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曹操(上下)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南门太守
出版社 哈尔滨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有人说曹操虚伪一生,至死依然;有人说英雄老矣,儿女隋长;也有人说这是曹操奸雄本色的一贯表现,临终前故意发布个假遗令来掩盖真实陵墓的位置。

但是,如果认真读一下这篇遗令,以及他之前写的《让县自明本志令》,就不难发现这些或许都是他的心里话,是内心真实思想的流露。苏东坡向来视曹操为奸雄,但是就连他也说曹操“一生奸伪,死见真情”。

曹操只不过在临终前像平常人一样说了几句心里话,竟然受到世人怀疑,这是曹操的悲哀,也是后人的悲哀。

曹操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谁都不能一言以概之,这也许就是曹操具有持久魅力的原因吧。当我透过史料的记述一步步接近他时,越来越发现他是一个真实的人,一个洒脱的人,一个敢于流露真情的人,也是一个可爱的人。

让我们通过南门太守的《曹操(上下)》走近他,认识他,理解他,还原一个真实的他。

内容推荐

曹操是中国历史上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南门太守的《曹操(上下)》分上下两册,整合《后汉书》、《三国志》等古籍和汉魏各种文集、诗集等大量历史资料,生动再现三国时期的历史情境,全方位展现曹操的人生经历,《曹操(上下)》旨在让读者从中体会到真男儿的悲凉、真英雄的无奈,从不同角度认识“真正的曹操”。

目录

《曹操上》

第一章 风中少年

第二章 目标,上流社会

第三章 燃向天边的怒火

第四章 理想与现实

第五章 横柴人灶

第六章 长刀试锋

第七章 走向大河之南

第八章 暴政的终结

第九章 保卫兖州

第十章 致命的背叛

第十一章 新的势力版图

第十二章 迎接天子

第十三章 定都许县

第十四章 艰苦的南征

第十五章 缚虎之战

第十六章 英雄的绝响

第十七章 官渡,官渡

《曹操下》

第一章 放眼天下

第二章 北上太行山

第三章 大权在握

第四章 白狼山

第五章 落花的季节

第六章 兵指荆州

第七章 燃烧的江河

第八章 邺城岁月

第九章 潼关大战

第十章 王者之路

试读章节

一、太平率道要造反

一个好端端的国家让不懂事的皇帝、穷凶极恶的宦官以及好斗的朝臣们折腾成了这样,国败民穷、社会凋零、政治黑暗,老百姓愿意吗?

答案是:老百姓不愿意,他们正准备造反!

其实早在安帝时,在现如今的四川一带,当时的益州、永昌、越巂等郡便发生了大规模的骚乱和农民起义,被称为“西南夷骚乱”,持续了五十余年。帝国在这一区域的统治受到严重挑战,到灵帝时隋况似乎更严重,天子跟前的一些家伙甚至提出一个馊主意:把益州从帝国的版图中分割出去。

此议虽然没被通过,但面对此起彼伏的民变,帝国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

安帝统治十九年,爆发农民起义四次;顺帝统治十九年,爆发农民起义十三次;冲帝、质帝两位皇帝虽然还是小朋友,但农民起义丝毫没有忽视他们,也爆发了四次,桓帝在位二十一年,爆发农民起义十四次。

从安帝到桓帝,不过六十来年光景,记载在册的农民起义就多达三十五次。

这些农民起义来势都很猛,开始时都轰轰烈烈,一旦遭到镇压,就很快沉寂。其原因很多,有两条至关重要:缺少明确的思想纲领,没有特别牛的领导。

这种情况到灵帝时终于发生了变化。起义等来了一位猛人,他成了东汉帝国的掘墓人。这人是一个流民,纯粹的无产者,名字叫张角。他之所以能成为猛人,没有像其他数十个农民起义领袖那样,被杀后在历史上连名字都没能留下来,是因为他有文化。

有文化的人在那个时代是绝对的少数,张角有文化,所以可怕。张角喜欢看书,他最喜欢看的是一本叫《太平清领书》的书。

传说《太平青领书》的作者是著名方士于吉(也叫干吉、干室)。所谓方士,就是有方术的道士。所谓方术,是古代用自然的变异现象和阴阳五行之说来推测、解释人和国家的吉凶祸福、气数命运的医卜星相、遁甲、堪舆和神仙之术等的总称。东汉以后,“方士”这个词不太常用了,代替它的是“道士”。

于道士写的这本《太平青领书》,据说篇幅很浩大,分为十部,每部十七卷,共一百七十卷。里面内容庞杂,以老庄之道、’鬼神信仰以及阴阳五行、神仙家的方术为基础,创造了一套极为神秘复杂的神学体系。这部书里既有老子的宇宙观,《周易》的元气论,也谈长生不老的修道思想。

