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奶奶的艾地/曹文轩画本草房子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作者 曹文轩
出版社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有限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曹文轩编写的《奶奶的艾地》是一本讲究品位的少年长篇小说。作品写了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小学生活。在本书中,他亲眼目睹了一位垂暮老人在最后一瞬所闪耀的人格光彩……

作品格调高雅,由始至终充满美感。叙述风格谐趣而又庄重,整体结构独特而又新颖,情节设计曲折而又智慧。荡漾于整部作品的悲悯情怀,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趋疏远、情感日趋冷漠的当今世界中,也显得弥足珍贵、格外感人。通篇叙述既明白晓畅,又有一定的深度,是那种既让孩子喜欢也可供成人阅读的儿童文学作品。本书以“画本”形式呈现,意境深远,堪称本土原创儿童的佳作。

内容推荐

《奶奶的艾地》讲述了:

秦大奶奶一生中唯一的财富只有那片土地。当政府要在这块土地上盖学校时,秦大奶奶用拼了老命的固执和看似滑稽的方式与学校、村子、地方政府展开了力量悬殊的较量。但她骨子里却是一位淳朴的老人,她用两次“落水”让人们看到了饱经风霜的灵魂深处那涌动的爱、善良和关怀。从对油麻地小学的对抗到深深眷恋,秦大奶奶用大善大爱完成了生命最后的深情书写……

《奶奶的艾地》由曹文轩编写。

目录

内容简介

《奶奶的艾地》正文

曹文轩获奖作品书目(部分)

梦想朗照现实:人与大地的关联

试读章节

半个月以后,秦大奶奶才能下床。

在此期间,一日三餐,都是由桑桑的母亲给她做的。油麻地小学的女教师以及村里的一些妇女,都轮流来照料她。

这天,她想出门走走。

桑桑的母亲说:“也好。”就扶着她走出了窝棚。

阳光非常明亮。她感到有点晃眼,就用颤颤抖抖的手遮在眼睛上。她觉得,她还从未看到过这样高阔这样湛蓝的天空。天虽然已经比较暖和了,但她还是感到有点凉,因为她的身体太虚弱。

桑桑的母亲劝她回窝棚里,她摇摇头:“我走走。”

艾地里,新艾正在生长。艾味虽然还没有像夏季那么浓烈,但她还是闻到了那种苦香。

桑桑的母亲扶着她往前走时,直觉得她的衣服有点空空荡荡的。

她走到校园里。

孩子们把脑袋从门里窗里伸出来,一声接一声地叫她“奶奶”。

路过办公室门口时,老师们全都从椅子上站起来:“走走?”

她说:“走走。”

桑乔把藤椅端过来:“坐下歇歇。”

她摇摇头:“我走走。”

又过了半个月,在她能独自走动的时候,油麻地的人一连好几天,都看到了这个形象:一大清早,秦大奶奶抱了一只鸡,或抱了一只鸭,拄着拐棍,晃着小脚,朝集市上走去;中午时分,她空手走了回来。

没过多久,油麻地小学的孩子们再也听不到鸡鸭鹅的叫声了。

老师们还几次发现,不知谁家的鸭子钻进了油麻地小学的菜园,秦大奶奶在用拐棍轰赶着。赶走了之后,她怕它们会再回来,还久久地守在菜园边上。

去艾地的孩子们越来越多,尤其是一些女孩子,一有空,就钻到她的小窝棚里,仿佛那儿是一个最好玩的地方。

秦大奶奶喜欢给她们扎小辫,扎各种各样的小辫。

到了秋天,她们就请她染红指甲。秦大奶奶采了凤仙花,放在陶罐里,加上明矾,将它们拌在一起,仔细地捣烂,然后敷在她们的指甲上,包上麻叶,再用草扎上。过四五天,去了麻叶,她们就有了红指甲,透明的、鲜亮鲜亮的红指甲。

有了红指甲的女孩,就把手伸给那些还没有染红指甲的女孩,说:“奶奶染的。”

如果哪堂课上,老师发现有一个女孩没上课,就对一个同学说:“去秦大奶奶的小窝棚找找她。”

