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猫鼠博弈--小偷回忆录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陈歆耕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陈歆耕所著的《猫鼠博弈——小偷回忆录》是一部将新闻性、真实性、文学性高度融合的书。对人性异变的考察、犯罪心理的分析、道德灵魂沉沦的拷问,都令人瞠目而惊叹!

镇江市公安局反扒大队长胡雪林,人称“胡大个子”,是全国公安战线赫赫有名的反扒英雄。他年轻时原是一个小旅馆老板,一个偶然的机缘使他进入公安系统,成长为专门从事反扒职业的警察。他具有超强的识别小偷的神功,20多年来,共抓获小偷5000多个,最多时一年抓获小偷600多人,为人民群众挽回经济损失900多万元。20多年中,他为抓获小偷,走过的路可以环绕地球赤道3圈,磨坏的运动鞋有100多双。书中描述的有关他反扒的传奇故事,曲折生动,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内容推荐

陈歆耕所著的《猫鼠博弈——小偷回忆录》是一部将新闻性、真实性、文学性高度融合的优秀长篇报告文学。

《猫鼠博弈——小偷回忆录》讲述了反扒“神警”胡雪林从事反扒工作20年,抓获小偷5000多个的传奇故事,令人荡气回肠、欲罢不能;数十个小偷的口述实录,既真实反映了他们从普通人堕落为小偷的心理演变轨迹,同时也折射出社会道德、风气存在的种种问题;作品对人性异变的考察、犯罪心理的分析、道德灵魂沉沦的拷问,都令人惊叹。

目录

序一 并非只是猫逮老鼠的故事

序二 非常态生存

引言 “贼心”膨胀

第一章 战事荟萃

 ——一位反扒“神警”的心灵成长史

 1.感恩“猪毛”

 2.“救命恩人”

 3.业余反扒

 4.套包魔术

 5.穿越“死亡”

 6.毛细血管

 7.神秘富豪

 8.千岁女贼团

 9.贼王的“阳光政策”

 10.拔不掉的“钉子”

 11.“一箭三雕”

 12.两根钢丝

 13.“快刀”女扒

 14.76万元欠款单

 15.第六感觉

 16.小案牵出大案

 17.另类“药家鑫”

 18.搂草打兔子

 19.羊癫疯与金项链

 20.窃车“专业户”

 21.流水线作业

 22.贼头原本是法官

 23.“线人”

 24.装聋作哑

 25.自撞“枪口”

 26.“硕鼠”与“肥猫”

 27.群贼乱舞

 28.从“攻城”到“攻心”

第二章 鼠心独白

 ——小偷口述实录

 1.红男绿女

 2.心灵迷宫

 3.把猪肉串烤成羊肉串

 4.流浪的心

 5.同案犯

 6.致命诱惑

 7.坏人心术的“老师”

 8.飞来的钱包

 9.见钱就拿的“名偷”

 10.“游戏”人生

 11.“无头苍蝇”

 12.无言的结局

 13.“菜虫”

 14.“美丽”女贼

 15.“飞车党”

 16.“小偷村”

 17.从“小喽啰”到“小贼头”

 18.“黑人黑车”

 19.与贼为友

 20.“温文尔雅”的窃贼

 21.“烂泥萝卜”

 22.“把看守所的牌子挂到区政府去”

 23.顺手牵“羊”

 24.误上“贼船”?

 25.老婆与酒

 26.“活闹鬼”

 27.“贼性”难移

 28.相对无语

第三章 战争没有终结

 1.庞大的“底下产业”

 2.生活所迫与贼瘾成性

 3.《酒吧长谈》与“路西法效应”

 4.仅有“胡雪林”是不够的

 5.对“高危人群”的若干忠告

附录:反扒“神警”胡雪林档案

后记:三年与三个月

试读章节

第一章 战事荟萃

——一位反扒“神警”的心灵成长史

人类历史记载是由许许多多的阴谋、背叛、谋杀、屠杀、革命、流放构筑而成,而这些最恶劣的结果乃出于人的贪婪、结党营私、伪善、背信忘义、残酷、狂怒、仇恨、嫉妒、情欲、恶意与野心……

——乔纳森·斯威夫特

1.感恩“猪毛”

