切自然,它们仿佛就是自然随意地长在他的文字里。比如《坝上的月光》里对月光诗的融入:“‘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寒沙蒙薄雾,落月去清波。’……以古诗解读今日的满月,我想逊色的该是诗的意境,葱郁着的依然是不老的月光。” 今情与古情粘连,在省略了那许多首饰与包装的同时,也提升了所写的月景的文化内涵。 乐祥涛散文诗化的表现还有语言的不经意、诗性。 “她知道女儿又在青石板上浆洗着日子”(《青青石板翠生生的花》);“即使是日子把我们挤对扁了,那种经历更让人刻骨、更让人铭心。当我们回过头来再看一看所走过的路时,总觉得那些路有如母亲手中的线,有穿越时的隐匿,也有流云时的舒畅,那种感觉艰辛而又温暖”(《穿越或者旅行》);“这个春天似乎雨水多了些,随之就有了一颗潮湿的心”(《心和桃花一起开》)。 这样的诗意的语言,用来写自然景观、内心的情绪波澜,贴切、纯美。而举凡他散文的题目:“青青石板翠生生的花”“一树雪花”“心和桃花一起开”“一只鸟划过的视线”“护城河春柳”“留梦的河流”“一片雪花的舞蹈”等,仿佛一道道素菜,凉拌、清炒、蒜茸、上汤,都诗意琳琅,葱郁明丽。不过他的题目偶尔也会放些姜丝、辣花什么的,如“别拿青春当干粮”“惑,及其以外的事情”等,腊肉炒辣花,提味醒神。 乐祥涛散文的诗化,在形式上表现为诗歌似的文内小节多、小标题多。《丹青刘小坳》《坝上的月光》《穿越或者旅行》等都是这样;《一只鸟划过的视线》《桂花飘香》等则表现为多物多事件的串联。 乐祥涛散文也往往用诗似的开头、结尾来强化其诗性。 他的《心和桃花一起开》是这样开头的:“这个春天似乎雨水多了些,随之就有了一颗潮湿的心。”《一树雪花》的结尾,人树互映,有小说的机巧,更是“卒章显其志”技法的还魂。《青青石板翠生生的花》以“如今,那青青的石板还在,细细的流水还在。只是三姐的声音和槐花的清香没了踪影,但记忆深处里的笑容依然灿烂”来收束,一片怀旧的诗意、惆怅。 乐祥涛散文的诗化表现在抒情对象上则是喜欢选取柔性物事入文。 花(桂花、桃花、映山红、槐花、小野花、樱桃花、山菊花)、雪花、烟雨、河柳、园竹、山竹、月光、小鸟、溪流、母爱、品茗等明丽物事,如他自己所言“有一种风是心底吹出来的”。豫南的温山软水、四时风物,种出了这样明丽柔美的物事。 哲思与诗性、诗情的如影随形是他散文诗化的内在显形。 当乐祥涛以一个诗人的情怀在豫南的山山水水里自然蹚过、跋涉时,他说“岸,不是思想的边缘,也不是马致远笔下忧伤的场所”;他说“是一只鸟的起飞,搅乱了我思想上的宁静,视线也随之升腾……于是,我就在想:掠过不一定是伤痛,因为划痕也会成为风景”(《一只鸟划过的视线》);他说“回过头来,再看看所走过的峡谷时,我就在那寻思:放开了去想,人生也不过如此,在时间的长河里,不是穿越就是旅行”;他说“可是腿往往是会背叛眼睛和思想的”(《穿越或者旅行》)。 行文与文思的跳脱,语言、形式、技巧等的诗化铸就了乐祥涛散文的空灵、诗性,使得他的文字时时有如飞翔。这一方面得益于他作为诗人的长期文学训练,另一方面也注定了他的散文与余秋雨的文化大散文、周涛的边塞散文的雄浑、大气无缘。它们是一方水土发酵出来的素点,是心灵的甜品,略点缀了些杏仁等提味的苦果,这里就叫它“乐福记”甜品吧。在这样一个物欲漂浮、遍地高碳的时代,“乐福记”甜品正好愉悦心灵。 当然正如同豫南山水缺乏浩莽、王气,豫南人民聪明、灵秀,却难免有纤巧之嫌一样,乐祥涛的散文版图也略显纤巧,虽然偶尔也写点“苦”,却还是有意无意地遮蔽了日脚的枯燥、乡村的相对贫穷、民众的愁苦。 深得“俗”之三昧的张爱玲与民国的都市“市声”遇合,成就了她文章的独特;乐祥涛的散文,特别是笔涉山水的散文,则与豫南轻、灵的山水彼此寻找、相互塑造,互相成就。 (注:梅纾,复旦大学文学博士后) 后记 青青石板翠生生的花 那方石板,总是清清地流淌着细细的水,就像平平常常的日子在不间断地滑动。当你留心一些的时候,季节就变换着色彩,在你心尖尖上流过。剩下的还有恨啊、情啊、愁啊什么的,也都在你思想的旮旯里打着转悠。 三月就那么轻轻地来了。没有变化的是那青青的石板,变化了的是那泓清静的水。