秦大奶奶似乎越来越喜欢在校园里走。

夏天以来,她的听觉突然一下子减退了许多,别人声音小了点,她一般都听不到,非得大声向她说话不可。她在校园里走,看见孩子们笑,并不知道他们究竟在笑什么,也跟着笑。

孩子们在操场上上体育课时,她就拄着拐棍,坐在土台上,从头到尾地看,就像看一台戏。她并不太清楚,这些孩子做着整齐划一的动作,究竟是为了什么。

如果是一场篮球赛,她见球滚过来了,就会用拐棍将球拦住——她老了,动作跟不上心思,常常是拦不住。

球从拐棍下滚走了。孩子们就笑,她也笑。

球有时会滚到池塘里,这时,就会有一个孩子走到她跟前,大声向她说:“奶奶,用一下你的拐棍!”她也许并没有完全听清楚那个孩子说了些什么,但她明白那个孩子想干什么,就把拐棍给了他。

她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趴在窗台上,看孩子们上课,能从一开始,直趴到结束。其实,她一句也没有听见。即使听见了,她也听不明白。

有时,孩子们免不了要善意地捉弄她,在老师还没有走上讲台之前,把她搀到讲台上。她似乎意识到了这是孩子们在捉弄她,又似乎没有意识到。她站在讲台上时,下面的孩子就笑得前仰后合。

这时,讲课的老师正巧来了,见她站在讲台上,也憋不住笑了。

这下,她就知道了,肯定是孩子们在捉弄她,就挥起拐棍,做一个要打他们的样子,晃着小脚走出了教室。

老师们还几次发现,当他们在半夜里听到了刮风下雨的声音,想起教室的门窗还没关好,起来去关时,只见秦大奶奶正在风雨中,用拐棍在那儿关着她够不着的窗子。

她在校园里到处走着,替桑乔好好地看着这个油麻地小学。见着有人偷摘油麻地小学的豆荚,她会对那个人说:“这是学校的豆荚!”

记着从前的秦大奶奶的人,就觉得她很好笑。几个岁数大的老婆婆,见到她守着学校的荷塘怕人把莲子采了去时,就说:“这个老痴婆子!”

不知不觉之中,油麻地小学从桑乔到老师,从老师到孩子,都将秦大奶奶看成了油麻地小学的一员。

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地过去了。

这一年春天,油麻地小学由于它的教学质量连年上乘,加之校园建设的花园化、风景化,引起了县教育局的注意。

这一天,将有县教育局组织的庞大参观团来这里开现场会。

这些日子,桑乔一直在一种充满荣耀感的感觉中,平时走路,本来头就朝天上仰,现在仰得更厉害了。到了晚上,他在校园里的树林、荷塘边或小桥上走一走,就会禁不住朝天空大声吼唱。

P79-84

后记

梦想朗照现实:人与大地的关联

李利芳(兰州大学教授,儿童文学博士)

曹文轩笔下的人物都是有精神性格的,都是挺立的个体。《草房子》中每一个形象的设置都立意高远,涵义隽永。在精致细腻的故事结构设计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又一个特立独行的人物形象,他们全都有棱有角,面目清晰,浑身散逸着主体的内在生命魅力。

“奶奶”是处于校园“草房子”边缘的一个人物,但其实质却也是一个中心人物。曹文轩写她与学校发展的曲曲折折的故事,其主旨在关注民间大地上普通人民的生存信念与生活理想。这其中涉及又一个存在的重大命题——人与土地的关联。秦大奶奶与丈夫毕生都在为一块土地而奋斗,土地是维系他们生命价值的本源力量,是他们心中最真诚的梦想。这个梦想支撑着他们艰难地度日,梦想使他们勇敢地朝向了现实。

民间大地上的人民与土地发生着最密切的关联,土地滋养着人民,种植着希望,我们也可以彻底地说,土地就是人民,就是人类的生命本身。人民的土地情结根深蒂固,绵延流传,为世间注入了永恒的发展力量。由此,我们理解了秦大奶奶的顽强抵抗。

但曹文轩笔下油麻地的人民既是有骨骼的精神个体,又是有情谊的情感主体,最终的纷争与宿怨都可以在温暖的人性的光辉烛照下化为乌有,让属人的精神高度的存在价值浮出水面。这也就是曹文轩创作一直所追求的“追随永恒”的美学理念的具体体现。

奶奶在纯真的信仰中守护着清洁的艾地,她与土地一起,给予成长中的桑桑永远的思想启示。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