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大地震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马泰泉
出版社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溅着血泪的生存与毁灭的悲壮史诗,石破天惊的大自然与人类命运的交响曲!

马泰泉所著的《中国大地震》真实记述了从猝发人口稠密地区的邢台大地震,到成功预报堪称“世界奇迹”的海城大地震;从惨绝人寰的唐山大地震,到山崩地裂江河倒悬的汶川特大地震……每一个细节都经过历史印证,每一段文字都让人訇然心动!其中揭秘的许多被岁月尘封的历史真相更令人深深震撼!

人类的伟大不仅在于对这个世界的创造,更在于对这个世界的记忆。一个爱忘事、没有记忆的民族是可怕的。直面历史,信守本真。体现了一个科学家或作家的良知良能和道义担当

内容推荐

《中国大地震》是作者马泰泉历时六年之余,完成的一部新中国成立以来所遭遇的几次最惨烈大地震的纪实作品。它真实记述了从猝发人口稠密地区的邢台大地震,到成功预报堪称“世界奇迹”的海城大地震;从惨绝人寰的唐山大地震,到山崩地裂江河倒悬的汶川特大地震……每一个细节都经过历史印证,每一段文字都让人訇然心动!其中揭秘的许多被岁月尘封的历史真相更令人深深震撼!同时它描述的不仅仅是中国地震预报40多年探索的艰辛历程和地震学家的坎坷命运,也不仅仅是人类意志与生命在大灾难大毁灭面前的渺小与脆弱,而且以广阔的视角展示地球、宇宙乃至天体运行的神奇造化和人类未解之谜;以真挚的悲悯情怀表达对大自然法则的敬畏,对生命和尊严的礼赞!这是一部溅着血与泪的生存与毁灭的悲壮史诗!《中国大地震》是一部石破天惊的大自然与人类命运的交响曲!

目录

引章 探访中国地震的脉动

 1.记住这个日子

 2.心灵的拷问与煎熬

 3.跋涉于历史与现实的山川

第一章 邢台,废墟上筑起的里程碑

 1.大地震猝发人口稠密地区

 2.县委书记“上奏”,引来一支神秘的队伍

 3.灾难,在那个飘雪的黎明降临

 4.周恩来调兵遣将,打响另一场“战争”

 5.双震叠加的生死牵挂

 6.“希望能在你们这一代解决地震预报问题”

 7.捕捉来自地下的“警告”

 8.历史回眸:三个人和一个地震台的“家底”

 9.非同寻常的会见

第二章 震荡与忧患的年代

 1.触目惊心:“地震潮”十面埋伏

 2.危机四伏的“中央地办”

 3.襁褓中的婴儿——国家地震局

 4.紧密布阵“京津唐渤张”

 5.国发(1974)69号文件

第三章 海城,震撼世界的奇迹

 1.锁定目标:海城——营口

 2.惊心动魄的11个小时

 3.“郝指挥”和“曹地办”

 4.被强震击中的岔沟、丁家沟

 5.死守的石硼峪和金州台

 6.李先念:九岁的娃娃能报准地震了,了不起!

 7.海城的辉煌是吹出来的吗?

第四章 血祭唐山

 1.谜一样的华北像一片凝固的海

 2.悲怆!“京津唐”保卫战

 3.和林格尔的迷失与“五月会议”

 4.大毁灭倒计时

 5.劫难之日——7.28

 6.一道微弱电波发出之后

 7.末日之城

 8.魂泊唐山

 9.殉道者

 10.夏日的闪电与命运的沉浮

 11.“那个梅老太太还活着吗?拉出来枪毙她九次!”

 12.解密唐山大地震“机密”、“绝密”文档

 13.30年问答:如果有一个“如果’’显灵

第五章 魔鬼藏在美丽风景后面

 1.凄雨龙陵

 2.寻访失踪的“猎手”

 3.警报划破边陲夜空

 4.人,不是被大自然捉弄

 5.聆听来自“底下”的声音,你才能“耳聪目明”

 6.喜出孟连

 7.挥泪丽江

第六章 大震告急天府之国

 1.龙门山断裂带风云突变

 2.两个“小个子”导演的“战争”

 3.“声东击西”——天敌的恶作剧

 4.紧急动员令下达后

 5.最后的博弈

 6.没有走出大地震的“包围圈”

第七章 颤栗的冰山

 1.痉挛的南疆——边塞沙场再度染血

 2.伽师地震:“芝麻开门”后的玄机

 3.“有没有预报不一样啊!”

