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设计文化视野下的设计批评研究/设计新视界文库
分类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作者 张犇
出版社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设计文化可为设计实践和设计理论研究提供良好的文化背景和母体来源,为设计批评的健康发展提供方向性引导和理论性校正,是设计批评更新和创新的保证,设计文化自身强大的文化创新功能扩展了设计批评的触角,并能监督设计批评循着一条规范的途径发展,为多角度、多样化地进行设计批评研究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设计批评对于完善和指导设计的实践和创新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并对培养公众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良好的消费道德具有积极的作用,它的动态性和跨学科性等特征对于设计文化的发展更具深远的意义。张犇作者的《设计文化视野下的设计批评研究》认为,当下的设计批评应该理性地从视觉文化、消费文化、全球文化等多角度切入,与设计文化形成共融,最终真正实现设计文化、设计批评和设计实践三者的有机结合。

内容推荐

设计文化是社会大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设计文化可以为设计实践和设计理论研究提供良好的文化背景和母体来源。为设计批评的健康发展提供方向性引导和理论性校正,并可以利用自身强大的文化创新功能扩展设计批评的触角,丰富设计批评的领域,监督设计批评的走向,使设计批评在一条规范的途径上合理地发展。

设计批评是设计学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进行设计批评的实践与理论的研究,对于完善设计学学科理论框架,指导设计的实践和创新、明确设计理论的研究方向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它对于正确指导和引导公众健康地使用、评价和消费设计产品,培养公众良好的消费道德等也均具有良好的作用,对建立优秀的设计文化更加具有积极的意义。

《设计文化视野下的设计批评研究》首先对设计批评和设计文化的本体性特征进行了必要的阐述,随后对设计批评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回顾和梳理.并对在社会进程中设计批评随时代发展而成长的动态性特征也作出了一定的归纳,进而对设计批评的跨学科性特征、主体性和价值性的体现,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和论述,最后从当下文化的多元性特征对于设计批评的延展作用作出了个人的判断。

《设计文化视野下的设计批评研究》通过比较和研究,笔者张犇认为,设计批评不仅对于指导设计实践、引导设计理论研究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而且它的跨学科性等特征对于创造和创新设计文化也具有积极的意义,充实设计文化的使用价值、审美价值、社会价值和创新价值,丰富和推进设计文化的发展。为社会文化不断输入活泼的影响因子;设计文化则是设计批评成长的土壤,是设计批评更新和创新的保证,为延伸设计批评的领域,促进多角度、多元化进行设计批评的研究提供了充裕的条件,为设计批评的不断更新和充实创造良好的条件。

当前多元文化的共生共存,均对设计批评的指向和延展提出挑战,同时也为丰富设计批评的关注热点和思考角度,进一步拓展设计批评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本文认为当下的设计批评应该理性地从视觉文化、消费文化、全球文化等多角度与设计文化形成共融,最终真正实现设计文化、设计批评和设计实践成为互助互促的有机整体。

目录

设计文化设计批评有机整体价值延展创新

第1章 设计批评的本体性特征

 1.1 设计批评的概念

 1.2 设计批评的作用

 1.3 设计批评的本质特性

1.3.1 设计批评与美术批评的差异

1.3.1.1 本体特征不同

1.3.1.2 价值表现不同

1.3.1.3 秉持立场不同

1.3.1.4 设立标准不同

1.3.2 设计批评与设计审美的关系

1.3.2.1 设计批评与设计审美相互关联

1.3.2.2 设计批评是对设计审美的深化

1.3.3 设计批评是设计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1.4 国内外设计理论与批评研究现状概述

1.4.1 英国,德国、日本、美国设计理论与批评研究现状略谈

1.4.1.1 英国设计的理论与批评研究现状略谈

1.4.1.2 德国设计的理论与批评研究现状略谈

1.4.1.3 日本设计的理论与批评研究现状略谈

1.4.1.4 美国设计的理论与批评研究现状略谈

1.4.2 国内设计理论与批评研究现状略谈

第2章 设计文化的本体性特征

 2.1 设计文化的概念

2.1.1 什么是设计文化

2.1.2 设计文化的四要素

 2.2 设计文化概念的确认与构成

2.2.1 设计文化概念的再解读

2.2.2 设计文化的三大构成

 2.3 文化生态对于设计环境的影响

2.3.1 文化生态的概念

2.3.1.1 西方文化生态学的概念

2.3.1.2 文化生态概念的深化和扩展

2.3.1.3 设计的“文化生态”

