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公共知识概念的发源及其概念体系
一公共知识概念的发源
二公共知识的概念体系
第二节 公共知识理论体系及发展脉络
一认知逻辑发展脉络
二公共知识的研究脉络
第三节 公共知识的研究概况
一国外研究概况
二国内研究概况
三与公共知识相关理论的研究
第四节 本书的主要内容
第五节 本书的创新点
第二章 公共知识的形式特征
第一节 对知识进行形式刻画的两种基本方法
一基于逻辑的方法与基于事件的方法
二两种方法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基于逻辑方法的公共知识形式分析
一刘易斯等人的层级解释
二哈曼-巴威斯的定义
第三节 基于事件方法的公共知识形式分析
一奥曼的解释
二吉尔伯特对刘易斯和奥曼定义的整合
第四节 公共知识特征分析
一公共知识层级的无限性
二公共知识的固定点特征
三公共知识的共享情境解释
四三种解释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 公共知识公理系统
第一节 包含固定点公理的系统
一公共知识逻辑系统的建立
二形式语言
三公理、推理规则及相关公理系统
第二节 公共知识公理系统的可靠性和完全性
一克里普克结构
二可靠性扣完全性
第三节 公共信念的逻辑
一个体信念的公理和推理规则
二公共信念的公理和推理规则
三克里普克语义学中的公共信念
第四节 含算子CDE的形式系统Sm(CDE)
—Sm(CDE)的语言Lm
二Sm(CDE)的演绎基础
第五节 博弈逻辑
第四章 公共知识形成难题
第一节 公共知识应用中遇到的问题
一协同攻击难题的数学归纳法证明
二协同攻击难题的逻辑证明
第二节 协同攻击中信息传递的同时性及可靠性
一公共知识与同时性问题
二延时性条件下的群体认知结构
三协同攻击难题中信息传递的可靠性
第三节 公共知识的弱化
一公共知识的弱化方式
二弱化公共知识的形态
第五章 弱化公共知识与协同攻击难题
第一节 协同攻击难题的解决方案探索
一严格的同时性只能由假定获得
二博弈视野下的协同攻击难题
三协同攻击博弈的一般模型
第二节 公共p-信念对协同攻击难题的解决
一公共p-信念的引入
二公共p-信念对协同攻击难题的解决
三公共p-信念的解题意义
第六章 弱化公共知识与协调博弈
第一节 一个关于协调博弈的实验
一协调博弈
二关于协调博弈的数字实验
三协调博弈的聚.最——实验结果分析
第二节 不同文化背景下协调博弈聚点的变迁
一谢林的实验
二敷字协调博弈显示的不同结果
第三节 弱公共信念的现实依据
一弱公共信念的现实意义
二公共文化背景下弱公共信念的形成
第七章 结语
索引
参考文献
英文参考文献
中文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