 4.北纬39°线

 5.大漠孤烟,情爱弥补了空白

 6.“失语”的夫妻台

 7.没有遗骸的坟茔

 8.在阿里,与狼共舞

 9.天籁之约:与吐尼亚孜真情对白

 10.“红杏出墙”:沉默的天山潜伏着多少神奇的力量

第八章 长白山天池·黄海·南海·大三峡

 1.决非危言耸听:天池火山一旦喷发

 2.静静的白桦林

 3.对灾害的无知,比灾难更可怕

 4.删去一个“太”字,避免一场大动荡

 5.西沙,飓风中的生死较量

 6.海啸袭来,我们该怎么办?

 7.大三峡,你能防百年大水,你能抗百年大震吗?

 8.九江,不是发水,而是发震!

 9.重庆,江峡环抱的“威尼斯”

第九章 “5·12”大劫难

 1.映秀——北川:80秒大断裂

 2.生命时速!中国速度!

 3.泪水和怒火洗浇地震局

 4.把真相摊晒在阳光下

 5.都江堰在哭泣

 6.子弟兵玩命跳伞侦察灾情

 7.大震前夜,夫妻争吵惊醒四邻

 8.躁动中的残酷幽默

 9.自然之手,呵护天府之国

 10.“妈妈,你以后要笑对人生”

 11.面对大震巨灾的反思与警示

第十章 巴尔的摩论“剑”

 1.全球地震学界的一次“地震”

 2.老外们说,地震像是“女人的超短裙”

 3.坚守,是探索前行的路标

 4.地震专家的罪与罚

 5.地球,是一只“泪眼”

后记 聆听忠告

主要参考文献与资料

试读章节

1.记住这个日子

是时间在那一刻的巧合,还是冥冥中造物主别有用意的摆布,2007年5月,我们一行五人走进了川西高原,考察发生在30年前的松潘、平武大地震和发生在70年前的叠溪大地震。正是5月12日这一天,我们从成都出发,行至汶川映秀镇,已到午饭时分。

哦,映秀,多么美丽动人的名字!它让人想到许多美好的东西,想到泼辣伶俐的川妹子,想到山川倒映水中的旖旎江南……

浏览着云雾缭绕的秀美山川,我们走进一家临江餐馆,吃到了颇具岷江特色的鲜鱼和农家炖土鸡。春风满面的老板娘还特意在汤里放了石斛枫斗,这种药材十分名贵,被誉为“软黄金”,对身体大有裨益。美美一顿饭只花了85块钱,便宜得不可思议,大家都说这一手艺惟独映秀才有!——可是,谁也没有想到,这是我们在映秀的最后一次午餐,满目秀美风光也成了记忆中的定格。

其实,我们在映秀歇脚用餐的那一刻,一场毁灭性的大灾难就已悄然蛰伏在我们行走着的路上。据称相当于5600颗广岛原子弹爆炸所产生的能量释放于汶川的大地震,就是在映秀镇悄悄点燃了“导火线”,只是我们不知道。我们毫无察觉,千年不遇的特大地震,就在脚下这块地方、一年后的这一时刻,突然暴发——

公元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北纬31°、东经103.4°,四川汶川县地下十余公里发生断层位移,引发里氏8.0级强烈地震。巨大的能量撕裂地貌,仅在短短120秒时间里竟然造成长达300多公里的大破裂。断层从映秀镇向东北方向的汶川北川一线,一直延续至青川广元一带,震灾面积达50万平方公里。断层穿过之处,山崩地裂,江河堵塞,道路通信中断,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园瞬间夷为废墟,数百万生命被推到生死边缘……那一刻,九州齐悲,世界震颤!

时间不可逆转,只有记忆永存。

汶川大地震又一次在中国的大地上撕开一道深深的伤口。

都江堰、汶川、茂县、松潘、平武、北川、江油、绵阳、什邡……我们前一年考察往返所经之处,几乎都是极震区和重灾区。一场大毁灭后留下的只是惨不忍睹的废墟残骸。

大地震发生的那一时刻,我无法用语言来描绘内心的悲怆、痛楚、震撼和揪心的惦念。肉体和灵魂都被撕扯得痉挛疼痛,却无法倾诉内心的哀思:腥风血雨中的汶川啊,有多少人于地震的瞬间陷进了永久的黑暗?又有多少人此时还在黑暗中惊愕着,挣扎着,呼喊着,企盼着……