2.3.2 设计的文化适应

2.3.3 自然是设计的母题来源

2.3.4 经济形态是设计文化发展之本

 2.4 “设计文化”与“文化设计”概念的相异

 2.5 设计批评有助于设计文化的创新

第3章 设计批评的历时性

 3.1 早期朴素设计批评阶段

3.1.1 西方早期朴素设计批评阶段略览

3.1.2 中国早期朴素设计批评阶段略览

 3.2 工业革命所引发的反思阶段

3.2.1 英国艺术与手工艺运动之前的设计批评表现

3.2.2 英国艺术与手工艺运动对设计批评的推动

3.2.2.1 约翰·拉斯金和威廉·莫里斯的行动

3.2.2.2 英国艺术与手工艺运动的对立

 3.3 现代设计批评启蒙与发展阶段

3.3.1 现代设计批评的启蒙阶段

3.3.1.1 德意志制造联盟的激荡

3.3.1.2 芝加哥建筑学派的革新

3.3.1.3 卢斯的“装饰即罪恶”

3.3.2 现代设计批评的发展阶段

3.3.2.1 “风格派”与“构成主义”的影响

3.3.2.2 包豪斯的丰功伟绩

3.3.2.3 “国际风格”与柯布西耶的贡献

第4章 设计批评的动态性

 4.1 现当代设计批评实践与研究阶段

4.1.1 对现代主义反思的理论铺垫

4.1.1.1 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兴起

4.1.1.2 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影响

 4.2 设计伦理的提出

4.2.1 绿色设计批评的兴盛

4.2.1.1 环境伦理学说的提出

4.2.1.2 绿色设计批评的发展

4.2.1.3 巴巴纳克的绿色设计批评理论

4.2.1.4 绿色设计批评观念的推广

 4.3 多元化思想的交融

4.3.1 波德里亚思想的影响

4.3.2 多角度观点与思潮的涌动

第5章 设计批评的交叉性

 5.1 设计批评的文化性特征

 5.2 设计批评的种类

5.2.1 社会历史批评,再创造性批评和批判性批评

5.2.2 社会批评和道德批评

5.2.2.1 设计的社会批评

5.2.2.2 设计的道德批评

5.2.3 设计的审美批评

第6章 设计批评的主体性和价值性

 6.1 设计批评的主体

6.1.1 以公众群体为主体

6.1.2 以主流群体为主体

6.1.3 以专业人员为主体

6.1.4 以商业市场为主体

 6.2 设计批评的价值取向分析

6.2.1 设计批评的学科价值

6.2.2 设计批评的价值标准

6.2.2.1 以使用价值为标准

6.2.2.2 以审美价值为标准

6.2.2.3 以社会价值为标准

6.2.2.4 以创新价值为标准

 6.3 设计文化是设计批评发展与更新的保证

6.3.1 多样性设计文化对于设计批评的作用

6.3.1.1 设计思想表现的多元性

6.3.1.2 设计文化内容的多样性

6.3.1.3 设计批评标准的层次化

6.3.1.4 社会文化情境的多重性

6.3.2 设计批评表现的文化途径

第7章 设计批评的文化延展性

 7.1 设计文化对设计批评的补充

7.1.1 亚文化现象对设计批评的延伸

7.1.1.1 亚文化的概念与表现

7.1.1.2 亚文化的表象特征

7.1.2 女性主义设计的批评价值

7.1.2.1 女性主义文化对市场和设计的影响

7.1.2.2 女性主义文化牵引设计的风格

7.1.2.3 女性主义设计批评的意义

7.1.3 消费文化对设计批评的拓展

7.1.3.1 消费社会的“符号价值”理论

7.1.3.2 消费社会中设计批评的任务

 7.2 设计批评促进设计文化的发展

7.2.1 设计批评对设计文化内涵的丰富

7.2.1 1 设计批评有助于创造和谐有序的真实形式

7.2.1.2 设计批评有助于形成规范健康的消费心理

7.2.1.3 设计批评有助于体现至善伦理的设计本质

7.2.2 设计批评与设计文化共融互促的途径

7.2.2.1 把握视觉性文化的动态

7.2.2.2 关注消费型文化的需求

7.2.2.3 审视文化全球化的目的

第8章 余论

8.1 由“以人为本”至“以道为本”

8.2 由“中国制造”至“中国创造”

后记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6: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