但这些都不是主要的,这本书真正想谈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政治。在本书中,于吉陈述了一套完整的政治设想,即太平盛世的建设纲领。他不仅描绘了太平盛世的模样,也阐述了要达到太平盛世,必须做到君明、臣良、民顺。

所以,这部书不是教人如何造反的,而更像是向君王提出的合理化建议。于吉的学生宫崇把这部书直接献给了顺帝刘保,刘保让大臣们讨论了一下,大家认为这是“妖妄之经”,于是把它封存在国家图书馆(东观)里。

桓帝刘志一直没有儿子,听人说有个叫襄楷的方士很有法术,就下旨召他进宫,帮助他生个儿子。襄楷不是专科大夫,治疗不孕不育不是他的长项,他能做的就是给皇帝弄一些所谓的灵丹妙药,这是他的特长。

桓帝吃了襄楷献上的药,可能有一定的效果,他甚为欢喜,给襄楷安排了工作。桓帝对他很是信任,处理国家大事遇到疑难问题时也经常向他请教。这个襄楷,是于吉的另一个学生,为了完成于老师的心愿,他旧事重提,再次将《太平清领书》呈报给桓帝。

可是,桓帝的兴趣只在能不能生出儿子,以及那些灵异事件如何解释,对于襄楷的治国理念没有太大兴趣。

后来襄楷与党人搅到了一块,在党锢事件中因为替党人求情而被治罪。襄楷出狱后,依然痴心不改,但这次他对皇帝失去了信心,开始把活动的重点转向民间,最后成为著名的无政府主义者、颠覆活动的专家,后面还会再讲到他。

……

P44-45

序言

在我看来,曹操集众多毁誉于一身,不仅说明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人,更说明他是一个极具个性和魅力的人。

曹操已经成了一个文化符号,成了某种集体意识的象征。大家都在谈论曹操,评说曹操,往往又脱离事实真相来评论他。在扑朔迷离、互相矛盾的论据下,得出许多相差甚远的结论。

说曹操好的人未必了解他哪些地方好,说曹操坏的人未必知道他是如何坏。

还原历史的真相才能呈现出一个生动的曹操。在此过程中,那些重大历史事件固然吸引人,但终究是过眼云烟,只有围绕曹操的一些细节和鲜活片段留在人们的记忆深处……

在一次重大战役取得胜利后,曹操兴奋异常,他在马上又吹又唱,一会儿拍马鞍,一会儿摸马头,唱歌的同时手还在舞动着,完全不顾及形象。

还有一次,在杀气逼人的两军阵前,曹操若无其事地跟对方统帅拉起了家常,不时拊掌谈笑。敌军阵营的士兵都久闻曹操大名,挤着上前想看看他长什么样子,曹操于是催马又往前走了走,好让大家看得更仔细一些。他笑着说:“大家看清楚了吧?我可没有长四只眼睛两张嘴呀!”

这些片段折射出来的洒脱、随意的曹操,或许才是真实的曹操。在临终前,曹操曾发布遗令,在这份万众瞩目的重要文书里,曹操却先从“半夜里觉得不太舒服,早晨喝粥的时候开始出汗,喝了碗当归汤”说起。对于重要的后事安排,他说得很简单,只说将自己安葬在哪里,并要求各单位、各部门的负责人在他死后不要擅离岗位,寥寥几句话。他用更多笔墨交代的是其他事:

我跟前的婢妾和歌伎们平时都很勤苦,我死后就让她们住在铜雀台上吧。在正堂里放一张六尺的床,挂上帷帐,早晚用食物供奉,每月初一、十五两天,从早到晚向帐中歌舞奏乐。你们要经常上铜雀台,遥望我在西岗的墓地。我留下来的香料,可分给各位夫人。其他没有亨可做的人,可以学做鞋子卖钱。

这就是“分香卖履”的典故。有人说曹操虚伪一生,至死依然;有人说英雄老矣,儿女隋长;也有人说这是曹操奸雄本色的一贯表现,临终前故意发布个假遗令来掩盖真实陵墓的位置。

但是,如果认真读一下这篇遗令,以及他之前写的《让县自明本志令》,就不难发现这些或许都是他的心里话,是内心真实思想的流露。苏东坡向来视曹操为奸雄,但是就连他也说曹操“一生奸伪,死见真情”。

曹操只不过在临终前像平常人一样说了几句心里话,竟然受到世人怀疑,这是曹操的悲哀,也是后人的悲哀。

曹操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谁都不能一言以概之,这也许就是曹操具有持久魅力的原因吧。当我透过史料的记述一步步接近他时,越来越发现他是一个真实的人,一个洒脱的人,一个敢于流露真情的人,也是一个可爱的人。

让我们走近他,认识他,理解他,还原一个真实的他。

南门太守

二oo九年九月于北京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21: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