我焦急地等待出发。

震后第二天,我随某集团军一支后勤特遣队奔赴成都j向极震区强力推进,直人汶川。直升机穿越深山峡谷,只见那原本秀美的山峦已面目狰狞,碧绿的植被骤然撕裂出一道道赤裸的伤口。群山在流血,流的是黄色浓稠的“血浆”,而剧痛的山脉默默无语。

我终于又一次来到了魂牵梦萦的映秀。眼前的惨状让我彻骨震惊:原先那个端庄温馨的小镇不见了,那个烹饪岷江鲜鱼和农家土鸡的临江餐馆不见了,那个春风满面、特意为我们在汤里放人石斛枫斗的女老板也不见了……一切面目皆非。

站在高坡上俯瞰整个小镇,是一片死样沉寂的瓦砾和废墟。两侧陡峭的山峦,崩塌的山体从山顶一直滑到山脚,滚落的巨石砸透楼房,堆积街上。原本世代生活的家园已成人间地狱,原本鲜活的生命竟然一个未见。我不能想象,山崩地裂那一刻,那些淳朴可爱的映秀人,在罹难的最后时光经历了怎样的恐怖和绝望?当震魔导演的大断裂大毁灭降临时,他们付出了何等惨重的代价,演绎出怎样的人间悲剧?

大自然再一次向人类展示了无与伦比的破坏力,而人类在它面前竟是何等的脆弱!

记住“5·12”,记住这个刻骨铭心、血泪交融的日子……

2.心灵的拷问与煎熬

说起来,我闯入地震科学这个神秘而又神奇的领域已有四年之久。到汶川大地震发生时,我已造访了国内16个省市、自治区——其所辖区域内,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皆发生过较强地震或破坏性大地震。譬如河北的邢台、唐山,辽宁的海城、岫岩,云南的龙陵、丽江,四川的炉霍、松潘,新疆的乌恰、伽师,以及江西的九江、瑞昌和上海的南黄海等等。考察的目的,是要追寻自邢台地震以来中国防震减灾的真实情况,尤其是要探求一个大家十分关注的话题——中国地震预报40年的成败与得失,并将真相说与世人。

人类不能不为光阴的飞逝而慨然。转眼之间,邢台地震已过去40多年,唐山地震也已过去30多年。然而,在中国人的记忆里大地震的景象恍如昨日,人们有理由追问:

——·有多少地震秘密到现在还不为人知?这其中又:有怎样的教训和启示?

——当今中国是哪些人在探求地震奥秘?他们是怎样的一批人?他们心灵深处又潜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

——地震预报,尤其是“短临预报”,是人类尚未攻克的难题,究竟难在哪里?中国目前对地震的探索与研究发展到了怎样的阶段?在国际上处于怎样的水平?

——像邢台和唐山那样的大地震还会不会发生?一旦发生,中国的地震专家能否“事先给大家打个招呼”?

——大地震突然来临时,人们应该如何有效地逃生与救助,以最大可能地减轻地震给人类造成的损失?

P1-3

后记

聆听忠告

静动皆风云,大道无形。人类在地球上生存,地震在地球上发生,不能不察其动因。尽管人们满世界地钻下深达数千米的窟窿眼,试想勘探其内部究竟,但地球这个庞然。大物,却似乎没有感觉到丝毫痛痒,依然不理不睬,依然我行我素。众所周知,由于地球内部的“不可见性”、大地震的“非频发性”和地震成因机理的复杂性等因素,目前不仅中国,整个人类都还不能有效地、准确地预报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强度。虽然现代科学已经让天文学家看到数百亿光年之外的遥远天体,可是人类对于赖以生存的地球的了解却显得如此“浅薄”。面对这种状况,人类该怎么办?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地震专家早就给了我们忠告:地震预报还处在探索阶段,要加强防范措施,选择安全可靠、远离地震活动断裂的场地,把房子盖牢固,像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珍爱地球,与地震“和谐”相处……可是人们听进去多少,听懂了多少呢?忘得很快,丢得更快。

自20世纪初至今,中国因地震死亡人数约占全球总数的60%。近百年间,全球共发生造成20万人以上死亡的大地震三次,不幸的是有两次发生在中国:二次是1920,年宁夏海原8。5级特大地震,造成23。5万人死亡;男一次就是1976年的河北唐山7。8级大地震,造成24。4万人罹难;再一次就是2004年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9。0级强震并引发海啸,造成印度洋周边各国近30万人死亡。2008年四川汶川8。0级特大地震又造成近9万人死亡和失踪。中国的领土面积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6。7%,中国领土上发生的地震约占全球陆地地震的33%,而为什么因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却占全球这一总数的近60%?造成这样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人们有理由追寻答案。

