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辞书卷里说,“良人”是古代勤恳坚贞的女子,等待远征丈夫时,对他的称唤。良人归,也是她们在漫长岁月之中,最清美的梦。几千年后,我再次读到“良人”。
“良”,总是“好”的意思,比“优异”少了一些锋芒毕露,多了迂回、婉转、节制与慰藉。而我觉得,所有青春时光里遇到的好的感情,涵括亲情、友情、爱情。在这其中升落来去的亲爱的人,大抵便都是良人。
也许是亲情淡漠,自幼与母亲相依成长的关系,对于父系亲戚的辈分名谓至今说不出来一二。长久与一个单身女子居住在一起,会耳濡目染,会不自觉养成女性的一些孤洁的品性,于是我的性格中,也许中性的因子会多一些。这样的人往往敏感,并且郁郁寡欢。
与那个不能完全称之为父亲的男子之间,除了血缘的既定事实牵连,全然生疏。但他与她,都是故乡,都是柔软,都是梦想飘远时刻的旧梦,都是生命起源最初的亲爱。
友情的自我清空与偏执洁癖根深蒂固,于是整个年少时期里,并没有格外生动的故事。但少年及至成年前后,有过寥寥几次,想要试图与欢喜的人建立一种更深入持久的关系,是来自对于另外的生命个体的好奇摸索、接纳认同与赏心悦目。
于是,这世间的你我,大同小异都有过三三两两溃不成军的感情戏,都是零碎,不成章节,像每一张残稿上才刚刚开好开头,就无疾而终的小说败笔。
北京举办奥运会的那年秋天,第一次坐车出去跟在网络上相聊甚欢的陌生人见面,我们躺在一张床上静谧地看完了一张碟,然后打车出去吃饭,然后在公交站牌告别。是对这个世界的初涉。我把对方写进日志,晦涩的,隐喻的,又迫不及待的。尽管它无疾而终。
很久以后,当我们回到一个人的夜晚,起身去卫生间抽一支烟,不开灯,借着窗外的月光想一些心事;或者回到昏黄的灯光下,默默剪掉指甲,像剪落一地枯萎的爱情。后来我们总是一个人站在黑暗的角落,看着被剪掉指甲的双手,沉默了很久都没有再说话。
想起看过的一部电影,《爱情的牙齿》。有些爱情像牙齿,有些像指甲。
牙齿拔掉了会疼,也许不会再长出来。指甲轻轻松松就剪掉了,还会再次荒芜疯长。
在最土鳖的时候,我们都会遇见一个人。我们会形容他灿若桃李,皎若星辰,而我们都和他没有在一起。但他却迫使你我,一再而再地要成为更好的人。
我一直在蓄谋一场初恋,像在等待戈多的到来。有时候,明明与他回合戏份再美丽对手已生分,偏偏只怨你尚未可抽离出来独角独留独饮独善其身。
在多年后,与相识了一年多的旧人确表了彼此喜欢。初秋的微寒的晚风,电动车后座载一段夜路。抽掉半支烟。有断断续续的聊天,告别时依恋不舍地互发几通短信。空气中,有想要与之亲近与抚摸、探索与深入的欲望,让人贪恋的生的甜美。
我当然明白往后的患得患失,离合涨落与欢苦消长。但当下这一刻,更值得他用敬畏去珍爱与握紧,尽付全部颤抖身心与之交相辉映才不空负。
我们总会遇见很多让我们心动的人,但真的喜欢并能在一起的不过寥寥,甚至陪我们苍老的那一个,都不曾在那一长串心动过的名单之中。
以前觉着那些到民政局排队领证的人好傻好天真。想让性关系合法化了就去领个红本儿,想分开过了再去换个绿本儿。累不累呀。现时今日,终会感慨那是多么幸福。不是每对恋人、每种爱情、每个故事、每段交集,都能在尾注时盖上那一纸红戳。
也许越成长,越来越想要与另一人长相厮守天长地久,但也可能越来越想孤独终老心灰意冷。看似两种不同的人生晚景,其实都是源自同样的因由,对人生、情感的失落与无奈。可是,这才是人生啊。
微博上有友邻问我,“有时候真是羡慕那些从来没有放弃过爱情的人。感觉自己还是需要被爱的,还是需要被关怀的,还是需要被人骂过以后牵起手的。告诉我,你是因为什么而迟迟舍不得恋爱。”
我想了想,也许每天醒来,我不是没有爱情,我只是没有爱人,而已。
