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区域文化通览·泰安文化通览》的编撰,是新中国建立以来泰安市文化发展史上的一大盛事。本书旨在利用通览的形式,梳理泰安五千年历史的文化精粹。上编纵写历史,横排门类,上承大汶口文化,下至新中国建立,通过浓缩区域内历代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重点揭示其薪火传承的文化意义和深远影响;下编则着墨于本地市标志、省内有地位、全国乃至全世界有影响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亮点,以彰显区域内历史文化的独特性和厚重感。本书由唐家品、高儒林主编。
齐鲁文化与山东区域文化(代总序)
一、二元一体与文化传承
二、从文化重心到人文圣地
三、山东的区域文化与《通览》的编纂
绪论
一、自然环境
二、行政区划沿革
三、市情概况
四、文化特点与历史贡献
上编
第一章 远古时代:大汶口文化的中心
第一节 大汶口文化与大汶口遗址
一、大汶口文化的内涵及自然环境
二、大汶口遗址的特色
三、大汶口遗址反映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第二节 大汶口文化确立的价值和影响
一、大汶口文化的学术价值
二、对民族文化的深远影响
第三节 泰山崇拜与上古帝王巡狩
一、远古先民的泰山崇拜
二、上古帝王巡狩、祭祀泰山
第二章 西周与春秋战国时期:泰山文化圈的形成
第一节 沐浴儒风的泰山
一、登泰山而小天下
二、仁政的宣言:苛政猛于虎
三、林放问礼之本
四、和圣柳下惠“食邑柳下”
五、“盗亦有道”的盗跖
第二节 齐鲁文化在泰山交汇
一、周明堂遗址
二、鲁之圣山,齐之南界
三、齐鲁会盟、交战之地
四、汶水文化带的齐鲁风韵
第三节 兼容并包的古国文化
一、周封夷夏后裔的小国
二、古国文化的历史意义
第四节 左丘明墓与“君子之邑”
一、肥子国狄人后裔居地
二、左丘明其人
第五节 齐鲁必争之汶阳田
一、土肥水美的自然条件
二、农耕社会的文化形态
三、汶阳田的历史影响
第六节商圣范蠡的隐居地
一、范蠡隐于陶山的历史背景
二、范蠡由政治家到商人的转变
第三章 秦汉时代:泰山——大一统的标志
第一节 维护统一的秦始皇封禅
……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佛教的传播及民族融合下的泰安文化
第五章 隋唐五代时期:盛唐气象下的文化张扬
第六章 宋辽金元时期:多完文化的融合与繁荣(上)
第七章 宋辽金元时期:多元文化的融合与繁荣(下)
第八章 明清时期:追求治道的泰安文化
第九章 鸦片战争至新中国建立:大变局中的文化裂变(上)
第十章 鸦片战争至新中国建立:大变局中的文化裂变(下)
下编
第一章 泰山女神碧霞元君
第二章 东岳大帝信仰与泰山东岳庙会
第三章 走向海外的平安使者:泰山石敢当
第四章 “经字大于斗”:经石峪及泰山石刻
第五章 心灵的圣殿:泰山古建筑
第六章 古树名木与人文情怀
第七章 因水而兴:东平湖文化的特色
第八章 杞国的遗存与杞人忧天
第九章 爱国主义的新篇章:徂徕山起义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