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梅编著的《经济法总论的人类学解读》分为七个部分。导论部分主要陈述本书写作的原因以及研究的方法及路径。第一章“人类学文化观与经济法本体论”,运用“文化”这一人类学核心概念对经济法的演生进行深层结构的分析,得出经济法的产生除了经济、政治、社会原因外,还离不开文化土壤的培育的结论。本章为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的探讨提供文化制度的支撑,拓展了现有经济法理论研究的视野。第二章“人类学整体观与经济法价值论”,以人类学整体观的成果来分析经济法的价值,对经济法现有的社会整体价值目标进行讨论和反思,提出构建真正的经济法整体价值观,最终回到关注人及人类发展这一基点。第三章“人类学时空观与经济法运行论”,从人类学的“时空”人手,勾画了经济法的时空地图,为经济法运行机制的分析提供理论准备。第四章“人类学实践观与经济法及其他部门法的关系论”,从人类学实践观出发,分析经济法与民法、行政法、社会法的关系。第五章“人类学民族志与经济法方法论”,通过引入人类学方法,对经济法现有的方法进行补充。最后一部分是结论。
导论/001
第一节选题的原因及研究的价值/001
一、选题的原因/002
二、研究的价值/007
第二节人类学基本理论与经济法总论研究的可通性/009
一、人类学的发展历程/009
二、人类学主要理论/011
三、法律人类学/023
第三节研究方法、研究过程以及本书的结构安排/025
一、研究方法/025
二、研究过程/027
三、本书的结构安排/027
第一章人类学文化观与经济法本体论/030
第一节人类学文化观/030
一、文化的总体涵义/030
二、“文化”概念的人类学回溯/033
三、法律文化/037
第二节经济法文化:现代性的后果/038
一、经济法的产生是现代性的后果/039
二、全球化浪潮下的经济法运动/040
第三节“经济法”概念的知识考古/043
一、摩莱里的“经济法”阐释/043
二、德萨米的“经济法”阐释/044
三、博多和蒲鲁东的“经济法”阐释/045
四、拉德布鲁赫、海德曼的“经济法”阐释/045
五、我国的“经济法”概念/046
第四节 中西经济法产生的文化动因分析/047
一、西方经济法概述/047
二、中国经济法概述/053
三、经济法产生的文化动因比较/056
四、对经济法演生逻辑的人类学反思/063
第五节对几组经济法范畴的人类学解读/068
一、市场与国家/069
二、公法与私法/075
三、经济与法律/081
第二章 人类学整体观与经济法价值论/085
第一节人类学整体观/086
一、哲学整体观概述/086
二、人类学整体观的发展和应用/090
第二节经济法价值的回溯/094
一、“价值”的涵义/094
二、法的价值/095
三、从人类学角度探讨“价值”的意义/097
四、经济法的价值及意义/098
五、经济法价值的相关研究成果回顾/099
第三节整体观视角下的经济法价值重塑/101
一、思路转换:以整体观为基点的经济法价值反思/101
二、经济法的价值重塑/111
第三章人类学时空观与经济法运行论/122
第一节人类学时空观/122
一、时空观概述/123
二、人类学时空观——文化时空/134
三、法律与时空/137
第二节经济法运行的时空网景/138
一、经济法运行的时空地图:过去、现在与未来的
交汇以及地方性与全球性的融通/139
二、经济法运行的时间维度: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交汇/140
三、经济法运行的空间维度:地方性知识与全球性知识的融通/142
第三节时空观视角下的经济法运行机制/153
一、经济法的立法机制/153
二、经济法的执行机制/158
三、经济法争议解决机制/162
四、经济法公益诉讼机制/164
五、“第三部门”及“第四部门”的运行机制/166
第四章人类学实践观与经济法及其他部门法的关系论/172
第一节实践观的发展与变迁/172
一、古典实践观/172
二、近现代实践观/177
第二节人类学实践观视野下的经济法思维转向/186
一、经济法与其他部门法关系研究的困境/186
二、人类学实践观视野下的经济法思维转向/188
第三节实践观视野下的经济法与其他部门法的关系/193
一、经济法与民法/193
二、经济法与行政法/197
三、经济法与社会法/200
四、经济法与其他部门法的互动/204
第五章 人类学民族志与经济法方法论/Ⅻ
第一节人类学民族志的发展/208
一、“业余民族志”/209
二、“科学民族志”/210
三、“实验民族志”/21]
第二节 民族志的几个关键词/223
一、“参与观察”/223
二、“深描”/224
三、民族志表述:诗意的写作/220
四、主位与客位/229
五、社区/230
第三节经济法方法回顾与反思/234
一、经济法方法论成果概述/234
二、对经济法方法论的反思/238
第四节人类学民族志方法对经济法研究的启示/241
一、解释学立场对经济法方法论的启示/241
二、法律民族志对经济法方法论的参考/243
三、民族志方法对经济法方法的补充/249
结论经济法研究的新视野:人类学转向/252
参考文献/260
后记/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