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就是新生命的方向。
《鲁迅传/大师人物馆》代表着当代学人对鲁迅精神的最深刻理解。由《亡友鲁迅印象记》和《我所认识的鲁迅》两部著作合辑而成。许寿裳是中国现代著名教育家与传记作家。许寿裳是当之无愧的鲁迅精神的最深刻的理解者,他用真切的事实和朴实的理解迅速找到了鲁迅精神的闪光点。许广平当时在给许寿裳的信中说:“回忆之文,非师莫属!”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鲁迅传/大师人物馆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许寿裳 |
出版社 | 吉林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就是新生命的方向。 《鲁迅传/大师人物馆》代表着当代学人对鲁迅精神的最深刻理解。由《亡友鲁迅印象记》和《我所认识的鲁迅》两部著作合辑而成。许寿裳是中国现代著名教育家与传记作家。许寿裳是当之无愧的鲁迅精神的最深刻的理解者,他用真切的事实和朴实的理解迅速找到了鲁迅精神的闪光点。许广平当时在给许寿裳的信中说:“回忆之文,非师莫属!” 内容推荐 鲁迅是一个顽强的战士,具有不屈不挠的性格,但却不是终日“横眉冷对”的无情者,他有自己的生活爱好、私人感情和家庭生活,是一个完整的人。《鲁迅传/大师人物馆》由许寿裳著,从多角度进行观照,对于传主的各个生活侧面都作了充分的描述。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旗手、现代文学的开拓者、伟大的作家和思想家。要了解中国的新文化和新文学,必须阅读鲁迅,认识鲁迅。 《鲁迅传/大师人物馆》适合文学爱好者阅读。 目录 上篇 亡友鲁迅印象记 小引 一 剪辫 二 屈原和鲁迅 三 杂谈名人 四 《浙江潮》撰文 五 仙台学医 六 办杂志、译小说 七 从章先生学 八 西片町住屋 九 归国在杭州教书 一○ 入京和北上 一一 提倡美术 一二 整理古籍和古碑 一三 看佛经 一四 笔名鲁迅 一五 杂谈著作 一六 杂谈翻译 一七 西三条胡同住屋 一八 女师大风潮 一九 三一八惨案 二○ 广州同住 二一 上海生活——前五年(一九二七一一九三一) 二二 上海生活——后五年(一九三二一一九三六) 二三 和我的交谊 二四 日常生活 二五 病死 读后记(许广平) 下篇 我所认识的鲁迅 我所认识的鲁迅 怀亡友鲁迅 回忆鲁迅 怀旧 鲁迅的人格和思想 鲁迅的精神 鲁迅与民族性研究 鲁迅的避难生活 关于《弟兄》 鲁迅的游戏文章 《民元前的鲁迅先生》序 《鲁迅旧体诗集》序 《鲁迅旧体诗集》跋 附录一 鲁迅古诗文的一斑 附录二 鲁迅书信·致许寿裳 附录三 作为著述家的许寿裳 附录四 鲁迅先生年谱 试读章节 三 杂谈名人 二十世纪初年,我国译界负盛名的有两人:曰严复,曰林纾。鲁迅受过这两人的影响,后来却都不大佩服了。有一天,我们谈到《天演论》,鲁迅有好几篇能够背诵,我呢,老实说,也有几篇能背的,于是二人忽然把第一篇《察变》背诵起来了—— 赫胥黎独处一室之中,在英伦之南,背山而面野,槛外诸境,历历如在几下。乃悬想二千年前,当罗马大将恺撒未到时,此间有何景物?计惟有天造草昧,人功未施,其藉征人境者,不过几处荒坟,散见坡陀起伏间;而灌木丛林,蒙茸山麓,未经删治如今日者则无疑也。…… 鲁迅到仙台以后,有一次给我通信,还提及《天演论》,开个玩笑。大意是说仙台气候寒冷,每天以人浴取暖。而仙台浴堂的构造,男女之分,只隔着一道矮的木壁。信中有云:“同学阳狂,或登高而窥裸女。”自注:“昨夜读《天演论》,故有此神来之笔!” 严氏译《天演论》,自称达旨。为什么称达旨昵?只要取赫胥黎的原本——《进化和伦理学》,和严氏所译一对照,便可了然。原本中只是一节,而译本扩充为一篇。达是达了,究竟不能说是译书的正法。他又译穆勒的《名学》,亚丹斯密的《原富》,斯宾塞的《群学肄言》,甄克思的《社会通诠》,较为进步。总之,他首开风气,有筚路蓝缕之功。鲁迅时常称道他的“一名之立,旬月踟蹰,我罪我知,是存明哲”,给他一个轻松的绰号,叫做“不佞”。——鲁迅对人,多喜欢给予绰号,总是很有趣的。后来,我们读到章太炎先生的《社会通诠商兑》,有云: 就实论之,严氏固略知小学,而于周秦两汉唐宋先儒之文史,能得其句读矣。然相其文质,于声音节奏之间,犹未离于帖括。申夭之态,回复之词,载飞载鸣,情状可见,盖俯仰于桐城之道左,而未趋其庭庑者也…… 从此鲁迅对于严氏,不再称“不佞”,而改称“载飞载鸣”了。 林纾译述小说有百余种之多,也是首开风气的事业。他不谙原文,系经别人口述,而以古文笔法写出。出版之后,鲁迅每本必读,而对于他的多泽哈葛德和科南道尔的作品,却表示不满。他常常对我说:“林琴南又译一部哈葛德!”又因其不谙原文,每遇叙难状之景,任意删去,自然也不以为然。 严林二人之外。有蒋智由,也是一位负盛名的维新人物而且主张革命的。他居东颇久,我和鲁迅时常同往请教的,尤其在章先生上海入狱的时候。他当初还未剪辫,喜欢戴一顶圆顶窄檐的礼帽,通俗所谓绅士帽者是。他的诗文清新,为人们所传涌,例如《送匐耳山人归国诗》:—— 亭皋飞落叶,鹰隼出风尘。慷慨酬长剑,艰难付别尊。 敢云吾发短,要使此心存。万古英雄事,冰霜不足论! 匋耳山人指吾友陶焕卿,归国是为的运动革命。焕卿名成章,是一位革命者,留学未久,即行返国,生平蓬头垢面,天寒时,用草绳做衣带,芒鞋日行八九十里,运动浙东诸县的豪俊起义,屡遭危难,而所向有功。又游南洋祥岛,运动侨民。辛亥年自爪哇归时,浙江已反正了,举汤寿潜为都督了。焕卿被任为参议,郁郁不得志,自设光复军总司令部于上海,募兵,为忌者所暗杀。我撰挽联有云:“看今日江山光复,如火如荼,到处染我公心血。”观云这首诗的头两句,就很能映出焕卿的时代背景及其一鸣惊人的神采。 又有一首是“金陵有阁祀湘乡曾氏,悬额:‘江天小阁坐人豪’,有人以擘窠大字题其上日:‘此杀我同种汉贼曾国藩也。’诗以记之。” “江天小阁坐人豪”,收拾河山奉满朝。 赢得千秋题汉贼,有人史笔已如刀。 可是有一次,蒋氏谈到服装问题,说满清的红缨帽有威仪,而指他自己的西式礼帽则无威仪。我们听了,颇感奇怪。辞出之后,鲁迅便在路上说:“观云的思想变了。”我点点头。我们此后也不再去。果然,不久使知道他和梁启超组织政闻社,主张君主立宪了。于是鲁迅便给他一个绰号——“无威仪”。 P11-1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