“爱人的心会老的。”又或许是我想要永葆青春。
也曾爱慕,大街上每一具紧绷、结实、生动、散发温热气味、微张的毛孔有晶莹汗珠的肉体。它们真实、现世、可捏抱触碰,甚过亲近虚设的灵魂。但我们终究所见它们色相的内核荒瘠腐锈,或被病疾、被淋巴结陈年累月地侵蚀。饱满皎洁的皮囊打上千疮百孔,至摧枯拉朽老去,如镂空的雕花。世间男女大抵殊途同归。
可是,最杜鹃啼血的绮句,只舍得赠予你独唱。那团火焰燃烧的过程,美到惊心。P12-15
很早读过这样一句话,我一直在想一个故事,有一天告诉你。里面其实讲着关于你的事,但我却叫着别人的名字。
也许写作这本书的意旨,便也是在于此。
关于青春,每个人都有话语权。每个人都曾经历过它,每个人也都没能够挽留住。青春无论是美的,或是成灰的,无论是激荡浓烈的,还是平庸淡然的,到最后好像我们都是千疮百孔的,甚至我们都会有点儿心灰意冷,可是又无比怀念它负心薄幸的模样。
而在青春将逝、年岁渐老之际,开始尝试坐下来,心平气和地与它聊聊天。揉造作的疼痛呻吟,这是明白了人世间花好月圆不常有,迁徙离合多无常之后,逐渐学会用慈悲与冲淡的心境与时光来释然。
写作这样一本书,似乎是我缓和下来一点口风,想要与青春告解。
因为写书的关系,从今年暮春到深秋,我需要常常翻阅自己在网易的部落格。
许多往事原来自己都记不真切,唯幸那些时刻被记叙,如同一张张上演各种伤欢的日戳明晰的泛黄票根。我成了旧我的自我读者。
当,你们向前拓进的时候,我却转身探退,重砌围城。
年轻时候喜欢在豆瓣写简介,说,一直迷恋那些戏台上的忠义和情爱,传奇与章回,却未曾领悟卸妆之后,怎样处理好每段交集的转换,比如起承与转合。
其实一语中的。我始终不善交际,唯有写作时还可以一脸深情。这几年,也会以“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来自况。似乎舍弃自我修正,转而折身内心深渊。
在南京念书四年,驻留一年。在这座有着厚重岁月感的城市里厮缠五年,也是我最好的时光。我之于南京,更多的只是一个爱恨交织的过客。然而南京之于我,却是满溢着丰盈记忆的故我城池。也许记忆太缱绻丰盛,才一再沉溺。 “不良生”这个笔名,便是脱胎在这座城市。我想把层层叠叠记忆皱褶里的人事遇历记录下来,留个存根,或者念想。于是某个在大学宿舍的冬夜,以“不良生”为名开始写作。“不”为姓氏,“良生”为本质。其实后来才在安妮宝贝《二三事》中读到“良生”,实算巧合。而我想,“不良生”比“良生”更多了不确定性。
近十二万字的初稿,像是自己的一个婴孩脱离了母体。如果你我曾有过交集,如同在黑暗的大海交错相望过,也许你会在这本书中,读到你被隐去的名字。
本书的五个章节。“良人”部分,是为相见欢,与故人的一些小事。“旧事”部分,是为未了情,无论是在大城或者小镇,在洪流或者荒原。“流景”部分,是为时光的灰,是票根,是建筑,是物件。“故乡”部分,是为伤心地,写到我的母亲,也写到我甚少提及的父亲。“清谈”部分,是几封与友人的书信,此外选了几篇近年在杂志上的个人专栏。
谢谢这本书的编辑桑妮小姐。写作期间正值盛夏,母亲住院,我迟迟拖稿至深秋,幸而有她的包容与问候,最终呈现出整本书的精神样貌。
谢谢每一位读至此页的你,我一向会为自己写出来的文字觉得羞涩,并且有点不好意思。而与你们同生,也是我的幸。似每一颗星,只有在银河相互投射,彼此照耀,才能有光源的交换与映衬。我想这就是写作者与读者之间,最微妙也最可贵的美。
谨以此书,献给我的母亲。
这个下午,手上掉了一块肉。连创可贴都被血迹渗透。但不动它,倒也不是很痛。就像有些往事,摆在记忆深处,便相安无事。一提起,总是劳心又伤神。可要是真的遗忘了,又总还是遗憾的。倒不如,一次都翻出来,写在纸上,做个备忘。纵使来日忘得一干二净,与之相绝,也终归还是留有余地的。