胡雪林进入专业反扒这个行当具有很大的偶然性;而他被人发现和自己发现自己具有特殊的反扒天赋也具有很大的偶然性。

胡雪林1962年12月21日出生于江苏泰兴县珊瑚公社得胜大队,那时“文革”尚未开始与结束,因此乡村均称“公社”和“大队”。他家兄妹共5人,但生活在当地的村子里还不算最困窘的。幸亏有他的父亲在镇江市猪鬃厂当工人,每月有数十元的工资收入供养一家老小。当然还得靠母亲在地里扒拉土疙瘩。但在那个年代,农村家庭中有一人在城里国有单位吃皇粮,是让村里人人羡慕的事。过的日子,也就相当于如今城里的中产阶层了。尽管小时候他的早餐都是玉米糊糊,一个月也喝不到一口肉汤,但毕竟有东西可以填饱肚子,用不着吃了上顿愁下顿。虽然猪鬃厂听起来似乎不怎么“高雅”(“猪鬃”不就是“猪毛”吗?),很多人也不明白猪鬃厂干的是什么行当。但每月有固定收入,这是硬道理。至于是跟“猪鬃”打交道,还是跟“猪粪”打交道都不重要。活命要紧。

胡雪林长到16岁时,父亲面临退休。那时有一个政策,父亲退休时,子女有一人可顶替父亲到工厂工作,户口由农村户口转为城镇户口,可以继续吃每月供应的固定口粮。这样,胡雪林高中未毕业,就顶替父亲进了镇江市猪鬃厂,子承父业,继续吃“猪毛”饭。这对当时的农村孩子是如同“鲤鱼跳龙门”式的命运的重大改变。那时农村流行一句话:“眼望大烟囱(指工厂),心里热烘烘”。因为那时大学高考尚未恢复,农村孩子改变自己命运的道路主要是当兵提干或是通过各种关系到工厂谋到一份拿工资的工作。能够通过各种“体检关”、“政审关”还有“人情关”去当兵固然不容易,能够在部队“混”上四个口袋(那时士兵服上衣是两个口袋,只有干部服上衣是四个口袋),概率也极低,只有极少数人在残酷激烈的竞争中胜出。胡雪林的这条道路最稳妥,但别人却无法效仿。因为特殊的政策条件,使他承袭父荫,从农民变成了城里人。

他脑瓜活络,肯干且能干,很受厂长的器重,几年后就当上车间主任。时值80年代中国社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看到很多人下海挣钱,胡雪林也怦然心动。也许他看到了国营工厂迟早要衰落的命运,就果断地辞去了车间主任的职务,而把一个普通职工需要完成的定量工作承包给一位临时工,自己则一心一意做起了生意。他起步经营活动是倒卖中华香烟,每个月到外地去批发中华香烟到镇江来卖,每次的利润在2000元左右,在当时可算非常丰厚了。因为人们的工资普遍每月只有区区数十元。后来,他又承包了一家小旅馆,同时在旅馆外的街头摆了一张台球桌,来玩的人计时收费。这是在当时的年轻人中很时髦的娱乐活动。

猪鬃厂在胡雪林离开三年后即倒闭,转改为织布厂了。除了空壳子厂房还是老模样,里面的瓤全换了。胡雪林庆幸自己及时转行,否则,他就成下岗工人了。

胡雪林算得上中国最早的一批扔掉“铁饭碗”下海的生意人。如果沿着这条路走下去,20年后的今天会不会成为身价千万、亿万的老板呢?不敢说100%可能,但可能的概率起码在90%以上。但一个偶然的机缘,却使他干起了“反扒”的行当,而且成为名震一方的抓小偷的“九段”高手。

这个偶然的机缘是如何发生的?

2.“救命恩人”

大老板与小老板有什么明显的区别?

大老板只要说:“yes”、“no”就行;小老板什么事情都得亲力亲为。

因此,小旅馆老板胡雪林每天要做的一件事是,到镇江最大的长途汽车站出口,高举木牌,上面写着:“欢迎入住××旅店,价格优惠”,为旅馆拉客。不停地对走出来的旅客问:“要住宿吗?”他的个头高,有一米八三,举起的牌子也高,因此在车站出口处格外醒目。他拉到的旅客也常常比别的小旅馆多。这种非常原始的拉客方式,现在已经见不到了。过去我出差时,在长途汽车站和火车站的出口,经常看到举满了小旅店拉客的牌子。

某一天中午,胡雪林照往常一样举着牌子在人头攒动的车站出口处拉客。这次拉客经历,又一次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正当又一批旅客蜂拥而来时,胡雪林正不停地问:“有要住宿的吗?”忽然,听到有人用胳膊揣了他一下,大喊:“大个子,帮我抓人!”胡雪林懵了,问:“抓谁?”一个人说:“我是公安的便衣,帮我抓小偷!你抓那个大个子,我去抓那个小个子!”“好!”胡雪林没有犹豫,按照他的指引冲过去,把那个大个子青年掼倒在地。大个子小偷比起胡雪林来只能算小个子了。

