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民工市民化研究》选择中国经济最发达也是农民工最为集中的区域——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唐三大都市密集的一些典型城市,着重从经济层面、社会层面以及文化层面研究分析当前中国农民工的市民化状况及其内在影响因素,认为要加快农民工城市化进程,需要全方位调控:加快城乡二元体制改革,促进农民工充分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创新外来人口管理,建立多元成本分担机制。本书由单菁菁著。
发轫于20世纪80年代的大规模人口流动和城市化浪潮是改革开放以来对中国经济社会影响最深远的事件之一。推动农民工市民化,不仅关系一个庞大社会群体的自身发展与福利,更直接关系我国城市化进程能否顺利推进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否真正建立。
《中国农民工市民化研究》着重从经济层面、社会层面以及文化心理层面研究分析当前我国农民工的市民化状况及其内在影响因素。研究指出,在经济生活方面,尽管目前农民工的转移动机日益多元化,但经济因素仍然是影响其市民化的基本要素之一。在社会生活方面,进城农民工的社会网络重构对其市民化具有重要作用,进城农民工的城市融入过程,不是由都市性取代乡村性的替代过程,而是在乡村性上增加都市性的叠加过程。在制度没计方面,随着各地的改革步伐加快,影响农民工市民化的户籍门槛已逐步弱化,但附着在户籍制度之上差别化的福利安排所导致的较高市民化成本,正在成为影响农民工市民化的又一重要门槛。《中国农民工市民化研究》认为建立多元化成本分摊机制、突破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门槛将成为未来推动农民工市民化的关键。本书由单菁菁著。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回顾
第三节 问题与假设
第四节 研究对象及方法
第二章 中国农民工的市民化状况——以城市融入为主要视角
第一节 进城农民工的社会适应情况
第二节 进城农民工的生活满意情况
第三节 进城农民工的城市认同情况
第四节 进城农民工的心理融人情况
第五节 新生代农民工的崛起及其特征
第六节 小结
第三章 经济生活与农民工市民化
第一节 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生活状况
第二节 经济生活与农民工市民化的内在关系
第三节 农民工就业形势分析:“刘易斯拐点”已经来临?
第四节 影响农民工经济生活和市民化的就业壁垒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社会生活与农民工市民化
第一节 进城农民工的社会生活状况
第二节 社会生活与农民工市民化的内在关系
第三节 弱关系的应用——进城农民工的自我发展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制度设计与农民工市民化
第一节 相关政策的历史演进
第二节 制度设计对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影响
第三节 当前农民工政策的缺陷分析
第四节 新时期的农民工诉求及其政策改进
第五节 小结
第六章 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经验借鉴
第一节 促进农民市民化的国际经验
第二节 国内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做法
第三节 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杭州经验解读
第七章 主要结论及对策建议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对策建议
附录1:外来人口城市融入状况调查表
附录2:金融危机对农村劳动力就业影响调查表
附录3:金融危机对江苏和广东两省农民工就业的影响
附录4:Social Network and Social Capital of Chinese Migrant Workers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