初看上去时,是看不见它那滑痕的,如果仔细地一瞅,才看见在石口的下方水流成了如帘一般的细瀑,这时你才相信水是游着的。 有一个叫三姐的女孩,总是坐在那青石板的旁边,洗那总也洗不完的什物。这个时候冬天刚刚过去,春天才缓过神来,一切都在萌动之中,唯一能点缀的就是三姐头上用红色头绳扎着的羊角小辫,在青青石板和清静水的映衬下,像蜻蜓般立在水的一方。 木槌的起落声在不规则地回响,整个村子都能听得见。这声音传到三姐娘的耳朵里时,三姐娘这才放心,她知道女儿又在青石板上浆洗着日子。 三姐是走进青春期的女孩,最让娘不放心的是她没有长成苦大仇深的样子。这样一来,那些好事的和躲在老槐树后面偷着看的后生,总是找着借口光顾池塘的角落,不是有一搭没一搭地问话,就是悄悄地在水中丢上一粒石子。三姐娘最恨这些,生怕三姐有个闪失,所以她有时间时就来看一看,没时问时就喊上一两声。 都说三月的桃花是喊着开的。开始我不以为然,后来见书上写的和看那桃花娇艳妩媚的姿色确实令人生情后,也就相信了喊桃花一事的发生。 不过,我可以作证的是,池塘边那棵老槐树的槐花是被喊开的。可能是三姐的乳名叫槐花的缘故,还没有进人四月,总有声音从村口传到池塘,“槐花……槐花……”不经意间,那棵老槐树上的花被喊开了。 没曾想,枯萎的时候老槐树是歪着脖子又驼背的。可到了花期的时候,老槐树竟是那样的多情。满满一树的白色槐花簇拥着、怒放着,把一个季节展示得一览无余,远远望去老槐树成了一棵茂密的花树。那些雪片一样的花瓣陪伴着绿叶,翠生出醉人的景象。这时的你分不清是叶衬花还是叶伴花,但可以肯定的是:叶伴花时会使叶更加青翠,花依叶时会使花更加洁白。 最能体现槐花魅力的还是它的清香。无论是村口、地头还是池塘的旁边,一阵微风吹过,沁人心脾的香,那一定是槐花给予的,就连流水也能淌出它的香味。正如一首诗中写的那样:“槐林五月漾琼花,郁郁芬芳醉万家。春水碧波飘落处,浮香一路到天涯。” 这时,可人的一树槐花,不仅展示着季节,芳香着村子,同时也在丰富着人们的想象。因为在那个清贫的年代,槐花是可以制作成槐花饭和槐花汤的,如果能吃上槐花清蒸鱼,那会是一年难忘的事情。 当季节走人深处的时候,那淡淡花香熏染的青石板上,三姐正赤着脚在石板上嬉水,到动情处时竞忘了是在水里,一个趔趄,三姐一下没入了池塘。 还好,躲在老槐树后面的我看到了一切。对于刚刚有点水性的我,没有想到过多的事情,高声呼叫之后就一头扑向水里。结果,我把三姐举起来的时候,我就沉人了水底。 直到我离开村子的时候,也没弄清是自己上了岸,还是被别人救上了岸,因为那两个捣蛋娃说我是和三姐一起被抬回村子的。 如今,那青青的石板还在,细细的流水还在,只是三姐的声音和槐花的清香没了踪影,但记忆深处里的笑容依然灿烂。 又逢樱桃花开时 昨日,见到一位摄影师刚拍到的樱桃花盛开的照片。那一刻,我一下被画面上灿烂的樱桃花吸引了。看着看着,那樱桃花竟看成了一张慈祥的笑脸,那笑脸分明是表奶留下的。接着,表奶的笑脸和樱桃花开在我的思绪中鲜活起来。 表奶很善良,她带给我美好回忆的不仅是她的微笑,同时还有她亲手栽下的一棵樱桃树。在那个年代里,拥有一棵果树是很不容易的,那简直就是拥有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但表奶却将这笔财富给予了我们那永远也不能忘怀的童年时光。 表奶家的那棵樱桃树不知是什么时候栽下的,总之到我记事时,它已是一棵很大的树了。 每当春风吹过以后,那树在它的枝条上慢慢地冒出一片晶莹,过后就是绿油油的叶尖露出小头。如是清晨看上去,那露珠罩在那些嫩尖上,像童话世界里的王子披上晶洁的外衣,分外好看。 但最让人惊叹的是,那些叶还很小的时候,那些花就开了,那花分明比叶长得更快,仿佛是一夜之间那千万朵花蕾都露出了笑脸。一般一株花枝就有三四朵花蕾盛开,那些花由红色、淡红色到红白相间地盛开着,硬是把那棵树开得看不到树叶为止。 接下来在花蕊的下面会露出绿色的果实。说实话我们是看着那些果实长大的,这个时候起,表奶就开始呵护这一树樱桃了。P2-4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