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十年全球罕见的超高速经济增长之后,我们目眩神迷,从来没有如此渴望一个坐标,渴望知道自己的位置与方向。
《南方周末》试图从喧嚣嘈杂的信息中还原一个经济坐标,以此观照变革,并刻录一个新的出发位置。
这本《经济坐标(经济卷)》由《南方周末》编,在这里,读懂南方周末!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经济坐标(经济卷)/南方周末文丛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南方周末 |
出版社 | 上海书店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在三十年全球罕见的超高速经济增长之后,我们目眩神迷,从来没有如此渴望一个坐标,渴望知道自己的位置与方向。 《南方周末》试图从喧嚣嘈杂的信息中还原一个经济坐标,以此观照变革,并刻录一个新的出发位置。 这本《经济坐标(经济卷)》由《南方周末》编,在这里,读懂南方周末! 内容推荐 这本《经济坐标(经济卷)》由《南方周末》编,穿过那些冰冷、繁复、令人头昏的数字,穿过飞机+汽车+摩托车+双腿的崎岖,我们不仅希望抵达经济现实、抵达新闻现场,更希望抵达那错综相连的现实背后的经济逻辑—— 比如,《南方周末》不仅报道一日三餐的经济变化,更希望告诉你,这种变化与庙堂高处的货币政策有什么样的关系;不仅报道这一年全社会的财富蛋糕总共增加了多少,也告诉你,这个蛋糕是如何切分的。 摸着脉搏的真实变化,我们努力描绘一个清晰的经济坐标,并刻下这些标尺每一毫一厘的前进,以期能在斑驳的现实之中,提供一份冷静的参照。因为: 知道在哪里,才能不慌张;知道走向何处,才能保持从容。 《经济坐标(经济卷)》适合时事关注者阅读。 目录 总序 序 为中国人寻找经济坐标 第一辑 经济坐标 中国是世界上最有“钱”的国家 2010中国财富流向 省富省穷的秘密 站着挣钱与趴着挣钱 政府花钱得有新办法 2010,中国人花了多少钱 移动互联网:2010吸金之王 谁是2010最会赚钱的公司 第二辑 独家调查 麦价波动调查 湘西首富与狂热吉首:谁逼疯了谁? “中国纳斯达克”六日之天 京杭甬大运河为何成了“断头航道” “公务员楼盘”摇号之谜 第三辑 政经议题 消灭村庄?——中国新城市化之忧 天上的扩张——“民航经济”缘何失速 将农民的还给农民——成都城乡统筹改革七年逻辑 成都为何自戒土地财政之瘾 联盟的博弈——华为“被造城” 第四辑 焦点话题 3Q大战——水淹互联网 钱灾 “最牛公关”杨再飞和他背后的奶业恶斗 谁要涨水价?——深圳水价疑云 半岁创业板,凭何大派红包 从人民币到自主创新——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美方为何临阵变焦点 中西部地方债务风险调查 第五辑 世像素描 “苹果皮”兄弟仓库创业记 节能减排倒计时——“上半年不管你,下半年管死你” 世界上最富有的两个人来华请客——五味“巴比宴” 东方大学城:中国第一个大学城的十年生死 “秃鹫”之生——AMC,中国版的“大而不倒”神话 银行:从“外资威胁论”到“中资威胁论” 最牛经济如何炼出最熊股市 背LV的中国人 那些突然抛头露面的企业家们 “摇号”限量,北京治堵出“奇策” 第六辑 楼市风云 京城大抢房,边骂边抢楼市突然疯,越调越疯 楼市“最严”新政:没有最严,只有更严 楼市假摔? 0.1%,楼市下台阶 京沪深:保障房掩盖下的楼市真相 第七辑 转型之路 广东转型:悬崖上的战役 从制造业手中拯救制造业——“南海模式”三十年突围 民工荒,谁在慌? “世界工厂”机器“革命” 经济转型说了二十七年,什么时候能够真正转变? 试读章节 38万亿的大蛋糕里,政府、企业和劳动者各自切了多少?制造10亿元 级别富豪的流水线在哪里? 中国古人把钱叫“泉”,取其如流水一般,让财富流动起来之意;英文CURRENCY也有类似的意思。 既然是流动,总有潮流。再看向更深的地方会发现,在潮流之下,有暗涌,暗涌之下,又有地势,地势才是决定财富长远流向的最根本因素。 在刚迈进2011的门槛时,我们回头探寻2010年中国财富之流向及其背后的地势。 38万亿的大蛋糕 尽管国家统计局还没有公布2010年的GDP,不过,这个数字应该比较容易推算出来:大约38万亿元——经调整之后的2009年(3DP为34.0507万亿,设2010年全年增速为10%,全年CPI上涨3.4%,则2010年超过38万亿。 