就目前科学家对地震监测预报所掌握的技术和捕捉地震前兆的信息而言,也可能只是浮光掠影。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呈现出整体化倾向,人们不再把地震的孕育、发生只看成是孤立的、小范围的由渐变到突变的过程,而看成震源区域与地体环境和空间环境因素密切相关的过程,并由此来研究地震前兆现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努力有所突破,探讨出些许规律性的东西,在攻克世界难题中取得进展。即使能够对一次破坏性地震进行成功预报,如果房屋不抗震,地震还是要毁坏我们的家园,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社会后果。而眼下,最行之有效的防震减灾的途径是,在做好地震监测预报、预警及震害防御的同时,建立健全由地震部门、政府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综合防御体系。那才是真正筑起的“铁壁铜墙”。这一项被日本、美国和南美等多地震国家证明是事半功倍的成功对策。

地震学科及地震预报这一命题已有不少学者、作家及媒体记者涉猎。各自切入的角度不同、视野不同:范围不同,所表达的观点、立场和产生的效果(社会效果、艺术效果等)也不尽相同。我涉足这个领域并经过两年多的调研后,便试图以1966年邢台地震拉开我国防震减灾的序幕为契机,记述我国多次著名破坏性地震的监测预报、应急救援、社会反应的真实过程,探讨地震研究的难度,剖析方方面面的矛盾。结识该领域的各等人物,描写他们的人生、命运和情感世界,让更多的人了解他们,了解“吃地震饭”的、这个行业。因为这支队伍还是一株幼苗,希望得到呵护,得到理解,得到支持和鼓励。

对于地震预报的前景,但愿我的这本书能起到“吹鼓手”或者“打气筒”的作用。

也就在四年多的奔波采访和写作中,接;连三的悲痛降临头顶:2006卑被秋雨浇透的一个早晨,家里突然打电话给我,老父亲病逝,速回!此时我正在东北二线采访,从辽南诲城、营口穿行白山黑水间。好在此行已接近尾声,于是千里奔丧,在父亲灵堂和基前守孝三日便匆匆赶回。2007年11月初,家里又突然打电话告知,妹夫突发心梗,送医院没能抢救过来。一个正出力拉套的壮汉猝然离去,如同支撑这个家的顶梁柱訇然倒塌,这对失去丈夫的妻子和没有了爸爸的孩子的打击可想而知。时值我正在新疆喀什、乌恰采访,回京后直奔老家,安抚一下惟一的妹妹和两个正在上学的孩子。2008年春节大年初一,迎着南方的冰冻雪雨;我在急切赶往家乡的列车上,年逾八旬的老母亲病危卧床。母亲看到蹒跚来迟的儿子,神情里却没有一丝埋怨的意思,声音微弱地说:儿啊,听说这些日子你一直在外边跑,这差事辛苦啊!要多注意身体……直到临终前,老母亲紧紧抓住儿子的手,一直没有丢开。正月初六,处理完母亲的丧事,把悲痛默默地埋在心底赶回了北京。按年前拟定好的采访计划和行程如期出发,奔赴上海、江西、湖北和重庆进行四省市联动采访。没承想从重庆回来不久,“5。12”汶川大地震便暴发了!国难临头,那更是一种刻骨铭心的痛!

人类的伟大不仅在于对这个世界的创造,更在于对这个世界的记忆。一个爱忘事、没有记忆的民族是可怕的。直面历史,信守本真。体现了一个科学家或作家的良知良能和道义担当。

微笑,是不屈的力量。

一颗泪珠,更能震撼人的心灵世界。

毋庸讳言,历史往往呈现出它诡谲的扑朔迷离的一面,但历史又是人类创造的。我们既要牢记历史,又必须正视历史,反思历史;把真实还给历史,让历史告诉未来。只有这样或许才能让过去和今天衔接好,也让现在和未来衔接好。

人是可以为一个信念甚至一句话的承诺付出一辈子,守望一辈子,追寻一辈子的。所以,我想说的是,无论时代怎样变迁,社会怎样发展,我都敬重那些有着坚定信念,并为之付出毕生努力的人,敬重那些始终如一为理想而奋斗的人,敬重那些重情重义重责任重生命质量和尊严的人,敬重那些以生命为旗、灵魂为足而终生探寻行走的人……

于是,采访就有了历史与现实的交流,而真正的交流是心灵的沟通。

于是,历史与现实便化作了情感在笔下流淌,你便聆听到生命与使命的交响。

于是,才有了这本书的问世,恳请朋友们赐教指正。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4:0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