P7-11

序言

并非只是猫逮老鼠的故事

李炳银

就像人类是依附于大自然的昆虫一样,小偷也是始终伴随人类肌体活动的细菌。几千年来,不管是什么民族,什么地界,不管是何种社会、何种制度的人类国家,也不论是如何变化更替的社会环境,小偷这样的窃者,总是在不断的变换方式存在着。似乎小偷从来就是一个遭到正直人们鄙夷的行为,是一个人堕落的表现方式。小偷虽然不同于那些杀人越货的强盗土匪行事残忍血腥,但他不断制造的事端和忧烦痛苦情形,却非常地使人们痛恨和无奈。

千百年来的事实证明,小偷虽然不是一种职业,可是总有数量不少的人狗苟蝇营在这样的行列。庄子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名为《胠箧》,就专门说小偷之行。不知这是不是中国最早描述小偷的文字。后来,人们对此说有所演绎,“钩”(人物)改为“殊”(财宝),而有“窃珠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说法。但是,不管是“窃珠”的蟊贼,还是“窃国”的大盗,其实都是指通过不正当的手段盗窃别人财物或权力的行为。而且,很多人.一旦混迹这个行道,就很难洗脱。所以,有关小偷的话题,实在是个很有现实性并密切联系着人类社会和不少人命运的话题。

小偷,人们时常也称其为“梁上君子”、扒手。所以,时常听到人们说防扒、行扒和反扒的话题。《文学报》的主编陈歆耕,是个报告文学作家,也是个文学批评家,他曾经出版报告文学《点击未来战争》、《废墟上的觉醒》、文化随笔《快语集》等作品,这些作品都因为题材独特,思考表现深刻锐利而受到人们关注。这一本报告文学的写作,陈歆耕是因为到镇江市参加一个文学活动,得知了当地一位名叫胡雪林的公安警察,很有反扒的神奇功夫和多年与小偷的交手故事,即时就有了写作的冲动和欲望。结果,在他繁忙的报纸编务之余,历时三年多时间,陆续直接采访了胡雪林及相关人员,同时采访了很多“小偷”,然后,经巧妙地交替组合结构,故事被文学地描述表达,就有了这部题材内容独特的作品。现实的再续了有关小偷的话题。在报告文学关注特殊人群社会生活命运中,有了很独特个}生的表达。

这是一部写实性很强的作品,作品中的反扒“神警”胡雪林的经历事迹,是作家亲自的访问记录,所有小偷的偷窃活动经历,也是完全的“口述”实录。这种注重严格地田野调查作风和切实忠于人物事件原貌的表现,看似同文学的表达拉开了距离,其实是在充分真实的表达中将生活真实的魅力推向了高端,使真实本身所具有的魅力得到很好的张扬。胡雪林,这位身高一米八三的“胡大个子”,由业余抓小偷,到成为当地公安反扒大队的“神警”,到人称“马路局长”,到20多年抓小偷5000余次,无一抓错,到获得公安部、国务院优秀模范称号,其间颇具传奇和个性色彩的内容,自然会有很多看点。他那不动声色地微细观察;他那动如脱兔的捕获动作;他那绝不放纵的坚持等精彩表现,有如精彩的写真造型,使人难忘。另外,在许多扒手的行窃过程和人生经历中,也是包含着十分丰富奇特的故事与人生信息。这种社会生活本身带有的故事戏剧性内容,也同样具有文学般诱惑感染人的力量。例如,促使胡雪林放弃自己的旅馆营生而自觉走向反扒斗争的动力,就是因为他在协助另一个警察及时抓住小偷,挽救了一个带着患食道癌的老伴来镇江看病的老汉,被小偷偷走所有1400元钱,正在痛苦无奈之际,警察抓住小偷,重新追回他的钱款后,带着激动跪倒在地,连续呼喊他“救命恩人”的经历。这样的情景本身就是有故事和精神情感震荡力量的。再如那个原本是夜总会服务生,看见别人挥金如土,恣意玩弄女色,自己却在艰辛谋生。在客人以金钱戏弄的情况下,最后为了瞬间获得.4000块钱小费,竟然一口气将一大扎洋酒灌进肚子,立即就扑通醉倒在地。然后又在找到拥有金钱的感觉后却不能为继时,走上偷窃道路的情形,就很令人深思。像有的人因为缺乏亲情而流落社会,有的人因为好逸恶劳,有的人因为见财起意,有的人因为误入歧途,有的人因为吸毒难戒,有的人因为情境诱惑等等情形,就是在很好地说明和追寻着一些人堕入偷窃泥潭的根源和导致小偷不绝的原因。这些一个个内容相近,表现各异的故事,既很好地对人构成阅读的吸引,也在十分具体的地方检视着现今社会的生活存在表现。“猫与老鼠的博弈”,正义与邪恶的较量,真实和传奇的描述,表现了这部作品很强的个性品质与特点。