有趣的是,尽管有不低的通货膨胀率,由于人民币对美元在2010年上涨了大约3.47%,以美元计算的中国的GDP于是可能增加了近17%,这帮助中国撼无可撼地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当然了,即使按照这个数字,中国的人均GDP还不到日本的六分之一。要达到日本现在的水平,最乐观的估计也需要二十年:假设中国在未来二十年能保持平均8%上下的增速,同时,人民币对美元再升值50%,同时,假设总人口数不发生大的变化,则中国才能在2031年达到日本现在人均GDP的水平。 劳动者拿了多少 现在我们来看,中国人创造的这38万亿财富大致都跑到哪里去了。 首先是居民收入。按照2009年的统计公报计算,当年,6.2亿的城镇居民获得可支配收入10.65万亿元;7.1亿乡村居民分得3.66万亿可支配收入。设2010年,城镇人口增加1500万,农村人口减少1000万,同时假设农村和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均增长13%(其中包括3%的物价上涨),则2010年,在辛苦了一年之后,全体中国人大约共获得16.5万亿的收入。这个数字仅占GDP的43.4%。 不过,按照学者王小鲁的说法,中国人有大量的“灰色收入”未统计进去。按照他的估算,2008年,中国人的“灰色收入”高达5.4万亿元。这部分“灰色收入”主要集中在极少数富裕家庭。 为什么统计数字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在我看来,除了那些真正的灰色收入部分,其他的正常收入中,统计局的统计中可能主要强调了工资性收入,而“可支配收入”其实既包括工资性收入,又包含利息、投资性收入。 恰恰是在过去的几年,不少家庭的投资性收入已经远超过工资性收入——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拥有一套价值超过300万元住房的家庭比比皆是,但是,历年工资性收入总和超过300万的家庭却非常少。 当然,只有拥有多套住房的人才有机会兑现这笔财富,把它变成真正的“收入”——这些家庭集中在企业家、房产投资人、股票投资人、艺术品投资人等。这部分收入比较难统计,可能被漏掉了。至于非法收入或者垄断行业从业人员的非常规收入,总数应该不至于大到王小鲁先生所提到的那个数量级上去。 在2008年12月18日《南方周末》刊发的《三十年中国人收入流变》一文中,我发现,针对2007年的GDP,大约有6万亿元无法解释,这个数字跟王小鲁估算的2008年“灰色收入”比较接近,它应该主要是由投资性收入构成的。 考虑到经济体量的增加,如果2010年的统计外居民收入按照近5万亿元来计算,则全体中国人获得21.5万亿元收入,大约占其所创造的56.6%。其中的5万亿元主要由极少数富裕家庭分享,这部分家庭的总数可能不超过全国总家庭数的10%。 中国有多少千万富翁 到2010年末,中国大陆将有38.3万人成为千万富豪。 12月28日,中国建设银行与《福布斯》一起发布了这份《2010中国私人财富白皮书》。这份报告所描述的千万富豪,是指私人可投资资产(不包括自住房)超过1000万元的人。 从地域上看,近53%的千万富豪聚集在广东、浙江、江苏、北京和上海五地,近七成的亿万富豪也分布于此。其中,千万富豪广东人数最多,有8万人;其次是浙江省,有4。1万人。富豪的主战场在股市而非楼市。 在2010年,针对房价的调控政策接二连三地出台,总算大致遏制住了房价的继续上涨。按照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2010年11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上涨7.7%。全国城镇住房总量大约为180亿平方米,按照均价3500元计算(考虑到这180亿平方米大部分集中在中小城市,而且,房龄也参差不齐),则总市值大约为60万亿元。设2010年全年上涨5%,则总价值大约上涨了3万亿元;设10%的家庭有机会兑现这笔收入,那么在2010年,房价上升仅为中国人带来3000亿元的收入。 房产不是2010年财富分配的主战场,股票市场才是。 2010年年初,沪深A股总市值分别为18.38万亿元和5.928万亿元;年末分别为18.09万亿元和8.64万亿元,两市总市值增加了2.4万亿元。而就指数而言,两个市场则分别下跌了14%和7.5%。在价格下跌的同时还能实现总市值增加,是因为新上市的公司增加了。 在2010年,A股以超过4783亿元的IPO融资总额创下历史纪录,当然,这也是今年全球第一大IPO市场。 