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亚岚编著的《多功能农业与中国农业政策--重续人类与自然的古老契约》在已有的理论成果尤其是0ECD的开创性报告基础上,从多功能农业的角度针对我国农业生产中的非经济品及其性质、分类与问题,提出了不同类型非经济品供给政策理论框架,同时对我国农业政策实践及其问题进行了必要的梳理。本书共八章,分别是:研究背景、多功能农业框架下供给方面的农业生产特性、多功能农业框架下结合需求方面的农业生产特性、中国农业的多功能特性、中国农业政策回顾、多功能农业框架下的政策目标与评价标准、多功能农业框架下的中国农业政策设计。
自序
前言
第一章 研究背景
一、全球性环境危机
二、全球性农业危机
三、WTO农业谈判
第二章 多功能农业研究综述
一、概念的提出
二、OECD关于多功能农业的研究
三、关于定义与性质的研究
(一)包含内容与定义角度
(二)规范的或实证的概念
(三)特性、目标或分析工具
(四)与其他术语之间的关系
四、关于联合生产的研究
(一)联合生产概述
(二)农业的联合生产性质与强度的研究
(三)联合生产下的均衡问题及政策含义研究
五、关于公共产品、外部性与市场失灵的研究
六、关于社会对农业的需求研究
七、关于政策的研究
(一)干预的合法性与可信度问题
(二)对适当政策的界定与选择
(三)对贸易的影响
(四)T具选择
(五)关于政策效果评价的问题
八、关于乡村发展的研究
九、国内的研究
(一)功能的分类与挖掘
(二)多功能农业与国际贸易关系问题
(三)非经济功能的特性
(四)非经济功能或外部性的评价与量化
(五)我国多功能农业的实现方式探索
(六)小结
第三章 多功能农业框架下供给方面的农业生产特性
第四章 多功能农业框架下结合需求方面的农业生产特性
第五章 中国农业的多功能特性
第六章 中国农业政策回顾
第七章 多功能农业框架下的政策目标与评价标准
第八章 多功能农业框架下的中国农业政策设计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