也算是周全了。
不良生这本怀旧散文集出版的时候,也恰逢我当年那一本“矫揉造作”的《时光与少年都已沉旧》再版。他比我有耐心,是在一个真正越过了年少时光又刚好记忆尚鲜的年纪来写这样一本书。不像我,一身稚气又假装成熟的时候,写了几笔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文章,生怕自己忘掉年少的一丝一毫。
而今,我依然热爱自己当初的矫情,毕竟那一份矫情十分真挚,做作但并不虚伪。十八岁怀旧,不嫌早。八十岁怀旧,也并不老。每个人都应该有一颗念旧的心,才好。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身边的几只狗忽然停止了吼叫,一一顺服地在床上或地板上睡倒。
不良生的那篇《声色》我以为写得最好。但总让我想说点什么的,还是写父亲的这一篇——《他》。大约是我与他年少的经历,有共通的地方。而男孩与父亲的关系,又总是那么微妙。
幼年见惯了父母撕心裂肺的争吵。每一次,他们都恨不能用尽世上最恶毒的语言来诅咒对方,恨不能对方去死。可是,去年春节的时候,母亲心脏突然有些不好,姐姐不在,我也不在,只有父亲一人。他第一次感到绝望。也是第一次当着我与姐姐的面,哭得像个少年。
也是年纪渐渐大些,我才觉得自己开始懂他。懂他的蛮横、凶悍,也开始知道一些他惯于隐藏和掩饰的脆弱、无助。而他的衰老也逐渐带走了他盛年时候的戾气,连同我少不经事的时候对他仿佛要与日俱增的恨意。
现在,我常常会想的是:他们再如何争吵,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就好。可又分明记得小时候,每每见到他们歇斯底里的时候,总是盼着他们赶紧离婚才好。可是,离了婚又怎样呢?有些东西是无论如何也永远无法改变的。用不良生的话说,“他与母亲,终究是我在这个苍茫的人世间,最亲近的人”。
期待不良生的处女作早日面世。他的散文比很多人都写得好。当然,也比我写得好。我想,它会让你感同身受,有所获得。
手上的创可贴弄脏了。该去换了。
每个人都曾经历过青春,每个人都没能将它挽留住。到最后,无论它很美,或是成灰,好像我们都已经百孔千疮。于是尝试坐下来,与青春告解,在时光褶皱里释然。接受这个世界带给你的所有伤害,然后无所畏惧地长大。献给所有不妥协于世俗心怀梦想的你我。
《继续走继续失去的青春》(作者:不良生)作为一本文艺随笔散文集,分为良人、旧事、流景、故乡、清谈五个章节。内容涉及85后这一代人青春成长岁月里的心路历程,关乎生活、梦想;关乎友情、亲情、爱情;也关乎孤独、迷茫、疼痛,更关乎的是对人生的美好寄予和对自身的心灵感悟。
不痛不青春。成长,总要直面各种平庸与激荡,明枪与暗伤。《继续走继续失去的青春》是纪念青春的温情散文随笔类读本。分五个章节,“良人”部分,是为相见欢,写与故人的一些小事。“旧事”部分,是为未了情,无论是在大城或者小镇,在洪流或者荒原。“流景”部分,是为时光的灰,是票根,是建筑,是物件。“故乡”部分,是为伤心地,写到母亲,也写到甚少提及的父亲。“清谈”部分,是几封与友人的书信,还有几篇近年杂志上的个人专栏。
《继续走继续失去的青春》(作者:不良生)是纪念青春的温情散文随笔类读本。分五个章节,“良人”部分,是为相见欢,写与故人的一些小事。“旧事”部分,是为未了情,无论是在大城或者小镇,在洪流或者荒原。“流景”部分,是为时光的灰,是票根,是建筑,是物件。“故乡”部分,是为伤心地,写到母亲,也写到甚少提及的父亲。“清谈”部分,是几封与友人的书信,还有几篇近年杂志上的个人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