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余勇、邓和清两位学人重新从《陶记》释读开始,仔细分析文中的含义,在全面掌握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宋代社会文化与思想的大背景下来审视、研究,结合相关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确认《陶记》是南宋著作,尤其在窑炉与税制方面提出了与前人不同的观点,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并且还对其中的赋税作了深入的探讨,资料翔实,论述有力。他们之所以取得这方面的成绩,主要在于他们不但有比较深入的和广阔的思路,而且能够专研文献资料。这些见解无一不是建立在他们对《陶记》进行逐字逐句的深入探讨的基础上得来的,不作空谈,推论合理有据,应是《宋代景德镇陶瓷窑业状况--蒋祈陶记研究》的一大特色。
导论
第一章 景德镇窑、定窑、龙泉窑共竞奇矣/6
第一节 关于景德镇窑/7
第二节 “真定”何意?/14
第三节 “龙泉青秘”存在否?/17
第二章 景德镇窑之纲纪/21
第一节 征收窑户税是按容量还是按袈数?/2 3
第二节 窑炉改革与税制有关吗?/29
第三节 满窑、报火、拣窑、店簿和非子/35
第三章 产品内销及其品种/40
第一节 浙之东西尚黄黑瓷的社会背景/42
第二节 景德镇瓷器内销地区/46
第三节 元代“肃政廉访司”只是行政机构名,不是行政建置名/5 3
第四节 陶瓷装饰、造型及其名称术语释/57
第四章 景德镇瓷窑生产状况/62
第一节 霜冻天做陶要诀/63
第二节 一元配方和二元配方论辩/65
第三节 传统灰釉工艺/82
第四节 陶瓷生产各司其职/84
第五节 “窑有尺籍,私之者刑”是限定窑炉还是谁来登记烧量入籍的问题?/88
第五章 景德镇所承担的赋税情况及《陶记》著于时代/98
第一节 这些赋税可元可宋一一没有时代烙印吗?/99
第二节 关于“州”和“州家”/106
第三节 关于瓷器市场竞争的问题/111
第四节 《容斋随笔》与《陶记》的写作年代关系/11 5
第五节 关于《陶记》写作年代推论的讨论/119
第六章 今日董陶能“复古”吗?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