这4783亿元的IPO上市之后,为A股市场带来了大约5.5万亿元的新增市值。这部分财富,由在2010年有机会在A股IPO的300多家企业瓜分,平均每家获得近200亿。其中持股的创始人和高管大获其利,按照胡润在2009年11月初的一个统计,仅仅创业板就造就了90多位10亿以上身家的富豪。 从央行公布的数字来看,2010年有好几个月都出现了少有的储蓄存款减少的现象,这就是被人们广泛提到的“存款搬家”。这部分资金总额少说也有上万亿,其中应该有相当一部分流入了股票市场(包括通过基金而间接进入股票市场)。 假设去年IPO融资的4783亿元在上市之后平均上涨50%,则为股票的二级市场产生了7000多亿元的流通压力,刚好由“储蓄搬家”的那部分资金承接。回过头来看,其实就是一部分老百姓无法忍受自己的货币财富被通货膨胀吞噬,于是跑到股票市场来把它们换成资产,不小心它们成了新晋亿万富豪的抬轿人。面对高估得惊人的股价,未来,富豪们没有理由不减持手中的股份(不止一个富豪会像马云一样安慰大家,自己减持股票是为了“改善生活”),不知道到那个时候,谁会成为埋单者。 为什么是股市,而不是万人咬牙切齿的楼市?楼市固然有种种的问题,不过,在2010年,它在持续地上涨,而股市则在下跌。事实上,只要你有钱,你可以买个或大或小的房子,你甚至可以去当开发商。股市就不同了,在中国,就算你有钱,通常也只能去二级市场当富豪们的承接盘。能实现IPO的少数人才能获得财富的真正跃迁,而这种跃迁的前提是,你得通过监管部门的“审核”。同样质量的资产,能否通过这个审核,能否拿到上市的牌照,估值会有天壤之别,所以,股票市场成了富豪的批发市场。P009-012 序言 为中国人寻找经济坐标 肖华 当身陷一个令人晕眩的世界,没有什么比坐标更加重要。 在三十年全球罕见的超高速经济增长之后,我们目眩神迷,从来没有如此渴望一个坐标,渴望知道自己的位置与方向。 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 当世界依然深陷金融危机的泥沼,中国就是万众期待的那个拯救者,接近两位数的GDP亮丽增长、一枝独秀。 这一年,中国GDP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一些经济学家甚至大胆预测,用不了二十年,中国就将超过美国成为第一经济大国。 数字上的威武被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一再诠释,这个古老民族从未如此地接近百年复兴梦的巅峰。 但这也是一个罕见的“荒”年,和“慌”年。 在告别短缺经济多年之后,各地的中国人突然重新面临房子荒、车牌荒,甚至电荒、油荒、菜荒,普通老百姓们不得不格外关心柴米油盐,关心粮食与蔬菜。 于是由荒而慌。几乎每一种被限购的东西都被抢购,从房子到食用油,每一种可投资的东西都被疯狂地追逐,从乾隆年间的花瓶到福建武夷山上的大红袍茶叶,以至制造业里作为低价代名词的“中国价格”,在投资市场上却代表着能让西方人在拍卖现场昏厥的高价。 慌张开始蔓延,因为坐标一旦模糊,未来就不确定得让人恐惧。 《南方周末》试图从喧嚣嘈杂的信息中还原一个经济坐标,以此观照变革,并刻录一个新的出发位置。 穿过那些冰冷、繁复、令人头昏的数字,穿过飞机+汽车+摩托车+双腿的崎岖,我们不仅希望抵达经济现实、抵达新闻现场,更希望抵达那错综相连的现实背后的经济逻辑—— 比如,《南方周末》不仅报道一日三餐的经济变化,更希望告诉你,这种变化与庙堂高处的货币政策有什么样的关系;不仅报道这一年全社会的财富蛋糕总共增加了多少,也告诉你,这个蛋糕是如何切分的。 摸着脉搏的真实变化,我们努力描绘一个清晰的经济坐标,并刻下这些标尺每一毫一厘的前进,以期能在斑驳的现实之中,提供一份冷静的参照。因为: 知道在哪里,才能不慌张;知道走向何处,才能保持从容。 书评(媒体评论) 寻常百姓的心声,新生事物的哨兵。 ——钟南山 在这里要读懂中国,并不容易,但他们的努力和执着,正在让这一个期许变为现实。经历过诸多的风雨,但那一种力量还在I ——杨锦麟 舆论监督,南江一珠。情关民疾,理发民主。 ——张思之 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让有力者有爱,让幸福者沉思。 ——王石 南周生南国,七天出一期,愿君多培育,此报最堪思。 ——贺卫方 关怀社会,心系大众,呵护理想,保持智慧。 ——李开复 百姓呼声,社会正义。 ——茅于轼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