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的边疆(游牧帝国与中国)》力图通过将部落与国家发展的人类学模式运用到那些紧邻中原北部边界的部落民众当中,对其可资利用的历史数据加以分析,以揭示内陆亚洲的某些历史概况。这里所选取的是中国边疆,因为这里有着最大和最复杂的游牧政权,诸如匈奴、突厥以及蒙古等。汉人对其北方邻居的历史记录也无比丰富。尽管本书着重利用了这些原始资料,但却力图以之确定在草原视角下的内陆亚洲与中原之间互动的范围。作者托马斯·巴菲尔德出生于1950年,现为美国波士顿大学人类学系主任及人类学教授。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危险的边疆(游牧帝国与中国)/海外中国研究系列/凤凰文库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美)巴菲尔德 |
出版社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危险的边疆(游牧帝国与中国)》力图通过将部落与国家发展的人类学模式运用到那些紧邻中原北部边界的部落民众当中,对其可资利用的历史数据加以分析,以揭示内陆亚洲的某些历史概况。这里所选取的是中国边疆,因为这里有着最大和最复杂的游牧政权,诸如匈奴、突厥以及蒙古等。汉人对其北方邻居的历史记录也无比丰富。尽管本书着重利用了这些原始资料,但却力图以之确定在草原视角下的内陆亚洲与中原之间互动的范围。作者托马斯·巴菲尔德出生于1950年,现为美国波士顿大学人类学系主任及人类学教授。 内容推荐 《危险的边疆(游牧帝国与中国)》是一本在中国边疆史研究领域内由“重新发现”拉铁摩尔到新的“边疆范式”形成的过渡时期的代表性作品。本书通过对两千多年历史时段之内游牧帝国与中原政权之间历史关系的人类学考察,提出了一个解释包括蒙古帝国在内的游牧大帝国兴盛和衰亡的政治和经济组织分析模式,并对中原政权与这些帝国的关系作了贯通性的研究。作者提出了边疆游牧力量在与中原政权接触时所交替采取的“外部边界战略”和“内部边界战略”问题,指出外族王朝对中原北部地区统治的周期律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为一种基于集权化与分权化之上的机制性更替过程。《危险的边疆(游牧帝国与中国)》为中国边疆史研究贡献了一种不同于专业史学家的新思路。 本书作者托马斯·巴菲尔德出生于1950年,现为美国波士顿大学人类学系主任及人类学教授。 目录 译者的话 人类学视野下的中国边疆史——代中译本前言袁剑 序言 致谢 1.导论:草原游牧世界 草原政治组织与边疆关系 权力周期 文化生态 内陆亚洲的游牧生活 部落组织 草原游牧制度的兴起 2.草原部落联盟:匈奴帝国 帝国联盟 外部事务——与汉朝的关系 匈奴内战 王莽:中原的新尝试 混乱时代的外部边界战略 第二次匈奴内战 3.中央秩序的崩塌:外族王朝的兴起 鲜卑“帝国” 外部边界战略的复归 汉朝的覆亡——两个帝国传统的终结 匈奴军事国家 东北边地——二元化组织的兴起 鲜卑国家 其他北方国家:前秦与凉国 拓跋氏:第三次征服浪潮 柔然:外族王朝与草原 北魏的汉化 4.突厥帝国和唐朝 突厥第一帝国 天可汗 突厥第二帝国的兴起与覆亡 回纥帝国 草原文明 5.满洲的后起者 草原与中原中央权威的崩溃 契丹辽朝 女真金朝对华北的征服 草原的分裂 6.蒙古帝国 成吉思汗的崛起 蒙古政治组织 蒙古的征服 蒙古的战略与政策 蒙古帝国的政治继承 权力之争:四位大汗 元朝 元朝的解体 7.草原之狼及森林之虎:明朝、蒙古人和满洲人 权力周期 元朝之后的蒙古地区 卫拉特人与明朝 东蒙古人的回归 俺答汗与明朝的议和 满洲人的崛起 早期的大清国 8.游牧帝国的尾声:清朝统一蒙古与准噶尔 满洲人对中原的征服 清朝的边疆政策 准噶尔——最后的草原帝国 9.后记:蒙古人的衰落 参考书目 译后记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