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以往,陈兴良主编的《刑事法评论》第31卷的内容聚集在刑事法各学科的前沿问题上,发表的大多是年轻学者的著述,对于许多人来说是处女作。从这些论文能够发现这些年轻学者的学术潜力,而这也正是我国刑事法研究发展的能量之所在。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刑事法评论(第31卷2012) |
分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学理论 |
作者 | 陈兴良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一如以往,陈兴良主编的《刑事法评论》第31卷的内容聚集在刑事法各学科的前沿问题上,发表的大多是年轻学者的著述,对于许多人来说是处女作。从这些论文能够发现这些年轻学者的学术潜力,而这也正是我国刑事法研究发展的能量之所在。 目录 主编絮语/陈兴良 域外视野 德国刑法学中构成要件论的演变/蔡桂生 一、诉讼法上的构成要件论 二、前古典的构成要件论 三、古典的构成要件论 四、新古典的构成要件论 五、目的论的构成要件论 六、新古典与目的论相结合的构成要件论 七、机能论的构成要件论 八、小结 德日刑法上的监督、管理责任/吕英杰 引言 一、日本的监督、管理责任 二、德国的监督、管理责任 三、比较与结论 美国法人审前转处协议制度的演进及其启示/叶良芳 引言 一、相关概念及比较 二、法人审前转处协议制度的适用状况 三、挑战与回应:法人审前转处协议制度的最新发展 四、无需定罪的惩罚:法人审前转处协议制度评析 五、借鉴与启示 18世纪英国刑事私诉剖析——兼谈英国刑事起诉史的重新书写/杨松涛 一、检察制度史框架中的18世纪英国刑事私诉 二、18世纪英国刑事起诉中的被害人 三、以被害人为中心重新书写英国刑事诉讼史 域外传译 辩诉交易和刑事审判的消失——来自英美和德国法律史的教训/[美]约翰朗拜因文 江溯译 一、美国与德国的鲜明对比 二、危险 三、历史 四、德国人为什么转向交易司法? 荷兰恢复性司法的理论与实践 何显兵译王平校 上篇:恢复性司法制度化与刑事司法改革 一、制度化 二、关于制度化的思考 三、非正式的恢复性实践 四、刑事司法中的恢复性实践 五、将恢复性司法制度化? 六、改革刑事司法体制? 七、从恢复性实践到恢复性司法 下篇:恢复性司法与刑事法律的重构 一、导言 二、刑事司法、恢复性司法与和解 三、惩罚、制裁与规范秩序 四、对法律进行重新安排 五、重构刑事法律 六、小结 刑法学人 山色不言语——王作富教授学术印象/陈兴良 二 三 共犯研究 两种犯罪参与论之比较分析与反思/赵希 一、对二元参与体系的反思 二、单一正犯体系的启示 三、单一正犯体系的完善 未遂教唆不可罚说之提倡/赖隹文 一、范围限定:排除不能犯 二、立场选择:不可罚说 三、立场检验:价值论考察 四、关系辨正:未遂教唆与陷害教唆 五、结语 论共谋关系的脱离/吴昌植 一、问题的提出 二、共谋关系脱离的概念 三、学说分析 四、判例考察 五、共谋关系的脱离与中止 一、监狱设计及其特点 二、监狱设计原则 三、监狱设计的主要内容 论监狱的多维定义——以监狱惩罚为主线的多元分析/刘崇亮 一、引论 二、监狱的基本定义——刑罚学定义 三、监狱的衍生定义之一——政治学定义 四、监狱的衍生定义之二——监狱的社会学定义 五、监狱的衍生定义之三——监狱的建筑学定义 六、监狱的衍生定义之四——监狱的经济学定义 七、论题之外的话 专题研究 形式解释论与实质解释论:刑法解释学上的口号之争/陈坤 一、形式解释论与实质解释论在解释结论上的一致性 二、形式解释论与实质解释论在定罪思路上的一致性 三、不同解释主体得出不同解释结论的根源 四、分歧的口号性:对语义、客观性与彼此的误解 五、代结论:别让学派之争成为口号之争 论刑法归因与归责关系的嬗变/邹兵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有归责,无归因 三、有归因,无归责 四、先归因,后归责 五、归责突破归因 六、结语 罪量因素:构成要素抑或处罚条件/王强 一、学说之争 二、性质定位:引鉴客观处罚条件概念的前提 三、未遂论:客观处罚条件概念的中国场域? 四、违法论:真正的客观处罚条件之辨 五、责任论:构成要件要素抑或不真正的客观处罚条件 六、构成要件要素:绝大多数罪量因素的归属 七、小结 中止犯自动性的司法认定/张鹏 一、问题的提出 二、我国自动性认定理论的基本脉络 三、本文观点:新折中说之提倡 四、自动性司法认定中的具体问题 五、简要结论 被害人自我答责的成立条件/马卫军 一、适格的自我答责能力 二、任意、行为与结果的统一体 三、法规范上不存在他人阻止危险现实化的特别义务 四、复数法益下被害人自我答责的成立 五、结论 假性竞合与想象竞合之辨/郑世创 引言 一、行为之辨 二、假性竞合构造与类型之厘清 三、想象竞合之构造 四、真假竞合之分野 五、真假竞合之法律效果 结语 侵犯著作权罪与销售侵权复制品罪的关系——以“复制发行”与“销售”的关系为中心/王静 一、问题的提出 二、立法沿革 三、理论现状与反思 四、复制或发行说之提倡 五、复制或发行说的应用 量刑辩护及辩护律师在量刑程序中的作用/汪贻飞 一、问题的提出 二、一种新型的辩护形态:量刑辩护 三、量刑辩护的比较考察 四、我国目前量刑辩护制度存在的问题 五、我国量刑辩护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六、求法与求情:量刑辩护的策略 “由刑及罪”逆向路径在司法实践中之体现与应用——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典型案例及司法解释为样本/聂昭伟 一、“由刑及罪”逆向路径在罪与非罪认定中的体现 二、“由刑及罪”逆向路径在区分此罪与彼罪时的应用 三、“由刑及罪”路径在犯罪形态、主从犯区分及转化犯中的应用 四、结语 公众参与刑事政策评估实证研究/汪明亮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方法及样本 三、调查结果分析(一):公众对刑事政策主体的态度 四、调查结果分析(二):公众对基本刑事政策的态度 五、调查结果分析(三):公众对若干具体刑事政策的态度 六、结论及进一步思考 恐怖主义犯罪案件庭审结构比较研究/倪春乐 一、英美法系国家反恐诉讼庭审结构 二、大陆法系国家的反恐诉讼庭审结构 三、反恐庭审结构的比较分析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再犯危险性评估在英美法系的应用/文姬 一、再犯危险性评估的种类 二、再犯危险性评估的应用 三、再犯危险性评估的实体和程序要求 刑事案卷制度研究/谢雯 一、问题的提出 二、刑事案卷的价值与结构 三、我国刑事案卷制度的面目 四、我国刑事案卷制度的改革 五、结语 《刑事法评论》征稿启事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