但是,《猫鼠博弈——小偷回忆录》不是纯粹简单的“口述实录”,只满足于对事实的陈述。作品在挖掘和表现胡雪林疾恶如仇,无私崇德,机智勇敢,悲悯劝善等精神性格方面,都通过很多真实的表现给予认真阐释。更重要的是,作品没有在真实的事实面前停步,而是将发现和思考进一步延伸到理性的追问思索层面,从一些带有社会学和心理学理论的角度,对小偷犯罪的根源作了认真深入的探寻,并对人们提出警示,非常富有思考参照价值。而这些内容的存在,就像画龙点睛一般,立即使得前面的那些真实的故事有了理性理论的照射,从而显示出事实的力量和价值。

在这些年的报告文学创作中,有一种看轻事实的迹象。有些人过于自信自己的激情和情感表达,致使作品在事实把握方面出现偏差甚至失实的现象。而这种现象的存在,对于写实性文学作品带有根本性毁坏影响。写实文学的根基在事实,只有建立在坚实根基上的激情、理性才有价值,才最能充分表现真实的魅力和包含的理性力量。陈歆耕出身新闻行业,又有文学的才能,所以,他在将新闻事实的描述整体地转化为一种文学表达的时候,很好地把握了分寸,使得事实不再简单枯燥,具有文学关照表达的特点。也许这样的文学表达还有提升的空间,但理想和实际之间总会存在间距。

(李炳银,著名评论家、《中国报告文学》杂志主编,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

2011年8月18日

后记

三年与三个月

陈歆耕

这部报告文学从2009年着手采访,到2011年6月底脱稿,前后历时近三年。一部10多万字的报告文学,居然耗时这么久,并不说明我写作态度多么严谨、认真,只能说明我的工作效率极低。如果采访和写作顺利,如此长度的作品,集中三四个月是可以完成的。不过表面看时间跨度为三年,实际用在采访写作中的时间并不多。因为我的采访写作全是在工作之余见缝插针完成的。

在写完这部报告文学后,我萌生了从此“金盆洗手”,不再从事这类文体写作的念头。其原因是苦不堪言。其艰苦主要体现为采访而非写作。我常说报告文学是体力活儿,毕竟年过半百的人了,透支的体力常常提醒我:为了健康,你已经不适合从事这类不靠灵性悟性智慧而主要靠拼体力的写作了。记得还是30多岁时,为了完成那部反映苏区肃反运动的非虚构历史作品的写作,因数次到老区走访当年的亲历者,累得大年三十夜突然发病,症状为腹痛和放射性呕吐。到医院一检查,是急性阑尾炎发作,大年初一躺在医院手术室里割阑尾。幸好仅仅是割阑尾。

这本书写作难度最大的是对小偷的调查性采访。虽然镇江市公安局为我的采访提供了便利,但获取素材的难度还是超过了我的想象。采访前我设计了详细的采访提纲,但与小偷的谈话沟通比普通采访要困难得多。其根本原因在采访对象对自己有一种本能的保护心理。这与采访一位先进人物完全不同。有几人愿意轻易地将自己不光彩的过往丑事,毫无保留地透露给一个陌生人?为更多地获得他们的配合,我如同一位心理学家,要对采访对象做许多采访本身以外的心理疏导工作。因此调查材料是一点一点地抠出来的,故意东拉西扯地绕弯子“绕”出来的。如果读者能够清楚了这种采访调查的难度,或许对“小偷口述实录”部分不够细致生动有所理解。

感谢镇江市公安局和镇江市文联对采访调查给予的热情帮助!感谢胡雪林先生对采访提供的便利!感谢著名报告文学评论家李炳银先生,对这一选题的社会意义给予的热情肯定,并欣然为本书撰写序言!感谢犯罪心理学博士廖建清女士在序言中,从专业角度对本书所做的深度解读。感谢作家出版社何建明社长、责任编辑安然在本书出版过程中给予的热情帮助!安然女士在阅过初稿后提了不少建设性的修改意见,她的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令我感佩!还要感谢广东千禾社区公益基金会“报告文学现场采访援助计划”对本项目采写所提供的支持1

2011年6月30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2:56:14